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祖父母
我的祖父在我六個月大的時候就去世了,所以我對祖父的印象很模糊,阿公去世後留下一隻飼養的老牛。而阿嬤一直照顧這隻老牛,十年如一日,當老牛壽終時,阿嬤傷心的流淚,這是阿嬤對阿公的思念。我的阿嬤是世界上最和藹可親的人,在村子裡只要一聽到聲阿咪(臺語),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阿嬤個性勤儉,熱心助人,最大的特色就是大方。阿嬤喜歡種花生,常常戴著斗笠,在田裡辛勤的幫花生除草,從播種到採收,要三個月的時間;當花生收成時,阿嬤會把花生放在大鍋子裡煮熟,然後在陽光下晒,每當阿嬤認識的人經過,阿嬤會熱心的拿一些花生給他們,這就是為什麼我說阿嬤大方的地方。所以當花生曬乾的時後,也所剩無幾了,有時候拿花生給阿嬤吃,她總是笑著說:「我沒有牙齒吃不動」,看你們吃我就很高興了。
阿嬤對神明的尊重,可說是無人能比,阿嬤會把省下來的錢買金紙而且買很多,簡直花錢不手軟。阿嬤記性很差,常常丟三忘四,但是提到拜拜的日子可是記得一清二楚,就連年輕的嬸嬸也常來請教她,如果是祖先的忌日,阿嬤會準備大魚大肉,燒湯煮飯,阿嬤這樣尊敬祖先,是希望祖先能保佑我們身體健康。將來長大我要讓阿嬤環遊世界,讓她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