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與惜福
俗話說:「人在福中不知福。」所以我們要惜福,惜福就是要常懷感謝心,常想如何盡一己之力,以報答福分之由來,以完成人生應有的意義和價值。父母生我、撫我、育我、教我,讓我不愁吃、不愁穿,使我獲得親情的照拂,這份情比天高,這份福比海深。家中的兄弟姐妹,共同生活,互愛互助,使我有家庭的溫暖。又有親戚朋友從各方面施予我們不同的關愛,使我覺得人生既有趣又溫馨,人生多麼美好!這份福多麼深厚!學校的師長也為我們造了很多福,從幼稚園起到國中畢業,有多麼多的老師不辭辛苦,指導功課、批改作業,教我們如何處事,諄諄的告誡我們少犯錯誤。這份福與情,不亞於父母。而同學間的友愛,也不次於兄弟姐妺。在家中,在學校,我享受了很多福,我無限感激。
我們的社會為我提供了很多的服務:農人播種五穀充裕民生;百工製造各種機器用品,使我們生活豐富方便;商人交換有無,使物質不虞匱乏,社會上各階層的人,貢獻他們的專長和力量使我們享受更多的福,我們能不常懷一顆感謝心嗎?
我一頁頁的翻開聖賢書,一句句聆聽勸世言,都沒有人要報答他們些什麼的,可是人豈能無情,讀聖賢書無非教我們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處事,他們都將對我們的這一份關懷,融注在對我們的期望上。日常,我們不注意的陽光,午後的一場雨,一片綠地,一扇涼蔭,一陣清風,都是大自然所給予我們的福,我們有了它的賦予,使得生活不枯燥,使萬物生生不息,這些簾價的貢獻,我們怎能忽視呢?
從小到大,我們享的福多,回報的卻很少。陳之藩:「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我深深有此感覺,有此體會。圍繞在我們四周的親人、朋友、師友、師長,他們對我無微不至的愛護,我想是我用一生也報答不完的。懷著這份惜福的心,我只能一再的接受,更加深自己的期許,用自己的努力讓他們更明自己的進份心意,我想現在的我只能用行動來表達對他們的謝意。同時,我也希望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有惜福的心態,有一種「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完全思想,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更繁榮,更美好,而我們的人生也更全好,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