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鱟
在世界上有許多的化石,十分珍貴,那你知道有一種叫「活化石」的種類嗎?金門就有活化石,就是「鱟」,鱟會被稱為活化石,是因為鱟存在地球已有四億年,到現在都還沒滅絕,而活到現在的鱟有四種,分別是美洲鱟、中華鱟、南方鱟、圓尾鱟,其中中華鱟就大量分布在金門。
地球上的鱟都是偏深綠色,且分成頭胸部、腹部 、尖尾刺。首先,牠的頭胸部側面有一對複眼,還有一對感受紫外線的單眼和用來捕食的一對螯肢,然後是分節的腹部,最後是尖尾刺,而這長長的尖尾刺看似正常,但其實是含有河豚毒素的,而鱟分布的地方多在於日本、韓國、中國長江以南海岸(有包括金門)……且都住在海邊。
鱟是怎麼生存下來的呢?鱟的一生要脫十六次殼,大約要九年到十二年,每次脫殼後,都需要更久的時間後,才會再次脫殼。鱟的繁殖季節是春天、夏天,牠們繁殖時,雄性會趴在雌性身上,並且形影不離,也因這樣,所以有「海底鴛鴦」的名稱。
現在的鱟也剩不多了,也因為牠藍色的血液,可以用來檢驗病毒,所以被大量獵殺,有些動物也一樣,可能因環境問題或被獵殺,成為瀕危動物或滅絕,所以我希望大家能一起保護動物、改善地球環境,不再讓動物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