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如何避免被迫回捐薪資﹖
由於近期媒體報導,台灣社工界最近熱烈討論,社工被迫回捐薪資給社福單位的問題。這下想當社工的人想問:如何知道哪些單位要求回捐?其實有幾種方式:
一、參考流傳消息:只是不少社工擔心影響職涯,不敢分享情報,改成分享不要求回捐的單位清單如何?
二、閱讀捐款名錄:如提到單位內的社工,或社工的家屬定期捐錢,建議要注意。
三、面試主管主動告知:面試主管說上班後,要回捐多少錢,這樣內心較有準備。
四、面試主管暗示:可能說各單位補助薪資不同,為維持同事的和氣,會調整薪資。
五、工作後才知道:如工作經驗有限,不知回捐這種事,內心完全沒準備,所以領到的第一份薪資,最好存一些備用。
至於要不要進去工作,就自行決定嚕。但要根本改善,期待民眾捐款前理性評估,避免捐款排擠;補助單位跟社工專業團體討論,訂合理補助標準,不然社工因此不想擔任社工,社福會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