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做好準備‧力爭上游
全球經濟不景氣,裁員風潮還在方興未艾的波動中。景氣前景不明,很多人的口袋就愈看得緊,消費出不來,企業獲利不佳,股市也就愈往下沈淪,大家的錢變扁了,看來,「苦」日子還要歷經一段時日,大家都要忍耐。 在這不景氣的當口,失業率節節高升,升斗小民開源不易,也就只有緊縮荷包,節流了!不過,景氣總有起起落落的循環時,這波的經濟不景氣,並不代表永遠的不景氣──春燕飛走了,還會回來!最值得我們堪憂的是,當全球經濟大環境轉好時,我們拿什麼和別人競爭,這才是不景氣的現在,我們最需思考、努力的課題。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民國八十七至八十九年,台灣平均每年技術進步率只有百分之零點零八,幾乎是零成長。由於台灣仰賴廉價勞動與土地帶動成長、創造經濟奇蹟的時代早已過去,近年來除了資本投入帶動經濟成長外,就是仰賴技術的進步,若技術無法進步,則國際競爭力堪憂。而技術進步與研發投入與努力的關係最為密切。質言之,政府與企業要在下一波景氣復甦中真正站起來,非得更為加重科研經費的投入,這也是政府一再強調發展知識經濟的主要目的,就是發揮研發、創新精神,將知識轉換以創造附加價值及利潤,只是以前說的比做的多,現在希望能多說多做,以行動展現決心,以在下波景氣回升嶄露頭角,成為贏家。 總之,不斷的研發、創新,不僅是提昇國家、企業競爭力的不二法門,對於個人更是如此,愈是不景氣,頭路難找,愈須投入教育資金,讓自己更擁有新知識、新技能,方能在職場占有一席之地。成功永遠是屬於最有準備的人,不知大家準備好了沒?
-
公義留芳
夏興通往成功的斜坡北側,半山坡上有一幢陳氏家廟和幾戶人家,這個稱「小夏興」的村子雖小,卻地靈人傑,歷史源遠流長! 話說小夏興的陳氏家廟,正殿上方懸著「志堅金石」的聖旨匾額,據說宗祠裡小鳥飛來飛去,就是不敢飛到匾額上,不知好歹者準速地墜落而死,屢試不爽! 大約在六百年前的明太祖洪武五年,小夏興人陳顯,京試登魁,歷任多處縣令。明成祖為燕王時,極賞識其才能,調入京城掌書記。因陳顯深知燕王生性多疑,心存不軌,幾次乘博奕面諫不獲採信,藉病辭官歸隱故里。不久,燕王篡位為成祖,改年號為永樂,特下詔遣使封官加爵,當差使抵寓所,陳顯沐浴更衣,拜接聖旨後自殺身亡。清雍正為表彰堅定志節,特下聖旨追諡「志堅金石」匾額。 陳顯死後,出殯隊伍將抵預葬地,俄而一陣強風,將孝男手中幡旗高高吹起,朝后園海邊飛去,眾人皆傻眼,只見風水師拚命追,幡旗終在一塊巨石旁落下,風水師端詳後驚叫:「這是蟹窩吉地,比預葬地好太多了,以幡旗落點為準,進前三宰相,退後萬人丁」。風水師認係陳顯顯靈自選墓地,將實情稟報,夫人沈思後決定:「雖自家能出三宰相,但權貴遲早成過眼雲煙,倒不如子孫萬人丁來得久遠!」於是,點穴下葬,猶恐風水師有違原意,夫人又命再後退一步,當棺木入穴剎那,忽兒晴空響雷,墓穴旁巨石從中龜裂,風水師見狀驚嘆不妙:「可惜蟹窩已破,雖有萬人丁,但大都外遷!」 誠然,這些年來,小夏興日漸沒落,但如陳癸淼、陳鏡潭及陳滄江等都曾回小夏興尋根認祖,核對族譜無誤,同時,也證明海內外子孫早逾萬人丁!但願這則「志堅金石」及公而忘私的先賢故事千古留芳,也能帶給不公不義的人們一些啟示!
-
勇敢走自己的路
最近,國內農漁會信用部的改革問題,引發了政壇不同的看法和爭論。前總統李登輝更是踏上第一線挑明的捍衛農漁會不被消滅,警告說:「再推落去,連政權都會失去。」無疑的,李前總統的這一席重話,立即給執政黨政府不輕的壓迫力感。 眾所週知的,兩年前的總統大選裡,民進黨打敗國民黨取得政權,阿扁當上了總統,形成了「扁李合」的局面。一位是「台灣之父」,一位是「台灣之子」。阿扁對李前總統的倚重是明顯的,而李前總統對阿扁的提攜和推崇是不言可喻的。李前總統也繼續宣揚和推動他所謂的「歷史使命」! 面對李前總統罕見的公開重批,阿扁意有所指的說:「有人講不倘擱再推落去,推落去,政權就會失去。」接著,他又義正詞嚴的說:「推落去那也失去政權,嘜愛改革。」勇哉!智哉!阿扁硬起來了! 改革,必需要有破壞;有破壞才有建設。但是,如果空有改革的理想,而沒有擬定妥善的配套措施,最後改革不成,就會「緣木求魚」成了破壞而已,不會有改革建設的成果。 目前,國內的政黨不和諧,經濟蕭條,失業率再度升高,況且兩岸關係裹足不前,人民對於現今的國內政經局勢不滿。當然也受其他羈絆和影響,所以,阿扁要走「自己的路」是很辛苦的! 有句話說:「今日不做,明天就會後悔。」阿扁要硬起來,不要再管那個人說什麼?只要是對中華民國和二千三百萬人民福祉有益的政策,就該排除萬難的去做,自然人民都會支持。不再顧盼,勇敢走自己的路!
-
月圓,話也要圓
對於金門的民眾而言,今年的中秋夜可謂格外特別,除了精心規劃的晚會表演之外,更具意義的是金廈雙方代表在金廈海域中線相會,施放象徵和平的煙火並互贈紀念品表達友好之意,當新聞畫面出現兩方代表共同切下象徵團圓的大月餅,彼此倚著船沿爭相握手、互道中秋佳節快樂的溫馨畫面,不禁令人覺得今年中秋的月亮特別的圓、特別的皎潔。 中秋節是一個屬於中國人的傳統節日,金廈雙方以這般特別的方式團圓,顯示了在兩岸政治角力的意識型態背後,仍有著血濃於水的情感聯繫。而在金廈共嬋娟、營造和平氣氛的同時,阿扁總統則是為了「拚外交」,將扁嫂送到美國看月亮。第一夫人的輪椅外交深受美方重視,對於中華民國爭取國際曝光度勉強算是有加分的效果。只是扁嫂似乎犯了和她的總統老公同樣的毛病,一出了國膽子便大了起來,該說的話說了,不該說的也時有脫稿演出。大體而言,咱們的第一夫人把握機會宣示台灣對國際社會的重要性與貢獻,爭取國際友人的認同與支持,使這趟訪美行程砸錢還不算砸得太冤枉,但扁嫂不時延續阿扁和李登輝「隔洋放話」的一貫精神,扯出了諸如「中國大陸像牛排一樣大塊,卻不如台灣像一小塊鮮美的瘦肉來得好吃」的比喻,譏中共光是大有啥路用?這樣的談吐只能算是「阿扁一族」的「壓腳俗」式幽默,自以為損到了中共過過乾癮,毫無政治智慧可言。 兩岸問題不是靠逞口舌之快可以解決的,我們要用智慧拚外交,也要用智慧化解兩岸的緊張。當金廈營造團圓和平氛圍時,如果遠在地球另一端進行「賞月之旅」的扁嫂也能月圓話也圓,今年中秋的月大概會更美、更迷人吧!
-
開慢車保平安
有人說「醉不上道,不開快車」是確保行車安全的不二法則。 近來,由於交警不斷在各地施以路檢,以及加強酒測的結果,因而喝酒上道和開快車的情況逐漸銳減,連帶的也使車禍大為減少,的確保障了不少的生命,希望這種現象能賡續的維持,才是眾生之福。 其實,生命是自己的,當然要靠自己來疼惜、來愛護,別人是幫不上忙的。有時偶而會嫌棄交警的路檢與囉嗦,頓時萌生反感,採取一種不合作態度;甚至怨懟不已。若經深入思慮,警察先生的不厭其煩,身受貶毀,主要還是在照顧駕駛人的安全,駕駛朋友應有所體諒! 不過坊間有所反應,路檢或酒測時間應從晚上十點開始較為適宜,不能動輒八、九點鐘就實施,畢竟八、九點正是喜事宴客結束的時段,若實施取締,就未免不近人情了。而在攔檢的過程中,警察態度應友善一點,取締技巧也要講究,才能讓受檢民眾心服口服,以提升警察形象。 喝酒上路或開快車確實是導致車禍的主要原因。目前地區一般青少年喜歡開快車,一車在手,風馳電掣,根本忘了自己的存在。這種只顧自己的快感,全然不顧父母家人的關懷,又把自己的安全置之度外,確實需要自己覺悟改進! 所謂「十次車禍九次快」,此非危言聳聽。每天從全國各地傳來車禍新聞,車子大都撞得稀爛,或成為一堆廢鐵,由觀察判斷告訴我們,這都是開快車的後果。寄望地區的駕駛朋友千萬不要開快車,應多禮讓、遵守交通規則。如此,才能保障生命的安全,享受駕車之樂。
-
振興經濟刻不容緩
根據主計處統計,八月份國人失業率又創下新高,每百位應就業人口就有五點三五人失業,尤其是應屆畢業生,其失業率更高達百分之七十二,也就是說,一百位應屆畢業生,就有七十二人找不到頭路,如此高的失業率,令人觸目驚心,政府有關單位如不速謀解決之道,台灣的未來實令人憂心。 台灣以前號稱「經驗奇蹟」,外匯存底世界第一,並有「台灣錢淹腳目」的美稱,但曾幾何時,國內失業率節節升高,工廠一間接著一間關門,甚至有不少廠商詐財吸金後「落跑」,落得投資人血本無歸,很多人也都明顯感覺得到,國內投資環境日愈惡化,似乎台灣的經濟已到壞得不能再壞的地步,甚至連政府的財政赤字也以兆元計,台灣如果不能想出振興經濟的方法,未來的前途實在堪憂。 有人說,西進大陸是台灣經濟失血的主因,但如果台灣有良好的投資環境,為何企業要紛紛出走呢?也因此有人說,不西進大陸,企業只有死路一條,為此,如何讓產業不出走,不是光限制就可以的,而是要改善國內投資環境,讓企業願意根留台灣,否則誰願意冒著風險西進大陸從頭打拚呢? 還有,造成廠商出走、企業外移的主因,不僅是國內投資環境不佳,兩岸關係導致政局的不安更是元兇。 另外,遠者如核四的興建過程就是一例,近者如健保雙漲另方面又要發國民年金,政策的反覆與不定也均是嚇跑企業的原因,因此,如何安定政局,振興經濟,政府刻不容緩。
-
養與教
有人說,青少年階段是尋找「自我認同的階段」。讀書好的孩子比較不令人擔心,較讓人煩惱的是那些功課沒搞好的中輟生;他們在外面不但資源少,更容易成群結黨的成為虞犯少年,結果,這一生當然很難跳脫無知、貧窮、犯罪的惡性循環。 青少年得不到認同感,他們面對挫折的能力很低,容易憤怒、傷人和自殺,有些人抽菸、酗酒、嗑藥樣樣來,還有動不動揮刀相向的,如果你問他們為何如此輕賤生命?他們會認為自己生來就是爛命一條,死就死嘛!有什麼好怕的,反正什麼都無所謂了。青少年追求名牌、名車,也是在快速尋求自我的認同。中輟生很容易靠近幫派,因為幫派裡沒有功課好壞的問題、也沒有品行問題,只要有人喊一聲「大哥」,他們的價值就重新定位了。 至於青少年殺人的手段為什麼會這麼殘忍,電子媒體絕對難脫干係。看看那些聲光效果十足的電視影片和電腦遊戲,哪一個不是殺人殺得乾淨俐落、血肉模糊?連大人都要受影響了,遑論其他!喧騰一時的林清岳殺父弒母案正是讓人印象深刻,有人問林清岳為什麼對父母如此殘忍?林說電視看多了,只要第一刀出得了手,接下來就容易了,何況當時他喝了酒,對父親長期的恨就這樣莫名其妙的爆發了,結果雖然始料未及,但已是彌天大禍、再難回頭了。 其實許多行為偏差的小孩,都是親子關係出了問題的結果,他們溝通不良、價值衝突也很大,再加上有太多的父母只生不養,把孩子交給保母、公婆、菲傭,讓孩子在保母之間流浪,連一點安全感都沒有,而做父母的,充其量只是「假日父母」。想想看,保母、菲傭、祖父母,誰敢真正管教你的小孩?提供小孩心理的需要?長此以往,父母覺得虧欠,便會用物質來彌補小孩,碰到小孩不講理時,也不敢清楚的告訴孩子「這樣不行」。 所以,尊重孩子和放縱孩子是不一樣的,很多父母拿捏不準其中的差別,兒女的教養就出了問題,養而不教正是如此。
-
期待立院新會期新作為
立法院本周開議,然而,立委的「熱身操」早已捷足先登。 上周立委諸公在辦理報到之後,等不及院會正式開議,各式各樣的記者會、公聽會、座談會::快速搬上抬面,吸引媒體聚焦,很顯然的,預示了這一會期的立法院,不僅將是活力十足,更將戰力十足。 從過往的紀錄檢視,國會殿堂不僅是各黨各派立委齊集共議國是的地方,更是各方角力的最佳場所。因為,立法院身為全國最高民意機構,一舉一動,動見觀瞻,成為吸引鎂光燈之所在,鎂光燈之下,也就成為各黨各派造勢、立委一展長才或作秀的絕佳舞台。 細數當下風雲人物,立委可說得天獨厚,傲視群倫,不僅擁有最亮麗舞台,還具有言論免責權,罵起官員嘴不軟,如此,集三千寵愛於一身,造就不少「明星」立委,同時,權力讓人腐敗,也製造出不少專搞利益輸送的「利」委,讓立院形象蒙塵,留給民眾並不是一個太好的印象。 不過,往者已逝,來者可追,尤其是現在的台灣經濟,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捩點上,外有中國大陸經濟勢力的快速崛起,全球的不景氣,內有意識型態的紛爭,經濟回升乏力,民間信心低落,民眾財富縮水,振興經濟已是急中之急。面對外在環境的急速變遷,內有改革的壓力的煎熬下,台灣經濟現勢已禁不起政黨對抗、政策空轉、社會成本虛耗的折損,亟需朝野展現拚經濟的最大決心,以拚出最多的成果,因而立法院本會期最是任重道遠。 我們期待立院新會期能有番新作為,不僅要善盡民代監督政府施政之責,更應善用立法權,改革國家制度,為國家當前的經濟困局打開一條出路,那才真正是全民之福,必能一新人民耳目,重塑立院新形象。
-
不要把人看扁
明萬曆年間,太武山西麓有一蔡姓人家,由內地請來風水師修祖塋,竟弄巧成拙生得一個殘缺的男丁;而這男丁一生充滿傳奇,正是功業彪炳,曾官拜御史總督,死後追諡兵部尚書的金門先賢蔡復一。 話說蔡復一,雖天生殘障,稟賦異於常人,幼時跋涉到鄰村讀書,頑童看他瘸腳、眇目、駝背又麻臉,故意拉小徑兩旁蔓藤打結、或用樹枝橫亙路中,然後躲起來看他絆倒嘲謔,復一雖受盡折磨,不曾自怨自艾,爬起身回曰:「一目觀天斗,孤腳跳龍門,龜蓋朝天子,麻面滿天星」,立下跳龍門、朝天子的宏願! 年十九進京殿試,由於行動不便,姍姍趕抵考場,被守門官員拒於門外,甚至因瘸腳、眇目、駝背和麻臉,被很不屑一顧地喝令滾遠,復一表明寒窗苦讀十餘載,不遠千里而來,堅持進場應試。守門官迫無奈,於是,決定先出題讓他知難而退,經過苦思之後,得意洋洋出了對句上聯: ──溪水流砂粗在後! 守門官暗諷,一粒能流到河口的細砂,是從上游經流水不斷的沖擊琢磨而成,意指遲到在後的考生,是未經歷煉的粗礫。 ──風吹穀物糠在先! 復一聽後,不加思索立即對上下句,意指耕稼人家穀物收成,都要藉風力吹去無用的糟糠,留下者才是有用的果實。 守門官聽後大受感動,立即開門讓他進入考場,果然中了進士。 其實,喜歡在門縫裡看人,把人看扁,仍是一般人的通病,自古已然,於今不改!看順眼者捧上天;反之,貶抑踐踏在地。或許,這則先賢故事,說明天生我材必有用,人人頭頂一片天,千萬不要輕易把人看扁才好!
-
校園安全知多少
開學了! 暑假靜悄悄的學校校園裡又恢復了生動,洋溢著學子琅琅的讀書和歡樂的聲音,是青春年少努力求學讀書的時候。 不過,甫一開學,台灣的校園就傳出校園意外事件,引起了父母和社會各界對學校校園安全的關切和重視。 根據教育部今年六月份公佈的「八十九學年度全國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指出: │學生意外事件一千六百三十件,增加三百四十七件,以國小五百三十三件居多。 │運動遊戲傷害以國小三千五百二十九件居多。 │校園安全維護事件六百八十九件,增加三十件,以國中三百二十四件居多。 │學生暴力事件與偏差行為一千零四十三件,增加八十二件,以國中七百二十三件居多,分項中的學生械鬥與幫派鬥毆案數三百五十四件最多,其中以國中發生件數二百五十四件最多。 │衝突管教事件二百八十八件,增加七十七件,以國中一百九十三件居多。 │兒童及少年保護事項一千五百五十五件,增加三百七十八件,以國中一千二百一十四件居多。 另外,學生在各類校園事件的死傷人數七千六百三十一人,較前一年的四千三百四十人增加三千二百九十一人。 從分析報告校園事件一年增加三千六百廿九件,幅度相當大,顯示加強維護校園設施安全仍有相當空間,以及加強防範運動遊戲傷害的知識和增加校園意外傷害處置能力,讓學生擁有安全學習環境空間,學生父母也安心。
-
良好的醫療品質才是重點
健保費率調漲的措施,轉眼已實施滿半個月了,雖然看病負擔加重,人人叫苦,但政府打著「全民若不能共體時艱,健保隨時可能辦不下去」的「恐懼訴求」,這項飽受爭議的新制仍舊闖關上路。縱使有人質疑健保嚴重虧損是扁政府調漲健保費率的藉口,更有人指證歷歷說健保局一面叫窮,一面卻又可以發出四、五個月的年終獎金,甚至擁有裝潢、設備極盡高級的員工休息區與健身房:::,但被狠狠剝了一層皮的小老百姓們,除了呻吟一番祈求政府高抬貴手外,再怎麼不甘願還是得乖乖把錢吐出來,錢沒了可以再賺,失去了健康可能再也無法挽回,既然不敢和自己的身體健康過不去,在這場健保費率調漲的角力賽中,民眾自然是居於下風的。 衛生署當然知道怨聲四起,日前也強調這項調整措施試行三個月後會進行檢討,也算是適度回應民眾的心聲。不論屆時政府會如何做出檢討與調整,希望相關單位能本著兼顧民眾權益及健保制度存續的雙贏角度進行每一項決策。 全民健保是一項良好的制度,成敗與否實非決定於單純的一個人或一個單位,健保實施經年何以虧損至此?原因也是極為複雜,政府相關單位的整體規劃也許有不盡理想之處;某些不肖醫院或醫師與藥商鑽健保法規漏洞從中牟利,申請了健保給付,民眾卻得不到應有的醫療品質;許多民眾存有「繳了健保費不狠狠地看病怎麼划得來?」的錯誤心態,也讓寶貴的醫療資源,浪費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小毛病上面:::這些危害健保制度運作的負面因素,有待政府、醫界及全體民眾努力排除。政府規劃出一項好的健保制度,也需要醫界與民眾的配合,只要看病能得到妥善且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即便是多花一點錢也是值得的。
-
好一個博士乩童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當下乩童竟有博士級的頭銜,真個跌破了專家的眼鏡! 從新聞上得知,台南縣陳再傳,竟然是一位留英合格博士乩童,專攻雷射半導體,目前在某所私立技術學院當助教。在他成為合格乩童之前,曾經坐禁二十三天,不食人間煙火,才修成正果,成為一位標準合格的乩童。 雖然陳再傳的父親是一位乩童,這並不表示陳再傳以後也是一位乩童。尤其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要叫他去舞劍弄刀,當個神棍或乩童,那根本是天方夜譚。但這也許是陳再傳的宿命,註定今生要扮演乩童的角色。 據坊間耆宿表示,要當乩童並非全是出自於自己的意願,不是要當就可以當。據說,神明要抓乩童,需要一些有志於奉獻乩童任務的年輕人入坐宮廟,連串好幾天靜候神明挑選。當某位年輕人與神明有緣的話,他即會當場起跳搖頭晃腦,搖個不停,這就表示他被神明選中,即是一位有牌的乩童。 實際上陳再傳之所以被選上乩童,亦是無奈的事,他之「發鐺」也不知所以然。他向記者表示,自己是受到神的指使,擔任翻譯官,為神服務,為神工作,心裡也感到蠻踏實的。他更堅定的指出,其實為神、為人服務都是一樣的,因為他一直都在扮演奉獻的角色。 以現代與現階段的年輕人來說;尤其是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如果要他去當乩童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但當下事實俱在,我們只有默默祝福陳再傳好好順其自然,安於現實,奉獻所學,成為一位知名的博士乩童,揚名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