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來家裡泡茶!」也談茶宴推廣及發揚茶文化

發布日期:
作者: 洪明傑。
點閱率:1,060
字型大小:

  近日於報端讀到「燕南霞光茶宴推動及發揚茶文化」。我從小就受父親喝茶的薰陶影響,也喜歡上茶,讀後頗多感觸。不瞞你說,目前看到咖啡店的盛行,人手一杯咖啡,而如此舒暢潤喉的茶湯文化受到冷落,心裡總有些不平的。
最近看了一個短視頻,一位西方博主在上海拍視頻,聽朋友說,在中國相互問候,不是問說:「你好嗎?」而是問:「吃飽了沒?」他感覺好奇,總想有印證的機會。有一回在大街上拍視頻,就用剛學來的幾句中國話,問一旁走過的人說:「你吃飽了沒?」沒想到路過的人回他「吃飽了,你呢?」讓他笑得樂不可支。舉這個例子,主要想說我們那個年代,將泡茶當作是一種問候語。「來家裡泡茶!」、「有空來泡茶!」都是經常掛在嘴邊的問候。或許,跟現在年輕世代的問候語,已經有很大的差別了。那時家鄉生活比較艱苦,泡個茶,抓一把帶殼花生,幾位好友便可聊很久。至今,每次想起那段年少時光負笈台北念書,寒假返鄉過年,幾位好友相聚,泡茶、剝花生吃、寫春聯、談憧憬,真是人生難得的美好。
依我個人的看法,咖啡較為濃稠,茶則清舒亮爽,搭配茶宴相得益彰。因此,咖啡除了搭配一些糕餅外,很少佐以宴席的。接著,來推介兩種茶宴,首先談談英國的下午茶:
英國從十七、八世紀引進中國茶業後,泡茶成了一種重要的社群活動,目前,下午茶仍相當普遍流行,且吸引眾多來觀光的旅客。倫敦著名的下午茶館約有七、八家,我有機會造訪其中一家,所以實際體驗感受了其間的氛圍。剛開始侍者介紹幾種茶供你選擇,伯爵茶、大吉嶺或是草本茶葉如薄荷、花茶等。選定後,便送來一壺泡好的熱茶。接著送來點心,每個人有一個擺放點心的架子,英國的下午茶點心共有三層(盤),架在一個不銹鋼金屬架上。最底層通常放著鹹食的三明治;接著,是第二層,擺放史康(Scone)及果醬、奶油;最上層是蘇皮類糕餅及蛋糕。所有餐盤茶具都是精緻的瓷器,滿桌擺放像似一幅秀色可餐的圖像。茶樓窗明几淨,空間色彩清爽宜人,經常座無虛席,必須提早訂位。大樓其他樓層還見到其經營的相關茶葉產品,以金屬罐彩繪上古典枝條圖案以及各種高貴顏色包裝的茶葉罐,吸引旅客的選購。
再說另一種茶宴,在我的心目中最理想的中式茶宴,且目前仍然充滿生機活力的,大概是廣東香港等地發展出來的港式飲茶了。據我觀察,在溫哥華地區,這種茶樓餐館林立,但仍然經常座無虛席。港式飲茶將喝茶與飲食融合在一起,以小蒸籠將蝦餃、小籠包、咖哩餃、牛肉丸等蒸得熱騰騰冒著煙,或煎炸得香噴噴的蘿蔔糕、春捲,還有千層糕、芝麻球等美味甜點,絕佳的一種搭配。一種極為輕鬆的飲食方式,可聊天、可談事、可果腹;熟識的人聚餐或是初次見面談生意,都是理想的安排。
  依我的淺見,可將前述中西兩種茶宴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屬於家鄉特有的茶文化。我們可將港式飲茶的茶葉種類擴展為更多樣的選擇,目前僅有鐵觀音、香片、烏龍等幾種。另外,英式下午茶的三層點心盤,似可改成較簡便的兩層,底層擺放港式的美食如:蝦餃、燒賣、小籠包等;上層則擺放家鄉的傳統糕餅如:口蘇、酥皮豆沙餅、綠豆糕等等。
  當然,這樣粗糙的個人構想只是一種拋磚引玉的想法。對於有志於推廣茶文化的鄉人及年輕世代,可進一步了解市場,評估其間的可行性。或許,透過大夥的努力,也能創造出屬於故鄉的獨特茶宴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