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難以忘記的回憶
今天,我正在整理我那亂七八糟的書桌時,我突然看到我幼稚園的照片,當我翻開相簿,我感覺童年的回憶一一在我的腦海裡浮現了出來,裡面的喜怒哀樂,都是我最好的寶貝。突然我看到了一張照片,讓我特別有印象,裡面有許多最要好的朋友,讓我不禁回想起那一天我們做那些東西的情形……。 記得那一天,幼稚園的老師請大家的爸爸或媽媽一起來做燈籠,大家一聽到要做燈籠都興高采烈的,一直期待著。在那一天的晚上,我便問媽媽明天要不要去學校做燈籠。那時候我還小,所以講話講得不清不楚的,有點大如舌頭,把燈籠講成「燈榮」,害我和媽媽變成雞同鴨講,她都不知道我到底要她做什麼?後來,媽媽才知道原來是要去學校做燈籠,就很開心的答應了。 那一天終於到了,我和媽媽一起手牽著手一起去學校,老師把一盞又一盞的燈籠發下來給我們,要我們打開燈籠,再一起彩繪,沒想到我一拿起水彩筆大力的一畫,燈籠竟然應聲破掉了,那時我哭得哇哇大叫,不知道掉了多少的眼淚,但是媽媽用她溫暖的手拍拍我說:「沒關係,不要哭。」我才安靜下來,老師看到我那麼想要做燈籠,就再給我們一個燈籠,這一次我小心翼翼的畫著,媽媽也拿起了筆幫我畫。看著每一位同學都細心的畫著,那認真的表情真少見,連我也全神貫注的畫著,終於畫完了,我拿起了燈籠看了一下,感覺非常的漂亮,心裡也非常的得意。回家後,我把它掛在我的房間裡面,度過了美好的一天,讓它天天陪伴我。 現在,我已經六年級了,而那一盞燈籠也早就壞掉了,但是,每當我看到這一張照片的時候,總是會喚醒我童年時的事情,假如這一張照片不見了,就等於遺失了那時最完美的感覺,所以我現在要好好的珍惜這一張照片,以後,當我再看的時候,我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
-
媽媽的故事
孩童時代的媽媽,一家人分隔兩地,因為外婆得照顧兩個年幼的舅舅,外公就把媽媽帶上台北,託朋友照顧媽媽,媽媽就這樣寄居在永和朋友家,直到外公找到安頓之處後,才把一家人接回家團聚。媽媽的幼年生活就在這「孟母三遷」下,有了固定的住所。 媽媽唸小一時,是個調皮搗蛋的小女生,喜歡欺負班上的小男生,成為老師最頭痛的「問題」學生,直到唸小六時,導師就像一隻母老虎,連星期三下午還留全班在校寫書法,嚇得媽媽這一班的同學,每個人都乖得像個好寶寶似的,不敢再調皮搗蛋了。 高中畢業後,媽媽選擇就業,她陸陸續續找了幾份工作,挑戰自己。媽媽在偶然機會下認識爸爸,在相處一年多中,決定和爸爸廝守一生,媽媽新婚不久後,爺爺因病去世,讓家中的阿祖和奶奶陷入愁雲慘霧中,所以媽媽和爸爸決定搬回金門和阿祖及奶奶作伴。 每年寒暑假時,媽媽總是會帶我們回台灣拜訪親朋好友,媽媽在快生大妹時,住在台灣的外公出了車禍,正在三總急救當中,媽媽雖然心急如焚想回台灣探望外公,卻礙於快要生產了無法前去探望,這時,正好爸爸出差到台灣,便就近去探望外公,外婆還請了印傭照顧外公。雖然外公後來病情好轉,但他也在幾年前過逝了。面對失去親人的噩耗,媽媽忍不住難過得哭了起來。 常有人問媽媽說:「你住金門還習慣嗎?」她總是笑著回答說:「習慣啊!跟台灣差不多!」媽媽在金門一住已十一年了,她非常喜歡這裡的環境,常常和我聊天,媽媽說她小時候連個洋娃娃都沒得玩,不像現在什麼都有,媽媽常常要我們珍惜所擁有的一切!也希望我們這幾個寶貝兒女們要好好用功讀書,做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我要好好加油!不要讓媽媽失望。
-
談孝順
孝順,是中華民族流傳了五千年的重要美德。甚麼才是孝順呢?有人認為給父母吃好穿好,便是孝順;又有人認為讓父母想盡榮華富貴,就是孝順。但是我認為,如果有一顆尊敬父母、關心父母的心,那才是最真實的「孝順」。 自古以來,許多的詩句,都不停繞著「孝順」打轉,像是百孝經,便是其中經典,一字一詞,都說明了「孝」的重要性。歷史也留下了許多故事,例如:臥冰其鯉、羔羊跪乳、烏鴉反哺等等。都是一些古代有名的孝順故事。 隨著社會的變遷,「孝順」這種高尚的品德,也漸漸沒落在人心,開始有人把父母對自己的好,視為理所當然,對父母卻是愛理不理,甚至是為了錢,而毆打從小撫養、照顧自己的父母,或是把父母當成垃圾一般,丟棄他們,讓他們自生自滅,老死、餓死、病死在自家中,直至身體腐爛,發臭後,才被發現的獨居老人。這是多麼可怕的社會現象啊! 人的生命終有盡頭,向燃燒的蠟燭。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與其在父母是事後拿大魚大肉忌拜它,不如生前好好拿一碗粥給她吃。別到無法孝順父母,才欲無淚、悔不當初。孝順就從現在開始吧!
-
雲
雲是一位魔術師 每天到處去表演 晴天時 喜歡穿白色衣裳 陰天時 她就換上黑斗篷 雲姑娘會變臉 變成可愛小動物 兔子、小貓和老虎 蝴蝶優雅為她伴舞 小鳥開心為她歌唱 太陽公公也為她笑紅了臉 雲姑娘飛呀飛 飛過小河和高山 渲染成五顏六色的妙衣裳 寧靜的夜晚 月亮對她微笑 伴她進入甜美夢鄉
-
蠶寶寶與我
一個月前,我們在自然課中,開始飼養蠶寶寶,大家都雀躍不已。 一開始,我看到那麼像螞蟻的蠶寶寶,打從心裡想:「這麼小的螞蟻,不知道要養多久呢?」過了幾個禮拜,牠們終於變成又白又肥的四齡蠶了,當時我好高興,對著蠶寶寶說:「你今天一定要多吃,趕快結蛹吧!」時光飛逝又過了兩個禮拜,我迫不及待的打開盒子,看到黃白的蛹,心裡好開心喔!過了幾天變成了蛾,我們把牠放出去,讓牠逍遙自在的飛翔,心裡雖然捨不得,可是昆蟲就是在大自然生活下去的。 經過這次的養蠶經驗,我知道了昆蟲的一生,也知道怎麼飼養昆蟲;更付出了細心來照顧蠶。每當葉子沒了,我擔心牠會餓死;每當放在桌上,我擔心會被螞蟻吃,我感覺這樣的行為就像母親一樣的照顧牠們呢!我也開始體會與感恩從小把我照顧養大的外婆和阿姨她們的愛心與辛勞。最後請大家不要再傷害昆蟲,要有一顆愛護生命的心喔!
-
我的媽媽
留著一頭黑黑的長髮,眼睛像珍珠,眉毛像毛毛蟲,嘴巴像香蕉,鼻子像蓮霧,身體胖胖的,這就是我的天才老媽。 媽媽的料理很好吃,媽媽料理的功力是不輸別人的,像小白菜、三杯雞、炒飯、雞肉啦,都是媽媽的拿手好菜。 媽媽最喜歡看我一百分的考卷,我們不乖的時候,媽媽會生氣,所以我們希望媽媽永遠能維持好心情。 我想對媽媽說:「我愛你,媽媽!謝謝您從小到大照顧我、養育我,我一定會用功讀書,長大以後當有用的人,總有一天,我一定會報答你的,祝媽媽身體健康、長命百歲、事事平安,每天的心情都可以快快樂樂的,我也會每天都開心快樂。」
-
騎腳踏車
騎腳踏車是讓我輕鬆又快樂的事情,每當我在騎車的時候,都會看到小鳥在天空上飛,讓我的心情像一朵朵的花兒綻放開來,感到很放鬆。 騎到一半時,我突然停下腳步,想起星期六回去大陸的爸爸,心中百感交集,覺得爸爸這麼努力的賺錢,我應該要好好的用功讀書,拿到好成績討爸爸開心。這時我發現太陽已經快下山了,所以我就慢慢的騎回家。 騎腳踏車是一種很好的運動,不但可以省油錢,還能為地球盡一份心力,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也不怕被警察抓,真是方便,但是也要注意安全,不要衝太快,以免被別的車子撞到。 我很喜歡騎腳踏車,我的腳踏車是姊姊送我的,所以我很珍惜,每天回家我都齊腳踏車出去逛逛,忘掉學校裡發生的不愉快事情。
-
開瑄與我
開瑄是我現在正在就讀的學校,因為學校中棟大樓要被拆掉了,所以要趕緊畫一張圖片留下來做紀念。 學校我最喜歡的設施就是「遊樂器材」,它不但好玩,還很有趣呢!可是要被拆掉,真的是好可惜呀! 我覺得學校不要拆掉比較好,不然,會變得很陌生啊!光是想到不是我印象中的樣子,就讓我害怕,但人是要向前看的,拆了也好,正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之下,一切都會好。
-
校外教學
今天我帶著高興的心情去學校,因為今天要去參觀不同的地方,也就是校外教學。到了學校時,大家都在晨跑了,晨跑完後,老師叫我們早一點掃地,不然會趕不上公車,於是我們迅速的掃完地,就上公車了。 第一個要去的地方是模範街,模範街以前是鄭成功用來練軍隊的地方,後來變成了商行,聽說以前很熱鬧。第二個地方是翟山坑道,從坑道可以直通海上,而坑道裡面看起來可以停靠一些船隻,老師說如果船停在外面的話會被炸壞,有了這個坑道就能得到保護。最後一個地方是總兵署,總兵署以前是名人許獬讀書的地方,後來變成給警察住的地方。 經過了這次的校外教學,我學習到了很多歷史知識,也覺得很快樂。
-
歡喜迎城隍
每年的農曆四月十二日是城隍爺出巡的日子,也是金城居民的一件大事,那種熱鬧的景象,就像小過年一般。這天下午,媽媽也帶我去後浦參觀城隍廟、看熱鬧。 到了後浦,只見人潮擁擠,街道兩旁被民眾擠得水洩不通,為的就是要目睹城隍爺出巡時的風采。繞街遊行開始時,在七爺八爺的開道下,主角登場了,威風凜凜的「城隍爺」,後面還跟著許多來自各鄉鎮的善男信女,手中拿著清香,虔誠的跟在隊伍旁,就是為了要祈求這一年能平平安安、風調雨順。這時,整個後浦鑼鼓喧天,鞭炮聲不斷,熱鬧非凡。 這次遊行的陣頭龐大,有鑼鼓陣、跳鼓陣、妝人、蜈蚣座、舞龍舞獅等,其中我最喜歡的陣頭就是「蜈蚣座」,因為蜈蚣座展現了傳統風格,大家利用肩挑的方式將蜈蚣座抬起來,當蜈蚣座隨著人潮穿梭大街小巷時,生龍活虎,四處飛行,真是栩栩如生啊! 接下來,有人拿著拉炮對遊行的陣頭發去,這時只見天上飛來許多不同顏色的蝴蝶,籠罩整個天空,美不勝收。當隊伍走完時,地上的鞭炮屑就如同一張華麗的地毯一般,真是美極了。走在上面,那種鬆鬆軟軟的感覺,非常奇妙。然而太陽下山後,天色漸漸暗了,我看著夕陽西下的景象,依依不捨的回家了。 這次「迎城隍」活動,不但讓我得到許多鄉土知識,也讓我了解到傳統民俗的珍貴,同時在我心中也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