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之旅
今年寒假,我和父母到上帝的應許之地—以色列旅遊十二天。在這一塊小小的土地中擁有的二大民族、三大宗教和各地美食、特色、風俗習慣等……,種種都讓我深深的著迷且嘆為觀止。
這一塊土地非常缺水,每年不到二百毫米的雨水,也有一半的沙漠地形,卻能種出極好的蔬菜、橄欖,也有美得無法形容的風景,各式各樣的奇花異卉。以色列以前的歷史讓以色列人懂得珍惜上帝給予的每一吋土地、每一滴雨水、每一個機會。他們使用上帝給他們的智慧,用滴灌和回收水的方式善用所擁有的水源,也想盡各種方法把沙漠變綠洲、海水淡化等方式增加可用土地和水。他們沒有最好的自然環境,但卻這麼努力的想要把它變好,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反省和學習。
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是住在以色列的二大民族,因為歷史中以色列曾被滅國,猶太人流離失所,二千多年後又回到了以色列。但是這二千多年的時間,巴勒斯坦人早就在此生活了好幾世代了,怎麼可能走?所以這二大民族就有時爭吵、有時和平的在以色列生活。以色列是一個奇蹟般的國家,四圍有強敵,又沒有阻隔,早該消失在地圖上了,但是他們靠著上帝給他們的智慧和勇氣,堅持的毅力,男女皆戰士,打戰從沒輸過,全民上下一條心,這能量是不可小看的。諾貝爾得獎人有五分之一是猶太人,證明了他們百折不撓、鍥而不捨的精神,他們把失敗化為成功的動力,把握每個機會。他們的種種表現,讓我了解到經過風吹雨打的花朵,反而更芬芳;歷經重重困難的人,反而更優秀。
以色列中有三大宗教,分別是猶太教、基督信仰和回教,以色列也分別是這三大宗教的聖地。猶太人大多是猶太教,而鄰近國家多是回教,雖然以色列是耶穌基督出生和成長的地方,但在這裡基督信仰的人較少。猶太教是信奉上帝的,他們非常的虔誠,從安息日就能看出。安息日是從星期五落日至隔天落日,期間不可用電、工作、行走一定距離等規定。我們安息日那天住的旅館,它的電梯每一層樓都停,所以有些人從房間到一樓就要花二十分鐘。還有,那天的食物完全沒有熱食,由此可知,它們是如此的虔誠和專一。
今年的以色列之旅,我收穫滿滿,不僅增廣了見聞,還和父母有愉快的家庭時光,更對聖經、基督信仰有更深的見解。基督徒一輩子要盡可能朝聖一次,我在這麼小的年紀去了一次,以後一定會再有第二、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