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發現「新」動力--傾聽「心」聲音

發布日期:
作者: 林子筠。
點閱率:769
字型大小:

金恩博士曾說:「我有一個夢,就是有一天,從前那些奴隸和奴隸主人的子孫們,都可以在喬治亞州的紅色丘陵上,在象徵兄弟情誼的桌前,平起平坐。」。他是美國黑人民權主義提倡者,對於種族融合與尊重包容不同文化之努力,可賦予我們在面對新移民時的借鏡。
根據內政部移民署之統計到101年8月底止,全台外籍配偶的人口數是468,608人,而金門的外配人數也有2149人,若以尊重多元文化的角度思考,這些新力軍的加入,已成為讓人期待的臺灣人力資源潤滑劑,也讓臺灣社會注入新文化動力。
而筆者工作與生活的環境中,與這些新移民的接觸更是密不可分,因為她們的貢獻與產能,增加大量的莘莘學子,讓老師能有一展抱負的機會,與揮灑魅力的舞台,也喚起更加炙熱的教育熱忱,細細咀嚼箇中滋味。
筆者服務的單位是間迷你小校,光是新移民的子女數便占六成,從小一開始,便特別針對來自新移民的子女多挹注許多教學資源,例如提早的注音符號教學,以及推薦需要參與口語發音矯正正音班的學生;更重要的努力是配合教育部關懷弱勢家庭的「夜光天使點燈計畫」實施,已成為金門縣寥寥可數且辦學最久的一間學校,更在去年獲得教育部「夜光天使點燈計畫」特優學校的殊榮。
然而,新移民子女的表現一定趨於弱勢嗎?根據筆者的觀察,部分表現極為優秀的學生,便是來自新移民的家庭,原因在於這些父母對孩子付出的關心與照顧,遠勝於擁有金門籍父母的學生,在此也證明了,孩子的學業成就與性格塑造,與原生家庭的氛圍多麼息息相關。
在此也分享幾則與新移民互動的例子,並且提供些許建議,讓同樣生活在這座美麗島嶼的居民,能培養尊重多元文化與提升尊重差異之價值觀,並且能鼓勵學生探索新移民之族群相關議題,省思謬誤的刻板印象,真心誠意接納新移民的加入。
(一)「夜光天使點燈計畫」的推動
為了提供給新移民子女更好的學習環境與機會,學校配合教育部的弱勢關懷理念,已經一連辦了近六年的「夜光天使點燈計畫」,參與的孩子不僅在課後獲得美味晚餐的營養,更在課後的作業指導上有顯著的進步,而他們的父母也在每次的親師座談會及期末的夜光成果發表中,透由孩子累積的學習檔案,感受到孩子的努力與教師的無私付出,營造雙贏的教育果實。
(二)「心靈饗宴」的活動
由於學校有半數以上的新移民子女,故而在周末時舉辦跨國文化與閱讀相結合的「心靈饗宴」活動,讓孩子先閱讀與聆聽異國文化的繪本故事「發現我們都是一家人」,緊接著邀請新移民的媽媽指導現場參與的家長與孩子製作家鄉美食,像是越南春捲與西米露、印尼蝦餅與椰粉甜點,讓本地學生更加深刻體會新移民的文化,摒除部分孩子對新移民家庭的誤解,真正紮根「尊重」與「包容」異國文化的態度。
(三)培養學生文明進步的「公民意識」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可以適時融入與新移民相關的媒體報導,並且秉持多元文化之差異美感,也就是應該以「我們」、「同理」及「共同」的多元尊重心胸來向學生介紹,並以外配及其家庭奮鬥成功的典範為正向例子提供,培養學生文明進步的公民意識。
(四)增進「教師多元文化素養」的推動
面對廣大的新移民,有部分教師往往只存在自我的文化偏見,使得許多教師僅以自身文化的框架,侷限狹小的解讀新移民子女問題,也使得教育無法發揮應有的功能,因此,面對臺灣已是多元文化並存的事實,教師應該更加積極主動去覺知與吸收多元文化方面的知識,並且培養自身與新移民間的良性溝通對話空間,遞嬗「尊重差異」、「多元文化」的價值觀,讓教師成為國人與新移民間的溝通橋樑。
據此,發現「新」動力-傾聽「心」聲音,我們應正視新移民對台灣社會的正向功能,並以同理心傾聽其需求,建置一個和諧溝通的互動平台,讓彼此能以互相尊重的態度為金門的未來而努力。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