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父母多關心止霸凌

發布日期:
作者: 金沙子。
點閱率:1,032
字型大小:

現在媒體報導的霸凌事件,多是屬於肢體霸凌,其實在教育部「校園霸凌」的定義裡,還包含了:關係霸凌(排擠孤立、操弄人際)、語言霸凌(出言恐嚇,嘲笑污辱)、網路霸凌(散佈謠言、不雅照片)……等類型。
記得兒子在小四時,因為不加入當時班上的一個「家族」而被排擠,這個家族專門嘲笑、差遣成績差、或單親家庭的小孩。所以班上有半數同學不與兒子「和平相處」,久而久之,「死王八、腦殘、智障、白目、ㄋㄠ包」等字眼紛紛落在兒子身上。他不想去學校,就怕那些人向他吐出這些字眼還帶著冷嘲熱諷的神情。
我曾跟老師反映過,老師也感覺那個「家族」不太對,但是「家族成員」很團結的否認,最厲害的是他們在老師面前是一回事,老師背後又是一回事。
我跟先生一直用正面的方式勸兒子,自己多主動些,可以跟他們當朋友,不要去理會別人的說法,因為還有另一半的同學沒加入!只是兒子的個性比較敏感,每天處在那種語言和被嘲諷的狀況下,情緒一天天焦躁,想法也開始負面。
直到有一天,兒子上網時,竟然看到同學們公開在部落格上用那些字眼攻擊他。先生把那幾篇資料轉給老師和學校教評會處理,鐵證如山,那些同學啞口莫辯。他們辯稱這些話是平時的「口頭禪」並無惡意,也不知道人家聽了會不舒服。
這件事經過老師很慎重的處理,特別請法律人士到校演講「小執法」的重要內容,並引導同學熟悉一系列生命教育課程,了解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的可貴。並請家長多多關心孩子使用網路情形、與同學之間的交談用語及交友狀況。漸漸地,「家族」成了同學們課業上的小老師,也懂得互相尊重,班上也不再有那些嘲諷的態度和不雅字眼出現,兒子也開始展現笑容。而那個創辦家族的同學,後來還當選為縣模範生呢!
資訊的發達,媒體的多元,大環境的變遷,讓單純的小孩有樣學樣卻不知所以然,家長再怎麼忙,也要多多關心孩子的情緒和行為反應、了解小孩交友狀況及休閒活動;身為老師,也要注意班上「結黨」的嚴重性,才能在「霸凌」的開始,斬草除根,及時把小孩「以大欺小」、「排擠」那種無知、好玩的負面觀念導正過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