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2018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主題演講與研討會論文摘要

發布日期:
作者: 陳益源。
點閱率:13,583
字型大小:

11月18日金門場第二天之摘要
主題演講
1.郭培貴(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教授):〈明代金門舉人進士的仕進狀況及其貢獻〉
明代在金門島考出去的舉人共有66名、進士有19名,他們在中央分別擔任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兵部左侍郎、郎中、主事、編修、給事中、都察院經歷、國子監助教,在山東、南直、雲南、廣西、浙江、四川、廣東、湖廣、江西等地分別擔任布政使、布政司參議、按察使、副使、僉事、知府、府通判、府同治、府推官、知州、州判官、知縣、教諭等官職,在不同的職位上做出了重要貢獻,有的還產生了全國性的影響。
研討會論文(12篇)
1.蔡振念(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蔡復一與金門同鄉交遊詩歌考釋〉
中國人重視鄉誼,所謂人不親土親,因此旅居在外,每有同鄉會及同鄉會館之設立,以連絡同鄉情誼。文人以詩文會友,同鄉之間,總會詩文酬答,或增進感情,或敘鄉思。
本文所欲細論者,為蔡復一和金門同鄉間的詩文往來,從附錄蔡復一交遊人名考中可見,在蔡復一詩集中人名可考的一百餘人中,八閩詩人佔了61位,比其它省份總計的52人還要多,可見蔡復一對同鄉情誼的看重,在八閩詩人中,金門籍共有9位,幾乎可以說當時金門有科舉功名的詩人,蔡復一皆與其有詩文贈答。本文試析論這些詩人生平及蔡復一之贈詩。
2.呂成發(福建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特約研究員):〈論近代金石學宗師│金門書法家呂世宜的文化影響〉
清代嘉道時期的著名學者和書法家呂世宜,祖籍金門,幼年遷居廈門,自少即嗜學好古,其書齋愛吾廬中,收藏金石甚富,見有古物即傾資以求之,後赴臺講授金石學與書法,不僅為臺灣的金石學奠定了初步的基礎,也有力地推動了臺灣士大夫學風的更新,有「臺灣金石學導師」之稱。
呂世宜的書法藝術也在金門書壇留下了實實在在的印跡,其身受當時學術氣氛所感染,流傳後世的作品大多以金石和書法方面為主,在古文、文字學的領域水平頗高,各體書法兼長,不難看出呂世宜在書法藝術的實踐上,為清代中期臺灣文化的發展,以及臺灣、大陸之間的文化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清代道光、咸豐以後的金門書家,受呂世宜書藝影響的亦不在少數,對於臺灣清末和日據時期的書壇皆具有重要影響。
3.甯國平(金門縣政府參議):〈浯江舉人林豪東渡臺陽詩文及行止探究〉
林豪一生著述極豐,以「浯江詩人」自居。楊雲萍在所著《臺灣史上的人物》一書中,嘗謂:「宦遊來臺的大陸人士,每有關臺灣的著述,只若以著述的數量論,林豪當被推為第一,至少他是數量最多的一位」,並將林豪列為120位臺灣史上的人物之一。林文龍認為清代往臺灣發展的科舉人物,知名度甚高的有兩位,其中之一就是林豪,渡臺後成為豪族門客。
本文主要探討林豪於同治年間,離鄉背景,首次東渡臺灣頭尾七年的行止及其詩文。林豪寓居臺灣的期間,曾多次來回遊歷北中南各處風景名勝,留下可觀的臺陽草上100首、臺陽草下98首,記述、分析這些紀遊詩、感懷詩、詠史詩的詩作年代及其背景意義,重建林豪書寫臺灣經驗實景,期有助於了解清末浯江舉人林豪東渡臺灣的時代背景及難辛歷程。
4.洪瑛鈞(國立金門大學都市計畫與景觀學系助理教授):〈島嶼生態博物館之可行性研究│以金門島為案例〉
  金門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與歷史發展保留了豐富的古蹟文物、傳統聚落、軍事遺跡及自然資源。本研究探討將戰地、生態、閩南與僑鄉文化串聯成一座生態博物館之可行性,期望透過生態博物館之理念對金門在地文化進行保存與傳承。
本研究以金門全島做為生態博物館之可行性為題,經由文獻回顧與專家訪談,本研究整理出4大指標構面、34項影響因子,再透過專家訪談方式擬定出一份初步問卷,接著採用模糊德爾菲法,來篩選金門做為生態博物館之可行性評估項目,最後透過AHP層級分析法確立金門生態博物館各面向權重,並建立一套金門島做為生態博物館之可行性評估架構。研究結果顯現各評估因子對於金門島做為生態博物館之權重關係,生態與閩南依舊是金門現在或未來的發展主軸,而僑鄉色彩逐漸消逝,在金門唯有洋樓建築最能凸顯僑鄉風采與喚醒祖先下南洋艱困的記憶,戰役文化則隨著兩岸的和平關係原有十萬大軍的榮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觀光導向的發展,無論是軍事博物館的參觀行程或是坑道、軍事據點與砲堡的軍事體驗活動,戰役文化的價值仍待提升。
5.吳東憶(北京開新創意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邊境小鎮烈嶼│未來城鄉與地方產業之永續發展〉
  未來城鄉將受到全球化、科技發展與人口結構等重大推力改變而影響,同時如能給予未來城鄉永續發展的願景,並打破傳統思維的阻力,可望為城鄉發展打造一個充滿想像與希望的未來。
  烈嶼鄉為金門縣唯一的離島鄉鎮,自古即有扼制閩海、屏障金門的地理優勢,距離中國大陸只有5000公尺。早期雖因戰略地位重要,有12000名官士兵駐守,故而發展出以服務軍人為主的家庭店家經營模式,但隨著兩岸關係改變,目前僅剩500名官士兵,常駐人口大幅下降,至今雖還能保有多數既有之原始生活風貌以及自然景觀,但如何讓烈嶼鄉在未來城鄉發展趨勢的巨流中能脫貧換骨而出,是當今所需面臨的課題。
  未來烈嶼的城鄉發展願景是打造烈嶼成為兩岸傳統產業轉型、提升、創新與永續的新典範示範基地,讓這個邊境小鎮不再只是邊境,而是可以延續過去的歷史地位的精緻小鎮。從永續城鄉空間發展模式策略規劃,導入未來發展情境與議題,並結合地方產業從保價收購到跨界經濟的產業翻轉創新思維,將烈嶼蛻變成為一顆發光發熱的耀眼觀光休閒島嶼。
6.蔡志堅(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博士生):〈慢城金門:一個「天地靜好,歲月無聲」的架構想像〉
  金門解嚴後,在民主自由經濟運作下,居民需要怎樣一個金門,既要繁榮又要寧靜,杜拜、港、澳、星論述各有良窳,當財團巨大資金主導時,缺少在地各自發性全民參與與實踐,宜居宜遊自然受到考驗,如何永續?尋找因地制宜且可行成功案例來參考之必要性,刻不容緩。
  「慢城是全球都在找的那種生活環境,意味著遠離現代,回到永續的生活。」國際慢城組織於1999年由四個義大利小城鎮發起,所倡導之國際慢城憲章以保護環境、當地風俗、文化資產、推行健康飲食等主張,提出慢城認證涵蓋七大面向、八大公約與72項指標。至2017年止,全球已有30個國家,213個城市通過認證。臺灣自2014年起迄今,已有花蓮鳳林、嘉義大林、苗栗的南庄與三義獲得慢城認證。
本文擬說明「國際慢城憲章」在臺灣施行情形,並以金門某一鄉鎮做為對照,試圖建構參考指標,深信當每個人都熱愛自己土地成為共識,自然連結文化、人群、物產、地景成為永續的可能。
7.鄭有諒、袁興言(備役將軍、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1949年之後金門軍事工事建築之探討〉
金門做為1949至1992年的國際冷戰前線區域,曾歷經史所未見的高度軍事化統治及社會控制。而自解除戰地政務之後,金門軍事建築群已失去了當初的備戰機能,而被認為具有申報世界遺產潛力。金防部也逐步減少駐軍人數並退出既有軍事據點。在此一研究時勢之下,本文選擇1949年以後為探討時空,應用近年解密的軍事公文檔案,與既有的口述戰史相互對照。或能以空間歷史研究方法,為金門軍事建築文化資產保存價值的討論提供更有歷史真實性的基礎。
8.吳啟騰(金門環境教育學會理事長、閩南師範大學博士生):〈金門古河道環境變遷與生態文化探究〉
金門古河道位於金門島中央部分,目前大部分為金門國家公園之所在地,其地質地貌變化非常複雜,可代表金門地景變遷之歷史痕跡。金門早期原本是林木蒼鬱之美麗仙洲,然因受歷代兵燹之苦,且濫砍濫伐的結果,使這一帶地質成為一片寸草不生的紅土臺地與丘陵。由於時代及環境變遷,自1950年後,政府全面植樹造林,從綠化金門到美化金門,現已綠樹成蔭,儼然成為一座美麗的森林遊憩區。由於這一帶的地景生態環境快速變遷,且深受人類活動之干擾,呈現「人與環境」的動態軌跡與生活經驗,對金門未來發展影響甚大。
本研究希望透過研究者的經驗與相關文獻之回顧,探究金門古河道一帶環境變遷的特殊性,並從環境變遷過程中,對金門古河道「人與環境」互動下之演變提出看法,主要研究目的有三:一、探究金門古河道的分布區域與地理環境;二、探究金門古河道環境變遷與生態文化演變;三、探究金門古河道村落社區發展與自然生態。
本研究成果可做為未來金門環境與文化發展的參考,並在相關單位的規劃與建設,具有繼往開來之省思與維護,進而做為金門未來建設的與永續發展之重要依據。
9.吳綱立(國立金門大學都市計畫與景觀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建構供給導向的生態公交引導發展模式來促進金門城市區域的永續與緊湊發展〉
本研究採用緊湊型城市的觀點以及融合過境投資和社區發展的概念(以供給為導向的方法),通過整合BRT TOD和生態社區發展的概念,提出了BRT綠色交通導向發展(TOD)模型。為了促進快速增長(或轉型)城市和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採用加強經濟高效的公共汽車快速交通系統與社區發展之間聯繫的觀點,並利用目前正在遭受城市化和蔓延的金門-一個轉型島嶼地區-做為一個經驗案例背景,本文將明確解決所指出的研究問題。通過採用涉及跨國案例研究、預測、GIS空間分析、問卷調查、層次分析法(AHP)和深度訪談等研究方法、本研究提出了一種具有成本效益的Green-TOD規劃模型,基於建議的新興島嶼地區BRT系統,將根據幾種情景對擬議規劃模型影響的研究區未來城市發展模式和人口分布進行模擬和分析,並將實施擬議的綠色TOD規劃模型以及相關社區發展的關鍵技術,希望促進正在研究的島嶼區域的緊湊和可持續發展。
10.江柏煒、陳成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兼主任、閩南師範大學博士生):〈匠藝知識的在地實踐:金門大木匠師翁水千寸白簿與營造禁忌之研究〉
做為文化的載體之一,金門的傳統建築是家族主義象徵,再現了天地人之間和諧共生的哲學,是生活、生產與再生產的真實場域,其建築美學與藝術表現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面向;其中,匠師及其建築匠藝是最關鍵的知識實踐。
本文以金門著名大木匠師且於2016年榮獲文化部大木作技術保存者的翁水千(1937- )為例,討論其建築匠藝的養成及其實踐,並探究金門地域建築的哲學與知識。首先,探討師承自盤山翁氏大木匠師翁德定、翁金玉派下的翁水千匠藝之養成過程;接著通過他所謄寫及繼承的《翁德定寸白簿》的文本分析與實例比對,了解傳統建築的尺寸計畫,特別是吉凶所繫之空間關係,進而闡述匠師的設計匠藝;再者,從營造禁忌的面相,了解大木匠師的空間布局與空間倫理,進而闡述金門傳統建築的文化內涵;最後,從無形文化遺產的概念評價翁水千匠藝的成果。
11.卓雯雯、楊惠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博士後研究員、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碩士):〈無形文化遺產傳習機制之研究:以金門傳統建築匠藝傳習為例〉
  本文以金門地區傳統建築匠藝傳習制度為基礎,探討在傳統工匠知識傳授需透過臨場教習及實務操作、由做中學習之傳習制度,在受到現代職場環境改變之影響下,傳統的習藝機制可進行調整以使人才培育獲得較大成效,可透過臨場實務教習及實務操作,一方面讓執業者或徒弟拜師後直接擔任助手,跟隨傳習者在營造工事現場學習;另一方面,亦可讓傳習者在技術傳習方法上更佳精進,配合時代脈動同步注入教學新理念。
12.林宜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博士後研究員):〈金門土水修造及瓦作技藝研究│以人間國寶莊西勢為中心〉
莊西勢,業界尊稱「西師」,金寧鄉西浦頭村人,十三歲起跟隨王振用等師傅學習土水修造技術,屬小徑工匠群第三代傳承人。其精通泥水作,深諳金門傳統民居或西式洋樓建築寸白規劃與禁忌,講究灰料調配、灰縫作工細緻;尤擅作脊鋪瓦,注重屋脊與脊頭曲線設計、分瓦路、出檐等細節。莊師傅以金門地區紅土為材,依傳統工法建造屋脊,尤其重視燕尾起翹曲線、脊頭裝飾,以脊頭圓弧尺度優美、比例大方勻稱著稱,秉持傳統古法修繕,亦保留了金門地區土水營造用詞。因傳統土水修造幾乎無繪製圖面,多數以現場實做為技術表現。職是之故,本研究採口述及影像紀錄為初步紀錄方法,再將口語表述及現場指認轉而繪製成西師營造步驟,做為土水修造匠藝保存的一種有效研究方法,繼而成為匠藝傳承基礎資料。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