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一字箴言
古人說:「失敗為成功之母。」在成功的背後,往往是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而「失敗」又使我們產生不服輸的精神,激起人們的鬥志,為了「反敗為勝」,付出更多的心與力,在失敗之後,提出最大的勇氣,力爭上游,突破重圍,最後,得到甜美的果實。 「敗」這個字,單字面上的意思,總會給人傷心,無奈的感覺,但它蘊藏著一股力量。因為有「敗」,我們知道,自己還有進步的空間;因為有「敗」,我們找到更強的對手;因為有「敗」,我們更上一層樓。「敗」的力量,是如此之大,在生命中,每個人都不會是永遠的贏家,讓我們傷心欲絕的「敗」,也是讓我們發揚光大的「敗」。古往今來,人們都追求著勝利,但卻忘了「通往成功的道路」,其實就是「面對失敗的道路」,沒有挫折的人生,就像沒有波浪的海洋,難以給人乘風破浪的刺激和成就。生命這條路上,有時候,「跌倒了再爬起來」比「沒有跌倒」更值得珍惜。 王贛駿是第一個登上外太空的中國人,他搭乘「挑戰者」號,在太空進行物理實驗,那是他人生中最光輝燦爛的一刻。但誰都沒想過,在念師大附中時,因心浮氣躁加上貪玩,聯考時竟榜上無名,這教訓讓他決心要檢討自己,想盡辦法扳回頹勢。他買了一本大學微積分,和大學基礎物理,靠自修讀完,並在一年後,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主修物理,畢業後,他到太空總署噴氣推進實驗室工作,終於成為第一個登上太空的中國人。旅日棒球名將王貞治,在二十多年的棒球生涯中,也曾一度掉進挫折的深淵裡,為了重新站起來,他決定更勤奮的練習。終於聽到久違、悅耳的「鏘」的一聲,擊出反敗為勝,一掃陰霾的全壘打。「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失敗而喪志,無法從中記取教訓,導致再次的失敗,所以,就應該以積極的態度面對,讓失敗覺醒,成為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 成功與失敗,固然是兩個相反之詞,但正如美國女小說家│歐慈所認為的;許多不同凡響的成就,都是受了互相衝擊的矛盾對立力量的激發而致,也如英國詩人布雷克所寫的:「沒有矛盾衝突就沒有進步,沒有吸引與排斥,沒有理性與力量,愛與恨都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因為「敗」激起我們「別人做得到,我也可以」的熱情,從什麼地方跌倒,就要從什麼地方爬起來,就算這個過程是辛苦的,但流出的淚水、汗水,也是欣喜和值得的。 失敗,是生命不可避免的,既然如此,那就勇敢的面對吧!然後,你會發現,這種被震懾、被征服、被併吞的挫敗,其實是一種喜悅。
-
閱讀心得─給生命的情書
作者:陳子衿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這是一位有毅力的女生寫的一本書,綽號「踢翻你」(Tiffang)的陳子衿,於一九七八年出生。她在七歲時就罹患十分罕見的「右腸骨纖維化」,隨後進行第一次手術,九歲時,腳疾復發,進行第二次手術,十一歲進行第三次手術,子衿自從十四歲開始,便仰賴止痛藥維生。 即使長期與病痛對抗著,她在書中仍樂觀的說:「奇蹟你好,謝謝你最近經常來看我,在各個地方讓我驚奇」。她同樣秉持著這樣勇敢的態度來看待自己的症狀:「七歲罹患罕見的右腸骨纖維化,在廿三歲時竟然轉成骨肉瘤,後來又得到只有老人家才會得到的膽管癌,這種組合已經很稀少了。廿三歲時,右邊臀部腫大得幾乎爆開,所以便開刀切除了右骨盆」。 子衿在肉體上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她永遠持續著忍耐,這股強大的意志力從何而來呢? 子衿說:「從第一次發病到現在,讓我堅持到底的是身後偉大的母親,是媽媽一路相陪,讓我在多次手術中能勇敢地度過。因此,每一次的化療即使很痛,我從沒有哭過」。貼心的她不想讓媽媽擔心,這是愛媽媽的子衿減少媽媽負擔的想法,在她短暫的一生中,她努力不懈的實踐著。 有一次,子衿在手術中大量失血,眼看血庫的血就要用光了,幸好子衿在華梵大學的一百二十位老師、同學義務趕來捐血,輸入了三萬CC的血,救回子衿一命。雖然已經是這麼糟的情形了,但子衿始終沒有問過醫生:「我的存活機率有多少?」、「目前是癌症第幾期?」、「我還能活多久?」因為她知道醫生手上的數據也只是平均值,並不代表自己的未來。所以她還是很開朗的覺得:「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就像自己是陳子衿,是獨一無二的踢翻你(Tiffang),勇敢地相信隨時都有奇蹟出現,而她,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生。 看過了關於子衿的啟示之後,感觸非常深刻,對子衿而言,只是想平凡的活著都這麼辛苦了,但她卻渴望努力活動下去,相反的,有些人卻是如此的看輕生命,甚至終日渾渾噩噩的揮霍生命。子衿的例子告訴我們,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能無比開心、無比感恩。 「只要開心的活著,永遠都要比悲傷的活著更有意義」,這是我讀這本書最大的啟示。
-
我從學習中得到快樂
從小,我就仗著天資聰穎,而在小學常考第一名,也因為這樣,我養成了無比的優越感,甚至因此厭倦學習,也因如此,當別人正享受努力學習所帶來的快樂成果時,我只能在旁忍受那不經努力而獲的高分帶來的空虛感;當別人正享受實驗的快樂時,我只在旁認為這是無意義的舉動;當別人在享受分組討論時,我只是在一旁用睥睨的眼神看著他們,認為我最強,不必加入他們的討論行列,所以小學時我從未得到學習的快樂。 升上國中後,課業量增加許多,也不再是單靠自己能完成的,所以我變得很努力,也因此,我得到努力學習所帶來的快樂,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充實感。升上國中後,我也遇到了許多勁敵,也遇到了許多朋友,所以我也開始和朋友們一起討論,享受那幸逢知己的欣喜,也享受著擊敗勁敵的成就感。升上國中後,我的優越感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努力不懈的精神,所以,我融入過程中和同學一起做實驗,我的心情隨著實驗器材的舞動而有高低起伏,它帶給我因踏實感產生快樂,直到今天,我仍從學習中不斷的得到快樂。 學習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大家不能忽略它,更要從它身上得到快樂,希望大家都能像我一樣,享受著各式各樣學習所帶來的快樂。
-
樂在學習
身在資訊爆炸的二十一世紀人們,每天得面對生活中許多的人事物,學習是成功的契機,是成長路上必經的過程。只有你「樂在學習」才能體會那當中的快樂,我將在學習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分享給大家聽! 記得,在我國小二年級時,每次看到哥哥姐姐騎著腳踏車,在村子裡的巷弄裡,繞來繞去。看他們身手矯捷的跨上椅墊,輕握著扶把,就能享受徐徐的微風吹過來的陣陣涼意,讓我很羨慕。於是,我鼓起勇氣,自告奮勇的去找爸爸,說我也要學騎腳踏車,爸爸二話不說的就答應了。爸爸先把哥哥的腳踏車牽來,讓我試試看。我躍躍欲試的想跨上椅墊,但老天爺似乎故意捉弄我,我怎麼試就是上不去,但我並不因此而氣餒,我一次又一次的試,最後,我終於如願以償的學會了。爸爸看到我學習時抱著「永不放棄」的精神,不僅鼓勵我,還買了一台腳踏車送我。往後的假日,我總是牽著腳踏車到公園裡繞,享受騎腳踏車所帶給我的樂趣。 去年七月的暑假,我參加了金門高中學長姐所辦的童軍大露營,從剛開始不會打繩結的我,到學會打很多種繩結,從原本都不認識的夥伴,到結交了很多和我心靈契合的朋友,我從中學習到野外求生的技能,和各種在生活中學不到的知識,也帶給我一個意義非凡的暑假活動。 學習或許會遭逢苦難,會遭逆境,但「失敗是成功路上必經過的絆腳石。」如果你肯去體驗學習的快樂,那就算再大的風浪,也阻擋不了你那「樂在學習」的心,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去體驗從學習中得到快樂吧!
-
美景如畫
只要能抱著一顆欣賞的心,則處處有美景;雖然我也接觸過許多的名山勝景,但我還是認為班上教室的後走廊美景如畫。 「後走廊」是一個可以讓人「心靜」的地方,雖然它並沒有奇山異水,花草也比不上校園的妍麗嬌艷,但還是生機盎然,嫩著、花兒也慢慢的探出頭來,迎風招展;各種樹木也茁壯挺拔。五顏六色的花朵,襯著深綠色的樹葉,還有翠綠的小草,真是美不勝收啊! 後走廊是我的鎮定劑,它可以讓我的忿怒平息、讓我的喜悅加倍,也可以脫離吵雜的人群,獨自享受的悠閒時光。駐足其間,微風拂過臉龐髮梢,它可以排除你所有的煩惱,撤走你所有的不愉快,讓你有放空,脫離世俗的感覺,就像「遺世而獨立」吧!坐在那還不自覺的幻想起:這時來杯茶或咖啡那該有多好啊!有美景可看,有佳茗可品味,心中哼著歌,愉快的心情陪我,我一點也不孤單,美夢也就慢慢形成,到最後還不知道這是真實的還是幻想呢! 「後走廊」是一個美好的地方,也是顆鎮定劑,且沒有任何的副作用,只會讓你的身心愉快,輕鬆自在,所以我常置身其中,享受那股幸福的滋味!
-
把握現在
時間,是一種很容易就流失的東西,它從不等任何人、任何事,所以我們也只能好好的把握青春,和珍惜這一分一秒。 現在,身為學生的我們,就是要把握能讀書的現在。讀書之所以對我們有很大的受用,是因為一方面我們能夠了解字、詞、成語、修辭的用法;一方面則是能讓我們增廣見聞。我們的父母在我們考差了成績時,會不斷的告訴我們再接再厲就好了,是因為不希望我們就此自甘墮落,而是希望我們能從挫折中站起來!所以,我們就不要放棄能讀書的現在,也不能放著不管,讓時間逃走,這樣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 因此,我們應趁著現在還擁有青春,使勁發揮自己的優點,不讓時光白白流逝。即使我們都已忙得分身乏術,仍然不能就此放棄,要好好把握現在。
-
感恩
感恩,是世上最美的東西,它美化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哪怕只是隨口的一聲謝謝,也能讓心情由低落轉為愉快,由冷漠轉為熱情,在寒冬裡,也能找回一絲感動、溫馨。 從小,我的爸爸就叫我要知福、惜福,雖然他因工作的緣故,不常回家,晚上,也幾乎住宿舍,不過,每次回家,必定會講道理給我們聽。每次好不容易有機會在家吃飯,總是將飯菜吃得精光。他說:「『飲水思源流,吃果子拜樹頭』,我們所吃的每口飯、每口菜,都是農民辛苦耕種的結果,如果沒有好好珍惜,就是對不起他們。我們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農民的辛苦才有代價。」到現在,我仍然忘不了爸爸的話,學著用「感恩」面對每個人、每件事。 我曾抱怨媽媽為什麼每次要出差的都是她,留下我和姐姐,只有晚上,爸爸幫我們買便當回家。但是,如果仔細一想,累的人是媽媽,辛苦的人是媽媽,捨不得我們留在金門的人也是媽媽,在金門,我還有姐姐和爸爸,媽媽還要和上級的長官應酬,是多麼辛苦,而且,父母花那麼多時間在上班,為的是什麼?是因為要讓全家人快快樂樂的過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既然這樣,那我還有什麼資格好埋怨的呢?我應該要好好感謝父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使我快樂、平安的成長。 除了父母,老師、同學和朋友,都該好好的報答他們,如果沒有老師不厭其煩的改作業、教功課,你想,會有今天這種程度的我們嗎?如果沒有同學在需要時伸出援手,拉你一把,你還會愛上學嗎?如果沒有朋友在生命的低潮、巔峰與你同甘共苦,分享每天的酸甜苦辣,那活在這個世上,還有什麼意義呢? 當然,在我們看不到的角落裡,還有許多人在默默的為我們付出、貢獻,像消防隊員、排雷人員……,他們都冒著生命危險,為了世人的幸福與平安努力打拚著,他們的辛苦,豈是年幼的我們所能承擔的? 有很多人,都沒有好好愛惜身邊的人所付出,給予的,只是一昧的要求,卻不懂得回饋與貢獻。他們到最後才會發現,他們永遠都沒有快樂過、滿足過,因為他們不懂「感恩」。相反的,有知慧的人知道自己是幸福的,並將自己的幸福傳遞給另一個需要協助的人,讓愛走遍世界,使社會更溫暖,更和諧。
-
期待的心情
「五、四、三、二、一!新年快樂!」告別了二○○八年,二○○九年即將到來,而我們要在二○○九年的第一天,展開一場在國小最後一年難忘的畢業旅行。 一聽到有消息說要去畢業旅行,每個人就好像中了樂透似的,開心的又叫又跳,因為我們原本還很擔心我們會因為人太少而不能去呢!自從那天開始,我每天都期待著,什麼時候要畢業旅行?要去哪些好玩的地方?當然班上的同學也會窩在一起討論,每個人都很興奮。 終於確定時間了,就是一月一號到一月四號,也是二○○九年的開始。一開始就有三個去的行程讓我們選,我是選擇要由北部玩到南部,因為北和南部都很熱鬧,我也可以去士林夜市找哥哥,但由家長討論後,許多家長想要在中部泡溫泉,這都不是我們畢業生想要去的地方。 經過了一番激烈的討論,我們決定要和去年學長、學姐們的行程差不多,因為可以去天氣晴朗墾丁看魚,也可以去我心中最想去的海洋館,還可以去搭超級浪漫的愛之船,因為這些好玩又有趣的景點,不禁讓我們深深著迷。而我們也有和旅行社開過會,討論這次畢業旅行的重點和問題。最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非常非常的確定了。 在整理行李時,我都會想想看,還有什麼重要的東西沒帶,因為如果沒帶是很麻煩的,所以都非常的謹慎。而畢業旅行,是我第一次和同學們一起出去台灣玩,很興奮,也很期待,不知道會發生哪些趣事?而新年開始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畢業旅行能夠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
-
我的夢想
我的夢想是當一位老師。是當國小老師,還是當幼稚園老師呢?其實,我自己不太清楚。不知是當國小老師好,還是當幼稚園老師好呢? 當幼稚園老師的好處是可以看到那些幼稚園小朋友天真無邪的表情,而且,當幼稚園老師的負擔可能會比當國小老師的負擔少很多。當幼稚園老師的壞處是如果想安靜的時候,有些小朋友會在旁邊大吵大鬧,想讓那些小朋友停止吵鬧,會比較麻煩。 當國小老師的好處是當學生在講話吵鬧時,會比較容易解決。吩咐學生做的事情,他們就會快速敏捷的去將老師所吩咐的事情一一解決,也讓老師減少了許多的負擔。年級越高的學生,效率也會很好,動作也比較快,老師也會很輕鬆。當國小老師的壞處是有些同學常常會在上課時吵鬧,或是在老師講話時突然插進一句不雅的話,不僅讓老師很討厭,在旁邊的人也會嫌吵。當老師吩咐事情給學生做時,有些學生會覺得這是一件很煩的事,但是,這些都是錯誤的說法。 不管長大後要做什麼樣的老師,只要朝那個方向去努力,終究一定會成功的。所以我一定要加油,努力朝我的夢想前進。
-
端午節
每年的五月五日是端午節,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所以民間習俗是划龍舟、包粽子、帶香包、也到山上採艾草、榕樹插家裡大門口,他可防蚊蟲,所以早上起來看到家家戶戶都是這樣照著古代流傳下來的習俗,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 一年一度受歡迎的划龍舟競賽也在這一天舉行,我在現場看到選手們努力的為自己的隊伍爭取最好的成績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不管任何比賽我們應該都要有「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而有加油民眾的確鼓勵與支持,參賽者才能努力比完全程。 我自己做了好多好多的香包,爸爸和媽媽帶我去雙鯉湖看划龍舟比賽,還跟爸爸到山上採艾草、榕樹的葉子,要插在自家的大門口,艾草和榕樹可以防蚊蟲,端午節少不了的就是肉粽啦!看到家家戶戶在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包粽子看似簡單其實都有很大的學問。 這次我第一次在金門過端午節,覺得還蠻特別的,雖然活動不比台灣來的多,但就是多了點人情味,不管包粽子、划龍舟,大家都在一起加油打氣,來爭取最好的榮譽,甚至連採艾草、榕樹大家也都互相幫忙,讓我學到很多。例如:包粽子的方法,端午節的由來等等………更學到人與人之間的重要性。
-
難以忘記的回憶
今天,我正在整理我那亂七八糟的書桌時,我突然看到我幼稚園的照片,當我翻開相簿,我感覺童年的回憶一一在我的腦海裡浮現了出來,裡面的喜怒哀樂,都是我最好的寶貝。突然我看到了一張照片,讓我特別有印象,裡面有許多最要好的朋友,讓我不禁回想起那一天我們做那些東西的情形……。 記得那一天,幼稚園的老師請大家的爸爸或媽媽一起來做燈籠,大家一聽到要做燈籠都興高采烈的,一直期待著。在那一天的晚上,我便問媽媽明天要不要去學校做燈籠。那時候我還小,所以講話講得不清不楚的,有點大如舌頭,把燈籠講成「燈榮」,害我和媽媽變成雞同鴨講,她都不知道我到底要她做什麼?後來,媽媽才知道原來是要去學校做燈籠,就很開心的答應了。 那一天終於到了,我和媽媽一起手牽著手一起去學校,老師把一盞又一盞的燈籠發下來給我們,要我們打開燈籠,再一起彩繪,沒想到我一拿起水彩筆大力的一畫,燈籠竟然應聲破掉了,那時我哭得哇哇大叫,不知道掉了多少的眼淚,但是媽媽用她溫暖的手拍拍我說:「沒關係,不要哭。」我才安靜下來,老師看到我那麼想要做燈籠,就再給我們一個燈籠,這一次我小心翼翼的畫著,媽媽也拿起了筆幫我畫。看著每一位同學都細心的畫著,那認真的表情真少見,連我也全神貫注的畫著,終於畫完了,我拿起了燈籠看了一下,感覺非常的漂亮,心裡也非常的得意。回家後,我把它掛在我的房間裡面,度過了美好的一天,讓它天天陪伴我。 現在,我已經六年級了,而那一盞燈籠也早就壞掉了,但是,每當我看到這一張照片的時候,總是會喚醒我童年時的事情,假如這一張照片不見了,就等於遺失了那時最完美的感覺,所以我現在要好好的珍惜這一張照片,以後,當我再看的時候,我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
-
媽媽的故事
孩童時代的媽媽,一家人分隔兩地,因為外婆得照顧兩個年幼的舅舅,外公就把媽媽帶上台北,託朋友照顧媽媽,媽媽就這樣寄居在永和朋友家,直到外公找到安頓之處後,才把一家人接回家團聚。媽媽的幼年生活就在這「孟母三遷」下,有了固定的住所。 媽媽唸小一時,是個調皮搗蛋的小女生,喜歡欺負班上的小男生,成為老師最頭痛的「問題」學生,直到唸小六時,導師就像一隻母老虎,連星期三下午還留全班在校寫書法,嚇得媽媽這一班的同學,每個人都乖得像個好寶寶似的,不敢再調皮搗蛋了。 高中畢業後,媽媽選擇就業,她陸陸續續找了幾份工作,挑戰自己。媽媽在偶然機會下認識爸爸,在相處一年多中,決定和爸爸廝守一生,媽媽新婚不久後,爺爺因病去世,讓家中的阿祖和奶奶陷入愁雲慘霧中,所以媽媽和爸爸決定搬回金門和阿祖及奶奶作伴。 每年寒暑假時,媽媽總是會帶我們回台灣拜訪親朋好友,媽媽在快生大妹時,住在台灣的外公出了車禍,正在三總急救當中,媽媽雖然心急如焚想回台灣探望外公,卻礙於快要生產了無法前去探望,這時,正好爸爸出差到台灣,便就近去探望外公,外婆還請了印傭照顧外公。雖然外公後來病情好轉,但他也在幾年前過逝了。面對失去親人的噩耗,媽媽忍不住難過得哭了起來。 常有人問媽媽說:「你住金門還習慣嗎?」她總是笑著回答說:「習慣啊!跟台灣差不多!」媽媽在金門一住已十一年了,她非常喜歡這裡的環境,常常和我聊天,媽媽說她小時候連個洋娃娃都沒得玩,不像現在什麼都有,媽媽常常要我們珍惜所擁有的一切!也希望我們這幾個寶貝兒女們要好好用功讀書,做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我要好好加油!不要讓媽媽失望。
-
談孝順
孝順,是中華民族流傳了五千年的重要美德。甚麼才是孝順呢?有人認為給父母吃好穿好,便是孝順;又有人認為讓父母想盡榮華富貴,就是孝順。但是我認為,如果有一顆尊敬父母、關心父母的心,那才是最真實的「孝順」。 自古以來,許多的詩句,都不停繞著「孝順」打轉,像是百孝經,便是其中經典,一字一詞,都說明了「孝」的重要性。歷史也留下了許多故事,例如:臥冰其鯉、羔羊跪乳、烏鴉反哺等等。都是一些古代有名的孝順故事。 隨著社會的變遷,「孝順」這種高尚的品德,也漸漸沒落在人心,開始有人把父母對自己的好,視為理所當然,對父母卻是愛理不理,甚至是為了錢,而毆打從小撫養、照顧自己的父母,或是把父母當成垃圾一般,丟棄他們,讓他們自生自滅,老死、餓死、病死在自家中,直至身體腐爛,發臭後,才被發現的獨居老人。這是多麼可怕的社會現象啊! 人的生命終有盡頭,向燃燒的蠟燭。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與其在父母是事後拿大魚大肉忌拜它,不如生前好好拿一碗粥給她吃。別到無法孝順父母,才欲無淚、悔不當初。孝順就從現在開始吧!
-
雲
雲是一位魔術師 每天到處去表演 晴天時 喜歡穿白色衣裳 陰天時 她就換上黑斗篷 雲姑娘會變臉 變成可愛小動物 兔子、小貓和老虎 蝴蝶優雅為她伴舞 小鳥開心為她歌唱 太陽公公也為她笑紅了臉 雲姑娘飛呀飛 飛過小河和高山 渲染成五顏六色的妙衣裳 寧靜的夜晚 月亮對她微笑 伴她進入甜美夢鄉
-
蠶寶寶與我
一個月前,我們在自然課中,開始飼養蠶寶寶,大家都雀躍不已。 一開始,我看到那麼像螞蟻的蠶寶寶,打從心裡想:「這麼小的螞蟻,不知道要養多久呢?」過了幾個禮拜,牠們終於變成又白又肥的四齡蠶了,當時我好高興,對著蠶寶寶說:「你今天一定要多吃,趕快結蛹吧!」時光飛逝又過了兩個禮拜,我迫不及待的打開盒子,看到黃白的蛹,心裡好開心喔!過了幾天變成了蛾,我們把牠放出去,讓牠逍遙自在的飛翔,心裡雖然捨不得,可是昆蟲就是在大自然生活下去的。 經過這次的養蠶經驗,我知道了昆蟲的一生,也知道怎麼飼養昆蟲;更付出了細心來照顧蠶。每當葉子沒了,我擔心牠會餓死;每當放在桌上,我擔心會被螞蟻吃,我感覺這樣的行為就像母親一樣的照顧牠們呢!我也開始體會與感恩從小把我照顧養大的外婆和阿姨她們的愛心與辛勞。最後請大家不要再傷害昆蟲,要有一顆愛護生命的心喔!
-
我的媽媽
留著一頭黑黑的長髮,眼睛像珍珠,眉毛像毛毛蟲,嘴巴像香蕉,鼻子像蓮霧,身體胖胖的,這就是我的天才老媽。 媽媽的料理很好吃,媽媽料理的功力是不輸別人的,像小白菜、三杯雞、炒飯、雞肉啦,都是媽媽的拿手好菜。 媽媽最喜歡看我一百分的考卷,我們不乖的時候,媽媽會生氣,所以我們希望媽媽永遠能維持好心情。 我想對媽媽說:「我愛你,媽媽!謝謝您從小到大照顧我、養育我,我一定會用功讀書,長大以後當有用的人,總有一天,我一定會報答你的,祝媽媽身體健康、長命百歲、事事平安,每天的心情都可以快快樂樂的,我也會每天都開心快樂。」
-
騎腳踏車
騎腳踏車是讓我輕鬆又快樂的事情,每當我在騎車的時候,都會看到小鳥在天空上飛,讓我的心情像一朵朵的花兒綻放開來,感到很放鬆。 騎到一半時,我突然停下腳步,想起星期六回去大陸的爸爸,心中百感交集,覺得爸爸這麼努力的賺錢,我應該要好好的用功讀書,拿到好成績討爸爸開心。這時我發現太陽已經快下山了,所以我就慢慢的騎回家。 騎腳踏車是一種很好的運動,不但可以省油錢,還能為地球盡一份心力,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也不怕被警察抓,真是方便,但是也要注意安全,不要衝太快,以免被別的車子撞到。 我很喜歡騎腳踏車,我的腳踏車是姊姊送我的,所以我很珍惜,每天回家我都齊腳踏車出去逛逛,忘掉學校裡發生的不愉快事情。
-
開瑄與我
開瑄是我現在正在就讀的學校,因為學校中棟大樓要被拆掉了,所以要趕緊畫一張圖片留下來做紀念。 學校我最喜歡的設施就是「遊樂器材」,它不但好玩,還很有趣呢!可是要被拆掉,真的是好可惜呀! 我覺得學校不要拆掉比較好,不然,會變得很陌生啊!光是想到不是我印象中的樣子,就讓我害怕,但人是要向前看的,拆了也好,正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之下,一切都會好。
-
校外教學
今天我帶著高興的心情去學校,因為今天要去參觀不同的地方,也就是校外教學。到了學校時,大家都在晨跑了,晨跑完後,老師叫我們早一點掃地,不然會趕不上公車,於是我們迅速的掃完地,就上公車了。 第一個要去的地方是模範街,模範街以前是鄭成功用來練軍隊的地方,後來變成了商行,聽說以前很熱鬧。第二個地方是翟山坑道,從坑道可以直通海上,而坑道裡面看起來可以停靠一些船隻,老師說如果船停在外面的話會被炸壞,有了這個坑道就能得到保護。最後一個地方是總兵署,總兵署以前是名人許獬讀書的地方,後來變成給警察住的地方。 經過了這次的校外教學,我學習到了很多歷史知識,也覺得很快樂。
-
歡喜迎城隍
每年的農曆四月十二日是城隍爺出巡的日子,也是金城居民的一件大事,那種熱鬧的景象,就像小過年一般。這天下午,媽媽也帶我去後浦參觀城隍廟、看熱鬧。 到了後浦,只見人潮擁擠,街道兩旁被民眾擠得水洩不通,為的就是要目睹城隍爺出巡時的風采。繞街遊行開始時,在七爺八爺的開道下,主角登場了,威風凜凜的「城隍爺」,後面還跟著許多來自各鄉鎮的善男信女,手中拿著清香,虔誠的跟在隊伍旁,就是為了要祈求這一年能平平安安、風調雨順。這時,整個後浦鑼鼓喧天,鞭炮聲不斷,熱鬧非凡。 這次遊行的陣頭龐大,有鑼鼓陣、跳鼓陣、妝人、蜈蚣座、舞龍舞獅等,其中我最喜歡的陣頭就是「蜈蚣座」,因為蜈蚣座展現了傳統風格,大家利用肩挑的方式將蜈蚣座抬起來,當蜈蚣座隨著人潮穿梭大街小巷時,生龍活虎,四處飛行,真是栩栩如生啊! 接下來,有人拿著拉炮對遊行的陣頭發去,這時只見天上飛來許多不同顏色的蝴蝶,籠罩整個天空,美不勝收。當隊伍走完時,地上的鞭炮屑就如同一張華麗的地毯一般,真是美極了。走在上面,那種鬆鬆軟軟的感覺,非常奇妙。然而太陽下山後,天色漸漸暗了,我看著夕陽西下的景象,依依不捨的回家了。 這次「迎城隍」活動,不但讓我得到許多鄉土知識,也讓我了解到傳統民俗的珍貴,同時在我心中也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