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食品抽驗,維護大眾健康
報載,消基會曾在地區抽驗25件乾貨食品,結果竟然發現有19件樣品標示不符規定,不合格率高達七成六,尤有甚者,有些大陸食品還驗出摻有過量防腐劑、過氧化氫,以及重金屬鎘、汞的殘留,嚴重影響消費者健康,為此,我們呼籲相關單位,務必負起責任,加強查驗地區市售食品,尤其是大陸貨,只要驗出不合格或殘留危害人體健康的成份,都應給予公布周知,以提醒消費者注意,並應要求業者立即下架,或給予沒入銷燬,甚至應該依法處罰,以維消費者健康,否則誰來為消費者健康把關呢?
老實說,大陸貨已在金門攻下不少市埸,舉凡農漁牧等各種食品,甚至小孩的玩具、衣服、鞋子,還有各種稀奇百怪的中藥與補品,很多都是自大陸進口的,由於貨品應有盡有,且「俗擱大碗」,市埸銷路普遍不錯,但由於許多大陸貨,不僅標示不清不楚,更存在很多「黑心」食品,諸如過了保存期限照常販賣、殘留農藥、防腐劑、化學藥品,甚至用假品混充魚翅、髮菜,嚴重危及消費者健康,因此,民眾在購買時務必三思,花錢事小,危及健康就得不償失。
這次消基會在地區抽驗的不合格食品,按理相關單位最起碼應劍及履及要求業者下架,甚至可給予沒收燒毀或依法處罰,以保障消費者健康,我們不知相關單位是否有依法取締,或者還是任由這些違規食品在市埸上販賣,果真如此,不僅凸顯相關單位未善盡職守,也暴露出地區在食品衛生的把關上相當草率,如果光只會宣導消費者拒買拒吃,宣導效果有限,而且也只是紙上談兵,尤其有不少市售食品,從外觀上根本看不出來是臺灣製造或從大陸進口,這叫民眾如何去區別呢?
為維消費者健康,保障消費者權益,我們希望有關單位務必拿出辦法,別讓遭污染的食品還在市埸公開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