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野柳風光
畢業旅行的第三天下午,我們坐了好久的車程,來到了──野柳海洋館。 到了野柳,一下車,整個人像是發燒一樣,頭好暈啊!又加上天氣又溼又冷的!不過當到了「野柳風景區」,我的精神就全飛回來了,因為有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而且還看到了女王頭呢!不過因為時間久的關係,它的頸部已經慢慢變細了,所以再過十幾年,女王頭一定會斷掉呢!後來,我又看到了一個長得很像猩猩的石頭,結果背後其實是兩隻小狗在親嘴呢!而我還看到了有如巨人腳般大小的仙女鞋;像是恐龍蛋的大石蛋;以及像冰淇淋的巨大石頭等等。每一個石頭,造形都不一樣,這千變萬化的石頭,真是有趣極了! 除了石頭,我也注意著那波濤洶湧的海浪,拍打著大石頭,白色的浪花就散了開,忽然!一個突如其來的大浪打了上來,有如海嘯一般,好可怕,嚇得我連忙後退呢!這時!我看到腳底踩了一個橘紅色的化石,菊花狀的圖案真可愛!原來它是海膽化石,雖然經過了幾百萬年,但是卻依然存在,真不簡單! 欣賞完了野柳風景區,我們就前往下一個目的地了,不過在這裡,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啊!
-
上書法課
記得在去年暑假結束的時候,媽媽突然問我和哥哥要不要去參加書法班?因為媽媽說:「寫書法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性情,趁現在功課壓力還不是很重的時候,培養一些興趣。」我們覺得媽媽說的很有道理,後來我和哥哥就答應了媽媽。 我們在每個星期六早上都會去傅錫奇紀念館補習書法,記得在剛去的第一天,周圍的人我大多都不認識,覺得很陌生,但是我知道他們都是我的學長及學姊,一定有許多值得我們向他學習的地方。我們書法班的指導老師是洪明燦,他戴著眼鏡,看起來很慈祥的樣子,他的脾氣也很好,不會隨便罵人,學生有不懂的地方,老師會很有耐性地教他,而且他也很幽默,常常說出許多富含深意的笑話,偶爾老師也會講一些閩南語的笑話,我有時會聽不懂,這時總要等到老師用國語解釋後才知道,老師的學問實在是太好了! 學習書法時,老師先教我們寫書法的正確姿勢,老師說:「寫書法時,不僅身體要挺直,而且筆要拿直,這樣寫出來的字看起來比較不會歪歪扭扭的。」老師還教我們許多基本筆法,例如:點、橫、撇、捺、挑::等,老師說字體也不要太大,不然會出格,在寫字的位置上,不可以寫得太偏向左邊或太偏向右邊,要把位置分配得剛剛好,墨汁不要用太多,毛筆的筆鋒也要用尖,寫出來的字才不會分岔,雖然才短短的幾句話,但要練習起來可真不容易,不僅要注意到位置,還要注意到筆劃的粗細,所以在力道的應用上也要恰到好處。 寫書法要具備的練功條件是要專心、要有耐心,一筆一劃慢慢的練,這次寫得不好,下次針對缺點再加改善,不要怕失敗,只要你日積月累的練習,最後一定會有進步,自己的性格也會受到練習書法的薰陶,希望我能持之以恆的努力,早日提高我的EQ,而變得像洪老師一樣的有修養,有智慧。
-
迷人的淡水
暑假的某一天下午,我從外面玩耍回家後,忽然發現桌上有兩包食品,上面寫著「淡水魚酥」、「阿婆鐵蛋」。剛開始我愣了一下,一會兒我就明白原來哥哥從台灣回來了。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魚酥一口一口吃了起來,回想一禮拜以前,哥哥和他的同學十幾人一起去淡水玩,當時還真的有點依依不捨呢!想著想著哥哥推門進來,讓我嚇了一跳,他變得有點黑、有點瘦了。 「哥哥,魚酥香又脆好好吃喔!」哥哥看我很開心,馬上拿起照片跟我分享淡水的故事。他說淡水鎮上有古老的街道和美麗的風景,還有許多好吃的東西,我看著照片上的夕陽和小船,感覺自己好像在照片中,如果照片中哥哥的同學換成是我,那該有多好。我順手指著山坡上一棟漂亮的建築物,不等我問,哥哥就說:「那是紅毛城。」並且還說了一些我聽不太懂的故事。我隨手拿了一顆阿婆鐵蛋用力咬了下去,接著大叫一聲:「好像石頭喔!」我們的笑聲從屋內傳到了屋外。 我的手仍然不知不覺翻完整本照片,那些迷人的景色,一直在我的腦海中搖盪,好像淡水河上的小船。我在等著爸媽趕快回家,好告訴他們寒假帶我去淡水玩。
-
我和鏡子
有些東西,在我們生活中,總是離不開的,那就是鏡子。鏡子,就是我們生活關係密切的東西,每天我們面對鏡子,照出自己的儀容,看到鏡中自己的憂傷和快樂。 當我還小的時候,第一次接觸到鏡子,我覺得很奇怪,我舉手,鏡子裡的我也舉手;我搖頭,鏡子裡的我也搖頭;我大叫,鏡子裡的我張著嘴巴,卻聽不到聲音,只有滑稽的樣子,當時,我常常會在鏡子前面玩來玩去,玩個一小時之久,現在想起來這件事,還覺得好笑。 現在我每天早上清洗完時,我就會照照鏡子,看看我的衣服有沒有穿好,頭髮有沒有梳好,牙齒有沒有刷好,自從人們發明了鏡子,在生活中就方便了許多,實在是受用無窮。 我除了用玻璃鏡子以外,還常用我心中隱藏的一面看不見的「鏡子」│那就是心鏡,這面鏡子是用來檢討事情,使我走向光明的道路。
-
風
春風微微吹來,吹開園裡的花草,也吹醒了地底的青蛙。小鳥們興高采烈的在枝頭上開會,嘰嘰喳喳的討論著春天的訊息;孩子們在原野上跑跑跳跳,和春風玩著捉迷藏,春風對一切萬物帶來了溫暖、活潑和新生。 夏風一陣陣吹來,帶來令人心曠神怡的涼爽。當炎日高掛的時候,人們熱得臉上汗珠點點而下。這時,找個樹蔭坐下來,一邊聆聽蟬兒的奏鳴曲,一邊享受南風的吹拂,比坐在冷氣房裡吹冷氣還要舒服。 秋風一起,黃葉片片飄落,為大地鋪上一層憔悴的地毯;田裡,稻穗起起伏伏,像是金黃色的波浪;花兒在路邊瑟瑟發抖,一抖就抖落一地的花瓣;樹木也忍不住欷歔悲鳴,彷彿埋怨秋風不該這麼早就來打擾人間。我看世上只有農夫,看著一車又一車的收穫,忍不住笑逐顏開,劃破了蕭瑟的秋風。 到了冬天,冬風再度探訪大地,風兒冷颼颼的颳著,冷澈骨髓。花草枯萎了,蝴蝶凍死了,青蛙也躲在地底冬眠,鳥兒更是縮著脖子,不敢吭聲。冬風好似惡魔,萬物敬而遠之,只要看見他,立刻躲得遠遠的。 當春天一破曉,冬風惡魔才告別大地,惟有春風小姐降臨,鳥語花香之際,不管冬風多麼兇狠蠻橫,他還是得乖乖的逃走,毫無招架之力,流落到異處,但這還只是短暫的。
-
愛心
「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謝謝你!」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廣告詞。我想:人生走過一回,該留下的,應該是奉獻自己的大愛吧。有「愛心」的世界才有那鼓動人心的生命脈動,而不是那冰冷、令人心鬱結的灰暗色調。一份出自愛心的幫忙,勝過所有自己營造的快樂,助人的快樂是永恆的,是會反彈到自身的,然而這分奉獻,完全無損於我們本身所擁有的,反而會因為你付出愈多愛,獲得愈多快樂。有一句話:「施比受更有福」,付出往往比接受還要來得有福氣。因此,我們才要更懂得關懷別人,並且學習把愛付出。 你是否曾想過,早晨起來吃到那熱呼呼的早餐,是誰準備的?出門了,道路兩旁的花草樹木,是誰種植的?答案也許是你,是我,或者是那個你我都不知道的「他」。經常,我們將生活所需及無私的愛視為理所當然,而往往忽略了在背後付出的那一群人……。或許,是因為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 e世代吧!殺人、偷竊、詐騙、家暴,在各大報紙上,電視上早已是司空見慣之事,人民都各家自掃門前雪。但,如果每個人肯多付出一點關懷及愛,這個世界會不會變得不一樣呢? 「我們不能做大事,但我們能以大愛做小事」——德蕾莎修女。我一直深信人間處處有溫情,雖然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早已像種子般在我內心深處發芽、成長。其實,身邊隨手可及的多餘,都能轉化成需求的付出,一份真正的幫助,不在提供的多寡,而在恰到好處,有時就像順手捐出張發票,幾塊零錢,那也代表著你的一份「愛」。 語云:「財富跟糞尿相同,積蓄它就會發出惡臭,散佈時卻能肥沃土地。」替別人謀福利,把好處給別人,表面上,這是慷慨的付出;實際上,一定會收穫更多。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精神,就像一面智慧的鏡子,聰明的人總會在別人的需要裡,看見自己的價值!所以很多事情,並非金錢所能賜予的……,因此與其自己享受龐大財產,不如大開善門,對於周遭的每個人,無不付出愛心去幫助,記得:重要的不是愛的大小,而是愛在宇宙中流轉不息。 因為有愛,世界更和諧;因為有愛,可以感受無垠的喜悅。有人曾經說過:「生命中若缺少愛,就像不曾活過一般」,所以我們要用愛來關懷世界,用心來感受社會,用手來照顧每一個人,在生命中燃燒一道光束,化為天使的翅膀,撒播愛的種子,讓愛心在世界的每個角落萌芽、茁壯……。
-
愛心
那天,雨很大,田野、房屋一切都籠罩在嚴寒裡,凍結的心越加鬱悶,心情也好不起來。「哥哥!媽媽從台灣回來了。」弟弟在窗外喊了一聲。 「不可能吧!天這麼冷、雨那麼大,路又那麼遠,為什麼回來了?」我勉強地走出屋外,我發現,遠遠走來了一個人,頭髮、衣服披著一層晶瑩的水珠,簡直成了落湯雞,仔細一看竟然是媽媽的身影,我急忙跑過去喊「媽!」媽媽臉上露出欣喜的表情:對我微微一笑說:「今天是你的生日,媽媽給你帶回了生日蛋糕。」媽媽說完這句話時,我頓時恍然大悟,我想說:「今天真的是我的生日嗎?是不是媽媽記錯了,我在仔細想了一下,才發現今天真的是我的生日。」媽媽手裡遞一個蛋糕給我,我用手去接,兩隻手碰在一起,我的手雪白柔嫩,媽媽的手粗糙乾癟。 想起有時候媽媽因我做錯事而處罰我,難道她真的忍心打我嗎?俗語說:「打在兒身,痛在娘心。」每次看到媽媽因為我犯錯或懶散不爭氣而難過流淚,不禁感到很慚愧。媽媽辛苦的把我生下來,希望我們能有好表現,未來有好成就,不要受傷,也期望我們能過得平安。 想到媽媽的手煮飯。洗衣、做工……想到媽媽的手撫養我們長大,為我們花了許多金錢和時間,頓時我的眼圈濕潤,先前心頭的疑雲,剎那間煙消雲散了。我捧著蛋糕,望著母親的背影走進屋內,我覺得我捧的不是蛋糕,而是捧著媽媽那顆炙熱的愛心。 「雨大路又遠,慈母送糕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親這份聖潔的愛心,將成為我巨大的精神力量,我暗暗下了決心: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無論碰到什麼困難,我絕不沉淪,一定不斷進取,勇往直前。 當你有成就時,母親默默的以我們為榮,當你沒有成就,過得很辛苦時,母親的難過不會比我們少:::媽媽不辭辛勞的為我們付出,但是從來沒想過要我們回報她。最近聽到了一首歌,很適合用來代表我的心意,我要把這首歌獻給最偉大的媽媽: 伊的背景 消息在天抹光的街路 消瘦的形影 攏是為著阮的前途 若是晟阮辛苦 會凍換來一份幸福 媽媽講伊是歡喜 甘願為阮吃苦 每一碗白飯 每一碗肉湯 攏藏著媽媽打拚的辛酸 天闊地高的恩情按怎還 相信幸福會來為伊開一扇門 雖然媽媽不是萬萬能 若無媽媽是萬萬不能 為阮付出 為阮犧牲 媽媽伊永遠甲阮站同邊 雖然媽媽不是萬萬能 若無媽媽是萬萬不能 乎伊享受 乎伊安定 媽媽阮永遠甲阮站同邊。 我要在此藉這篇文章大聲向您說:「媽媽,親愛的媽媽,我愛您。」
-
愛心
愛心是發自內心的關懷,不需要刻意的裝飾與雕琢,幾乎是人人所共有的,人所天賦的本性。 在幾年前,一個靠漁業維生的小村莊,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海上的暴風吹翻了漁船,而船員在緊要關頭發出求救,救援隊接收到警訊後,隨即展開救人的行動,而村民們也都聚在一起等待著家人的歸來,經過一個小時的搏鬥,救援隊在濃霧中出現,他們筋疲力盡的抵達港口後,宣布還需要自願者去搭救剩下的人。漢斯馬上挺身而出,但他的母親抓著他的袖子緊張的說:「求求你不要去,你父親十年前船難喪生,你哥哥保羅這一次出海到現在還沒回來,我只剩你了!」 漢斯以堅定的眼神看著母親回答:「媽,我必須去。如果每個人都這樣的話,那誰來救他們呢?這是我的責任,當有人有困難,我們都必須伸出援手。」漢斯吻了吻母親,就消失在黑暗中。 經過漫長的等待,最後,救援船再度出現,漢斯站在船頭,岸邊的船長大聲呼喊:「你找到那個留下來的人嗎?」漢斯高興大叫:「有。幫我告訴我媽,他是我哥保羅!」 愛心是無私的奉獻,德蕾莎修女有句振聾發聵的名言:「我們不能做大事,但我們以大愛做小事。」我們不必花大錢去捐助人家,只要盡了自己的愛心去幫助他人,就像是隨手捐出的發票,或許它產生的結果你不一定會看到,但這比在都市的咖啡廳喝下午茶,還令人覺得充實有意義。 在大陸有一位以出租機車為業的王有進,他為了女兒治病,拚命的幹活,還邊開車邊流淚,乘客看見都驚訝萬分,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已經四天沒有吃過一頓飯,只因要多賺一些錢去治女兒的病。 王有進的女兒秋月在上課期間突然嘔吐、頭暈,全身無力,兩個月後,全身又出現血點,醫生宣判她患了障礙性貧血,希望家屬要做好心理準備。從那時候開始王有進開始拚死拚活的賺錢,有時碰到知情的乘客都會主動塞錢,公司也打算免除他的車份錢,這時的他深深感受到人情的溫暖。 終於一通電話,中華骨髓軍通知他們已找與她相符的造血幹細胞,但手術費用為三十多萬元。消息披露後,北京無以數計的民間團體自動自發展開募捐,更有三分之二的捐款者,不願在愛心冊留下自己的名字。一天內,王有進接收的善款已超過百萬。 有人說:「愛是一種奉獻、關懷,不求回報的付出。」愛會給孤獨的人們溫暖的安慰;給枯燥的心靈帶來滋潤;在黑暗時,更可給人們光明與希望。愛,可以激發人的勇氣,不再灰心喪志,讓人昂首闊步,往前程邁進。
-
愛心
「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謝謝你!」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廣告詞。我想:人生走過一回,該留下的,應該是奉獻自己的大愛吧。有「愛心」的世界才有那鼓動人心的生命脈動,而不是那冰冷、令人心鬱結的灰暗色調。一份出自愛心的幫忙,勝過所有自己營造的快樂,助人的快樂是永恆的,是會反彈到自身的,然而這分奉獻,完全無損於我們本身所擁有的,反而會因為你付出愈多愛,獲得愈多快樂。有一句話:「施比受更有福」,付出往往比接受還要來得有福氣。因此,我們才要更懂得關懷別人,並且學習把愛付出。 你是否曾想過,早晨起來吃到那熱呼呼的早餐,是誰準備的?出門了,道路兩旁的花草樹木,是誰種植的?答案也許是你,是我,或者是那個你我都不知道的「他」。經常,我們將生活所需及無私的愛視為理所當然,而往往忽略了在背後付出的那一群人……。或許,是因為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 e世代吧!殺人、偷竊、詐騙、家暴,在各大報紙上,電視上早已是司空見慣之事,人民都各家自掃門前雪。但,如果每個人肯多付出一點關懷及愛,這個世界會不會變得不一樣呢? 「我們不能做大事,但我們能以大愛做小事」——德蕾莎修女。我一直深信人間處處有溫情,雖然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早已像種子般在我內心深處發芽、成長。其實,身邊隨手可及的多餘,都能轉化成需求的付出,一份真正的幫助,不在提供的多寡,而在恰到好處,有時就像順手捐出張發票,幾塊零錢,那也代表著你的一份「愛」。 語云:「財富跟糞尿相同,積蓄它就會發出惡臭,散佈時卻能肥沃土地。」替別人謀福利,把好處給別人,表面上,這是慷慨的付出;實際上,一定會收穫更多。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精神,就像一面智慧的鏡子,聰明的人總會在別人的需要裡,看見自己的價值!所以很多事情,並非金錢所能賜予的……,因此與其自己享受龐大財產,不如大開善門,對於周遭的每個人,無不付出愛心去幫助,記得:重要的不是愛的大小,而是愛在宇宙中流轉不息。 因為有愛,世界更和諧;因為有愛,可以感受無垠的喜悅。有人曾經說過:「生命中若缺少愛,就像不曾活過一般」,所以我們要用愛來關懷世界,用心來感受社會,用手來照顧每一個人,在生命中燃燒一道光束,化為天使的翅膀,撒播愛的種子,讓愛心在世界的每個角落萌芽、茁壯……。
-
愛心
那天,雨很大,田野、房屋一切都籠罩在嚴寒裡,凍結的心越加鬱悶,心情也好不起來。「哥哥!媽媽從台灣回來了。」弟弟在窗外喊了一聲。 「不可能吧!天這麼冷、雨那麼大,路又那麼遠,為什麼回來了?」我勉強地走出屋外,我發現,遠遠走來了一個人,頭髮、衣服披著一層晶瑩的水珠,簡直成了落湯雞,仔細一看竟然是媽媽的身影,我急忙跑過去喊「媽!」媽媽臉上露出欣喜的表情:對我微微一笑說:「今天是你的生日,媽媽給你帶回了生日蛋糕。」媽媽說完這句話時,我頓時恍然大悟,我想說:「今天真的是我的生日嗎?是不是媽媽記錯了,我在仔細想了一下,才發現今天真的是我的生日。」媽媽手裡遞一個蛋糕給我,我用手去接,兩隻手碰在一起,我的手雪白柔嫩,媽媽的手粗糙乾癟。 想起有時候媽媽因我做錯事而處罰我,難道她真的忍心打我嗎?俗語說:「打在兒身,痛在娘心。」每次看到媽媽因為我犯錯或懶散不爭氣而難過流淚,不禁感到很慚愧。媽媽辛苦的把我生下來,希望我們能有好表現,未來有好成就,不要受傷,也期望我們能過得平安。 想到媽媽的手煮飯。洗衣、做工……想到媽媽的手撫養我們長大,為我們花了許多金錢和時間,頓時我的眼圈濕潤,先前心頭的疑雲,剎那間煙消雲散了。我捧著蛋糕,望著母親的背影走進屋內,我覺得我捧的不是蛋糕,而是捧著媽媽那顆炙熱的愛心。 「雨大路又遠,慈母送糕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親這份聖潔的愛心,將成為我巨大的精神力量,我暗暗下了決心: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無論碰到什麼困難,我絕不沉淪,一定不斷進取,勇往直前。 當你有成就時,母親默默的以我們為榮,當你沒有成就,過得很辛苦時,母親的難過不會比我們少:::媽媽不辭辛勞的為我們付出,但是從來沒想過要我們回報她。最近聽到了一首歌,很適合用來代表我的心意,我要把這首歌獻給最偉大的媽媽: 伊的背景 消息在天抹光的街路 消瘦的形影 攏是為著阮的前途 若是晟阮辛苦 會凍換來一份幸福 媽媽講伊是歡喜 甘願為阮吃苦 每一碗白飯 每一碗肉湯 攏藏著媽媽打拚的辛酸 天闊地高的恩情按怎還 相信幸福會來為伊開一扇門 雖然媽媽不是萬萬能 若無媽媽是萬萬不能 為阮付出 為阮犧牲 媽媽伊永遠甲阮站同邊 雖然媽媽不是萬萬能 若無媽媽是萬萬不能 乎伊享受 乎伊安定 媽媽阮永遠甲阮站同邊。 我要在此藉這篇文章大聲向您說:「媽媽,親愛的媽媽,我愛您。」
-
愛
愛是一種無法定義的旋律,如同扣人心弦的樂曲觸動你的思緒……。 自我們呱呱墜地,父母擁抱我們的時候,我們的生命就產生了彼此依存的關係。我們在愛的氛圍中成長,他們教我該如何做對的事情,如何體貼同儕。用輕聲叮嚀和悉心呵護,使我們更加茁壯;用愛灌溉我們小小的心靈,教我們把愛發揚光大,用生命替每個人點一盞燈。 成長的過程中,我曾擁有一段特殊的友誼。她有雙大大的眼眸,眼神總是閃爍著不安的神情,我習慣陪她靜靜地在樹下乘涼,她的話不多,時常對事物透露出羨慕的眼神。有時候她的情緒很難過時,我伴著她,當她的垃圾桶,用雙手環抱著嬌小的她,用話語鼓舞著她幼小的心靈。遭逢家境貧困和父母不睦,她的話語往往透露出惶恐,害怕再次看到父母吵架的情景,我總是輕輕地拍著她的背,心裡暗自決定要當小女孩的守護者。 愛心無國界,它是可以跨越外表的膚色、內心的藩籬。 史懷哲醫生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當他決定用生命改變土人的不幸與貧窮命運時,他迎接的是一片蠻貊之地,有無涯的乾旱、烈日、大型昆蟲、缺乏衛生知識的一群非洲土著,但他還是將生命投注在那片荒野。這種發自內心的力量應該不僅限於宗教家的人道關懷而已,我們自由的靈魂、澎湃的內心不也發出陣陣吶喊和掙扎嗎?無疑的,「史懷哲的精神」也感染了許多人,匯聚成一股洪流,延續愛的精神,如世界展望會等組織等長期性的提供實質的援助和關懷。真實偉大的愛是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不論處在多麼艱難的環境,他們都以最短暫的時間給予救援,給予關心,以助人作為一生的志願。 再看看國內報紙上的頭版雖然紛紛擾擾,但社會不起眼的角落,依然上演著一齣齣的溫情劇。腦中突然跳出一幅令人動容的情景,熟悉的身影在土石流蹂躪的地帶穿梭,斷垣殘壁的景象映入眼簾。一個看似毫不起眼的婦人,卻動作俐落,不畏懼的向前邁進,用瘦弱的身軀扶起遍體鱗傷的災民,一步步的攙著傷患到達臨時搭建的帳棚包紮傷口,輕聲軟語地撫慰滿目瘡痍的心……。這些或許是尋常義工的義行,但望著婦人的面容,歲月早已在她的臉上偷偷鑿了痕跡,看在眼裡卻感到無比的溫暖,她的心真的好美麗……。只可惜,社會上還有一些人漠視內心的聲音,處在「坐而言」的階段,似乎忘了「起而行」的重要性,甚至認為付出這麼多,卻收不到任何甜美的果實。很難想像,如果缺少了愛,這個世界會變得怎麼樣? 或許你曾猶豫不決,但幫人的當下,心情肯定是格外的愉悅。剎那,思緒飄到那年夏天的午後,我踏著愉悅的步伐,心中描繪著海邊陽光燦爛的畫作,頓時一陣陣粗啞的呻吟聲傳入耳朵,轉身一望,竟空無一人,無奈悲痛的聲音緩緩地從腳下傳上來,低頭一看,竟是一個老先生在地上吃力的移動著,用微弱的聲音叫賣一些生活用品。凝視著他殘缺的身軀,視線霎時模糊,久久不能自己……。「鏗啷」劃破我的心慟,我不曉得我的十元銅板對他的幫助有多大,只能以微笑的祝福老年人及時脫離苦境。 從這一刻起,決定將愛無國界地傳播到每一顆心!德雷莎修女說過:我們可以以小愛做大事。只要是能力所及,哪怕是一點點也好,只要發揮愛心,就可以幫助許多人,感動許多人,慈濟人也說:「仁愛心,慈悲心,心心為眾,福如泉湧。」愛心是發自內心最真誠而偉大的力量。每個人由自己做起,不分國籍,不在意膚色,擴展成無限大的同心圓,讓世界充滿希望與溫馨。
-
愛心
愛心是發自內心的關懷,不需要刻意的裝飾與雕琢,幾乎是人人所共有的,人所天賦的本性。 在幾年前,一個靠漁業維生的小村莊,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海上的暴風吹翻了漁船,而船員在緊要關頭發出求救,救援隊接收到警訊後,隨即展開救人的行動,而村民們也都聚在一起等待著家人的歸來,經過一個小時的搏鬥,救援隊在濃霧中出現,他們筋疲力盡的抵達港口後,宣布還需要自願者去搭救剩下的人。漢斯馬上挺身而出,但他的母親抓著他的袖子緊張的說:「求求你不要去,你父親十年前船難喪生,你哥哥保羅這一次出海到現在還沒回來,我只剩你了!」 漢斯以堅定的眼神看著母親回答:「媽,我必須去。如果每個人都這樣的話,那誰來救他們呢?這是我的責任,當有人有困難,我們都必須伸出援手。」漢斯吻了吻母親,就消失在黑暗中。 經過漫長的等待,最後,救援船再度出現,漢斯站在船頭,岸邊的船長大聲呼喊:「你找到那個留下來的人嗎?」漢斯高興大叫:「有。幫我告訴我媽,他是我哥保羅!」 愛心是無私的奉獻,德蕾莎修女有句振聾發聵的名言:「我們不能做大事,但我們以大愛做小事。」我們不必花大錢去捐助人家,只要盡了自己的愛心去幫助他人,就像是隨手捐出的發票,或許它產生的結果你不一定會看到,但這比在都市的咖啡廳喝下午茶,還令人覺得充實有意義。 在大陸有一位以出租機車為業的王有進,他為了女兒治病,拚命的幹活,還邊開車邊流淚,乘客看見都驚訝萬分,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已經四天沒有吃過一頓飯,只因要多賺一些錢去治女兒的病。 王有進的女兒秋月在上課期間突然嘔吐、頭暈,全身無力,兩個月後,全身又出現血點,醫生宣判她患了障礙性貧血,希望家屬要做好心理準備。從那時候開始王有進開始拚死拚活的賺錢,有時碰到知情的乘客都會主動塞錢,公司也打算免除他的車份錢,這時的他深深感受到人情的溫暖。 終於一通電話,中華骨髓軍通知他們已找與她相符的造血幹細胞,但手術費用為三十多萬元。消息披露後,北京無以數計的民間團體自動自發展開募捐,更有三分之二的捐款者,不願在愛心冊留下自己的名字。一天內,王有進接收的善款已超過百萬。 有人說:「愛是一種奉獻、關懷,不求回報的付出。」愛會給孤獨的人們溫暖的安慰;給枯燥的心靈帶來滋潤;在黑暗時,更可給人們光明與希望。愛,可以激發人的勇氣,不再灰心喪志,讓人昂首闊步,往前程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