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保茲善千載為常
一年到頭我需要扮演社會賦予的各種角色,生活被切割,自我被折疊。趁著新年的旭日猶如新生,民宿也正好公休,我披著一襲晨光在老家的天井踱步,隔離外在的喧囂,放下一些雜念,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找回內心秩序。
老家後落寮口內廳堂的牆,稱為明間鏡面牆,左右兩側各有兩扇馬鼻窗。左側(龍邊)窗額由內到外分別寫著「居之安」、「和為貴」;右側(虎邊)由內向外則書寫「苟曰又」、「復於斯」。腳下的影子漸漸拉長,它似乎想停留在此,我索性準備一盤自家栽種的花生、幾塊糕仔和一壺熱茶,坐在天井,慢慢格物。
「居之安」出自《孟子‧離婁》:「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我想起讀大學時,最敬仰的教授題贈我的畢業祝福,也是源於此文:「自得之,則左右逢源。」為學要循著一定的方法,不斷勘深拓廣,直到默識心通觸及道理的本源,將真理存於心中,安固而不動搖,然後依據道理做事,就能隨處觸發,應用無窮。
多年來,我一直秉持自得就是深造之道的信念,觀照生命的意義,同時也施行在教育現場,希望學生在追求精到深入的學問,用心去體會才能深固所學,考試或日常運用時就能隨心所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一粒花生米從手中滾落到地面,四隻麻雀從天而降,互相爭食,沒搶到麻雀還在一旁急得啾啾大叫,我說:「大過年的,別吵架,花生多著呢!」隨手丟了一把花生米,任牠們盡情享用。
《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禮以和為貴,禮也是和的必要前提。我很喜歡「和」的思想與觀點,例如和氣致祥、和衷共濟、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等,進而延伸到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以及自我身心的平衡和諧。
每次向客人解說這一扇「和為貴」窗額文字時,我先從金門重視的宗法制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說起,「各得其利,便是和」,再衍生到吾族瓊林蔡燈號文武世家和水頭蔡祭祀倫理中的制度,遵從合理(合禮)的規範,讓尊卑有序和長幼有別,各宗親之間相互尊重,和諧相處,久而久之成為古今的通理。當時聽講的客人紛紛感嘆地說:「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家亂萬世窮,這棟古厝和這個家族能繁衍數百年,真不簡單啊!」
熱茶佐糕仔,一苦二甜三回甘,現在回頭想想,眼前的一切事物,確實難得。我閒坐在此以人觀物,以物觀天地,看似冷清的冬日變得風光明媚,縱使人間有滄桑,我卻能在這裡處得悠遊自在。因為生活的背後有格物致知的文化底氣,「居之安」、「和為貴」看起來僅是幾個冰冷的行書字體,我能從深處悟出它的審美價值和思想高度,寄情於物,無窮寫意,這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心性的呈現。感念祖父和伯祖父興建這棟宅第,在歷經驚濤駭浪之後,我才懂得「俯視文軒,仰瞻華梁。願保茲善,千載為常」的珍貴。
麻雀啄著空空的瓷盤,叩叩叩,啾啾啾,彷彿提醒我再補充一點花生。我重新泡壺冬片茶,拿了幾顆砂糖橘、麻粩和一大盤花生,看向虎邊窗額的「苟曰又」、「復於斯」,繼續格物悅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