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
戰史館全新開館再現戰役風華 沉浸式體驗帶遊客重回1949
古寧頭戰役不僅是金門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更在臺灣海峽的歷史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於民國90年接管戰史館,重新開放至今已逾20年,並於今(113)年古寧頭戰役75週年之際,精心整修後再次啟用,以嶄新的面貌提供遊客更深刻的歷史文化感受,將古寧頭戰役的英勇精神永續傳承,並展現金門在臺海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民國73年,為紀念具有決定海峽兩岸分治的關鍵戰役│古寧頭戰役,軍方特地建設古寧頭戰史館,至今已有40年歷史。金管處表示,如今戰史館彷彿是一位見證了烽火歲月的退休軍人,平靜卻深情地向參訪的國際貴賓、民眾及遊客們娓娓道來那場發生於民國38年(1949年)驚心動魄的「金門保衛戰」。此外,隨著更多史料開放及展示技術的進步,金管處藉由歷經10年的油畫修復及規劃一系列嶄新的展示內容,透過沉浸式體驗、互動展示等方式,為這段歷史妝點新象。歷史紀錄了戰役的全貌,而每位參與戰役的軍人都可能成為扭轉戰局的關鍵。為了更真實地展現戰爭面貌,金管處於戰史館中加入參戰官兵的故事,以其鮮活的事蹟,展現戰爭的真實面貌。其中,古寧頭戰役英雄之一的熊震球就是第一砲重擊共軍的古寧頭戰役英雄,戰役發生的那年他18歲。 金管處指出,民國38年10月24日下午部隊實施演習結束後,返營途中戰車竟拋錨在古寧頭海邊的田埂上,裝甲兵第一排的人員留在海灘上搶修到次日凌晨,熊震球與同排弟兄驚見海上突然升起2顆紅色的信號彈,發現大批共軍登陸船團蹤影伺機而動,隨即通報共軍來襲,經驗豐富的排長一聲令下,熊震球臨危不亂立刻跳上戰車。在那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陷在田埂上的戰車,成為了當晚守護戰線的關鍵,熊射手裝上砲彈,一發命中敵人彈藥船,瞬間火光四起,順著桅桿,彷彿一支大蠟燭點亮整個海面,讓我方得以觀察海上敵情。隨後,敵軍上岸後,我軍經過2次衝鋒,在不到1個小時內重創來襲的敵軍,守住了戰線。 古寧頭戰役當時相片紀錄有限,軍方於戰史館建立時特別委託畫家們以畫筆繪製了21幅巨型油畫,藉此再現戰役中的關鍵時刻,這些油畫不僅具備非凡的藝術價值,更肩負著記錄這場改變臺海局勢的重要戰役的歷史責任。然而,隨著歲月在畫作上留下數十年痕跡,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歷史藝術品,金管處自103年開始,邀請修復師郭江宋老師及其團隊,展開為期10年的油畫修復工作,由於畫作龐大,不便拆卸捲壓運送,修復團隊採用現地修復的方式處理。修復師以專業和耐心細緻用小格子一塊塊清潔畫作的灰塵、霉斑及白霧,逐步去除歲月留下的痕跡。經過多年努力,這些戰役油畫終於在112年恢復了原本的光彩,再次生動地呈現當年戰爭的場景。 「我一生大概也不可能再畫這麼大的畫了。」畫家賴武雄重返修復完成「戰備整備」油畫現場,回憶起當年受命繪製的感受。這些油畫作品為紀錄古寧頭戰役而誕生的,如今在金管處努力下,進一步利用高解析度拍攝及數位化典藏重要的戰史紀錄,並於112年尋訪當年參與該批戰畫創作的畫家或其門生故舊與家人,錄製口述歷史並數位化相關文獻,製作了16支口述訪談影片,同時在中央研究院開放博物館平台(Open Museum)建置線上展覽《畫榮點金--古寧頭戰役油畫暨畫家口述史文獻數位影展》,讓民眾得以跨時空與畫家對話。因此,這些修復完成的油畫重新展出,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讓遊客透過這些藝術作品回到那個關鍵的時刻,感受古寧頭戰役的震撼與意義。 當年籌劃戰史館展示內容的少校政戰官羊文治先生,重遊重新開館的戰史館,回憶起當年辛苦尋覓畫家、選定建館位置、擘畫展示內容、蒐集戰史資料的艱辛,堪稱「不可能的任務」,他說:「當年完工時郝柏村上將期許古寧頭戰史館要作200年的保存規劃,我們心裡都存疑,但如今見到金管處接管經營及更新的成果,對永續保存的信心大增。」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金管處為提升戰史館的觀展體驗,設計了一系列嶄新的多媒體內容,推出以「金門第一個戰役」為主題的沉浸式劇場。這部名為「印象金戰‧1949」的沉浸式體驗,將原戰史館中陳展的戰役油畫,巧妙轉化為生動的多媒體互動展演,讓遊客打開「時光盒子」,彷彿重回民國38年的戰場現場,隨著聲光效果的變換和歷史進程的演示,戰役中的關鍵時刻在眼前重現,身歷其境感受戰役的震撼與壯烈情景。這項創新不僅讓戰史館充滿活力,更將戰史館打造成軍事文化新地標,使歷史與科技完美結合,讓更多人以現代化方式深入了解這場改變臺海命運的重大戰役。 金管處自接管戰史館後,對戰地文化景觀保存、維護與活化利用不遺餘力,歷經多年陸續完成館內戰役油畫的保存與修復,傳承戰史館設立的核心價值與意義。期望在重新整修、加入新穎的展示手法後,以不同的樣貌訴說金門的戰役故事,帶領遊客回到戰役現場,並接續傳承這段具有深遠意義的歷史。
-
「金門塞下曲」徵稿
配合「金門老兵召集令」,本報徵求投稿「金門塞下曲」。收件電子郵件帳號為:「art.kmdn@gmail.com」 郵件主旨欄請註明:投稿:「金門塞下曲」。 徵稿日期:自即日起歡迎對本專欄有興趣的讀者踴躍賜稿。 投稿真實軍旅故事的文章、附圖,須本於作者在金門戍守所紀錄或憶寫的親身經歷。內容須未曾在各類大眾媒體公開發表過;須無版權爭議。 本報將擇優刊載投稿的文、圖。作品獲刊用者,將獲贈本社庫存之《金門日報》、《正氣中華報》合訂本,不另奉稿酬。 可供選擇之庫存合訂本,《正氣中華報》合訂本起迄月分為:自民國56年,迄民國81年、《金門日報》合訂本起迄月分為:自民國67年至今;於此期間,您可挑選對您最有意義之日期,例如:入伍日、退伍日等等,透過合訂本探索那個屬於您的月分金門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同時可收藏那本專屬的回憶。贈送之合訂本以一冊為限,如該月分有短缺則改贈其他月分。其他相關問題,也歡迎透過投稿信箱來信查詢。 投稿者須附個人資料如下:真實姓名、筆名(可從略)、手機號碼、通信地址、電子郵件帳號。 金門日報社 啟
-
據點結合藝術裝置 高地、高洞解鎖開放
金門縣政府觀光處為活化戰地軍事據點,配合交通部觀光署「體驗觀光-地方旅遊環境營造計畫」及觀光前瞻建設計畫-「魅力旅遊據點營造:區域旅遊品牌」,逐步整修軍事營區,包含「134高地暗空園區」及「高洞坑道探索園區」,再現軍事文化場域,開創秘境探索及保留原始風貌的體驗觀光之旅。並配合2024金門國際海洋藝術季,於新景區內設置藝術裝置,讓整裝後的軍事據點結合藝術裝置,為景區開放預作暖身。自今(113)年10月起,「雙高」新景區正式對外開放,歡迎遊客前往解鎖軍事秘境。 縣府觀光處說明,134高地具備可鳥瞰金門島的制高點,位於花崗石醫院後方山頭,緊臨本島地勢最高的太武山,閃光台遺址曾作為發出燈號,傳送摩斯密碼之用。此地作為眺景、觀星的絕佳據點,透過修復景觀步道及佈設基本設施、整修環教廣場及燈光、公廁等,創造提升造訪指數,以夜間觀星及社區環教為主題的探索秘境。並自10月起,配合海洋藝術季在園區內納入「織構岩景」藝術裝置,引導遊客於藝術品上休憩,成為目睹飛機起降,捕捉夜間星空及機場跑道燈景色的絕佳點位。 人稱高洞的E-092防空營20機砲二連,因坑道入口高達6公尺而得名。位於料羅灣口,鄰近漁村聚落海岸邊上,當年由飛虎部隊駐防期間,開闢「凱旋坑道」,後國軍陸續增加其他海防據點。卸下戰事防禦面貌,高洞坑道探索園區以再現坑道原始風貌、運用坑道周圍綠地,及串聯料羅灣側翼防線據點,營造區域旅遊品牌。經由整理坑道空間、新設燈具、整建公廁及開闢步道等,活化廢棄坑道及打造純粹坑道意象。而海洋藝術季藝術家王振瑋在高洞入口呈現的彩色「時空漩渦」,巧妙將洞深局部轉化為時空長廊,站在洞內廊道彷彿置身時間漩渦。 觀光處處長許績鑫表示,秉持陳福海縣長針對活化觀光景點的期盼,配合新開啟的134高地,觀光處特於今年9月28日辦理「金門134高地暗空園區環教及觀星」研習,結合景點行銷及導覽解說,推廣天文科普知識,帶領更多遊客體驗金門星空奇幻魅力。而10月1日起跑的2024金湖九宮格連線挑戰,揭秘的私房景點亦納入134高地及高洞-「凱旋坑道」。歡迎遊客一起加入「雙高」的軍事文化觀光體驗。 觀光處指出,「雙高」係屬小眾旅遊市場的軍事秘境,為健康探索體驗景區,停車空間較為有限。134高地開放時間為每周一至周日上午8時至晚上8時30分,機車可進入園區內指定停放處,汽車停放處設於公園路面對園區大門右方前行約100公尺臨時停放處。高洞坑道開放時間為每周一至周日上午8時至下午5時30分,觀光處特別規劃高洞海洋藝術裝置區域「時空漩渦」,延長開放至晚上8時30分,以提供遊客參觀拍照;提醒遊客依規定停放汽機車,勿違規臨停,以免影響交通安全。
-
本社開發創新廣告服務 提供多元便捷選擇
為因應鄉親需求及落實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永續發展目標,金門日報社自113年7月1日起推出電子報廣告,並搭配報社首頁網路廣告優惠措施,提供民眾、機關及商家更多元的廣告投放選擇。 報社表示,縣長陳福海日前要求金門日報社應因應社會趨勢及鄉親需求,提出更具創新、更貼近地方的相關措施,提供鄉親更多元、更便捷的服務外,也可精進金門日報創新正面形象,並可增加報社營收,減少虧損。報社指出,配合畢業季,推出「青青子衿畢業專案」,以優惠的費用提供畢業生刊登畢業專刊,期間計有金寧中小學畢業班、金湖國中語文資優班、金門大學社工系等刊登,創造畢業生、學校、報社多贏局面。 另經報社研議,規劃「金門日報電子報廣告」,自113年5月10日試辦由縣府暨所屬機關、學校免費刊登,截至6月24日止,已有包括本縣衛生局及金酒公司等提供之32則廣告登出,期間投放廣告的機關及電子報讀者均持正面回饋。該廣告於金門日報電子報PDF檔第5頁以全版方式呈現,樣式可參閱113年6月22日金門日報電子報PDF檔第5頁。電子報廣告費用每版原價新臺幣5,000元,試辦期間(113年7月1日起至113年12月31日止)以6折計價。據統計,讀者每天自報社網頁下載電子報次數超過2,000次,另尚有下載後於各通訊軟體群組轉傳流通者,頗具宣傳效益。 此外,為鼓勵廣告客戶於金門日報社首頁投放網路廣告,報社也特別推出「網路廣告連續刊登優惠」措施,連續刊登3日(含)以上,每日6折計價;連續刊登5日(含)以上,每日4折計價。 另為回饋紙本廣告客戶長期的支持,報社也推出「刊登紙本廣告者贈送網路廣告」服務,包括:刊登一般商業、祝賀廣告(7,000元含以上)贈送網路廣告一則(公告、訃聞及選舉廣告除外);刊登長期商業廣告(單次金額300元含以上),契約期間贈送網路廣告。此外,為善盡社會責任,協助地區就業,刊登徵才分類廣告者,金門日報得於網頁快訊欄協助同步刊登,以發揮加乘效益。 報社指出,更詳細的方案內容可至金門日報社網頁查詢(網址https://www.kmdn.gov.tw;路徑:金門日報社首頁\我要刊廣告\廣告服務),或電話洽詢金門日報社經理部廣告組082-332374,分機209許先生。
-
遞補金門議員 吳佩雯今宣誓就職
無黨籍金門縣議員吳佩雯今日上午遞補宣誓就職,由議長洪允典擔任典禮主持人,吳佩雯是金門首位有律師資格的議員,她表示,未來會秉持法律專業,為鄉親嚴格監督縣政和把關,為鄉親謀取最大福祉,期盼鄉親能多給予她支持與鼓勵。 金門縣議會今日上午10時舉行吳佩雯遞補議員宣誓就職典禮,由議長洪允典主持,在金門地方法院庭長黃建都監誓下,吳佩雯宣誓就職。包括副議長歐陽儀雄、議員洪成發、唐麗輝、周子傑、蔡水游、許玉昭、許大鴻、董森堡等人出席,吳佩雯的夫婿陳志斌與家族親戚好友與支持者,將近50多人到場觀禮。 洪允典以「學長」身份特別向吳佩雯及其家人致上最誠摯的祝賀之意。他指出,吳是專業律師,相信吳未來定能扮演稱職為民喉舌的代議士角色,並且與議會全體議員同仁,共同致志追求縣民最大福祉而努力。 在宣誓後,吳佩雯表示,此刻的心情相當激動,感謝一路以來支持她的鄉親與好朋友,也感謝司法此次公平公正的審判,讓她有機會回到議會為大家服務;吳也提及,她放棄律師高薪的工作,回到金門為鄉親服務,未來會秉持法律專業,為鄉親把關,努力監督縣政,為金門鄉親謀取最大福祉,也期盼鄉親給予她更多的支持與鼓勵。 提到未來會關注的議題,吳佩雯說,金門有很多縣政施行與金酒的行銷政策都需要改進,還有金門醫療資源匱乏等,她將會著重關注金門醫療、婦幼保護、老人長照等議題,讓金門能「老無老以及人之老、幼無幼以及人之幼」,為鄉親謀取最大的福祉。
-
徵才啟事
金門縣金門日報社徵才囉! 職缺:派報按時計酬臨時人員 徵選人數:正取 2 名。 主要工作項目:按日派送訂戶報紙、按月收繳訂戶報費,及其他交辦事項。 工作時間:每日上午 5 時至 11 時共計 6 小時,每月預估上班 20 日。 報名方式:請將報名表及相關證明文件親送本社或掃瞄成電子檔後,傳送 至 rhlin0929@mail.kinmen.gov.tw 信箱,傳送後須電洽本社經理部 082- 332374 分機 507 林先生確認報名是否成功,未電話確認致無法完成報名 者,概由投件人負責。 其他資訊細節,請詳見簡章。 簡章連結:https://www.kmdn.gov.tw/1117/271930/271932/346593/
-
濃霧亂航班 縣府今專船疏運逾千位鄉親
濃霧影響,金門接連兩天的航班幾乎取消,原本就安排好的「金門快輪」成為起霧時的疏運救星,4日上午近11點載運293位鄉親回到金門後,隨即又載了298位旅客返回台灣,且將於4日深夜再載近300位鄉親從台中港出發,預計5日上午抵達料羅港。 縣府由副縣長李文良代表陳福海縣長並率觀光處長許績鑫,車船處長李文堆、港務處長許嘉興,另中央相關駐金單位及立委陳玉珍團隊等人至現場迎接鄉親旅客,並發送餐盒予返鄉鄉親,慰勞其航程之辛勞。 往年清明連假因容易起霧,縣府都會提前安排金門快輪協助疏運,今年連假剛開始就起濃霧,讓船票更是搶手,最多能載300人的金門快輪幾乎滿載,讓293位鄉親順利在連假第一天的上午就抵達金門。 而因為3日、4日連兩天的濃霧,幾乎所有班機都取消,為了疏散滯留機場人潮,往年開抵金門後便留停到連假尾聲才會再載旅客回台灣的金門快輪,今年配合民航局及航港局啟動之疏運B計畫任務,臨時加開班次,4日上午抵達金門下客結束後,隨即又載了298位要到台灣的鄉親和旅客啟航,於中午12:10開航,預計在4日晚間9點多抵達台中港,隨即又會載300位旅客往金門,預計5日上午10點多抵達料羅港。 另外有一艘「金瑞龍」號也滿載300位旅客,於4日中午12點從嘉義布袋港出發開往金門,預計傍晚抵達金門。
-
「學生園地」主題徵文
主題徵文:金門迎城隍 每年農曆4月12日是金門後浦浯島城隍廟的遷治慶典,你有參加過嗎?有過什麼特別的經驗或感受嗎?歡迎投稿寫下你曾經與金門迎城隍的精采故事。請於5月15日前寄到中學生或小學生投稿信箱,信件主旨請註明「投稿金門迎城隍」字樣。
-
酒體超水準 第16任總統副總統紀念酒物超所值
距離第16任總統副總統就職不到2個月,金門酒廠領先全台首發的0.6L-53度第16任總統副總統紀念酒-縣民配售酒已在本(3)月中正式亮相,金酒公司日前邀請酒商與媒體品鑑這款酒品,曾任金酒董事長的縣府秘書長謝世傑指出,這支酒本來就是物超所值,CP值很高,是市場低估了。 謝世傑秘書長指出,第16任總統副總統紀念酒本來就是物超所值,市場對它低估了,因為這支酒是純糧固態發酵,還以10年的精釀二鍋頭去勾調,目前市場上被低估了,雖然第13任、第14任總統就職酒也是家戶配酒方式,但這次第16任總統副總統紀念酒,品質是越來越好,更用心的去做這支酒,一定要向民眾說明,讓民眾感受到這支酒的好,CP值超高的。而且第16任總統副總統紀念酒這支酒只出這一批,不會有第二批。 關於民眾質疑第13任、第14任總統就職酒縣民配售酒只售280元,第16任總統就職酒賣到325元,多了45元,對此,謝世傑說,第13任總統紀念酒是12年前、第14任總統紀念酒是8年前,也一樣是53度的酒,8年來物價指數調整過多次,不管是原物料、包材,甚至酒基都是更好的,生產成本增加,相較之下,第16任總統就職紀念酒這支酒的價格是很低的,也是很實惠的價格,價格很實在,CP值很高。 對於坊間質疑市場上的酒量太多了,謝世傑說,市場上的酒一個是囤、一個是喝,喝得多就囤得少,喝得少就囤得多,但是整體需求有一定的量,所以現在囤也是短暫的,更何況金酒是越囤價格越好。 金酒公司董事長吳昆璋說,這支酒與53度家戶配酒不一樣,他不會講假話,這支酒他品嚐後的感想是「蠻好喝的」,希望大家都能喝出一樣的心得。 對於民眾反映總統就職紀念酒的酒標上有氣泡、有的貼得歪歪的,丁丞康總經理說,剛生產初期酒標上面不平整,是因為這次總統就職紀念酒所採的酒標紙是從沒用過的珍珠紙材質,與過去適用的銅板紙材質厚度上有差別,而且金酒公司要短時間內馬上把144萬瓶量產出來,以較快速的生產包裝充填機具,一分鐘300轉,剛開始紙質不同確實有些不平整,但公司一直調整改善,現場檢驗人員馬上挑出,目前為止各生產作業都已正常,不會再有鄉親反映的問題。鄉親有疑問的話,可以撥打金酒客服專線0800-033823,週一到週五上班時間都可來電詢問。 金酒公司指出,金門酒廠從1978年第6任總統副總統就職紀念酒至今年的第16任總統副總統就職紀念酒的推出,歷經10任共40年,從最初饒富古典的瓷瓶款到2000年首度獲得正副總統的肖像授權設計酒標、或是精裝款設計等,皆傾全酒廠上下之力,歷任酒款的推出,也獲得消費者及收藏家的好評。 金酒公司表示,歷任總統副總統就職紀念酒的價值會隨著歲月水漲船高,高粱酒專賣店業者就長年經驗觀察表示:「大家都知道金門高粱酒會越放越香,香氣和酒體更加飽滿圓潤,簡單來說,金門高粱酒就是一個越放越久、價值越高的酒款啦!不少客人就喜歡『儲新酒、喝老酒』,買起來放,也沒有損失!而這種國家元首紀念酒的價值跟價格,時間一久,酒款數量越來越稀少,價格就會慢慢漲上去,想買還不一定買得到!所以趁好入手的親民價格先買起來才是最聰明的,之後要喝還是要賣都可以!」也有業者指出,2004年陳水扁呂秀蓮款的總統紀念酒,從一開始販售價400多元,經過20年已經漲到3,000元,金門高粱酒在酒市的增值力不容小覷,也可保存作為紀念。 金門酒廠總經理丁丞康表示,金門酒廠在3月中首發推出的0.6L-53度第16任總統副總統紀念酒-縣民配售酒,傳承72年歷史的純糧固態發酵釀酒工藝,由金門酒廠的酒體中心核心團隊特別調和金城老廠10年酒齡的冬釀二鍋頭以及特殊風味的高粱酒,酒體上更是超水準,雖然酒度與三節配售酒相同,卻有截然不同的口感風味,與經典暢銷的58度特級白金龍同屬「清、雅、醇、厚」風格,讓消費者能以親民價格喝到具有二鍋頭酒特色的金門高粱酒。 丁丞康說:「雖然這款是縣民配售酒,但是透過金門批售商的收購協助,未來可以將酒批售到台灣去,53度是台灣消費者很喜歡的度數,但是喝起來跟以往的53度完全不一樣!坊間有些對於酒價較往年高的質疑聲浪,但是只要喝過就會知道,這是一款CP值非常高的紀念酒,相信絕對會讓喜歡金門高粱酒的消費者大為驚艷!」 金酒公司也提到,目前0.6L-53度第16任總統副總統紀念酒-縣民配售酒雖然尚在配售階段,許多FB台灣酒類社團的成員已經耐不住等待,紛紛詢問哪裡可買,連新興社群平台Threads上有金門縣民分享酒款,脆友們也熱烈討論「想收!」、「+1」、「欸有加10年酒基在裡面,不管貼什麼酒標都要買起來吧!」因法規規範網路無法賣酒,脆友們在配售階段也僅能等待金門酒商將紀念酒批售到台灣,或是直接洽詢金門當地特產店。 (開車不喝酒)
-
改版啟事
金門日報社為體貼廣大讀報民眾,同時考量高齡化社會來臨,落實縣長照顧長者政見,近期參考國內各大報排版格式,3/1起試辦調整字體並加寬新聞版面行距,讓讀報更不費力。
-
塔后社區活動中心新建工程 今舉行動土
經過多年的爭取,與縣府、鎮公所的支持,以及議員和鎮代表協助及相挺,金湖鎮塔后社區活動中心新建工程於今(20)日隆重舉行動土典禮儀式,由縣長陳福海親自擔任主典官主持,現場洋溢著歡欣和喜氣。同時,縣長陳福海說從政初衷就是要為鄉親做「代誌」,一定會認真用心,以「一路思思念念為家鄉做代誌」的初心,為鄉親服務、為地方及金門打拚努力;政府的資源也會融入每一社區,創造共同的生活美好環境與福祉。 金湖鎮塔后社區活動中心新建工程動土典禮於今日上午十時舉行,縣府社會處處長黃雅芬、金湖鎮公所秘書陳書文、議員王國代、蔡其雍,金湖鎮代會主席蔡乃靖、副主席李秀華和代表、里長,以及塔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秀嵐、烈嶼鄉民代表林宜蘭、塔后社區居民到場觀禮,祝福工程順利和平安。 縣長陳福海致詞表示,他與金湖鎮陳文顧以感恩的心,自己參與十次選舉,陳文顧參選七次,對塔后有點虧欠,在他金湖鎮長任內,各村里優先建設,塔后在最後面,今(20)日社區活動中心動土,與陳文顧對塔后有一份感情,三十年先把塔后基礎建設做好,而且一路用心,想把金湖鎮,甚至金門縣的建設好好擘劃和推動,以踐履從政的志願。 縣長陳福海感謝前縣長楊鎮浯及社會處持續推動塔后社區活動中新建工程案,並在金湖鎮長陳文顧大力支持,終於動土興建,總工程經費約二千多萬,至於不足的預算,將繼續爭取和努力,相信活動中心蓋好之後,在理事長陳秀嵐和志工的用心和努力,與下莊、青岐的各社區結合,一定能發揮活動中心功能,營違社區宜居的品質。 金湖鎮公所秘書陳書文表示,金湖鎮長陳文顧因公不克出席,但交代感謝縣政府對塔后社區的全力支持及經費補助,以及議員和代表的鼎力協助,始能促成塔后社區活動中心動土啟建,且工程也已順利發包,經費將近二千四百萬,預定一百九十個工作日完工。同時,他說社區活動中心提供縣府、公所辦理社會服務的橋樑,也提供社區居民活動的場所。 金湖鎮代會主席蔡乃靖表示,塔后興建社區活動中心已講很久,代表會也討論很久,感謝縣長陳福海、鎮長陳文顧的力挺及幫忙。同時,他指出近幾年在縣府友持之下,許多重大活動都移到金湖鎮辦理,希望未來仍有重大活動接續到金湖舉辦,以及透過後續的基礎建設,希望透過社區與公部門的合作,期許團結地方力量,讓社區更加茁壯,造福更多社區居民,讓社區建設與發展都能越來越好,也期許活動中心能多元廣泛地使用。 塔后社區理事長陳秀嵐表示,擔任社區理事長是義務的,她也熱心的投入公益;塔后在三十年前,戶籍一百四十戶,今天是一千零二十戶,人口數計三千一百六十人;社區共餐的有一百三十位,活動中心不蓋是不行的,因此著手規劃,並接受評鑑,且本著為鄉親服務的心爭取,而且公所爭取到國有地撥用為社區活動中心用地,也是她任內最重要的工作,心中的結終於落下,感謝縣長與議員、代表的大力支持。同時,陳秀嵐說社區是做公益的志業,且出錢出力,志在為鄉親做一點事情,等活動中心蓋好,再邀請大家共襄盛舉及見證塔后社區活動中心的落成。
-
縣府所屬機關新任首長 今聯合佈達
金門縣政府16日舉行所屬機關(構)新任首長聯合佈達交接典禮,由縣長陳福海親自主持,他以「逆增上緣」勉勵原任、新任的主官管:如果感到此時的自己很辛苦,告訴自己: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堅持住,因為你正在走上坡路。希望縣府團隊共同努力。創造這個世代,下個世代美好的未來。 本次佈達交接典禮,新任主官管包括:民政處處長許慧婷、行政處處長陳金增、公共車船管理處處長李文堆、金門日報社社長蔡湛成、大同之家主任許一傑、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盧根陣、金沙鎮戶政事務所主任陳明伶等人。原金門日報社社長陳榮昌調任民政處副處長、財政處副處長由稅務局科長葉于綺陞任。 陳福海勉勵公教人員要站在政府的角色去關心鄉親,該做什麼,就很清楚。他舉例新任文化園區所長盧根陣,原單位大同之家員工和長輩非常捨不得他離開,一個主官當到如此,值得大家學習;並且說,文化園區管理所是金沙未來要發展的重要指標,相信盧根陣有能力能繼續推動。 陳福海表示,任何一個職位都是一種歷練,同時也創造自己的價值。他勉勵新任金門日報社長蔡湛成,未來在報社需要獨當一面,金門日報是金門人的精神糧食,勉勵好好帶領報社。而原車船處長吳志偉調到縣府擔任秘書,加上也曾經待過車船處、本次回任的處長李文堆,陳福海勉勵他們一起把金門的車船交通給做好。 陳福海提到,如何做到有溫度的感動服務,希望五鄉鎮長也一同效法,卸任前留下讓鄉親有記憶點的政績。他說,自己縣長任期剩下1000多天,要認真面對很多問題,希望縣府與各鄉鎮一起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