包容與尊重
報載金門地區有五家餐飲店通過國民健康局遴選評比,名列全國無菸餐廳排行榜,將獲頒發認證標章,確保民眾一個清新、健康的用餐環境。對於注重健康、拒絕菸害的民眾而言,這種「吞雲吐霧止於門外」觀念的具體落實,正象徵著所謂「只要美味,不要菸味」的訴求已逐漸受到重視。
吸菸是個人行為,法律無法限制一個人不准吸菸,但吞吐之間影響及於他人,便屬法律不能坐視不管的部分了。況且由吸菸者吸入再吐出的所謂「二手菸」所含的危害健康成分更甚於吸菸者本身所吸入的主流菸,也獲證實具更高的致癌率,就算癮君子們無心殃及他人,但對於非吸菸者的嚴重危害卻已不可避免。宣導戒菸的措施未曾停歇,不論祭出聳動警語輔以可怕的病變照片,或是在香菸盒上柔性地勸說「吸菸有礙健康」,軟硬兼施下來仍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既然不能讓吸菸者覺悟,只好對其吸菸行為採取一些規範以確保非吸菸者清淨的生活空間了。
如果無菸餐廳的理念真能徹底執行,那麼一直以來飽受菸害之苦的消費者,總算可以擺脫一邊吃飯、一邊掩鼻的惡夢,也不必煩惱著勸阻鄰座客人吸菸怕遭白眼,默默忍受又憋了一肚子氣的左右為難,最重要的是,專心於食物上頭,也更能吃出美味了。雖然在無菸餐廳概念推動之前,有些餐飲店已採取將用餐空間劃分吸菸區與非吸菸區供消費者選擇,但所謂分區並非採獨立密閉式的完全區隔,吸菸區的陣陣菸霧照樣入侵非吸菸區,對於保障非吸菸者免於菸害,可說是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無菸餐廳或許帶給吸菸者些許的不便,畢竟在這些場所用餐,可不允許大快朵頤之際就體驗起當神仙的快感,真的「凍條」想來上一根,只能移駕門外去囉!但這個社會需要的是互相包容與尊重,非吸菸者包容吸菸者吞雲吐霧的自由,吸菸者也該尊重非吸菸者愛惜健康的權益,「無菸餐廳」的誕生正是一個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