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益友
孔子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俗語也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人是群居的動物,不能離群而索居,孤獨而無友。因此,一個人出門在外,就得靠朋友的幫助。如果一個人沒有了朋友就好像沒有了雙手一樣,面臨失敗與挫折時,將得不到朋友的規勸與幫助,任其在頹喪時墮落,最後受到別人的唾棄。孟子也曾說:「擇善,朋友之道。」因此,能夠規勸我們走上光明正道而不至於誤入歧途的,應該是我們的朋友。
朋友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但是,「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不染自黑。」這又告訴我們,朋友有好壞之分,所以交友更要謹慎,才不會誤入歧途。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提醒我們交友應該有所選擇,一旦交友不善,久而久之,自己的行為舉止也會跟著乖戾,可見擇友之事是非同小可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就是告訴我們要見賢思齊,然後擇其善者而從之,以補己之短;見不賢而內自省,然後擇其不善者而改之,用以做為我們修身的借鏡。
益友是美善、振奮、知心、體諒的組體,他與你年相若,智相當,情相通,在無形中使你心存正理,當兩人的思想、情感合而為一時,你的精神生活將是豐盈無比的。
交朋友不重在朝夕的往來,而貴於心靈的相契。真正的朋友是在患難中能互相扶持,即使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互通音訊,也不會失去彼此間那種真摯的友情。朋友就像是一本書,好書使人增加知識,增進道德,而壞書使人敗壞了自己的品德,所以我們要讀好書,不讀壞書;要交益友,勿交損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