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觀光策略與發展

發布日期:
作者: 陳鈞豐。
點閱率:950
字型大小:

一個政策的白皮書,足夠可以影響一個國家的施政方針,更能影響到國家在未來的走向趨勢、及邁進以國際化觀點為主軸。自從我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的那一刻起。多年來的努力,終於獲得國際上的肯定。但是,也隱藏了無形當中潛在的危機。因為,參加WTO組織的會員國從此之後,使各國在國際上貿易之間享有國際間同等的待遇。不過也讓我們國內一些農、漁、畜牧產業更面臨到國際上國與國之間的一些競爭,更讓我們的基本產業在競爭上受到衝突性蠻嚴重的。

然而,在政府的號召之下,2008年觀光客倍增計畫的實施,隨之而起的舉辦一些活動都會添加上『國際化』的專有名詞。但是,可以讓所有的活動真的動起來了嗎?然後,在政府積極的大力推動觀光之下,不論在台灣各個地方都會處處可見到所謂的「季」和「祭」的名義。例如;墾丁風鈴季、國際童玩藝術節等等::。更讓人家耳熟能詳的認知,不論活動所舉辦的規模大小,最重要還是要吸引到國外旅客及本國旅客的親身體驗與參與這項活動的特色。

「觀光產業」是我們國家財政收入的一項重要來源之一。然而、觀光產業是世界各國普遍重視一個無煙囪工業,並與科技產業共同被視為21世紀的明星產業。其實,我們台灣地理環境特殊,擁有豐富而多樣化的人文與自然資源,發展觀光具有雄厚的潛力。一個政策的好壞,是攸關到整個國家在財政收入的來源。而今,如何把觀光產業這項資產推動出去,是須要政府與民間業者互相的配合及因應之道。但是,在觀光資源的分配設備之間,軟、硬體都互相並重。最重要是吸引國外旅客的來台觀光、及讓國人樂於留在國內旅遊渡假為主軸。2008年觀光客倍增計畫更要有完善的規劃與執行力,並且更要有致力追求國際觀光客倍增之目標為動力,更要集中各部門單位的力量,然而,必須要先後緩急改善我國觀光旅遊環境臻於國際水準。更吸引外國來台觀光的目的。但是,我們講究屬於台灣獨特的特色應該就屬於古色古香的味道,更應該呈現出來。倘若我們把這項特色推廣出去,更讓大家了解我們台灣的特色。因此,認為應該要從基層面做起,把一些屬於台灣民族性質的活動,帶動給國內外的旅客知道台灣有多麼美的環境與文化,應該更要在國際上,多多介紹台灣的觀光面貌,更能讓國際上的旅客認知台灣這塊寶島的獨特面紗及特色性質。

而今在台灣的文化當中,以原住民族是具有獨特文化與氣息,也是我們台灣最具有文化特色的一項資產。然而,不管在那一種活動的表演之中是屬於不可缺少的一個角色。但是,也許不管在任何的活動當中,都有它們的表演項目太過於普遍化的趨勢。反而,更讓旅客深深刻刻覺得都是一樣的表演,感到很玩味。我們應該對於應有的文化更要加以珍惜,更要懂得如何包裝旅客此趟的目的地的好奇心。抓住方向才讓旅客們覺得很新鮮感,才會去參與整個活動或是參觀部落的景色。

然而,在台灣的目前旅遊業的競爭力相當的激烈,為了吸引大量的旅客。的確也產生旅遊業者互相競爭的形成。而今,各旅行業者都打出『以最短暫的時間、可以玩到很多地方的構想。』更讓我覺得旅遊的意義是為何而去?不都是去享受旅遊的樂趣,何必有須要去觀光旅遊時,有必要過得那麼匆促嗎?然而,在無形中更讓旅客失去自己對觀光旅遊的應有的權利啦!更覺不容許旅行社業者之間互相的削價競爭,破壞整體旅遊形象及品質。

觀光產業是我們台灣最具有發展的潛力,更要我們大家去如何提升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就是要靠大家共同打造台灣觀光的品質。在台灣更有很多的自然生態值得去發展生態觀光叢林之旅。但是,原則上,以不破壞原本的生態景觀為主體。而今,再過不久,政府有意願開放龜山島發展觀光生態之旅。但是,以每天參覽生態觀光的人數是應該要有限制。要不然,之前開放綠島及小琉球發展觀光的時候,旅客人數更是驚人。然而,一些業者看好這塊商機,迅速的在那兒興建觀光旅館,是為了觀光而需要蓋的嗎!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呢?發展觀光逐漸也帶動當地的潛水風潮。然而,也嚴重破壞當地應有的景觀及特色。例如:珊瑚礁的污染及破壞、垃圾量的增加等等::。也導致當地人民不滿,而獲利最多的還是那些的旅遊業者。嚴重的破壞當地原本的生態景觀,倘若,要恢復當時的景觀面貌是需要很多年,或甚至幾百年的時間才會有成果。然而,要在開放生態觀光之時,更要規定應有不具破壞主體為性質。更要讓大家心裡有愛護台灣生態保育的心態,才能給我們的自然資源永續的生存下去,才是發展生態觀光的目的地為主軸。

然而,政府在開放大陸民眾來台觀光之前,更要謹慎評估大陸民眾對台灣所喜愛旅遊幾個景點,應該詳細的策略與規劃,讓大家都耳目一新的感受到台灣之美。個人認為2008年觀光客倍增計畫是一個良好的策劃,不論是國外旅客、或者是大陸民眾來台觀光旅客,對於台灣觀光產業的帶動相當有益處。因此,也助於台灣的觀光業及GDP︿國內生產總值﹀。之前,台北旅行業協會邀請大陸國家旅遊局人員來台參訪及考察觀光,也根據學者及旅行社業者都說明此現象,都能助益於台灣觀光產業的發展,亦是一片看好的景象。而今,大陸民眾消費能力是很可觀的。它們最喜歡台灣的旅遊地點。例如:北部的故宮博物院、南投日月潭、涵碧樓、南部墾丁::等等。以按陸委會的規劃之下,開放大陸民眾來台觀光每天的限制在於一千人上下,所帶動的商機更廣泛讓國內的旅行業及其他行業業績都有不錯的幫助。

我覺得在觀光產業、在觀光客大幅增加之時,應該必須有效改善我們國內旅遊市場離峰需求不足的課業之下,更要有健全發展。必要有長遠的規劃,更讓國際旅客來成長目標應該為:

壹、基本目標:以『觀光』為來台旅客人數、以觀光局給我們的資料來看,自目前100萬人次,應提升至200萬人次為目標。

貳、努力目標:倘若,在有效能突破瓶頸,開拓潛在客源市場之作為下,達到來台旅客自目前約260萬人次能成長至500萬人次。

我認為倘若要達到這個目標,對於觀光建設應該著重於『顧客導向』之思維、『套裝旅遊』之架構下、『目標管理』之手段,並且選舉重點、集中力量,有效地整合與推動。因此,必須採取的推動策略為;

一、首先,提供全方位觀光旅遊服務,包括旅遊資訊服務網。並且,推廣輔導平價旅館、建構觀光旅遊巴士系統及環島觀光列車,讓民間業者來與政府各部門建立共識。以『人人心中有觀光』的態度,全力配合共同打造台灣優質旅遊環境,及同時規劃優惠旅遊票價,更讓旅客們享受優質、安全、貼心的旅遊服務。

二、以既有國際觀光旅遊路線來看,為優先進行觀光資源開發全面改善軟、硬體設施。並且,改善環境景觀及旅遊服務才能具有國際水準之規則。

三、以『目標管理』手法,進行國際觀光的宣傳與推廣。並結合駐外單位之資源及人力。以觀光為主軸共同宣傳台灣之美,而今訂定2005年為『台灣觀光年』、2008年舉辦『台灣博覽會』,以提升台灣之國際知名度。

觀光產業是一項財政收入的資產,如何運用現有的觀光資源,有待我們共同來整合。才能為我們的產業投入一劑強心針,有效開創經濟價值為主軸。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