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落番四百年〕閩南文化根扎南洋四百年 宗教篇:柔佛古廟、青雲亭

發布日期:
作者:
點閱率:7,386
字型大小:
柔佛古廟神遊典禮前的洗街儀式。(攝影:亞力) 柔佛古廟神遊典禮前的洗街儀式。(攝影:亞力)

﹝採訪整理:亞力、王憶如﹞
﹝撰稿:僑訊小組﹞
神廟是華人前往南洋初期時的根據點,早年神廟除了是信仰的中心,還有管束華社各幫、慈善,殯葬等實際的管理職。今日落番四百年,就帶大家來認識早期華人神廟,認識華人如何在異邦從相互約束到相互扶持。
【柔佛古廟】大馬最神聖的神遊
每年到2月,就會有將近數十萬人湧入馬來西亞新山,為的就是參與柔佛古廟遊神慶典,這一場慶典是東南亞最大的神明遶境活動,全盛時期甚至有兩百萬人參加,這是屬於華族的重要慶典。
今年2023癸卯年柔佛古廟遊神盛典2月11日舉行,柔佛蘇丹依布拉欣陛下今年是第四度受邀出席這項民俗嘉年華,現場人山人海,場面歡騰熱鬧。
全程逾7公里的眾神夜遊,經過新山烏魯阿逸摩力路、耶耶亞哇路、敦阿都拉薩路、阿逸摩力路、依布拉欣路和黃亞福街等,沿途善信手持著香、雙手合十膜拜祈福。
同時,護轎者不時大力搖晃神轎,熟悉的「興啊!發啊!」吶喊聲此起彼落,代表新山五幫各自會館顏色的遊神服,則形成另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談到新山五幫,就要來分享一下柔佛古廟的故事:
柔佛古廟(馬來語:Kuil Kuno Johor)是位於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市直律街的神廟,古廟周圍都是高聳的摩天大樓包圍著,非常有新舊融合的感覺。
兒柔佛古廟可以說是新山最古老的建築物之一,象徵著五幫不同籍貫的人相互合作的精神。傳說柔佛古廟是由十九世紀柔佛州著名港主陳旭年等先賢倡建。
雖然沒有碑記可考其年份,但廟中現存有兩件文物:匾額和銅鐘,前者書「同治庚午」(公元1870年),後者刻有「同治乙亥年」(公元1875年),說明了柔佛古廟最少已有一百廿六年的歷史。
而前文提到的五幫就是「廣肇幫」,「福建幫」,「客家幫」,「潮州幫」和「海南幫」。
安置在柔佛古廟的五尊神明分別是新山海南會館信奉的趙大元帥、廣肇會館的光華大帝、客家公會的感天大帝、福建會館的紅仙大帝和柔佛潮州八邑會館的元天上帝。上述五個會館和公會,在新山地區統稱為「五幫」。
所以柔佛古廟之所以成立,就是因為當年的僑領們為了讓新山五幫更團結,特地建造,在迎接新山五幫的神尊進駐柔佛古廟內接受供奉。
柔佛古廟的事務,目前由新山華社最高領導機構,新山中華公會屬下的「柔佛古廟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
一年一度的柔佛古廟遊神盛會,在2012年獲馬來西亞政府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可以說緣起於「小汕頭」的柔佛古廟,其建立初期具有明顯的「潮州色彩」,但在柔佛港主時代(1855年)的歷史格局下,它容納了五幫,成為新山不分籍貫、人 人皆可供奉膜拜的華社神廟。
也透過五幫分責共同祭祀,讓在新山華人非常的團結,成就了今日的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新山。
柔佛古廟遊神活動
遊神慶典以農曆正月十八晚上的「亮燈儀式」掀開序幕,之後的四天便有「清道洗街」、「眾神出鑾」、「眾神夜遊」和「眾神回鑾」等儀式進行。
而柔佛古廟遊神前會先洗街,五幫會的子弟會用柚子葉沾上聖水,並用米與鹽一起,撒在預定遊神街道上進行除穢,為眾神明開道,警告妖魔鬼怪迴避。而每次洗街完畢都會下起大雨,連老天爺都一起來洗街,準備迎接盛大遊街活動。
慶典的重頭戲是正月廿一(星期五,2月17日)晚上的「眾神夜遊」。是時,廟裡供奉的五尊神明會被信眾「抬」到新山市區環繞一周。期間有很多神廟都會來共襄盛舉。
青雲亭│最古老的華人廟宇,也是華社的管理府衙
青雲亭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華人廟宇,應始建於1646年,位於馬來西亞馬六甲 Tokong街25號,主殿供奉觀音大士,故亦稱觀音亭,廟內供奉著三座祭壇,分別是儒、釋、道各一座。
青雲亭的碑記顯示,其名字有通貨積財,平步青雲之意。在此廟進行的宗教活動,亦顯示華人移民在他國異鄉落地生根之際,在情感和心理上,對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的渴求和依賴,反應觀世音菩薩在一般善信心中享有超越地域限制的崇高地位。
在馬六甲早年華人生活中,青雲亭的地位等同於政務、法庭、宗教的多功能中心。葡荷殖民時代,華人最高代表甲必丹一直在青雲亭設立官署,於朔望(陰曆初一與十五)處理華人間的訴訟,且負責青雲亭的擴充工作。
1824年英國接管馬六甲,廢除了華人甲必丹制度,華人於是以青雲亭亭主取代甲必丹的位置,繼續以青雲亭作為活動中心,直至1911年英國在當地實施華民政務司公署制後,經歷91年、共6任的亭主制才告結束。
百年來,青雲亭除了負起祭祀和鄉誼作用外,同時是華人社區的法院、仲裁機構。
1949年9月,馬來亞聯合邦立法院通過一道青雲亭法令,明訂青雲亭具有推動、宣揚、奉行馬六甲華人社會所共同信仰及維持的佛教,有需要時要擔起有利於新馬兩地華人的社會慈善、人道與宗教工作,包括解困救急與殯葬。
當年青雲亭建材和工匠均由中國引進,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3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為傑出古建築修復工程的典範。
如今清雲亭依然在為廣大的華人社會服務,持續推動在新馬的華族文化與傳統。
華社的廟宇 華人的開墾史
從馬來西亞金浯江伍德宮、柴埕靈鳳廟到現今的百年柔佛古廟等,處處都是華族前輩篳路藍縷的開拓過程。
先人們從下南洋的決定開始,就決定了咬牙走下去,在異邦透過信仰堅定信念,運用華夏民族的大義共好各路華人,相互扶持,讓今日的大馬擁有許多富有文化的城鎮,融入多元的大馬,而這中間有許多金門幫的奮勇一戰,才成就今日大馬華社。
下次來到馬來西亞,別忘了來一趟神廟之旅,或許你會遇見跟你語言相通的老人家,說著他們祖先下南洋的故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