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電子化之我見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無時無刻都在推出陳新,進步的速度可謂一日千里。當前的各事各物都由原先傳統繁複的型態破繭而出,朝捷便而精簡的電子化方向蛻變,舉例來說:書籍。
就參照美國最新穎的趨勢││課本IPAD化來說,目前美國多所公立高中開始提倡以IPAD取代傳統書籍,可見人們已經漸漸設法以最便利簡潔的方式攝取最豐沛飽滿的知識,以達最高的閱讀效率。因此,台灣亦開始推行「圖書館電子化」││即在圖書館架設電腦、線路,使查閱書籍資料的速度達到最巔峰,可說是圖書館使用者的一大福音。
在以往,圖書館象徵的都是堆積如山的書本,即使整理得再井然有序,千古流傳下來的資料依然使人看得眼花撩亂、頭暈目眩││數量龐大得嚇人。然而,圖書館電子化彌補了這些缺陷!如今在圖書館查詢資料、閱讀書籍不再費時費力,甚至擷取要點時也不必再動筆!圖書館電子化的便利,想必會為傳統的圖書館型態打開歷史性的新頁!
但是,這樣重大的轉變,難道真的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嗎?我想答案不完全是肯定的。圖書館電子化的確為圖書館在使用上加了不少分,然而久而久之,人們將會開始仰賴機器││這是無可避免的!就如同美國曾發生兩起墜機事件,起因是自動駕駛系統短路,主因卻是飛行員「忘記怎麼飛」!造成了分別為兩百二十八人、五十人喪命的憾事發生。其實根據報導指出,他們是有機會力挽狂瀾、扭轉乾坤的!但只因他們對於飛行員的根本技能早已經生疏淡忘……。
圖書館電子化固然是美事一樁,人人樂觀其成,但卻少有人深入發掘潛在的危機:長時間、長期使用電腦,是否會影響視力?查閱重要資料時,若停電了、機器故障了該如何是好?如果人們依賴機械而逐漸摒棄書寫文字,對我們的文明將是何等衝擊?人是活的而機器是死的,原本輔助性質的東西成為主導,將會是本末倒置的駭人情勢!我想這些隱憂在圖書館電子化完全發展前,絕對是有被重視探討的價值和必要的!
事事物物都是一體兩面的,雖然方興日盛、蒸蒸日上的科技為人們帶來許多福祉,但「陽光的背後就是陰影」,福祉的反面就是災難,只願人們能讓科技為人所用,而非使人一廂情願的被囚禁在科技的籠牢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