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劉錦國亞太企業家得主

發布日期:
作者: 駐台特派員楊樹清/台北。
點閱率:2,037
字型大小:

「劉錦國每年斥巨資扶助貧困老人和兒童,大力提倡發展華文教育,並贊助公益事業,贏得汶萊國上下的尊敬,並多次受到汶萊國王的接見,一九九九年汶萊蘇丹陛下為劉錦國頒賜SMB勛章;二○○四年,汶萊蘇丹陛下冊封劉錦國為Pehin(宮廷大臣、丕顯甲必丹),成為僅有的四位華人Pehin之一;二○○九年獲封拿督。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的吳儀在二○○五年訪問汶萊時,還親切接見劉錦國。」
二○○九年底出版的《和諧是金‧第三屆世界金門日(翔安)大會紀念特輯》選出十六位「名門俊彥」,以〈汶萊華人領袖〉為題,禮讚了亞洲太平洋區企業家機構所頒發「二○○八亞太企業家終身成就獎」得主劉錦國。
劉錦國,號山河,一九二○年出生烈嶼鄉上林村,出身儒醫世家,清代嘉慶年間,高祖父徙居同安城內,因賊寇四起,民不聊生,曾祖父劉普瑞又移居同安縣翔風里二十都烈嶼保高厝社(即今烈嶼鄉),父親劉清潤育有六子四女,劉錦國為三子。
十二歲時,劉錦國即已熟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幼學故事瓊林》,幼時奠下的國學基礎,至今他還能用閩南話(河洛話)背誦《大學》,也是他後來與同安華興薌劇結緣的文化根基。
一九三七年,日軍占領金門島,掀起逃亡潮。十七歲的劉錦國在寄身汶萊的姐夫協助下,第二年自大金門搭乘「金申號」火炭船到廈門,在合安旅社短暫歇腳後,再一路顛簸到汶萊。
初來乍到,孑然一身的劉錦國,在姐夫經營的隆盛商店當起不分晝夜,月資四元的騎車送貨員,後來觸目到產石油的汶萊亦有著豐富的農業資源,又從中國的《農書》悟出「以農為本」之道;他辭去了隆盛的差事,決意「與地奮鬥」。他先是在膠林搭寮棲身,做小本生意。日據汶萊時,他投身農場經營,對農牧業生產累積了一定的經驗和資金,一九四七年,他用一百六十元購地建屋,取華人和睦相處之意,創辦「華和」商場;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二日,劉錦國與同是金門人,出生於汶萊的林桂英成親,夫唱婦隨,夫妻倆餵雞養鴨,趕集賣菜,挑土犁地,又於一九五○年代向政府購買機械用地,自行創辦農場,規劃出「以農致富」藍圖。
從一畝薄田出發,積數十寒暑耕耘,如今的劉錦國已是汶萊傑出的農商企業家,擁有八個百貨商場和十二個農場,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台灣都有他的產業;二○○四年五月受封汶萊宮廷大臣丕顯甲必丹,二○○八年,獲「亞太企業家終身成就獎」,南洋第一人。
不忘根源的「汶萊百貨王」劉錦國,一直小心翼翼保存了一張少年時期出鄉關,下南洋前夕,與父母在烈嶼祖宅合影的泛黃老照片,一九七九年,他還回到故居修繕祖屋並建劉林家廟。他也未忘同安祖家,長期贊助同安華興薌劇團的演出。二○○五年冬至日,他還託付烈嶼的侄兒劉溪盛等人到同安城內參加劉氏宗親「吃冬祭祖」儀式。
「三秀梅花點點,深巷犬聲旺旺,忽覺春回大地,萬象更新。『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浯洲山青,雙溪水藍,故鄉父老真誠期盼他早日回來觀光,促膝共話桑麻。」丙戌年元旦,同安顏立水於三秀書屋,寫下他對劉錦國的鄉情之音。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