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全方位推展品格教育 維護下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清國。
點閱率:1,119
字型大小:

99年3月30日金門日報『言論廣場』,刊載林子筠君的大作《品德教育政策的省思與探討》,讓我想起年初,「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等單位,將於5月在廈門市,舉辦第二屆「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來函邀請金門縣寫作協會成員踴躍撰文參加。論壇主題是:「品格與成長」(第一屆本會常務理事洪春柳、陳為學,理事李瓊芳和本人,都曾出席提報論文)。聯繫人:廈門市金門同胞聯誼會常務副會長許伯欽,還特別來電囑我多邀寫幾篇,以示共襄盛舉。為此,我在本會理監事春節聯誼餐會上,鄭重提供消息報告,懇請各理監事多協助響應。如今我笨鳥先飛,拋磚引玉,先把拙文《全方位推展品格教育,維護下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一文,跟大家分享,敬請指教!
一、教育本意預防勝於治療:
(一)、家庭、學校、社會共同推展品格教育:
近年來由於社會急速變遷,使傳統的倫理觀念、道德規範,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追求速成,急功近利心態驅使下,社會上充滿著虛偽、欺騙、爾虞我詐等亂象,流風所及,我們的下一代青少年亦備受影響,所以家庭、學校、社會要共同推展品格教育,鞏固青少年身心健康。品格教育要落實在下一代的生活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中;品格教育要培養下一代,表裡一致的行為模式;品格教育要培養下一代,誠誠懇懇做人,實實實在在做事的美德;品格教育使下一代,懂得切切實實自我反省,感恩回饋。
(二)、父母應發揮家庭教育功能:
父母愛子女,就要以正道教導子女,不要讓他走上歧途。子女走入歧途,都由於驕傲、奢侈、任性、放蕩造成的。而他們之所以會驕、奢、淫、佚,又是父母太寵的結果。所以愛護子女,絕不可縱容,因為縱容,會使他們成為「小霸王」,那麼以後,輕者,凡事自我中心,和人格格不入,將無法適應群體生活;重者,將缺乏是非觀念,而漠視道德規範,破壞法律秩序,到他們闖禍之後,就悔之晚矣!這種「愛之適足以害之」的例子,真是俯拾皆是,屢見不鮮。因此父母為子女一生的幸福著想,適度管教是必要的。
(三)、學校應建立師生良性互動:
學校應宣導教師對學生,要用愛的教育,教誨學生應該諄諄善誘,尊重學生人格,體諒學生處境,常與學生溝通意見,讓學生參與活動,建立教師與學生良性的互動。教師要以言教、身教教導學生。教師不僅要告訴學生,什麼事是對的,什麼事是錯,更要使學生,具有決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能力;培養學生遇到問題時,有提出自己見解的智慧。
(四)、政府應有保護青少年措施:
保護下一代青少年的安全及人格健康成長,除家庭、學校外,更是政府的責任。青少年犯罪問題,日益惡化,吸毒、販毒、竊盜、恐嚇、殺人、強暴等案件,層出不窮。社會各界認為,青少年犯罪問題,與青少年出入不良場所及深夜在外遊蕩有關,因此,政府應有保護青少年的措施。許多青少年的叛逆,變本加厲,連父母、老師都束手無策。這時候,代表政府公權力的警察(公安人員),就應「良性」介入,扮演犯罪緩衝器的角色。
二、培養下一代人格健全發展:
(一)、促進青少年謀求自身充分發展:
教育的效果,在謀求自身充分發展,邁向「自我實現」。所以對青少年要實施愛的教育,多鼓勵,少責備,利用人類愛人鼓勵,不喜人責備的心理,來善導我們的下一代。必須「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培養青少年的自覺觀念,使能擇善固執,發乎內心的願意,所謂「有恥且格」,只覺得這件事我應該做,所以去做;如認為這件事我不應該做,我就不做。因此,加強品德教育,才是長善去惡的根本辦法。
(二)、增進青少年生活適應能力:
「教育即生活」,增進青少年生活知能,提昇其生活適應能力,並進而培養健全人格。我們應注重青少年日常生活教育,從食、衣、住、行的生活中,表現禮儀,應對進退,養成整齊、清潔、簡單、樸素的生活,促其成為一位健全的國民;注重青少年道德生活教育,教導中華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四維」:禮、義、廉、恥、「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注重青少年公民生活教育,培養青少年溝通、協調與互助的良好人際關係,成為一位健全的公民。
(三)、教導青少年盡孝、行孝:
孝經上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又說:「夫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孝是我中華民族固有倫理道德中,最重要的一環。不但是我國數千年,人人立身行事的圭臬,也是歷代施政執政的核心。自天子人臣,以至庶民百姓,無不奉行而不敢稍加輕忽與懈怠。我們應教導青少年盡孝、行孝的觀念。諸如:「保身即孝」、「守法即孝」、「溝通即孝」、「報國即孝」等觀念。
(四)、擴充青少年休閑設施與活動:
我們希望政府或民間團體,能夠為下一代青少年,增置休閑設施場所,開拓休閑空間,且將設施場所與日常生活結合,以增加其運用的頻率。多為青少年舉辦一些多樣化、戶外化、大型化的休閑活動,以滿足其社會性的需求,以滿足其不同興趣、年齡、性別的偏好。人是群性的動物,青少年需要愛與被愛的人生經驗,因此舉辦不同形態人際關係接觸的休閑活動,可增加青少年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樂趣。全面提倡青少年休閑活動,可提高其生活品質。
四、創造下一代青少年光明的前途:
(一)、防杜青少年犯罪才會有光明前途
教育學者強調:「國家的希望在年輕人的教育上」。因此,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應掌控時代變局,集中焦點注意青少年的心靈世界,重視人格養成過程,健全價值體系,提升精神文明,防杜青少年偏差行為與犯罪的發生,才能期待青少年未來會有光明前途。
(二)、防阻青少年毒害維護其身心健康
綜觀青少年濫用毒品的原因:來自家庭之疏離感、朋友之引誘、好奇好玩、逃避憂鬱消沉,對現實社會之反抗,以及家庭成員中有酗酒或濫用藥物等原因。青少年初試毒品,進入短暫的忘我境界,待藥效一過,重返現實,極易因心生逃避現實之念,而再次接觸,終不能自拔。家庭、學校、社會應共同注意防阻,也應教育青少年自愛、自律、自尊,勿自毀前程。
(三)、導引青少年適性發展培養健全人格
導引青少年適性發展,非常重要。生活所需要的條件是多方面的,青少年除讀書、工作,還需要均衡的休閑時間。因此,青少年在追求知識外,還需注意培養品德、審美、合群等特長,以陶冶性情,培養健全人格,謀求適性發展,培養自信心、責任感。
(四)、鼓勵追求卓越創造光明前途:
易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啟示天道永恆運行,萬古不變的自強精神。家長、教師們應鼓勵下一代青少年追求卓越,創造光明前途。一個懂追求卓越的青少年,他絕不會得過且過,看不起自己,自我放棄;反而是具有旺盛企圖心,精益求精,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可敬青少年。追求卓越的人,應特別要求與自己競賽,期望今日比昨日好;今年成就比去年高,日日追求自我進步。所以要追求卓越,創造卓越,必需投入心認真學智能,才有光明的前途。
總之,國家的希望在青少年,青少年要靠品格教育,才能健全成長,品格教育就是人本教育,藉心靈教育,讓青少年有良善的表現。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能夠舉辦「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用心良苦,甚感敬佩!
(本文作者:金門縣寫作協會理事長)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