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
第一次讀三毛的書時,我就哭了,我當下非常佩服這位女子,因為我向來不為不美的事物流淚,活到現在,沒幾次看書會流淚的,唯獨在這位女子的書裡,潰堤了許多次。
許多這樣一個午後,我一遍一遍地讀著荷西的死亡,三毛筆下所寫的憂思,是不需刻意去營造的,她的文字不堆砌,卻富含情感,我的淚,便是如梅雨般止不住,簌洛簌落,彷彿我也在經歷一場生離死別。
什麼是愛,什麼是生離死別,我一知半解,我只曉得,活在愛裡,是呼吸也甜,是珍惜活著的美好;被死亡遺留下來的人,是呼吸也疼,是感嘆——要是死了真美好。
我腦中出現很畸形卑鄙的思想——我愛荷西,我要作他的妻。給自己冷得抖一下,背脊發涼,三毛啊!我不是有意侵犯,我非常對不住妳,可有無數個這樣的幻想:在迦納利島上的午後,落日溶溶,照著春天裡的塵埃,在那幢海邊的白色洋房,錯落的綠色盆景,金絲雀在鳴唱,兩個身影在小花園裡剪草,那個女人——是我,那個男人……是荷西。
我有時候想,三毛在天之靈,是否曾窺見凡間有一位古怪的少女,成天抱著她的書痛哭,或者她早已洞悉,我是一位渴望搶她老公的壞女孩?我總覺得她躲在漆黑裡,觀察我。
經過那天晚上,我更加確信這個想法了。
那天早晨,才在看三毛典藏集《永遠的寶貝》——記錄著她生平所收藏的寶貝,每個收藏品都有故事,她就給它們照了相;搭配著背後的故事,寫在書裡,而那天晚上,我就冥冥中註定地進了那間咖啡館,看見了許多她「來不及收藏」的寶貝,要是她還活著並親眼瞧見它們,她肯定會追著咖啡館店長求他出售,因為實在太像是她會喜歡的東西了!裡面的擺設……全都有三毛的味道。
除了甕之外,她生平最喜歡的物品——氈布以及碗盤,掛滿了整個咖啡廳,其中一幅氈布,我一瞥就愣住了,撒——哈——拉——,那是三毛的鄉愁之地。
沙漠中一片小綠洲,羊群環繞在耶穌的身旁飲水,耶穌身後圈著光,他手上抱著的一隻羊,臉上的神情很城府,我特愛它。整幅氈布交織出一股濃厚的生命力,三毛一定會喜歡!我更是愛得不得了!
三毛的婆婆是個喜愛收集盤子的人,但並不是吃飯時用的,而是掛在牆上當裝飾,一個餐廳裡就掛了四十幾個陶土盤,因此三毛婚後,也愛上了盤子,結婚初期,她與荷西的經濟狀況不大好,能買下一間平房已是奇蹟,很難再有什麼裝飾擺設,唯獨牆上的一個彩盤,就是一只孤零零的裝飾品。
這間咖啡廳裡的彩盤,沒有像她婆婆收集的那樣浮誇而繁多,卻每只盤子都各有特色,藏著屬於它們自己的故事。
IZZY CAFE——坐落於台南安平路,光是那幅氈布,就足以成為我心目中首選的咖啡廳,若你也喜歡三毛,不妨去賞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