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在地化」的省思─參加多年國小辦理「農業生活探究」研習有感

發布日期:
作者: 哲思。
點閱率:1,069
字型大小:

 我國的教育改革,當初提出來除了「鬆綁」和「把每個孩子帶上來」以外,就是「本土(在地)化」和「國際化」,教育鬆綁由於缺乏相關的配套措施,造成解套成為解構,不確定感和無力感,造成很多老師和家長的質疑和徬徨,究竟我們要怎樣教導小孩子?而把每個孩子帶上來,理想陳義過高,要把孩子的能力帶到怎樣的程度,由於缺乏客觀的標準,竟成為一句美麗的標語,於是教學成效鑑定的標準-基測和學科能力檢測應運而生,整個國民教育又回到考試領導教學,以學業成績來衡量整個教育成效的基本面,第八節課輔、晚自習紛至沓來,學生並沒有因教改帶來減輕考試升學壓力,也沒有多元學習和培養多少帶得走的能力,反而因過多的課輔和課業壓力,很多學生選擇放棄學習、反學習,這種現象隨著學生年齡漸長,自主意識愈強時就愈形嚴重,而地區基測成績之所以不彰的原因,除了金門地區高中職只有二校缺乏競爭對象以外,就是因為那些選擇放棄基本能力學習和反學習的「低分群」學生,有愈來愈多的趨勢,相對高分群學生雖有些許的進步,但正負相抵之下,整體學生基測成績表現仍是進步有限的。這是我們金門下一代的隱憂。「國際化」在這幾年政府的強力倡導推動下,已經進行得有聲有色了,從小學的開英語課程,史懷哲英語教師下鄉到國中的加考聽力測驗和外師的聘請,行政上強調的學生和公教人員的英檢和公共空間和網頁的雙語化等等,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地球村」的世界了;而「在地化」在民進黨這個本土政黨當家作主的年代喊得震天價響,但到了2008年民進黨落敗之後,似乎已被教育界和老師淡忘,我們的很多教育活動甚至教師研習活動,似乎強調的是跟上國際潮流和腳步,反而缺乏在地化的實踐和反思。當然「國際化」和「在地化」會隨著整體國際情勢和經濟狀況,而有所偏重,但在這全球經濟海嘯和新流感肆虐的時代,返璞歸真,遠離塵囂,重回自然,簡樸生活的實踐已隱然成為顯學。因此個人是很肯定多年國小承辦這次「農業生活探尋」體驗營研習的立意,因為惟有「本土化」和「在地化」,才能培養熱愛鄉土的社區認同感,能讓教育與實際生活連結而不是脫節,也讓教育能和地方產業結合,創造出學校和社區特色和文化,達到雙贏的局面。
這次的研習活動首先邀請了農試所胡錫載所長,簡介金門的農業概況,特別提到農試所除了引進新的農作物品種進行試驗和推廣外,近年來特別推動不使用農藥的「安全蔬菜」,並且為了不與民爭利,通常會種植金門地區較缺少生產的蔬果。而畜試所陳世保所長也特別介紹了金門的酒糟養牛計畫,說明由於我們牛肉食品需求大,而國內生產之牛肉市佔率低,再加上金門黃雜牛肉肉質佳,且以酒糟飼養牛隻,成本低,此項產業是大有可為的。而且金酒每天產生的酒糟量高達約三百公噸要處理相當麻煩,轉化成養牛飼料,有效讓廢棄物轉化成經濟產物,這也是永續經營的利基。只是目前金酒公司所生產的酒糟,因目前與尊農公司簽約,5年一簽,約定百分之七十的酒糟由尊農公司運走,其餘的百分之三十才供作全金門的畜牧動物飼養使用,在冬季乾旱缺乏牧草食用時,這些零散的酒糟量其實是不太足夠的,因此很容易造成農民和畜牧業者爭載酒糟的窘境,這是金酒公司和金門縣政府需要重新檢討和評估的地方。農業和畜牧業概況簡介以外,也請農試所的曾先生介紹桑葚汁和果汁的製作方法,課程內容相當實用而且生活化,也真的讓我們老師們學到帶得走的能力。此外,採桑葚活動讓我們體驗實際採桑果的辛勞,真的製作桑椹汁不難,但採收桑葚真的很辛苦。另外,我們也實際實驗了以黃牛拉犁耕田的經驗,我家世代務農,但從小雖會幫忙農事,但務農的老爸卻從不讓我碰碰他的老牛和犁,好像那是身為農夫的「尚方寶劍」,不是我們這些毛頭小子碰得了的;而現在時代不一樣了,耕耘機取代了黃牛犁田,且因國際貿易的便利,金門的農業也日漸式微。年輕一代少有願意務農,金門農地荒蕪廢耕者比比皆是。其實金門過去大部分民眾都是以農為生,君不見過去一斤高粱換一斤白米的政策,創造出金酒現在斐聲國際的品牌。「民以食為天」,在現代糧荒和高糧價的時代,傳統的農業和畜牧業仍有存在的價值,老一輩的農夫已日漸凋零,而年輕的一代又畏苦怕難,不願從事風吹日曬、雨淋水淹的農事工作,看高職的農業經營科停招併入園藝科,即可窺見一斑。
其實金門地廣人稀,耕地都閒置荒蕪,如果能朝休閒農場方向去經營,也許能為日漸低迷的觀光業,注入一劑強心劑,如果能針對金門的氣候和土質特性,栽種適合的有機安全養生蔬菜,提供給經營旅行餐的餐廳;或是當季水果,提供給觀光客去採擷,並有實作體驗,就像去韓國一定會DIY製作泡菜;去台灣南投埔里的廣興紙廠,DIY人工紙一樣,必然會有更多商機,這些比金酒擴大發放提酒券有價值多了,因為提酒券只是把金酒免費送給金門的百姓,但無益於金門地方各樣的產業。其實金門目前最需要的是利用現有的資源,在地的好山好水,天然和歷史資源,加以創意經營和行銷,把金門的觀光業振興起來,讓金門的觀光更有品質和內涵,且彰顯出在地化的特色和優勢,才能讓觀光客深入了解金門,不是走馬看花,形色匆匆,瀏覽即去,而是駐足悠遊,深入品味金門的在地文化和生活腳步。
金門的發展,也許受制於外在的大環境,如:兩岸關係的互動和發展,我國中央政府政策的鬆綁和權力的下放,但最重要的還是內在條件的自我省思和發展,俗諺:「形勢是客觀的,操之於人;力量是主觀的操之在我。」如果客觀的大環境不改變,則我們主觀的內在環境就要力求改變,才能異軍突起,逆勢而上,君不見目前當我們各地方政府和產業都在蕭條和不景氣,台中市在胡志強市長充滿創意和活力的領導下,使得地方產業蓬勃發展,欣欣向榮,地方百姓對市政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胡志強市長形象好、重視文化建設、善於城市行銷是他的特色。在他執政漸入尾聲時刻,台中市的利多題材愈來愈多。馬英九當選總統後開啟兩岸熱潮,大陸富豪團來台考察時,被外界譽為最佳投資標的就是台中市,更將台中市推向高峰。他也重視招商,中部科學園區、精密機械園區聲勢日隆,連胡志強剛上任時出租率超低的台中工業區,現在超過九成五使用率。這就是充分掌握在地化產業發展的優勢,「自助天助人助」、「人必自重而人重之;人必自侮而人侮之」,再配合大環境順勢而為所締造出來的佳績。金門未來要發展不能讓大環境牽著鼻子走,反而必須「自立自強」,以自己現有的優勢條件,努力去開拓出一條在地化的路,資源有限,創意無窮,「你的未來存在你腦海中的想像和圖像。」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