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光陰
花兒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綠的時候;月兒缺了,有再圓的時候,可是,時間卻似流水,一眨眼,即消失得無影無蹤,再也不復返了,你說,我們怎能不珍惜它呢?
俗話說得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就好似一班自私的列車,無情的駛去,一旦起程了,就再也不回頭,更別妄想,等待「回程列車」了。古今中外,有無數人利用一分或僅一秒的時間,去做任何事情,他們成功了,也因他們能愛惜光陰,珍惜一分一秒的時間,因而遺名後世,萬古留芳;相反地,那些浪費時間的人,他還在做某件事時,別人早已完成數百件事情了,這樣拖延、依賴,怎能成就大事呢?非但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還浪費了無數寶貴的時間,這划得來嗎?
曾經我看過這樣的一篇故事:
一個剛學畫的年輕人,去拜訪一個有成就的藝術家,他想知道畫畫的秘訣。藝術家搬出了幾個大箱子,箱子裡疊滿了大大小小的紙片。那些紙片形狀不一,材質也不同,上面畫滿了各種人物、各地風景,及許許多多靜物的素描。
年輕人看了那些素描,嚇了一跳,滿臉驚奇的翻著箱子裡的紙張,明白秘訣在於不斷的練習。不過,他搔搔頭,說:「你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時間?」。
藝術家笑了笑,拿出一管乾癟的油畫顏料來,他說「這管顏料看起來已經被擠光了,不過如果用心的擠,我們還是可以從裡面擠出一些顏料來。」藝術家看著年輕人,說:「我的時間也是這樣,一點一滴擠出來的。」
就像這位藝術家說的,在等人的時候,在等車的時候,在各種「等」的時候,只要用心,都能再擠出一點時間來。沒錯!那些時間看起來很微小,不起眼,但,仔細看看紙箱裡的素描,便會發現:零零碎碎的時間雖然無法完成一件重要的事,不過,「聚少成多,積沙成塔」,卻為那位藝術家奠定了成功的基礎。
無論貧富貴賤,每個人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時,所以說上天是公平的。但「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忙碌,有的人很會應用時間,因此他彷彿比別人多了許多時間。
運用時間是一種智慧、一門藝術,全看個人能不能掌握到其中的技巧和竅門。如果我們像那位畫家一樣,用心的經營生活,運用時間,長時間下來,我們將活得更豐富,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