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風衣的小女兒──寫給顏靜筠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樹清。
點閱率:1,256
字型大小:

「……平日我寫字,三歲小女兒常硬是擠進來,爬坐膝頭上,拿起筆來在我稿子上畫祖母,畫她的洋娃娃妹妹,還有寫些只有她才懂得意思的『字』,她說那是給爸爸『改稿』,我則稱之為『批註』。每每只要她進『書房』,我連寫字都是艱難的,可是她不理大人的難處,一種心意,就是親近爸爸。……我的小書房,少容得下客人,有幾次,楊樹清擠進來找舊報紙(舊書報都在牆腳邊),蹲下腰都很艱苦。」……(風衣<我的書房>,1978年12月11日《金門日報》副刊)

「『小女兒』,這三個字,對我來說,永遠洋溢著幸福的味道。……是的,只要爸爸在,我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小公主。和爸爸在這世間的緣分,僅是短暫的十八年,從前,我曾想像自己漸漸長大,而爸爸漸漸年老的情景,卻從未料到我們共處的時光竟是如此有限。十八歲,正是初曉事理,盼望像哥哥姊姊那樣夠資格和爸爸暢談人生況味的年紀,可是,爸爸不在了,小公主的皇宮也隨著淡褪的形影,無聲無息地消散去了。」……(顏靜筠<爸爸的小女兒─懷念父親顏伯忠先生>,2005年10月24日《金門日報》副刊)

靜筠,在和妳媽及妳見面前,我反覆地讀著妳爸與妳間隔了二十七年的兩篇文章,<我的書房>和<爸爸的小女兒>;竟在我心中巧妙地串連出另一個「父女兩地書」的版本。

十月十六日,風衣先生(顏伯忠,1938-1992)十四周年祭日,陳妙玲<看見─風衣先生印象記>在《金門日報.浯江副刊》刊出的當天,妙玲與我意外接到顏媽媽的邀請,在中和四號公園妳家附近的「THE GREENHOUSE」共進燭光晚餐。這真是一家很雅緻很文學的西餐廳,「寫一首詩,一首哀傷的詩,讓南半球蝴蝶爭食,讓牠們拍動一萬隻翅膀造成北回歸線附近,高樓金屬牆壁後面的你,夏日午夢的微風」,餐廳蝴蝶底紋的名片,印了行小語絲,這會是我們重逢的心情寫照?

妙玲是妳小學到國中長達九年的同窗,但是她的<看見>一文把妳的「小米糕」別號美麗錯誤為「小年糕」了;而我,曾是你們家的常客。妳爸─風衣先生<我的書房>文中提到兩個人,一個三歲的妳,一個少年十五的我。我算了算他這篇近三千字、自行配上插畫的文章,寫妳的那段花了一百多個字,寫我的那段花了三百多個字。多少字沒甚麼好計較的,而是字裡行間留下的記憶線索;看吧!妳果然是從我帶來的剪報中,第一次讀到<我的書房>,讀到三歲多一點點的妳在爸爸的稿紙上畫祖母、畫洋娃娃妹妹,還說是給爸爸「改稿」……,妳讀著、讀著,發出會心的微笑,「有趣啊!」妳最後為妳爸爸的妙文下了「批註」,二十八年後。此時,我再想到妳<爸爸的小女兒>中的一段:「……記得在金門唸小學時,有幾回媽媽有事到台灣,上夜班的爸爸為了避免小女兒不安,每天都特地起了大早,帶我去吃早餐,再送我上學,我們走在故鄉的老街上,爸爸的大大手,牽著我的小小手,父女倆還一面唱著『走、走、走走走,我們大手拉小手……』,那就是人世間最幸福的當下!」

故鄉的老街?那一定是不離後浦城明鄭訓練陸師內校場遺址、你們家居住的模範街十二號(今門牌易為十六號)周邊吧。

模範街十二號,我已不知寫過多少遍了。我的日記記載第一次走進妳們家是一九七八年二月十九日,我國三時,在《金門日報》擔任編務工作兼編副刊的風衣先生,透過妳的堂哥、我們班的「大頭」顏章垣傳話說要見見我;第一次見面,風衣先生就為我開了書單,要我去讀陳鼓應的《悲劇哲學家尼采》,「你必須讀尼采,那是強者的孤獨!」我似乎沒讀懂陳鼓應筆下的尼采,我竟讀起陳鼓應的另一本書《這樣的『詩人』余光中》,還寫了篇書評,三天後又給風衣先生叫到模範街十二號,「你寫得不夠客觀,太情緒了!」看我站在書房一角被編輯大人「訓話」的一臉無辜相,顏媽媽─洪勤慎女士暫時放下抱著洋娃娃的妳,插了句「看來編者和作者還是不要認識好,最好是作者們自己打成一片」……。

你們家那間佔地長不滿四公尺、寬不及三公尺,擺了兩張桌子,牆上自釘三個書架的小小書房,我前後進出了一年多,除了聆聽風衣先生的教誨,還得忍受那台「二聲道三音路」的音響效果,以及,看著三歲多的妳不時闖進來湊熱鬧;也多半是妳溜進來的那剎那,風衣先生才會綻放出一派輕鬆的笑容。

模範街十二號,風衣先生看見了我,我也聽見了風衣先生。他提早為我築起一座文學的「內校場」。

我,必須在走離模範街二十八個寒暑之後,在異鄉,才能再一次真正的遇見顏媽媽及妳。重逢的時刻,顏媽媽太客氣了,竟為當年她總是在書房外扮演「冷眼旁觀」的角色說抱歉;該愧疚的是我,為了文學養份及世間世情的汲取,叨擾了你們家的清夢,也佔去你們父女相處的美好時光。但也因為如此,我才有機遇成為妳大姊靜雯所說的「認識、記得我爸的人,我就會把他們當親人對待」,可見父親的形影影響妳們有多深。

在風衣先生十四周日祭日、在風衣先生服務了二十九年又四個月的《金門日報》邁入四十一周年社慶前夕,再一次看見風衣先生的小女兒,靜筠,妳已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的博士生,並且已在河堤國小為人師七年了,妳在送給我的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金門地區教育意識型態與鄉土文化教材之分析研究》寫著「樹清大哥惠存:珍惜彼此情誼的交會與延續,祝福平安、快樂!」是該珍惜啊,特別是那一段模範街遇合歲月;在古寧頭烽火戰紀五十七載的今天,流離之傷,我又想起李金生《烽火紅樓模範街》書序中多麼貼切的一段:「那一堵堵用來自大陸內地『顏只磚』砌成的紅牆,以一種無遠弗屆的投射力量,在做為一個旅人的內心深處,圍起一座堅實的城堡,冀望得到一種來自『原鄉』的庇護和慰藉。」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