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龍脈上的高炮陣地

發布日期:
作者: 顏炳洳。
點閱率:3,447
字型大小:

在賢聚村南俗稱「金山頂」的制高點,是賢聚龍脈的龍頭所在,顏姓與盧姓舉行家廟奠安的「追龍」儀式,皆以此地為始;龍脈向北蜿蜒而下,經顏氏家廟,折向東北再綿延至村東由泰安宮前而出。「金山」地名由來,據傳往昔該地曾有沙金,是否曾被規模化挖掘已不可考;但從目前村南顏氏家廟往金山頂方向、距離頂埕水塘約四十米處的路旁左側,曾有清咸豐七年(1857)所立的「示禁碑」一座(該碑已於民國七十五年移往社教館存置,今立於文化局碑林)。此碑係賢聚生員顏潤時委由鄉中貢生陳科章及鄉老陳克脩代呈訴泉州府馬巷撫民分府後所立。碑中言及某某等(名字已被鑿掉),「在伊祖祠後掘土、戕毀龍脈,向阻不理等情。……」;碑文未說明某某等何以屢勸不止地在那兒挖掘,但或許他們正是為沙金而挖的呢!
金山頂相較於村子,只是一處稍高的緩坡高點,往東可以平眺古區太文巖的燕南書院、往南則是金門城西門一帶的龍貢山、西南則是如梯田狀層遞而下的緩降農地,一路延伸至水頭與金廈水域。或許因為視野不錯,金山頂在民國五十年左右,就有國軍進駐,設置高炮陣地,陣地下方有壕溝及碉堡;壕溝沿著北面入村小徑的兩側,還有一些壕溝與碉堡群。唯自有記憶起,除頂部炮陣地有空軍駐守外,北面的壕溝與碉堡群已廢棄而被村民用作牛馬舍了。
  以前俺家正門及護龍大門前都有六十公分左右高的雙扇木柵,平時大門敞開,出入只需推關木柵。有一時期,高炮陣地養著一隻聰明又厲害的狗,經常陪著兵哥到村裏雜貨店購物,有時俺家黑狗、黃狗會半路狙擊,卻經常被追得落荒而逃、一路狂奔而回,直接躍過木柵逃回屋內。
  還記得上小學前,家裏沒有通電,夜裏不是點蠟燭就是油燈。油燈燒的是俗稱「火油」的煤油,燈芯浸在火油裏,光照晦暗、黑煙裊裊,燈前久坐往往被刺鼻的味道嗆得頭暈咳嗽,有時鼻孔還被燻黑。有一回,阿嬤拿了一個比現在一公升高粱酒瓶還大的空瓶子,要我去高炮陣地「打油」。我拎著空瓶到了陣地,沿著壕溝走到據點裏面,不待開口,便有一兵哥提了一桶油出來,用一根細管子插入桶內,再用嘴朝另一端一吸,然後快速把細管接入空瓶內,不久,空瓶就裝滿了,看他一頓操作,覺得神奇極了。而更令我神奇的是,把油提回家後,阿嬤拿了兩條橡皮筋泡到火油瓶內,兩三天後小皮筋竟然變成數倍大又粗的皮筋,簡直不可思議。
  有一時期,金門軍方到處栽樹;村裏往水頭馬路兩旁,也種了很多木麻黃樹苗;也許樹苗護持不易,又常被民間放養羊隻嚙食,竟引得軍方對羊隻下達撲殺令。記得一日下午,村裏指導員哨聲嗶嗶作響,各家戶都亂成一團;只見俺媽拉著家裏羊群,急匆匆往金山頂高炮陣地跑,我跟在她身後跑著,仿如大難降臨;直到俺媽把羊群趕進了炮陣地壕溝內還餘悸猶存。長大後回想,高炮陣地弟兄也真夠意思,明明是軍方禁令撲殺,他們還願意讓俺家羊群躲藏,庇護之情永生難忘。
  小學期間對岸還是單打雙不打,夜裏躺床上,偶爾還能聽到炮陣地的機槍噠噠噠作響,有時隔日就會和頂埕同祧的玩伴木本、輝煌到炮陣地去玩飛躍壕溝遊戲,順便從陣地前獨木橋跨過壕溝,來到對空機槍哨所,央求兵哥讓我們坐在機槍操作椅上模擬迎著敵機射擊,感覺威風無比。
  後來不知何時何故,高炮陣地就撤守了,日久經年,陣地早被荒草雜林包裹;再後來,契作大戶的推土機將陣地四周地貌給破壞了,當年機槍哨所圓形水泥基座還在,但是壕溝、地堡都已被夷毀坍塌,近年甚至淪為垃圾場。賢聚龍脈、風水寶地,不可輕忽。昔日沙金掘土,有人為保龍脈上訴泉州府、立示禁碑;今日龍首遭凌夷之災,希望鎮長、里長能同村中大佬及地方大能,呼群保義,整飭陣地四圍、護守賢聚龍脈。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