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只是義務而不是全部
大概,是在幾個禮拜前,為了段考,我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在房間裡幾乎可以說是足不出戶,對那時的我來說,或許外面打了第三次世界大戰都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要把單字背好,把題目算完,國文讀好換社會、社會讀完換自然,老實說,這真的很辛苦,但是我更討厭考出悲慘的成績,我竭盡全力,安排好自己所有的時間,一分一秒都不准浪費。
於是三餐吃了甚麼不重要,睡覺時間到了我忘了,和媽媽的親密互動停了,繞著讀書的太陽,我碌碌的不停的轉。
然而,那天媽媽在我天昏地暗沒日沒夜啃書時,說:「我很開心你很自動認真地讀書,但那就只是你的義務與本分,而不是你生活的全部。」頓時我鎮住了,在讀書的階段裡,我努力的追求每一張考卷上的一百分,甚至認為,這就是我的使命,升上高中後,更是變本加厲的讀,而媽媽這段話,讓機體過熱的我冷卻下來,清醒了。
或許,我真的把書本看太重了,讀書很重要,但應該不是最重要吧!如果比做生活,讀書絕對不會是你的空氣和陽光,想想暑假寒假,那些沒有讀書的日子,從沒有出半條人命吧!他應該沒有重要到改變你的快樂與悲傷,我永遠記得,每次考完試,總有許多人欣喜若狂、手舞足蹈,也有不少人感到人生無望,彷彿一天的心情,取決於晨間的小考,一周的心情,取決於禮拜四的週考,一個月的心情,取決於一次的段考,並不是說我們該對成績無感,高分固然值得肯定、低分的確值得檢討,但僅此而已,那上上下下的心情起伏,應該來自於生活中的朋友的每一次對談、每一個眼神,父母的每一次關愛、每一次呢喃,讀書很重要,但如果你所謂的讀書,是為了那張讓你上天堂、下地獄的考卷,為此影響了我們如何活著的心態,這值得嗎?
就像媽媽所告訴我的,讀書不過是我的義務,而非生命的全部,要洗的衣服、幾天沒掃的地板、每天早上要澆的花,這不是我們一直習慣做著的事嗎?甚至你的運動時間、你的遊戲時間、你與朋友交往的時間,這不是我們一直期待著的事嗎?而如今,我們是否選擇為了讀書,而犧牲一切,我有個朋友,每天固定時間會去網咖報到,但是他的成績依舊是令人驚嘆,這證明了,並不是只要你犧牲得夠多,你就可以有好成績,不該犧牲的,我們的生活習慣、生活態度,這絕對是比讀書更重要的,至少我們懂,如何快樂地活在陽光下。
高中生的廢寢忘食是因為讀書,高中生的悲歡喜樂也是因為讀書,我明白,讀書是某些人通往未來的路,因此我們才要竭盡所能的爆肝熬夜,選擇笑著哭著堅持。但是,有多少人,為了讀書,失去健康,為了讀書,失去感情,為了讀書,失去操控微笑的權利,為了讀書,失去流淚的勇氣,讀書帶給我們很多,卻也在有形無形間,帶走了不少,身為高中生,我們該時時有體悟,我永遠相信媽媽教誨的話,「讀書只是義務與本分,而不是全部」,生命中比讀書更重要的事情很多,健康的活著、快樂的笑著,就是了,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