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校外教學遊記
今天是校外教學的日子,我們參觀的地點是沙美老街。車子經過了沙美車站不久,就到了沙美老街。 進入沙美商圈,沿路有古老的商行,走到了金沙戲院,這裡是以前阿兵哥放鬆的地方。金沙戲院的屋頂上有十二芒星的標誌,二樓有風獅爺的圖案,金黃色的陽光灑在金沙戲院的上方,真是美麗啊!沿著商圈步行,根培老師向我們介紹長合餅店,是這裡有名傳統餅店,老闆說:「一口酥吃起來酥酥香香的,是我們店裡有名的伴手禮。」我以前也有吃過一口酥,酥酥脆脆的口感真是好啊! 離開沙美商圈,根培老師帶我們進入真正的沙美老街,我們從長合餅店前的一條小路進去,沿著小巷子,跟著指標走就看到沙美摩洛哥了。為什麼這裡叫沙美摩洛哥呢?因為位於沙美老街的頹屋有著沙黃色的建築造型,像極了中東國家摩洛哥,所以被稱為沙美摩洛哥。我們在這裡拍照、聊天、玩耍,除了沙美摩洛哥,附近還有著名的萬安堂,因為它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也是全縣內最古老的保生大帝廟宇。 下一站,我們來到金東電影院,這個電影院充滿四十年代的氣息,一旁的陽翟老街經過整建,特別保留早期店鋪的樣貌,有攝影社、理髮廳、撞球室、澡堂,也是〈軍中樂園〉電影拍攝的場景,所以吸引很多人來拍照打卡。 中午來到位於機場的環保低碳館,導覽員介紹了人力發電腳踏車,它可以減肥,還可以節能減碳。用腳踏車發電很困難,有一位姐姐騎得滿頭大汗,看起來好累喔。還有一個關卡是「手抓拼圖」,導覽員姐姐一直抓不到拼圖,因為拼圖太調皮了,都抓不住,真是有趣。我覺得這次活動很好玩,不但可以騎車,還可以玩拼圖,真是太好玩了!我們吃完午餐,這是大家最期待的時光,大家一起來到風獅爺公園吃吃喝喝的玩耍。這時小麥說:「大家來抓我啊!」大家興高采烈的跑去抓小麥,而我和張翰在一旁平靜的吃著點心,一起呆呆的看他們玩耍。珍穎說:「你們不來玩啊?」我們就搖搖頭的說不要,珍穎就默默的走開了。 最後,來到中山林闖關。有很多好玩的關卡,例如:食物賓果、快問快答、舉旗不定等。「食物賓果」是先翻卡片,你要說出卡片上的閩南語;「快問快答」是由老師出題目,你要很快的用閩南語回答問題;「舉旗不定」是老師用閩南語下指令,你要聽指令舉起紅旗或黃旗。闖關結束,頒獎時,我很緊張的想著:一定要贏。我的心臟「撲通撲通」一直跳。結果,我們這隊得到第二,差一點就要第一了! 我會永遠記住這美好的一天,期待明年的校外教學。
-
阿嬤的拿手好菜
冬天來了,又冰又冷的天氣中,阿嬤的私房好菜——什錦海鮮麵,想必是最能暖胃又暖心的一道料理了。 要做出好吃的什錦海鮮麵,首先要先把薑切絲爆香,再將蔬菜清洗乾淨,海鮮分批下鍋快炒。接著煮一鍋熱水,放入麵條,滾的時候,分別加三次冷水,聽阿嬤說,這就是麵變Q彈的秘訣喔!最後,放入高湯,把蔬菜、海鮮和麵也一起下鍋,最後加上阿嬤的私房「肉燥醬」,美味的海鮮麵就大功告成啦! 上桌後,阿嬤就會對著大家叫:「下來吃飯囉!」一聽到阿嬤的呼喚,我立馬衝到餐桌前,拿了一個大碗公,添了一大碗,等不及嚐了一大口!瞬時海鮮和麵的香味在我的嘴巴裡散開來,再喝一口溫暖的湯,簡直就是人間美味呀!我吃了又吃,吃完了又添,狼吞虎嚥,麵條Q彈,蝦子、石蚵鮮嫩多汁,湯頭溫暖順口,那麼可口的料理,誰能不喜歡呢?吃完麵後,我跟阿嬤說:「今天的麵真好吃!」阿嬤笑笑的對我說:「你吃光光我就開心了。」果然我的阿嬤不但是料理高手,還是一位溫柔善良的人。 我覺得阿嬤做的什錦海鮮麵是一道很好吃的料理,不但消除身體寒意,還可以品嚐到豐盛的海鮮,真是幸福啊!有機會,我一定要跟阿嬤學習煮什錦麵的技巧,讓這個幸福的好味道傳承下來。
-
我要給雨加上顏色
下午外面下著雨,但是我很愉快,因為我可以聽著雨落下來的聲音,可是下雨時家裡的窗戶和門都是關起來的,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變成了什麼樣子,如果給雨加上顏色,就可以知道了。 如果下毛毛雨就塗上淺黃色,因為小小的雨滴讓人覺得活潑開朗、很調皮;雷雨,就染上深藍色,因為轟隆隆的聲響,會讓人覺得可怕、兇猛;豪雨,就著上暗黑色,因為大雨滴讓大家覺得這場雨蠻橫兇暴,整個世界的美麗都會被這個豪雨給沖掉。 如果雨有了顏色,就可以知道翠綠的小葉片上漂浮著雨珠,一隻隻既小又可愛的小蝌蚪,搖著細細長長的尾巴,在小葉片的身旁環繞著,和雨珠玩遊戲是多麼的快樂;如果雨有了顏色,就可以知道庭院裡咖啡色樹幹挺著腰,配上半圓形的葉片,接受雨的滋潤,是怎樣的舒坦;如果雨有了顏色,就可以知道,陽台上圓形花盆,放了一些種子,嫩綠色的小芽冒出土,伸展軀幹,是怎樣的神氣。 如果雨有了顏色,就可以看到外面變得多美麗,世界是不是像大自然一樣奧妙呢!
-
金門小吃-蚵仔麵線
說到家鄉小吃,你會想到什麼?我會想到蚵仔麵線,雖然大家幾乎都不喜歡蚵仔,不過我超愛,它的賣相不是很好,不過吃下第一口,Q彈的口感,讓人想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從小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很愛吃「蚵仔」,外婆都會去瓊林的海邊拿蚵回來煮蚵仔麵線給我吃。其實我本來不敢吃麵線,但因為外婆在麵線裡頭加了蚵仔,令我食指大動,忍不住嚐了一口,哇!也太好吃了吧!從那次之後,只要我肚子餓,都會請媽媽煮蚵仔麵線給我吃。 海蚵在麵線裡翻滾,就像舞者在碗裡跳舞,時間到了!要被主人吃掉了,快跑!它是在海邊長大的,所以鹹甜鹹甜的很美味,但我不知道大家為什麼都不太喜歡吃呢? 希望大家都能多嘗試吃一下外貌不好看,但卻很好吃的食物,給海蚵一次機會。
-
我心目中的美好
美好是一種快樂的心境,美好也是一種生活的選擇。有人的美好可能跟物質有關,有人的美好偏重精神食糧,還有人的美好源自於沉澱的記憶;這些美好,都是生命寶貴的記錄。而比賽,是我心目中的美好。 比賽是一種公平的良性競爭,透過比賽,可以使我們知道自己與他人實力的差距,藉機彼此交流,增廣見聞。比賽也是一種非常現實的衝擊,不管是輸還是贏,給人的心理影響都很大。但「勝不驕,敗不餒」,是參加比賽最基本的心態,我覺得比賽重要的並不是結果,而是過程。準備的過程可能會有點辛苦,但每次的準備過程都會得到不同的經驗,這些經驗會變成養分,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像蟬一樣不斷蛻變。 我曾經參加一場作文大賽,比賽前幾週就開始進行「備戰」--我搜羅了很多資料,不斷閱讀前幾年的優良得獎作品,並練習寫幾篇較有難度的說明文;我希望加強自己遣詞造句的能力,用最精準的文字,寫出最動人的文章,做好萬全的迎戰心態。後來我在全縣初賽得到第五名的佳績,在全國決賽也得到優選。雖然名次不是最好的,但我的書寫能力更加的俐落,在語文領域也變得更有自信了。我覺得成長是參加比賽最重要的精髓。 雖然比賽很殘酷,不過我很喜歡劉俠說的這句話:「有強勁的阻力,才能鍛鍊出強健的體魄。」比賽是我鍛鍊自己的一種選擇,可以看清自己的實力,也可以栽培自己的動力,我喜歡自己遇強則強的習慣。有人害怕挑戰,我卻樂於接受挑戰,比賽是我心目中的美好。
-
最強的對手
從國小以來,練桌球一直是我生活的動力來源,打桌球對於國小沒有課業壓力的我來說,是汪洋中的燈塔、巨浪裡的渡船,每天的生活重心不外乎就是繞著桌球打轉,它在我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我國小一、二年級一直都是全縣的一、二名,每次的桌球比賽都是全場的焦點,也是人人歆羨的對象,一直到了三年級的某一次比賽,出現了一位對手,他擊敗了我,讓我如同墜入萬丈深淵,人生第一次體會什麼是輸球。 我還記得那場比賽,我們打到冠亞賽才相遇,這次比賽的規則是五戰三勝,在開頭我們一人贏兩局,實力不相上下,互有勝負,誰也不讓誰,到了最關鍵的第五局,也就是決定結局的一局,我的好勝心蠢蠢欲動,最後出賣了我,因為一直想要贏,所以在打拍速相持的過程中太急了,一直不斷搶拍,也沒聽從教練對我的戰術指導,只照著自己的想法去做,一意孤行之下,不但沒能發揮原來的實力,整場比賽的節奏也被對手打亂。結果可想而知,我輸了,而且輸得一塌糊塗。 從那次比賽後,我進入了一段低潮時期,椎心刺骨、熱鐵烙膚,這場比賽就像一桶冷水澆熄了我對桌球的熱愛,從此,我收起了球拍,從此不再過問桌球為何物,就這樣過了渾渾噩噩的兩年。到了五年級時,爸爸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一家金門新開的桌球館,就決定帶我去觀摩看看,一開始我百般不願,但去到那裡之後,發現環境非常舒適,教練也很有耐心,能夠提醒我以往沒發現的一些盲點,讓我的球技突飛猛進,終於,我找回了那潛藏已久的為了桌球而燃燒的渴望。 曾經有人對我說過:「當你在難過受挫的時候,總會做出錯誤的決定。」當時聽到還沒什麼感覺,現在想想,這不是就在說昔日的我嗎?僅僅因為一次的比賽失利,就開始不去練球,結果反而荒廢了整整兩年的練習時間,其實比賽本來就有輸贏,不用因為一次微不足道的比賽而因此否定自己。我相信,過去那些失敗和不順,都將化為養分,讓我在未來無論遭遇什麼樣的挫折,都能夠用正向的想法,來迎接每一次的挑戰。
-
偉大的數字
當我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第一次接觸到數字,認為數字好難、好深奧,是一個大人才會用的東西。在上幼幼班時,老師要小朋友們練習寫數字,還記得我那時候寫到摔筆。根本無法感受數字有何趣味。 上了國中,我發現數字有好多種用途。在我面臨龐大的課業壓力時,數字是分數、是名次,它代表我的學習成果,同樣也給我帶來了極大的情緒。每次的測驗,都會有分數的存在,它一出現,班裡的同學有的悲傷、崩潰;有的欣喜狂奔、開心得不得了,或許被譏笑、被處罰;也有機會被羨慕、被崇拜。因此名次的數字往往是我最擔心的。 生活中,處處都是數字。數字可以是業績,它決定我的能力,數字可以是薪水,它帶給我美好的生活。生活中遇見的各種數字,除了表面的意義之外,背後也許是多樣的情緒變化。 從出生到成人,我一步步、慢慢地了解到數字的意涵,以及它的奧祕。我發現數字真的很偉大,能創造出這麼多的文明生活。
-
在這時,我願意等待
有些等待也許枯燥乏味;有些等待也許充滿期待與驚喜;有些等待也許充滿艱辛。讓你所等待的事情是好是壞,所等待的時間或長或短。每個人所等待的事情各有所異。而你為什麼願意等待?等待的又是什麼? 我等待的是太陽升起的那一刻!清晨,大地都還在睡夢中,路上沒有車子的喧囂,沒有熱鬧的人群,只有我和家人彼此說話的聲音。一切準備就緒到山上看日出。一步一步,慢慢地走,過程中有說有笑,走累了就休息。爬山的路很長很遠,走得上氣不接下氣,但是心中沒有一絲後悔!經過長途跋涉,終於爬到山頂,心中的喜悅無法言喻,這是久違的喜悅! 登頂後,把相機架好,準備迎接日出!一開始天空有點微微的光亮,淡黃色、橘色的雲海開始翻湧。太陽公公害羞地把頭慢慢探出來,光芒四射的慢慢升起,這時,我開心的笑了,同時我哭了,這就是我早起,辛苦爬山想看到的。如此壯觀的景色啊!陽光灑在淚流滿面、合不攏嘴的臉上,那一刻的我真的好幸福啊! 早起上山,雖然很累,但是為了看太陽升起的那一刻,我願意等待。看到日出的那一刻,所有的艱辛、睡意,早已煙消雲散!為什麼願意等待?因為這是我朝思暮想的,我願意為我所想要的而等待。想要有好的結果,需要付出。為了所想要的付出行動,你的等待,將是值得的!
-
下個階段
人生隨著時間,會不停的改變,無論是想法、目光或是價值觀,都會隨著經歷的事情逐漸成熟,從幼兒的無知天真,到了學習知識、常識的小學生,再到如今準備邁向高中的我們。 在這個階段,我們會變得在意外表,有些人會變得極其自卑,有些人則是狂傲無比,在這時影響我們的就是朋友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非常幸運的是,我有個很聰明但很愛講話的朋友,當我拿著成績單洋洋得意時,他總能用更高的成績讓我可以持續追趕著他;我還有一個可以傾訴的好友,每當我哭訴煩惱後,都能被他講的笑話而轉憂為喜。 而且他們都各有特長,有些是能言善道,有些是聰慧無比。上了高中後,據我多數朋友的了解,壓力無比大,那麼,既然不能預知未來,我也只能先奠定基礎。面對壓力,只能靠著自身態度扛住,保持樂觀,不被絕望打倒,再來,必須有認真的態度,就算是極具天賦的人,未經雕琢也只是一塊璞玉,其實不光是高中,在未來,社會中並不缺聰慧之人,往往認真或特長才能打動人,所以,即使面對未來仍舊感到迷茫,我也不想渾渾噩噩的度日,認真、上進都是可以做到,正如孟子選中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樣,只要能熬得住苦中苦,在未來必成大器!
-
雖然不贊成但同意你的說法
七年級是國中的第一年,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生動有趣,那麼的印象深刻,所有的認知都還停留在基礎上。在這一年內發生了一件事,使我們的感情更加緊密,使我又學到一個好像很簡單,但又蠻重要的事。 差不多在四年前,因為一些因素在美國認識一個小男孩,在回國之後我們依然還有保持聯繫,我們習慣每個月底一起選出一部電影來看。有一次,在看完之後,我和他對電影男主角有不一樣的見解,他認為男主角欺騙警察、在路上超速駕駛的違法行為是不正確的,但我認為男主角為他多年癱瘓、整天鬱鬱寡歡的好友難得出門,友情至上,就算行為不妥,那又何妨,雖然站在他的角度,能夠理解他的想法,但我們還是吵起來了。 最後我還是妥協了,心不甘情不願地說:「對,你說得完全正確。」在那剎那間,他安靜下來,原本煙硝四起的空氣,炮聲隆隆的聲音,劍拔弩張的氛圍,都在那一瞬間退散。逐漸籠罩我們的是微微的尷尬,以及從沸點一百度降至二十七度的空氣,那是個相對而言更為舒服、平靜的狀態,那是個更適合談話的氣氛。 在這時我才明白「雖然不贊成但同意」這件事的重要,生命中很多事情沒有絕對的對錯,試著認同他人的話不但可以免於讓你聆聽他的長篇大論,還可以讓你們的對話更加的順暢。我覺得「同意」是一件重要的事,它能使人際關係變得更好,所擁有的知心好友會更多,有時先低頭不是因為我們認輸,而是我更珍惜這段關係,未來在危急時刻,這些人也會盡他們所能伸出援手,而這些將會成為生命中寶貴的財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