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金門自由市
7月16日,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先生應金門縣政府之邀專題演講──「如何讓金門偉大」,提出讓金門成為國際自由市的主張,引起金門各界的廣泛重視;8月4日,張教授又在金門日報發表「金門在海西經濟區的角色:引導巨龍騰飛的一顆龍珠」專文,進一步闡述其理念,其論理之精闢,眼光之宏遠,無不令人敬服。筆者長期關心金門的定位發展,佩服之餘仍願意針對張文提供幾點拙見,以供參考。
所謂「自由市」,依據維基百科的解釋:即是城邦,係指完全由主權城市控制的城市,因自由於其他國家,所以被稱為「自由市」,近代第一、二次大戰期間戰間期,在歐洲曾出現過短暫的「但澤自由市」即屬之。但澤市即今波蘭的格但斯克,原係德國領土,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由於德國戰敗而波蘭又希望得到但澤,以獲得出海口,但因當地的絕大多數人口是德國人,最終形成建立但澤自由市的妥協方案,1939年二戰爆發後,納粹黨將但澤自由市併入德國,二戰結束後,但澤自由市又被劃入波蘭,並更名為格但斯克至今。
由這段歷史來看,自由市僅係過渡性質的妥協方案,若無相關國家的支持,前途必然坎坷,張教授顯然也知道這種狀況,所以主張「金門要讓自己成為聯合國所認可的國際自由市」,並且認為「台北與北京兩個政府都可以為金門在聯合國發聲」。
問題是:北京與台北願不願意金門成為自由市,並進一步在聯合國為金門發聲?自由市在目前兩岸的法律概念中,約當於「特別行政區」(以下簡稱特區)的概念,因特區政府享有立法權,有能力將人員、貨品、勞務、資金與知識流通的五大自由,透過立法加以落實,以實現自由市的理想;不過兩者仍有區別,那就是自由市享有主權,而特區則無。換言之,特區設立門檻較自由市為低,若金門連特區都無法設立,金門自由市就更不可能了,那麼金門特區有設立的可能性嗎?
先就客觀條件來說,特區的概念明載於中共《憲法》第31條:「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條文中所謂的必要,並非全然為政治因素,有時為便於執行某種特殊任務,也可以設立特區,例如「四川省汶川臥龍特別行政區」即是如此。不過一般所熟知的特區,還是基於「一國兩制」原則所實施的高度自治,如香港與澳門。依據中共現行的政策,未來台灣若回歸中國,亦準此原則辦理。順此理念發展,若金門先回歸中國,同時成為帶領台灣回歸的「帶路雞」,中共是有可能基於執行這個特殊任務之必要,而給予金門特區的特殊地位,然而「金門先回歸中國」,並成為「一國兩制」的實驗區,目前在台灣政壇恐怕會引發嚴重的憲政風暴,衝擊現已日漸改善的兩岸關係,可能性不大。
至於從台北的角度來看,特區最大的問題在於欠缺法源依據。特區概念並不存在於我國現行的《憲法》或《地方制度法》之中,陳水扁2000年競選時曾在金門開出設立金門特別行政區的支票,不過已經跳票。目前僅在《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第12項有:「國家應依民族意願,保障原住民族之地位及政治參與,並對其教育文化、交通水利、衛生醫療、經濟土地及社會福利事業予以保障扶助並促其發展,其辦法另以法律定之。對於澎湖、金門及馬祖地區人民亦同。」的相近條文,但與特區概念,仍有差距,不過李炷烽縣長還是據以倡議《金門基本法》的訂定,李縣長稱之為基本法,顯然有欲藉此彰顯金門特區的願景,但是牽涉到修憲修法,加上國民黨並未視為優先法案推動,短期內台北也不可能給予金門特區的地位。
再從主觀的意願來看,中共既視金門為「帶路雞」,自然希望金門能把台灣帶回中國的大門,假如金門欲保有主權而直接往設立自由市的方向邁進,即表示金門自由市不是以能把台灣帶回中國大門為成立宗旨,自然也就不存在中共會大力贊成的主觀意願,加上自由市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主權意義,中共對金門自由市處理若稍有不慎,極可能予其他分離主義者可乘之機,因此我研判,北京願意基於促使「台灣回歸」之目的而設置金門特區,卻不會樂見金門自由市的成立,最好的情況是北京裝聾作啞,自然更不可能在聯合國為金門發聲。
至於台北方面,確是把金門看成是護衛台灣的「大門」,有了金門的存在,台北與北京之間,就可以拉開戰略縱深,避免一觸即發的緊張衝突,然而不論台灣同意金門升格為特區,或設立為自由市,即表示金門結束了替台灣看門的角色任務,這個戰略縱深,就會消失,從而我國整個國防戰略的思考架構,也勢必要重新調整,變動層面過於鉅大,並不符安定原則。在兩岸關係尚未全面和解前,沒有任何一位國家的領導者敢隨便拆除這道安全屏障,這是金門發展幾十年來難以突破的宿命。
沒錯,金門的全面發展就繫於兩岸的全面和解,在兩岸全面和解前,金門發展只能配合中央的大陸政策一點一滴,由量變到質變,積小勝為大勝,無法一步到位。馬總統就任後,兩岸關係明顯改善,交流的順序為先經後政,金門因而取得發展的預備位置,金烈大橋的定案,就是一例,不過此時政策還是不能大張旗鼓,在兩岸全面和解前,一切都存在變數,我估計馬總統在第二任任期時,應該會跟大陸簽訂《兩岸和平協議》,正式終止敵對狀態,以標誌兩岸的全面和解,這時才是金門發展的千載良機,金門特區或金門自由市才有實現的可能性,眼下金門只能等,做好準備,未來發展可能一飛沖天,現在若不開始準備,到時會左支右絀,手忙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