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漂鳥──在尋夢的旅途上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樹清。
點閱率:339
字型大小:

夏天的鳥兒,飛到我的窗前唱歌,

又飛走了。

秋天的黃葉,它們沒有什麼歌可唱,

只嘆息一聲,

飄落在地上。

──泰戈爾《漂鳥集》(吳笑禪譯)

B.R,接到妳電話的時候。正午。我們剛離開南投國姓鄉北港溪的糯米橋,中巴吃力地往魚池鄉大雁村的阿滿姨庄腳菜爬向。我的心還陷落在糯米橋的百年滄桑;建於清光緒的石橋,村民以糯米混合黑糖、石灰黏合石塊,灰黃及灰白相間、疊砌而成。一九五九年的八七水災、一九六○年的八一水災,糯米橋被沖蝕得沒有橋面,只留基座,歷多次翻修,又在九二一及之後一個比一個強悍的颱風,橋面再被土石流衝撞出只剩一副骨架;撼不動的,是橋墩與四個圓形大涵口。糯米橋所在北港村民似乎有些疲累了!是否要學習埃及的「殘跡保留」?不行!埃及的殘跡保留是在陸面上,糯米橋是身處在湍流處,不修復就會永遠流失這座橋。自九二一活過來的李增全鄉長,遙指橋墩,為我們說故事;爭取到兩千八百萬經費,又要修橋了。

為了一座橋,村民「與永恆拔河」(余光中詩名)。我從這橋聯想起那橋;《麥迪遜之橋》,《國家地理》攝影師若柏.琴凱與農莊女主人芬西絲卡「在麥迪遜之橋──一種非歐幾里德的存在方式發生了;平行線行至遠處,終於趨集相會!」而現實中位於美國愛荷華州麥迪遜郡,建於一八八三年、長二十三公尺的這座橋,二OO三年九月三日的一場大火,整座橋的頂蓋倒塌,只剩一堆焦炭。比起「此橋可待成追憶」的麥迪遜之橋,台灣的糯米橋似乎又幸運多了,因為它的記憶還在搶救中延長。

怎麼會把妳寫進我的這篇文字裡?因著妳清麗、感性的聲音在我的行旅出現。我知道妳正在尋找心中的一座橋。妳在電話中稱我「大俠」,這個連我都快遺落的別號;「楊樹清,號稱大俠。但他既無佩刀,又無讎可報;落拓江湖,常是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銷魂而已。」出自老友龔鵬程為我年少散文集《渡》寫的序,「大俠」曾經是我漂泊江湖的名字;現在,「大俠」成了少數舊遊才會喊出的驚喜。而妳,卻是如此熟悉與自在,一點也不陌生地叫出,妳說,指導教授支持下,妳的碩士論文鎖定我為研究對象,妳已展開對我的蒐尋之旅,妳甚至費了番力氣,前些天終於在台大公館附近找到我十九歲的書《小記者獨白》;待會,妳要去國家圖書館,繼續對「大俠」作「未竟的探訪」。妳打來這通電話,是希望先「通過」我這一關,「你今天在浯江夜話的<簪纓戀戀浯水情>,我也在網上閱讀了,提到一位王老師對不對?」

啊!妳是誰?我離開島鄉的那一年,妳才在另一座島出生。二十七年後,妳已和我站在一條平行線上,甚至還取得了一個制高點。

我驚異是,我已離開那座常自覺再也不回去的島;而妳卻反轉過來,從這島回到那座原本妳也回不了的島。

來去之間,妳知道我們共同扮演的角色是甚麼?「漂鳥」。

妳應該讀過印度詩人泰戈爾的《漂鳥集》,飛來或者飛走的漂鳥詩意象。所謂「漂鳥」,《漢德辭典》的解釋還包括了「漂泊、流浪及不斷換工作者」。這趟旅行前,接到相識十八年的友人鍾蓮芳發的訊息,她現在是農委會主委蘇嘉全的機要,她透露農委會正要推動「漂鳥運動計劃」,仿傚一八九六年的德國,鼓動年輕人走進大自然、回到農村,體驗最純真的農業生活;農委會的作法是,希望在三年內吸引至少一千名年滿十八歲至三十五歲,喜歡自由、不想賣命給老闆的年輕人,都有可能成為新農業種子。蓮芳要我提供一些想法,「漂鳥運動計劃」是否可能在插秧、播種的同時,也開出文學、藝術的花朵。

有趣的是,蓮芳告知「漂鳥運動計劃」的幾天前,我已接受了另一個邀請,是農委會水土保持局透過報導文學作家古蒙仁(林日揚)與糖葫蘆文教基金會,號召十二位報導文學作家與攝影家進行「二OO六水土保持知性之旅」。知性之旅,其實感性。土地與文學,農委會甚麼時候變作了「農業文化部」?

現在,我已經在路上了。

移情作用吧。這會是「漂鳥運動計劃」的文學影像探勘隊伍?我們將以八天、三梯次的時間環島走完水土保持局輔導出的十二個點:南投縣水里鄉上安村、雲林縣古坑鄉華山土石流教學園區、嘉義縣梅山鄉碧湖村、台南縣龍崎鄉牛埔泥岩水土保持教學園區、台南楠西鄉灣丘村梅嶺、台北縣萬里鄉磺潭社區富麗農村、新竹縣新埔鎮照門社區富麗農村、苗栗縣大湖薑麻園、宜蘭縣大同村玉蘭社區富麗農村、花蓮縣瑞穗鄉舞鶴水土保持戶外教室、台東縣池上鄉萬安地區、台東縣太麻里鄉金針山地區。

「『水』是生命的泉源,『土』是大地的保母,都是上蒼賜予我們最珍貴的資源,更是一切農業的根本。」有著豐厚土地與人文情境的水土保持局局長吳輝龍的一番話,為作家、攝影家的水土保持知性之旅拉開序幕。

我們就像漂鳥般漂啊漂,沿著台灣去旅行。那位霧峰居家毀於九二一,很會說故事,與局長前後取得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博士的年輕科長黃國鋒,此行最佳嚮導。

一隻隻歸鄉的漂鳥,在我們行腳之處浮現了。

在魚池鄉共和村長寮尾,九二一震垮了七十八戶住家的七十五戶,唯一屹立的是供奉媽祖的長興宮,村落中別具特色一式排開的十三戶楊姓人家聚居的三合院土角厝落得片土不留,村民歷經了三年產權持分與土地分割的糾結,最後才重建出以媽祖為主題意象的新聚落,堅定留守的楊鎮華,帶我們到村前那兩棵百歲楊桃樹,「他們是兄弟,哥哥叫『百年』,弟弟叫『好合』!」在水里鄉上安村,從基隆來此定居的外來客張宏忠偕閩、客各半的一千四百多位村民組了四支球隊加入「上安籃球聯盟」,冠軍賽來不及開打,九二一及桃芝颱風淹沒了整個聚落,張宏忠的家也毀了,籃球隊成了救災隊,冠軍獎杯必須兩年後才能頒發出去。在古坑鄉華山,九二一導致地層鬆動,華山溪與科角溪嚴重崩塌,納莉風災又讓巨土石下移毀損三座橋,寫出《黑色部落》的報導文學作家古蒙仁自台北紅塵回到故鄉雲林擔任文化局長,以四年時間結合水保局的資源文化重建,重現華山風華,所舉辦的台灣咖啡節締造十五億商機,也舖出一公里長的文學步道擋住土石流。在梅山鄉太平村,五十五年次的林玟美從台北返鄉種茶,種出全國第一屆優質茶競賽冠軍;同樣也是返鄉在梅山碧湖種茶的青年陳合德,加入土石流防災自衛隊,救出美麗雙胞胎姊妹中的楊瀅,兩人在今年三月締結良緣,山海也同醉……。

B.R,我還在旅途上。我繼續在尋找「漂鳥」的故事,離開梅山碧湖那一天早晨,我在高山金萱茶園遇到隻青澀「漂鳥」──剛從嘉女畢業的採茶少女郭盈君,為了拍她,整個人跌入山坡,一身泥濘;黃國鋒要我趕快向「漂鳥計畫」回報,我們找到了,十八歲的「漂鳥」!謝謝妳來電帶來的心情,讓我有了說故事的對象。在尋夢的路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