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赤壁史話之二

發布日期:
作者: 倪振金。
點閱率:732
字型大小: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此即孫權也!

東吳基業,肇基於孫堅,興起於孫策,完成於孫權,歷父子三世。孫堅出身平民,少時即勇猛善戰,討黃巾有功,朱雋表舉為別部司馬,關東牧守討董卓時,堅為長沙太守,「董卓作亂,孫堅興義兵,最為忠烈。」董卓畏懼孫堅勇猛,遣使求親,堅毅然拒道:「卓逆天行道,盪覆王室,今不夷三族,懸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其將與乃和親也?」收復洛陽時,因見「舊京空虛,數百里中無煙火,堅前入城,惆悵流涕。」真性情中人也。惜後因征黃祖中矢而亡,得年三十七,長子孫策(伯符)繼統舊部。

  策勇猛善戰,有乃父風,「孫策十七喪父,二十六卒,十餘年間,建立大業,少年英邁,勇銳無前,真一時豪傑之士!」《三國志》本傳言其「美姿顏,好笑語,性豁達聽受,善於用人,故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效死。」好結交豪傑,廣收人才,除與周瑜、魯肅相知外,一時俊彥如張昭、張紘、凌統等皆投入其帳下。清代何義門即認為:「伯符以勇銳摧破劉繇、王朗,然能繫屬士民,修其政理,遂創霸圖,亦子布(張昭)三四公之助。」禮賢下士愛才之心無落曹操。

 尤其孫氏傳統善用青年才俊,歷世統兵者如周瑜、陸遜、孫桓等皆係少年英雄,遂使吳軍充滿朝氣,益以楚人驃悍風,焉不所向披靡。尤者,孫策雖年少猛勇,卻胸懷宇內之志,《三國志》言其「建安五年,曹公與袁紹相拒於官渡,策陰欲襲許迎漢帝。」觀其遺言「與天下爭衡」可證也。經孫策之經營,至此遂霸江東一帶!

  迨孫策中箭英年早逝後,弟孫權繼統,孫氏政權步入另一個局面。大致而言,孫策時代概屬於軍政府之初創期,至孫權時才著手於政治層面的經營,尤其是對地方士族的經營。展現了孫權「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的政治長才。

  孫權,字仲謀,孫堅次子,生有異象,史稱其「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句踐之奇,英人之傑也,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他善於用人,重用周瑜、魯肅,起用甘寧、呂蒙於行伍間;亦精於經濟,效曹魏,運用北方流民,實施屯田,開發廣闊的江南,不但解決了民生問題,也為其政權帶來穩固的基礎。其實孫權最大的貢獻是對地方巨族的經營成功,「隆中對」裡所言「國險而民附」,其民附意指在此!

  前已談及,當時戰亂頻繁,人民皆淪為巨室士族部曲,勢力龐大,或結山夷,或集山林,均足以發動變亂,尤其當時江東一帶並未開發完畢,山夷時叛,巨室若與其結合,對孫氏政權均足以動搖,孫權「屈身忍辱」,曲意結交當時世族如朱、張、顧、陸等族,不但互通婚姻,且尊禮有加。如孫策之女嫁陸遜、孫權拜顧雍母於庭前以示尊禮等。更大量起用其子弟賢能者為官,同心統治江東,頗有今日地方自治精神。而這些人士處戰亂時刻,亦期盼獲一有力政治集團,與其原來私人武力相結合,共保維江東安定,確保家園。在此因素下,孫權順勢運作,遂霸江東。

  綜觀孫氏之所以屹立江東,孫堅勇猛忠烈,開啟東吳政權少年驃悍風氣,特適於尚未開發完畢,山夷遍佈之楚地;孫策除具乃父風外,特善於用人,觀其收降太史慈:「孤是卿知己,勿憂不如意也。」史稱其「收拾士大夫,江淮間人咸向之。」尤其他那種「與天下爭衡」之雄心,益使東吳能掙破自限江東一隅的格局,對日後赤壁之戰不無影響!

  孫權早年知人用人,且能意氣相投而不疑。史稱劉備伐吳時,有人進讒諸葛瑾(亮之兄)遣人往蜀,孫權回以:「孤與子瑜(瑾),有生死不易之操,子瑜之不負孤,猶孤之不負子瑜也。」孫權尤擅長於政治手腕,結合地方各勢力,使「各盡所能,以保江東。」惜晚年暗塞嗜殺,廢嗣一事尤遭人病,斐松之即評道:「孫權既立孫和而復寵孫霸,坐生亂階,自構家禍,方之袁紹劉表,昏悻甚矣!」《三國志》甚而評之曰:「性多嫌疑,果於殺戮,及臻末年,彌以茲甚,讒說殄行,胤嗣廢斃。」東吳終步向衰亡之途,誠足後世者戒。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