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勤
從小時候到現在,不管是父母、親戚、老師,都對我們灌輸著做人要「勤勞」的觀念,無非是希望我們從小就能養成對週遭的事物,都能以「勤勉不懈的態度」去面對,這樣的態度對日後的我們有無限大的幫助。
古人說:「勤能補拙。」這句話說得很對,人在一生中總不免會遇到許多難關,有些很容易就可通過,但有些則需要「勤勞」的態度才可完成。例如:在從事一份行業時,上司對勤勞的人總關憂有加,對懶散的人則不然:::在學習一件新事物時,勤於練習的人,總較能抓到訣竅,也可以利用省下來的時間,去做有意義的事,不很好嗎?
讀過李文炤的勤訓,讓我了解「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的道理,也讓我了解,人活著就要動,唯有這樣,才能進步,原地發呆,是什麼事都做不了的。
例如:發明家愛迪生,為了找出能做燈泡的材料,失敗了一千多次,「皇天不負苦心人」因為他的勤勞、執著,讓現在的我們,免於面對可怕的黑夜,也為人類文明的發展,跨進了一大步。將心比心,如果是你,失敗了那麼多次,你還有心繼續堅持下去嗎?
勤勞的美德,是每個人都要兼具的,剛出生,或許沒有高於眾人的智力,但「天才是一分的天份加九十九分的努力。」這是前人給我們的話,只要你用後天那顆勤奮的心來彌補,就已足夠了。
勤勞的人處處都受到歡迎,只會逞口舌之後而光說不練的人,則處處受到唾棄,你要做哪一種人?自己想清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