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我所知道的城中校園
金門縣金城國中-一座歷史悠久的建築,一座全台第一所實施十二年國教的學校,一座位於戰地陣線、保護台灣、捍衛自由的歷史長廊。 從空中俯視,它是被海、樹木包圍的世外桃源。漲潮時,海水是玩樂的小孩,飛快地流入校外的浯江溪,陪伴著學生上課;退潮時,海水和他的朋友說再見,也向學生告別。這裡的樹,歷經滄桑,一圈圈的年輪,訴說著他們的故事,見證著我們的成長。 站在大門口看學校,門口上一處處斑駁,說著那段只屬於它的黃金歲月。往裡頭走,蔣中正先生的人像矗立於眼前,下方寫了「敦品勵學」,提醒學子們要有好的品性,更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來到勵學樓,一樓是學務處。在那裡,九年級生拿著書靠在桿子上,靜靜的閱讀,思索著未來的方向。二樓是導師辦公室,三樓是專任辦公室,這裡有一群八年級生,在教室裡爭先恐後的背誦單字。四樓是教務處,是七年級的地盤,下課時他們常打鬧成一片。五樓是校長室,也是最安靜的一層樓。 後山,是呼吸芬多精的地方。不過,我很少停留於此,所以,我只知道那兒有兩個防空洞,其餘都不清楚了。 有人說,這世界不是缺少美,是缺少發現。有人認為,學校只是學習的地方,但是,我認為城中是一部充滿著活力的歷史書,等待大家細細品味它的好。
-
永不放棄的我
「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時間短暫一下子就過完了,但在這段時間卻有許多令人難忘的回憶,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菁英盃女勇組的決選賽,這場比賽讓我體悟了堅持到底的精神。 比賽開始了,球在球桌上來回的奔馳,我也奮力地把球打回去,希望能贏得比賽,但事與願違,我連輸了兩局,第三局又打成九比三落後,轉眼間就要輸了,當時我頂不住壓力哭了出來,教練就舉了暫停的牌子,讓我調整心情,中途他告訴我:「品蓉你還沒輸,還記得你三年級怎麼贏嗎?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只要還有一絲絲的機會,你都要想辦法拚回來,別人還沒打死你之前,都要想辦法反咬一口。」聽完了這段話,我重返戰場,繼續比賽,一分一分慢慢追,以十九比十七成功拿下第一局。最緊張的時刻到了,整場比賽的最後一局,第五局,一場最激烈的比賽開始了,一比一、二比二、三比三,一路打成平手,最後打到揮汗如雨時,一顆球飛過了網子,飛過了桌子,比賽結束,我贏了,我成功了逆轉勝,得到了第三名,比賽結束,我在爸爸的懷裡哭了出來,喜極而泣。 這次的比賽令人非常難忘,因為是我第二次參加選拔全國賽,也是最後一次進全國賽。從跌到谷底再一路攀爬到地上,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
工作世界,我看見……
在這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許多人選擇生活在高樓大廈林立的都市中,有的人的工作是美容師,有的人是教師,有的人則是選擇當早餐店的廚師,這一些都是屬於二、三級產業的工作,那一級產業的人呢? 你知道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所吃的食物,例如:水果、肉類、米飯……等。都是來自於一級產業的農民辛苦耕種來的,他們每天早出晚歸的到農田裡灌溉、施肥、除草,早上出門拔菜,拿到菜市場裡進行販賣,一株菜的成本雖然不高,但是那都是農民們不畏烈日灼熱曝曬,頂著大太陽完成的,那些都是他們的心血,真的是十分的辛苦啊! 還記得在我小的時候的記憶中,我常常一大早陪著阿公到田裡面抓一隻一隻的小菜蟲,我的阿公常常跟我說:「不要噴農藥,農藥對蟲跟人都不好,蟲用手抓就好了。」所以,每天一大早抓菜蟲,變成了當時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如今年輕人都不想留在家鄉做一級產業,各個離鄉背井,導致人口外流的情形愈趨嚴重,這一點我覺得值得認真的探討。 人們都十分努力的在工作,我們不應該隨意地批評別人的工作,職業沒有貴賤,要懂得去尊重他人,更何況,行行出狀元。
-
從陌生到熟悉
「分別」是人生必經的路程,沒有人可以永遠陪著你,離別總是帶著悲傷的色彩,不是只是為即將分隔兩地,更是因為彼此都明白對方將會淡出自己的生命,曾經鮮活的記憶也會被時間沖淡了顏色。但是,分別也是相逢的開始,會有新的人、事、物填滿生活的空缺。 五年級我就要搬家,從自小生活的新竹飛越海峽,來到離島金門。在知曉即將搬家之前,我對這個島嶼不了解,只是對朋友和新竹繁華的街道很是不捨。從空中俯瞰地面,閃爍著光點的大地逐漸遠離,只剩幽藍的海面像凝固一般映在眼裡。一個小時後,一座充滿樹木與綠蔭的陌生島嶼出現了。環顧四周,稀少的車輛和新竹完全不一樣,路上還可以看見吃草的牛隻,讓我吃驚不已,一塊又一塊的田地,是在都市長大的我不曾見過的景象,而這陌生的小島將是我生活且逐漸熟悉的地方。 習慣了金門的生活步調,每每回到台灣本島,都會被川流不息的車流嚇到,懷疑以前的自己,為何走在快速掠過的車子旁,也能從容不害怕。曾經的熟悉變得陌生,陌生的小島也成了要「回去」的家。現在我清晰知道金門的哪條路會通到哪裡,知道出了家門往哪個方向走會到達我要去的地方,我已經熟悉了這裡的一切。 人都有一種能力讓自己適應各種環境,用來保護自己,就是習慣,讓自己習慣了某一件事,就不會再排斥,從陌生到熟悉只是習慣的過程,人生總是如此。
-
感恩季-我最想感謝的人
一年一度的感恩節又要到來了!每年十一月末端就是感恩季。有人要感謝自己的家人,無怨無悔的照顧我們,無時無刻的關心我們;有人要感恩如膠似漆的好朋友,總在最無助時挺身而出;有人要感謝自己的偶像,在低迷時看見明星的故事,總能抬起頭繼續前進。而我要感謝國家的守護神-醫護人員。 新冠病毒壟罩了全世界,我們與病毒猶如第三次大戰的敵對,生活作息更是變得緊張無比。為了防止病毒的侵入,我們必須戴上口罩,最重要的是,國家有一座城堡不斷的與病毒對抗,就是醫院;而醫護人員成為士兵,勇敢的與病毒打仗。每每看到他們全力以赴的搶救染疫者,總讓我覺得心酸,每天要洗上百次的手,噴無數次的酒精,那細滑的手瞬間變得非常粗糙。在歐美國家,許多民眾在自家陽台上唱歌,吹口哨,甚至開啟了演唱會,為的就是要感謝慰勞醫護人員拼命和勇敢救護病患的精神,因為他們無懼病毒的威脅,安慰染疫者不放棄自己的生命,奮戰到底努力到最後一刻。我非常敬佩醫護人員無私的精神,守護著一顆顆徬徨不安的心靈,鼓舞病患一起對抗病魔的決心。 雖然身為小學生的我能夠貢獻的心力有限,無法實際親臨現場幫忙或表達感謝,姑姑身為醫護人員,讓我特別能感同身受醫護人員家屬的種種擔憂和不捨。因此,我想對姑姑和所有的醫護人員獻上一段加油打氣的話語:親愛的醫護天使們加油,即便面對最險峻危險且看不到的隱形殺手│新冠病毒,你們仍無私善良的守護著我們;即使疫情每況愈下,你們仍英勇地挺身在戰場的第一線;即使面對重如泰山壓頂的壓力,你們仍使盡全力力挽狂瀾,衷心感謝你們。你們的勇氣與毅力正是保護國家人民的盾牌,如果沒有你們,可怕的疫情將無情的吞噬一條條寶貴的生命。你們的體力耐力在笨重濕透的防護衣下顯露無遺,如果沒有你們,在突如其來的疫情下,只怕兵敗如山倒,全心全意的祝福你們在艱難的日子裡仍要保持樂觀有信心,不被可惡的病毒打倒。我們一起手牽著手,共面對這一場世紀之最的硬仗! 隨著天冷歲末的感恩季節來到,我更能用一刻真誠敬佩的心,來感謝祝福在未知茫然的世紀大戰中,犧牲家庭生活和個人生活品質的醫護人員。每每看到醫護人員為了搶救患者時的辛酸,都讓我感到不捨;每每在節節敗退的疫情衝擊下,看到醫護人員像個鋼鐵人一樣的勇敢奮力,都讓我們更能堅持到底,期待明日的撥雲見日。感謝每一個堅守崗位的防疫英雄;感謝每一顆守護彼此的勇氣決心!
-
向悲傷告別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一定會有悲傷。這股悲傷可能會出現在親人死亡的時候,讓你痛苦好一陣子;這股悲傷可能出現在學校被霸凌的時候,讓你完全不知所措;這股悲傷可能出現在事業危機的時候,讓你流浪落魄。而我自己最大的悲傷就是阿公過世後的那份孤寂。 還記得以前每天放學之後,一進家門,就看到坐在餐桌前看電視的阿公,我總會說一聲:「我回來了。」因為阿公比較聽不懂國語,所以我都說閩南語,打完招呼之後,我趕緊放下書包,準備開始寫作業。寫作業的時候,雖然我安靜的寫著,阿公也靜靜的坐在一旁,但是在這段無語中,我知道我陪著阿公,阿公也陪著我,我很享受那種感覺。感受背面一直有一個人陪著我,讓我在家中感到不那麼孤單,甚至有一些些溫馨。 可是好景不常,阿公因為生病而過世了,這樣的事件讓我難以置信,原本好好的一個人,居然就這樣離開了!因為阿公過世,我的生活完全不一樣了,現在放學回到家,打開門之後沒有人可以打招呼,沒有人陪我寫作業,就好像走入了一個無人的牢籠之中,讓我每天回到家,都回不到我印象中的那個「家」了。 過了好一段時間,我已慢慢放下,已經慢慢適應了一個人的日子,準備和悲傷說再見,回想起這份悲傷,突如其來卻又帶給我許許多多的感受,更是帶來了滿滿的成長。在這段時間裡,慢慢的我可以一個人寫作業;慢慢的我可以一個人在家,其實這股悲傷並沒有永遠的消失,而是一直陪在我的身邊,陪伴著我長大。 雖然無法馬上走出這個深淵,但最終仍是要走出來的,我會將這份悲傷收藏在心底深處的一個藏寶箱中,永遠的收藏著。
-
溫暖的校園
我的校園能帶給我溫暖,我的校園能帶給我希望,我的校園能帶我遨遊書海,每當走進校園裡學習,就像看到一道光,帶領著我們成長茁壯,校園雖然沒有很大,卻充滿著溫暖。 我就讀古寧國小,學校還有附設幼兒園,小朋友一下課就會跑到一旁的遊樂設施玩,臉上都掛著笑容,操場旁有一棵很古老的榕樹,小時候我們經常來這邊玩,大家都會在這邊談天說地,升上國小之後 我們更喜歡上三樓的圖書館閱讀,古寧國小的圖書館有著很多寶藏,一走進圖書館你會看到大大的摩天輪書櫃,裡面放著我們最喜歡的新書,大家安靜的在圖書館的各個角落看書,從圖書館走下樓的時候會發現班級就像菜市場一樣,跟圖書館真是截然不同啊!有熱情討論題目的同學,有玩耍遊戲的同學,有互助合作的同學,校園裡到處充滿大家的歡聲笑語。 我喜歡溫暖的校園,老師時常給予我們溫暖與關愛,同學經常伸出援手幫助我們,雖然有時候會吵架,但是很快就會和好了,我很開心能在溫暖的校園裡學習,讓我快樂的學習與成長。
-
好吃的廣東粥
我的家鄉位於充滿戰地風情的金門,在金門有很多令人食指大動的美食,而我最喜的是廣東粥,每當我肚子餓的時候,吃了它總是讓我精神百倍。 金門廣東粥起源於二十世紀,整鍋粥煮完看不到一粒完整的米。當時是因為許多鄉親到南洋打拼,數年後,鄉親衣錦還鄉,將粵地好滋味「廣東粥」傳回金門。還記得我第一次吃廣東粥時,我摸到裝廣東粥的碗,天啊!好燙!貓舌頭的我一口也不敢吃,可是媽媽叫我試看看,我小心翼翼的拿起湯匙吃了一口,哇!好好吃!湯匙放進嘴裡時,香味撲鼻,於是我一口接一口地把一整碗粥吃完了。 每次去吃廣東粥時,都會看到老闆先煮好一大鍋濃稠的粥,加入水、肉丸、肉片和蛋花煮沸,並加上香菜,撒上胡椒粉,外表看似平凡的廣東粥,味道卻不同凡響。肉丸一口咬下時,鹹鹹的肉汁溢滿口腔,蛋花軟軟的,搭配粥一起吃,簡直就像在天堂!肉片外表光滑,口感軟嫩且Q彈,粥雖然吃不到一粒米,但這就是特有的金門味,吃完後總是讓我十分滿足。另外,金門人吃廣東粥時有一種習慣,那就是配油條,油條金黃色的外皮酥脆可口,配上令人垂涎欲滴的廣東粥,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啊! 對我來說,廣東粥是一項很特別的家鄉味,因為它用平凡無奇的材料,讓遊客留下無比深刻的記憶,所以來到金門你一定要吃的就是-廣東粥。
-
做時間的主人
文學家魯迅曾說:「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和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大家的時間都一樣多,但做事的效率卻有天壤之別,有些人時間掌握得宜、成效好,有些人卻一事無成,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在於懂不懂得「做時間的主人」。 發明家愛迪生是一位時間管理大師,從小同情心重的他一心只想幫助別人,不過因為實驗成功的機率很小,珍惜時間的他不常睡覺,到最後他做出了許多造福世人的發明,而魯迅也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意擠,還是有的。」這兩位名人都是時間的主人,每一分每一秒都由他主宰和安排,從來不會虛度光陰。 反過來說,如果濫用時間,會有什麼嚴重的後果呢?以我為例,當我在讀書的時候,只要聽到電視發出的聲音,就會亂了分寸,想要草草了事,趕快衝到電視前去收看自己最喜歡的節目;有時遇到功課不會的時候,就直接呆坐在位置上,等待別人給我答案,便宜行事。 對於這樣的情形,我們應該善用時間,而不是白白浪費自己的時間,將時間拿來做一些毫無任何意義的事情,應該要將時間做好妥善的安排。 古人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懂得利用時間,就會妥善的安排工作和休息,做時間的主人就能夠將時間發揮最大的價值。
-
我的媽媽
媽媽像廚師,她會煮我愛吃的菜,有酸酸甜甜的番茄炒飯,還有香香脆脆的雞翅膀,媽媽煮的每一道菜我都愛吃。 媽媽像裁縫師,她會幫我處理破掉的褲子,也會幫我修改衣服和縫壞掉的鈕扣,讓我每天都穿著舒服的衣褲出門。 媽媽像春天的太陽,每天陪我讀書和寫作業,偶而還會陪我玩鬼抓人和聊天,讓我感覺每天都很溫暖。 謝謝媽媽用心的照顧我,我是幸福的小孩,我要大聲對媽媽說:「媽媽,我愛您,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