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藝術與人文
哇!太棒了!諸羅山木偶劇團要來金沙國小表演!早上整潔活動時,學校廣播:「四、五年級同學請於第一節上課時,到活動中心集合,學習布袋戲的製作及表演」。同學們迅速的將環境打掃好,就懷著興奮的心情期待第一節課的鐘聲趕快響起!
首先,諸羅山木偶劇團的師傅教我們怎樣彩繪木偶的臉,讓它變成獨一無二的木偶。我好奇的看著師傅手中那一罐一罐的顏料,像極了作美勞用的白膠,師傅告訴我們,這是「壓克力顏料」。師傅發給每位同學一個「頭」的模型,讓我們來幫它「化妝」,先畫眼框和眼珠,然後畫眼影和眉毛,以及你想要的各種表情或裝飾,最後再畫上頭髮,臉譜就完成了。
我覺得眼框和眼珠最難畫,我試了四次才成功。我畫上黃色的眼影、紅色的眉毛,再畫上黃色的頭髮、紅色的耳環,看起來超「ㄅㄧㄤ 」,等顏料乾了,就要幫木偶穿衣服了,師傅看到我的木偶,開玩笑的說:「你這個木偶真像瑪格莉特。」看了看,還滿像的呢!這時,同學們的布袋戲偶也都完成了,果真各有各的表情與特色。
第三節課,全校師生都來到活動中心。吳團長為我們介紹:布袋戲的祖師爺是一位明朝的秀才,名叫梁炳麟,考試名落孫山後回鄉教書,有一次他突然想到,如果能將傀儡戲偶縮小,用手掌耍弄,一定會更為靈巧,於是有了布袋戲的誕生。最早的戲偶的尺寸是八吋九,也就是寬八吋、長九吋,套在手掌上,就可以變化出活潑動人的掌上世界呢!一般來說,戲偶的角色可分為「生」、「旦」、「淨」、「末」、「丑」這五類,每一類角色出場時的動作和聲調,都有固定的形式。
吳團長也讓我們欣賞一些製作技巧較為精細的木偶,不但嘴巴會動,眼睛還會眨呢!好神奇唷!還配合不同的角色轉換不同的聲音,好厲害!接著,更精采的時刻來臨了,木偶還會特技表演哦!有「耍花槍」、「轉碟子」、「舞獅」:::等,動作出神入化,看得全校師生目瞪口呆,掌聲不斷。
最後,劇團特別演出「金門故事─進士蔡守愚、一主一僕平雲南」的戲碼,蔡守愚是明朝時代金門瓊林村的人,他是一位慈祥、清廉的好官,對朝廷有很大的貢獻。諸羅山木偶劇團以傳統的布袋戲技巧,加上現代新新人類的流行話語,逗趣的演出,讓大家看得捧腹大笑,也讓同學們在輕鬆快樂的氣氛下知道了這個有意義的歷史故事,知道金門曾經有這麼一位偉大的人物。
經過今天一個上午的活動,同學們不但擁有自己親手製作的布袋戲偶,還認識了布袋戲的起源與發展,這真是不一樣的「藝術與人文」課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