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華夏文化的地方就有端午節?

印尼大家一起立蛋的歷史照片。圖源:indoclaire.com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端午節,作為華人文化的重要節日之一,不僅在中國內地、台灣、香港和澳門等地慶祝,也隨著華人的遷徙與文化傳播,成為許多東亞和東南亞國家的重要節日。以下是一些主要在端午節慶祝的國家:
中國
中國是端午節的發源地,這一天全國各地都有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和佩香囊等習俗至今仍廣泛流行。
台灣
台灣的端午節慶祝活動同樣熱鬧非凡。台灣各地都有吃粽子、賽龍舟等傳統活動,並且在節日期間,許多人會進行辟邪祈福的儀式。
香港和澳門
作為中國特別行政區的香港和澳門,也有著濃厚的端午節慶祝傳統。賽龍舟比賽在這兩地尤其受歡迎,吸引了大量參賽者和觀眾。
韓國
韓國的端午節稱為「端午祭」(Dano),這一天韓國人會進行一些傳統活動,如擺放艾草、製作和食用特製的食物(如黏糕),以及進行一些民間遊戲和祭祀儀式。
日本
日本也受到中國文化影響,將這一天稱為「男孩節」或「兒童節」,主要是為了祈求男孩們的健康成長。這一天,日本人會掛上鯉魚旗,並食用一些特別的食品,如粽子和柏餅。
越南
越南的端午節稱為「Tet Doan Ngo」,也稱「殺蟲節」。這一天,越南人會吃粽子、甜粽、豬血粿等特製食物,並進行驅蟲的傳統習俗。
越南的端午節與其說是慶祝一個特別的傳統節日,不如說是因為越南炎熱氣候所致,和其他有過端午節的國家不同之處,在於越南端午節並沒有放一天假。傳統上,端午節對越南來說與台灣的意義相距甚近,都是一年之中氣候的轉變,天氣急遽變熱就會引發疾病,各種蚊蟲也會隨之大量繁衍,因此端午節又會被稱為滅蟲節,越南語稱之為Tet diet sau bo,也就是說在五月初這個時間點,必須準備好撲滅有害人類身體的蚊蟲,同時在越南,端午節當天會準備糯米酒和水果祭拜祖先與神明,據越南民間觀念,糯米與酒精相結合,有利於驅除人體的各種有害寄生蟲,連供品都是有驅蟲功用,顯見端午節這天與其說是一種節慶,不如說是節氣意義大於節慶
泰國
泰國的華人社群會在端午節慶祝這一傳統節日,並且當地也有賽龍舟比賽和製作粽子的習俗。
印尼
印尼的華人也會慶祝端午節,這一天他們會製作特別的印尼風味粽子,並參與一些傳統活動。
另外在印尼,端午節一般被稱之為扒船節(Perayaan Peh Cun)或是肉粽日(Hari Bakcang),當地客家人又稱其為五月節(Ng Nyiet Ciet)。而在近鄰著首都雅加達旁的坦格朗市,當地文德廟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都與市政府合作舉辦龍舟比賽,以及一系列豐富多樣的慶典活動,至今已有過百年的歷史。
除了人人皆知的龍舟賽事和端午立蛋,亦有一些其他地方很少見的傳統,例如有抓鴨子比賽,更會在家門口懸掛葉子辟穢祛邪,大家對這些習俗都覺得不可思議呢。而印尼這個國度就是有著接納多元文化的展現,不分膚色種族都可以參與其中,透過節慶能增進各族之間的友好交流。
菲律賓、緬甸
菲律賓的華人社群在端午節也有慶祝活動,他們會製作粽子,並進行一些傳統的祭祀儀式。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這兩個國家因華人社群眾多,端午節的慶祝活動也非常盛行。賽龍舟比賽是這兩地端午節的主要活動之一,並且當地華人會製作和分享各種風味的粽子,除此之外當然也有一連串的活動與祭祀。另外在端午節的前夕,擁有眾多華社的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許多華人社團就開始準備一連串的活動,如包粽子、組織划龍舟團隊、文化體驗等。其過節的氣氛可說是很濃烈。
小結
總的來說,端午節已經成為一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化節日,不僅在華人聚居的地區廣泛慶祝,還隨著華人的移民和文化傳播,成為許多東亞和東南亞國家的重要節日。各國在端午節的慶祝活動雖然有些許差異,但都反映了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