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外婆的生日
今天對你可能不是重要的日子,但是對我媽媽、阿姨、舅舅是一個重大的日子,因為今天是我外婆的生日。所以今天我們吃完中飯後,就浩浩蕩蕩向外婆家出發了,準備幫外婆慶生。 一開始我們先到蛋糕店取蛋糕,再到外婆家。外婆一看到我們,就露出一抹慈祥的笑容,那笑容就像明月一樣彎一樣美。隨後大家都到電視前做「電視兒童」。一會兒大舅舅要帶外婆去參觀藝術坑道,一進去我就感到一股濕氣也看到很多作品,其中有一幅作品讓我感到很奇特,就是一位士官閉目點煙,聽說那位士官叫張傑,常帶著一台照相機,開著一台黑色汽車。參觀後我們回到外婆家時,姨丈送來炸雞跟冰品,大家吃飽喝足後就到遊樂場玩。我玩了一下子就覺得平淡無奇,便回外婆家,這時阿姨說要吃蛋糕了,我不禁雀躍萬分。就在唱完生日歌準備吹蠟燭時發生了一件趣事,原來是小表弟趁外婆不注意時,偷偷把蠟燭吹熄了,真是搗蛋鬼一個。吃完了蛋糕大家異口同聲的對外婆說生日快樂,最後大家跟外婆說再見,就各自回家了。 今天到成功慶祝外婆生日,讓我玩得很高興,在這裡我要再向外婆說一聲:「祝妳生日快樂。」
-
我最喜歡的動物
我最喜歡的動物是狗,因為牠的動作很靈活,還有兩顆水汪汪的眼睛轉呀轉,還不時搖動著短短的尾巴,十分的可愛。 我用手摸牠的頭,牠就會向我點點頭,好像在回答我一樣,如果有陌生人接近我家,牠還會汪汪的叫個不停,直到我們出來為止,真像是我家的安全警衛。 爸媽在散步時,他也會幫忙看看前面有沒有危險,當開路先鋒,也是爸媽的守護神。只要我們把車停好,他就會幫忙看車,直到開走為止;如果有人碰到車子,牠就會汪汪的叫,好像對他說;「不要摸我主人的車!」在我的心目中,牠是我們家最忠心的夥伴,所以是我最喜歡的動物。
-
校外教學
今天真美好,早上,雖然還沒到掃地時間,但是大家卻早已把整潔區域掃好了,因為要校外教學!分配好坐車,我們便上了遊覽車,駛向第一站。 第一站是─茅山塔,我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爬到山頂。途中,鳥語花香的花花世界深深吸引了我,到了山頂上,站在茅山塔旁,美景更是盡收眼底,令我百看不厭。我還拜託別人幫我拍一張「人」景交流的獨照呢!茅山塔一共有七層,從上面放眼望去,一幕幕美景映入眼簾,美不勝收。 第二站是─水頭,有一句俗諺:「有水頭富,無水頭厝。」這句話是說,即便是有錢人,也未必有比水頭還漂亮的屋子,水頭可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頂界,有出名的「十八支樑」,即九間雙落大厝。第二部分是中界,中界有酉堂、得月樓、金水國小等建築,是我們這次校外參訪的重點。另外還有後界和下界。 第三站是─文台寶塔,它是歷史悠久的寶塔,它和茅山塔、倒影塔約是同年代建造,當時正是明初的時候,聽說是用來指引船隻的功能類似燈塔。 中午我們在莒光樓用餐,在那之前,我們先在莒光樓內欣賞專門介紹金門的短片,用餐完畢,我們休息片刻,便來到金城鎮公所前面,走路到了總兵署參觀,它的地下室實在很可怕,還沒走進,就聽到那裡傳來一陣陣尖叫聲,原來是因為有很多人被囚犯的蠟像嚇到,後來我們才知道,總兵署原是許獬讀書的地方,後來才被改建成總兵署,後來,我們還去參觀了貞節牌坊,我們還利用剩餘的時間到模範街參觀,之後便回學校了。 在車上,我心想著:「如此美好的地方,我們應該要好好保存,如此,我們的後代子孫也能夠欣賞這些先人們努力的成果,使後代子孫能了解古人的生活,也能體會前人的努力。」同時,也希望學校也能常舉辦戶外教學。
-
一次難忘的經驗
讀幼大班時,因為學校要舉辦幼生兒歌比賽,而且我又唸得不錯,所以老師就選我和其他同學一起參加比賽。 賽前幾天,老師先幫我們訓練,一次又一次反覆的練習,直到我們已經唸得很好了,老師這才放心。 比賽當天,因為我抽到的籤號是一號,必須第一個上台,當時心情之緊張,真是難以用筆墨形容的。比賽終於開始了,我鼓起勇氣,勇敢上台,由於之前受過訓練,所以慢慢的,我不再緊張了,逐字逐句把兒歌、韻文唱完,好不容易,唱完了最後一首曲子,現場響起了如雷的掌聲,我心中的大石頭,終於放下來了。 不久,成績揭曉,我得到第一名,我好高興,因為這是我讀幼稚園以來,第一次得到這麼好的成績,但是我勉勵自己還要更加油,爭取更好的榮譽!
-
不一樣的藝術與人文課
自從五年級到現在,擔任我們班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美勞課)的任課老師都是王淑姿老師。我想也許是換了老師,所以上課的方式和感覺跟以前不太一樣,但我覺得老師絕對是一位認真稱職的好老師。 從以前到現在,給王老師上藝術與人文領域(美勞課)的這兩年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非做小書莫屬了。記得在每一學期裡,老師都會教我們做不同形式的各種小書,讓我對小書有更深的認識與了解,所以雖然每年都是做小書,但是做的花樣不一樣,感受也就不一樣,心情也就不一樣,而且每做一本小書,都有不同的驚奇與靈感,使我大開眼界,這也就是我喜歡做小書的原因。 還有,我們這兩年所做出的美勞作品,有畫圖類、工藝類:::等等,包羅萬象,無奇不有。其中,做頭套和筆筒是我感到最新鮮有趣的。記得在做頭套的時候,用來黏報紙的氣球一直漏氣,使我重做了好幾個,報紙還黏了三十幾層,又重又厚,在剪成頭套時,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剪成帽子的形狀,上面彩繪有原住民風味的圖案,看起來真像一頂別具特色的安全帽呢!至於做筆筒,我們做筆筒的材料是用冰棒棍做的,每次都拿著寶麗龍膠,一支一支的黏上去,等到黏好了,再用廣告原料加以彩繪,作品才告完成。當看到自己心血的結晶,便有一股喜悅從心裡湧出來。 小學五、六年級的藝術與人文領域(美勞課)真是上的多采多姿,既豐富又多元,所以我在此要特別感謝王老師的教導,帶領我們探討藝術與人文領域(美勞)之美。老師,非常謝謝您!
-
感恩與惜福
我今年十三歲,剛進入湖中校園,聽說三十九週年的校慶就要來臨了,全校師生將以歡欣鼓舞的心情來迎接,新生的我,迫不及待的想一睹校慶時的熱鬧情景,我的腦海中,構思了許多美好的畫面,有鑼鼓喧天、舞獅舞龍、民俗才藝::等,我把「校慶」當成「國慶」,真不愧是「新生」呀! 校慶前夕,林麗寬老師鼓勵我寫一篇有關校慶的文章,我很有禮貌的請示學長學姊們,知道本校為慶祝三十九週年校慶,將舉辦紀念大會,有各項的比賽和系列的展覽,更有傑出校友表揚,我最愛獎狀了,希望有天,也能在湖中的校慶中,接受表揚,那將是一件多麼美好的回憶呀! 校慶於十二月三日舉行,我寫了文章祝賀生日快樂,也加入了大隊接力,為了鍛練體力,回家做完功課後,我會搖搖呼啦圈,也會在住家附近的籃球場跑上幾圈,原來我排第一棒,但沒經驗,主動和有經驗的同學換棒,結果我們班跑倒數第一名,大家心裡很難過,導師李金平老師安慰我們,以後再加油! 校園裡,為了慶祝校慶,有人書法大揮毫,也有人絞盡腦汁作壁報,一連串的展覽,都是我們全校師生心血的結晶呀!記得校慶當日,傑出校友的表揚,當年「正義三劍客」中的二劍客名列其中,他們二人是陳水福老師、陳嘯虎老師,陳水福老師是爸媽的媒人,他很疼愛我們;陳嘯虎老師則是社區親子英語班的美語老師,他告訴我,要學英語之前,先把音標學會,讓我在進國中前對英語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除了謝謝補習班的林老師,也要謝謝他。 今日有幸在這優美的環境學習,又有這麼多老師的教導和傑出的校友為榜樣,心中充滿的感恩,更要惜福啊!
-
我家過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五日,即可見家家戶戶掛榕樹枝、艾草、昌蒲,小朋友的書包或背包掛著五顏六色的香包,四處可聞到濃濃的肉粽香,許多人更是好奇,一時興起玩起立雞蛋,真是好不熱鬧呀! 有人說:「知其好,也要知其由。」端午節的由來,可追溯到春秋時代,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他為人忠心,卻被奸臣所害,逼得他跳下汨羅江自殺,大家為不讓屈原的屍體被魚吃,便划著龍舟到江中,撒下許多肉粽餵飽魚兒,以避免屈原的屍體損壞。因此便有了三大節日之一的─端午節了。 端午節常是家中充滿嘻笑的日子,一家人一塊包粽子,就像是聚會般有趣,每次我總是把三角立體狀的粽子,包成歪七扭八的不成形,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久久不能自己。雖然在金門並沒有划龍舟競渡賽,但端午節當天,一打開電視,依然可感覺到雄壯威武、刺激有趣的陣式,哨聲一響「嗶─」,選手們跟著鼓聲盡力的划,都興奮的大喊加油,連我也感到無比緊張,最後的勝利隊出現了,大家忘我的歡呼,真是精彩的比賽呀! 小時候,老師曾教我們做香包,古代視香包可避邪、驅蚊、趕蟲,雄黃酒也是其中之一,媽媽常在端午節中午,為我們塗上雄黃,並小喝幾口,那雄黃酒可是折磨人呀! 我家過端午節是如此的熱鬧,有空也與我們一塊分享吧!
-
畢業──別離與祝福
六月的陽光,南風襲人,火花尾隨著被放逐,像夜鶯啼唱後,被鮮血染艷了的白玫瑰,美麗且哀愁。那天,我們會故作無謂,那時,我們會輕唱離歌,在最後,我們都會崩潰,因為我們沒有勇氣去接受分離,更無法鎮靜地說再見:::。 兩年前,我們是害怕走進教室的新生,自我介紹更是羞怯得不敢說話,連呼吸都緊張得失了規律,當時我們都顯得稚氣。時間迅速的推移,看著如今散發出自信光采的大家,三年:::就這麼快過完了。時間的錘鍊,我們外表、心志上,不再幼稚無知,懂得體諒、關懷,年少輕狂的日子,一懂事就結束了。 即將畢業,我還是像個長不大的小孩,時時需要別人的援助。而那些人是我的家人、師長::也是朋友,我一直處於「受施於人」的狀態,長期的依賴他們。那習慣性的依附,至今日,我才發現,這使我更難離開他們。 「成長的路上有你有我,不管未來有多遙遠:::」過去,我們是共同依靠相互扶持走來的,人的蛻變總是會有很痛的體悟,當我痛得以為自己會撐不下去,他們卻會默默的陪伴我。現在,在成長這條無盡頭的路上,我們走到了驛站,或許為今夜飲酒酣唱,到了明天呢?卻還是得挺起胸肩,穩住腳步的繼續前行,因為成長是沒有句號的,它是永無止境。就算是九旬老翁,肉體或不再年輕,但他的心靈卻能再成長,瀝成更高的層面。 「畢業不是結束,而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曾經天真的想:能不能不畢業,也讓那新旅程不開動,不再重複上演「開始,結束,開始,結束」的聚散離合,大家都停在原點,就跟以往一般,很快樂很快樂?但我知道不能,每個人都有自己想飛的天空,我們誰也不能牽制誰。因此,我想和你們一起起飛,即使最後那個地方並不相同,也能互相祝福著。
-
莊子在我家
莊子名周,字子休,是春秋戰國時代,宋國睢陽蒙縣人。六國時,那是一個強凌弱,眾暴寡,離亂、痛苦的時代,而莊子在面對這種以武力強權的世界,卻能以其獨特的思想超越時代的狂潮,而名揚於後代,乃因莊子的思想、見解不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導亂,反而以其思想見解領導當代與後代甚巨,為什麼呢?正因其具有先聖先賢的知慧,以下,我們可以從幾則「喻言」來欣賞莊子的思想與見解。 例一:「寒蟬與靈龜」。世人皆認為彭祖長壽,但以靈龜和椿樹而言,那只不過是一個春秋而已。地球、太陽、宇宙的生命是數億年,相較之下靈龜也只不過是小年而已。世人所謂的長壽就像微塵般渺小,在廣闊的宇宙中,必須要超越愚思愚見,才能突破有限的生命,像莊子一樣,歷五千年,仍活在你我心中。 例二:「惠施的大葫蘆」。有用與無用的相對性,就像現今的環保運動,在別人眼裡沒用的垃圾,只要透過眾人的努力再改造,垃圾也能變黃金;只要信念一轉,就能化腐朽為神奇,的確是妙用無窮啊! 例三:「螳螂捕蟬」。螳螂一心想吃蟬,卻沒有注意到牠身後的黃雀正虎視耽耽的想吃掉牠,看完這則故事,讓我想到人大都是見利而忘害的,許多公司行號為了促銷活動,為了吸引人潮,常常舉辦一些現場限時、限量大搶購,大撒現金、美鈔、樂透彩等等::::看見眼前利益的民眾,在追求外物的同時,又怎會注意到身後的危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當你收到中獎通知時,可曾懷疑這可能是一個陷阱?世人最常犯的過失多不勝數,又豈僅止如此,就算是所謂的高知識份子也在所難免,何況乎市井小民?要打通知識,超越大智慧,方能分辨似是而非、看透萬事萬物的道理。 以上所列典故,常為現代人所傳頌,眾所皆知,看似淺,意義深,善用譬喻傳道解惑,如果能領悟其中的道理,自然可以舉一反三,反無限::::終身受用無窮。雖然書中有許多高深的學問是我所不能即時領悟的,但漫遊莊子說幽默、道理深入淺出的手法,真是老少咸宜,讓我記憶中的「子曰::::」、「道可道,非常道::::」不再只是耳熟能詳而已,總能引人會心一笑。 原來書中的養分恆久持遠,令人百嚐不厭、回味無窮,若能多吸幾口書中的「神韻」,定能神清氣爽,精神百倍,再嚐一嚐個中滋味,保證藥到病除、煩惱盡除,你將發現,莊子說這本書猶如「華陀再世」,妙不可言,真不是蓋的喔!
-
媽媽的手
媽媽的手,曾為我做了什麼?媽媽的手,曾為我忙些什麼?好多好多,數也數不清,數也數不完。 一年一年地過去了,我已長大,媽媽卻已漸漸步入中年,手上的皺紋似乎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深了,媽媽用她的雙手,無怨無悔的呵護我,只希望我能平安,不受任何傷害,一天天為我忙碌,只希望我過的比別人好,比別人強,比別人快樂,媽媽的手像陀螺,每天在我身邊轉呀轉,為我辛苦為我忙,媽媽的手永遠像太陽,總是給我溫暖的擁抱。 現在,我的雙手比媽媽還大,我也要像個暖爐給媽媽溫暖,我也要牽著媽媽的手,快快樂樂的過每一天。
-
浯城廟會
每年農曆的四月十二日,是浯島城隍爺從舊金城遷到後浦的「遷治紀念日」。學校為了配合此一活動,特別停課讓我們去觀看、體驗廟會的熱鬧氣氛。 廟會的那一天,全班同學就興奮的討論下午的廟會。而班上的一些同學也有去參加廟會,令我們更期待下午的廟會。到了下午,距離廟會的時間越來越近,同學的心情也越來越亢奮。終於,廟會遊行的時間到了!只見所有人都往學校指定的觀看地點出發,趕緊搶個好位子,站定後,就等遊行隊伍的到來。等了許久,終於聽到了鑼鼓咚咚的聲音,也看到「遷治紀念旗」。只見顏柳督察、范謝將軍走了過去,好不威風。接下來,便是神轎群經過,只見抬轎者使勁搖晃,以示神威。城隍爺轎子經過了,後面跟了許多善男信女,人人手中拿著香旗與香柱,虔誠的膜拜。接著,最熱鬧的隊伍來了!四里的陣頭相互較勁,比熱鬧、也比面子。 今年,因為是東門作「爐主」,所以四里的遶境順序便為「西南北東」,「爐主」殿後,表示禮讓。陣頭中,首先由旗隊先行,接下來便是神轎經過,鞭炮拚命的放,嚇得班上女生花容失色,四處閃躲。這時,一隊隊的藝閣走了過去,藝閣是由孩童扮演民間故事,搭載在三輪車上,跟著遶街遊行。最精采的是小學生的舞龍、舞獅、車鼓陣,只見獅子左右盤旋、上下翻滾、玲瓏可愛。而車鼓陣則是以平時磨練的成果展現出來,博得滿堂采。鑼鼓的聲音漸漸不見,神轎也各自回到廟裡,城市也變回往昔的寧靜,那就代表廟會結束了!而黃昏時,絡繹不絕的請客人群,又掀起了另一波高潮。 這次的廟會有多出了許多新陣頭,令人耳目一新。四月十二迎城隍是金門的傳統習俗,具有重大意義,我們要把它保存下來,日後大人帶著小孩,代代薪傳,去尋找這些最原始而親切的東西。
-
小學六年的回憶
時光飛似的溜過,想當初才剛怯生生的踏進校園,如今卻要與循循善誘的老師和情同手足的同學道別,說不出的感傷。我永遠不會忘記我們這一班的同學,也會把老師的教誨銘記於心。 一年級的我剛上學,還不懂,有時候將老師叫成媽媽。二年級的我真是太愛玩了,有一次在玩遊樂器材的時候,沒看到旁邊有一個東西,竟然就撞下去了,頭縫了好幾針。三年級的時候上自然課老師叫我們種綠豆,然後綠豆長大就變成豆芽了,使我了解植物生長的過程。四年級的時候跑大隊接力,我們班跑了最後四名,老師說盡力就好了。在五年級下學期學長畢業典禮有一個園遊會,我們那一隊賣了好多東西,錢也賺了很多。記得五年級的時候,胡雁翔的媽媽邀請我們班去中山林烤肉,活動有:烤肉、炸水球,我們烤肉吃好了,大家就忙著去裝水球,我被炸的全身溼透透,有些同學跟我一樣全身溼答答,大家玩完了,就全班照一張相當做紀念。 我們已經是六年級了,已經長大了,不是一年級不懂的小朋友,再剩不到幾個禮拜就要畢業了,我心中感覺很不捨,要跟老師及同學分離了,個人有個想法願與同學共勉之,就是應該學會分辨事情的好壞及對與錯,而且更努力的用功讀書,好報答老師的教誨及父母的養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