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機智
機智是什麼?如何使用機智?這樣的問題不斷地在我心裡打轉。有人說機智就是他人想羞辱你,卻被你用幽默的方式反諷回去;也有人說以智慧化險為夷才是機智。我覺得以上兩種說法算作機智。為什麼呢?我就用我自己的觀點,和各位印證一下我的說法吧!
英國首相邱吉爾曾在廣場演講,途中他停下來喝水時,臺下遞過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傻瓜二字,他知道有人想羞辱他,便說:「這位聽眾真糊塗,只在紙上簽了大名,卻忘了寫內容。」說完後,又繼續他的演講,這件事呼應了第一個說法。清朝時有一個大文學家紀曉嵐,當時他正在編輯四庫全書,因為那天太熱了,所以他便脫光上衣繼續編輯四庫全書,哪知乾隆皇帝突然來找紀曉嵐,紀曉嵐怕衣衫不整叩見皇帝,會遭砍頭,於是立刻躲到桌子下,但乾隆皇帝早就看到了他,於是命令其他人不要出聲,便坐在紀曉嵐躲的桌子,紀曉嵐躲的桌子三面不透風,而且唯一通風的地方被乾隆皇帝那又大又長的衣衫下緣給擋住了,紀曉嵐心想:這樣用不著被砍頭,早在這裡悶死了,於是,悄聲問到:「老頭子走了沒?」,聽到皇上的聲音,便馬上叩見皇上,皇上看紀曉嵐的狼狽樣,心裡暗自竊喜,但還是問紀曉嵐:「你為何說朕為老頭子」紀曉嵐答道:「老是祝您長命百歲的意思,各個門派的首領不都稱為頭,子則是對生活各方面有貢獻的人,如孟子孔子,串起來就成了老頭子!」乾隆皇帝聽這些話不得不佩服紀曉嵐機智,於是請僕人送茶讓紀曉嵐消暑解渴,紀曉嵐隨機應變,化險為夷,也成功讓我們見證了後者的想法,所以應該都可說是機智。
其實生活中也有許多可以發揮機智的地方,我們也可以像紀曉嵐和邱吉爾學習,以機智且幽默的方式化解難題,前提是要多方面的充實知識,而且要符合邏輯,才站得住腳,這便是「機智」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