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處求強
竹子,長得高瘦挺拔,遇勁風吹襲,竹子謙虛的彎腰俯下,等風過了後,再伸直屹立,不為風摧折倒地不起。強樹就不一樣,自以為高大魁梧,與狂風相較,最後,不敵狂風之力而中斷。同樣的道理,在自修處求強,則可不斷的成長進步;如果要在勝人處求強,不服輸,不反躬自省,則必會失敗。
學問、事業要有成,皆需從自己的決心、從自己的修習開始。孔子說:「不要憂患得不到職位,應該先憂患我自己是否有才德;不要憂患別人是不是不知道我自己,而應該先求我自己有什麼才學,可為別人知道的。」又說:「遇見賢能的人,當思與之齊等;遇見不賢的人,當自反求諸己,莫要自己亦和他一般。」
孟子亦說:「君子所憂患的事只有一種:舜是個人,我也是個人;舜為法垂範天下,流傳千古,我由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那又該怎麼辦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效法舜而已矣。」若自己不反思自修,而一味的在勝人處求強,則是捨本逐末,永無成功之望。
我們常說:「心想事成。」一點也不錯,如果無心,任何事也做不成的。佛典雲:「凡有情下至墮地獄,上至得解脫,無一非心造之作用。故修者先修心。修心,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故修行,一以調心為主,一以了知為主。」
孔子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我要不要快樂、我要不要有所成,完全看自己是不是去修習力行。所以,自修處,凡事要反躬自省,向自心去求、自我努力,反求諸己,而不是一味的向外馳求、好勝、嫉妒。因為,這種在勝人處求強,是一直跟別人相比、失去自我,活在別人的陰影裡,不知該自修求強,自己永遠看著別人成功。唯有自修處求強,才能在學問、事業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