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迎城隍
這天,是金門最熱鬧的一天了!城隍廟裡香柱嫋繞,翳入天聽。男女老少有的膜拜,有的燒金紙,街道上鑼鼓喧天,鞭炮聲四起,手中的香冉冉升起,民眾跟著目不暇給的隊伍遊行。迎城隍這個令人熱血澎湃的繞境活動開始了!
農曆四月十二這一天,金門可以說是被煙霧所籠罩住的。金紙、鞭炮、檀香,這些都是祭祀中不可或缺的配角,但長期累積下來,卻也變成了讓臭氧層破洞的兇手之一。我們萬萬沒有想到,地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而我們現在所點的鞭炮,手中的檀香,都是罪魁禍首,這些煙霧迷漫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令人窒息。身處在地球上,依賴著地球的我們,千望不能等到漫天都是灰燼飛揚,我們才開始重視這個問題,到時只能嘆為時已晚。
焚燒金紙,這是閩南文化代代相傳的習俗,人們習以為常的認為,這是對祖先對神明最崇高的敬意。老一輩的人,日日三柱清香,夜夜一疊壽金,雖說心靈得到了慰藉,但也在無意間為我們的環境增加了許多無形的負擔。台灣是個充滿傳統文化的地方,信仰的思想根深蒂固,人們認為有拜有保庇,金紙燒得越多代表越虔誠,廟裡的香火越鼎盛,神明就會更加的保佑信徒。不過,這個觀念是大錯特錯的,信仰的真諦,不是那些祭祀品,而是我們的心。別以為這一炷香不會帶來多大的傷害,信徒眾多,這小小的島嶼因焚燒金紙而造成的污染實在不容小覷,要怎麼做,才能同時尊重宗教信仰,又能保護地球呢?
面對近年來的環保問題,大部分的民眾都已經慢慢改以降低燃燒金紙量的方式。我們家在前幾年,為了不要讓家裡長期瀰漫著線香煙,也為了孩子過敏的問題,向神明請示,希望可以降低燒金紙的頻率,而我們得到了三個聖筊,可見祖先神明們也是愛護著這個世界的。減少焚燒紙錢,就可以為地球減少一點空氣汙染的機會。除了人們習慣的轉變,許多廟宇更是以身作則。像彰化迎媽祖的活動特別以掌聲帶替炮聲,以糧代金,而金門城隍廟也在近年推出了環保金爐,改善了傳統金爐對空氣帶來的危害,把熱能轉化成電能,提供廟宇照明使用。這樣一來,既可以保留傳統文化的特色,也可以成功的降低汙染。大家共同努力,在環保和信仰之間取得一個平衡,繼續傳承我們的文化,同時也保護到我們身處的環境,創造低汙染的祭祀方式。
少了鞭炮的迎城隍,大家可能會有點不習慣,但是為了我們的地球,我們必須挺身而出,開始重視這些惱人的問題。信仰,重要的是心中的那一份意,而不是藉由外在的事物來表現。其實心安,人則安,由內心真誠的信仰,才是祈求平安最好的辦法。人人心中一柱香,心誠則靈,用信念代替實體上的金紙與香柱,是再好不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