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做個快樂的人

發布日期:
作者: 夜語。
點閱率:870
字型大小:

從前,有位青年人,每天吹著口哨出門做生意,晚上回家,吹著心愛的笛子,以優美笛聲伴他走入甜蜜夢鄉。不忮不求、安貧樂道,就是這位青年一派輕鬆、快樂的生活寫照。

但是,隨著青年人的生意愈做愈好,錢財愈賺愈多,生活日見輕鬆,倒是心情變得愈發沉重,窺其原因,出門的第一步,心裡老是掛念著家中錢財會不會被光顧?擔心這?怕哪的?回家的第一刻,思的又是如何算計再賺大錢,從此,這位仁兄少了口哨聲與笛聲,快樂生活不再。

日前,媒體報導一對夫婦,他們把平日打拚的成果,變換成一塊一塊、一條一條的黃金,藏收在他們暗藏的塑膠水管內,照理說,這是他們的「勝利品」,應該有「見獵」心喜的喜悅,然而不然,勝利品反成「負擔品」,因為他們出外,總是惦念著黃金安在否?一回家,第一要務就是清點一下黃金,才能放下心中「石頭」,把生活步調給弄亂了,顯得焦慮難安。直到他們夫婦決定把全部黃金贈送慈濟,去做慈善事業,他們的心才得以真正放下、心寬,瞧!他們接受電視採訪時的一臉燦爛笑容,最是教人動容。

其實,人生活的樂與不樂,並非只有金錢,有時觀念更為重要。人之貧與富,不單指有形的財富,更重要的是指自己內心的安頓與想法。孔子曾讚美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可見,安貧樂道,所謂:「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這才是真正快樂的源頭。

總之,貪婪,每每使人希望擁有越多越好,只是,這些身外之物,都能真正享用到嗎?古云:「大廈千間,夜臥八尺」,貧與富,常在自己的一念之間,所謂「知足者,貧亦樂;不知足者,富亦不樂」,我們有自由拒絕做一個不快樂的富人,而寧願做個快樂的人。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