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電視節目出神入化的掌鏡手─蔡登嶽

發布日期:
作者: 楊瀛谷。
點閱率:1,222
字型大小: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湖鎮瓊林村
現住地:新北市中和區
學 歷:開瑄國小,金沙國中,金門高中,世界新專公關科(現傳播管理系)
經 歷:南都傳播公司攝影師,東森電視工程製播總部製作處經理兼導播

許久沒有再進入過電視公司,更從來未曾到過有線頻道台,依約來到忠孝西路東森電視台所在大樓,目的乃在訪視該台縣籍導播蔡登嶽先生。在還僅是無線電視獨霸當道的時代,筆者曾經在台視《<中國、台灣>民間故事》擔任過法務兼副導演一職長達近3年之久,合作過的攝影師無數,而他卻是少數能被眾多導演共同肯定的一位。因此,約談他的主要問題設定在如何才能把鏡頭掌握得細緻動人,並以其解疑的論點作為有心進軍廣播電視後學者入行的參考。
蔡登嶽擁有不少非常難得的經歷,民國77年第一部赴大陸出外景的連續劇《阿匹婆探親》即是由他負責掌鏡,其後凌峰的《八千里路雲和月》多數單元也不例外。民國78年,他成為台灣電子媒體前往臥龍保護區拍攝熊貓第一人。民國79年,由金車基金會配合世界展望會舉辦的第一屆「饑餓30」送愛到非洲活動,他是台灣唯一電子媒體(其他二位是平面媒體)遠征衣索匹亞、肯亞、蘇丹和沙哈拉大沙漠的記錄者(該影片曾在中視播出)。此外,他也曾經協助日本NHK掌鏡二年多,他回憶起經國先生過世時,當時忠烈祠負責交通指揮者掛階上將,靈堂之內文武百官摩肩接踵,「但國內媒體不能進去,那種場景不是人人都能碰得到的,而這就是因為工作才能獲得的際遇」。蔡登嶽指出,從事這一行「沒暝沒日」雖然辛苦,但可以看得比較多,接觸的人面也比較廣。
擁有這麼多難得經歷,不過蔡登嶽卻總是與獎項擦肩而過。由於棚內三機作業的移位較為固定,在早期無線台時代大致都由台內編制人員負責掌機,然一場景或一部戲的鏡頭好壞關鍵卻在於單機和外景作業,而通常戲劇或綜藝節目一般都屬委外由傳播公司承製,其單機或外景則泰半再由攝影專業傳播公司配合,後者參與製播的人員則都不是電視台編制內人員,因此內行的人大都不會否認,金鐘獎攝影項目入圍者或得獎者經常就不是由特定節目最重要的攝影師勝出,也因此在南都傳播公司時期的蔡登嶽,即使鏡頭再怎麼獲得導演肯定,但終究只能有「與獎項絕緣」的機會。《台視劇場》、《法窗夜雨》、《春去春又回》、《中視劇場》的花系列等其實都是由他在外景掌鏡的得獎節目,不過他只中肯地說道:「懂得與導演配合分鏡的攝影師才能顯出功力!」
蔡登嶽最常合作的電視劇導演有張曾澤(曾執導過與金門有關的《古寧頭大捷》)、宋存壽、林福地、梁修身、金石等人,楊麗花的歌仔戲大部分也是由他負責拍攝的,他最後掌鏡的是鄭少秋《楚留香--香帥傳奇》。之後,考量年屆40乃轉型當導演、導播,他先是到飛訊傳播,輾轉再經由恩師資深導播趙石堯引介進入東森(友聯),開始接管一系列重要專案的現場導演和製播統籌,然後在東森製作處一路被拔擢為導播組組長、副理、經理等職;而東森製作處所負責的範圍,是指除新聞之外(東森)各台節目與包括專案、晚會、跨年活動等棚內和戶外轉播(OB)的導播、攝影、副控和燈光等等工作。近年以來,他也與大陸合作錄製譬如福建廣電集團旗下東南衛視與海峽衛視的《媽祖之光》、《相約東南》等大型綜合晚會及《全球閩南語歌唱大賽》等節目。
回歸主題談到掌鏡的要領,蔡登嶽表示首先要有基本構圖的美感與其觀念,這種構圖觀念雖然書本也都提到,但鏡頭是有方向、有角度的,所以依靠的是實際操作時的臨場反應。再者是背景要乾淨,即要懂得遮蔽不必要的障礙;因為有主體必有背景,兩者之間需要緊密協調,一般失敗的構圖往往發生在只注意到主體,而忽略了同樣重要的背景,因此必須先能拿捏好背景的構圖因素,才有可能襯托出拍攝主體的美感。他特別強調,顏色、比重、光線都是構圖的基本要件,當你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你要能夠馬上知道你取景的角度、運鏡的方式和作圖的寬度,不管拍戲或攝影都是基於一樣的道理。
他也指出,單張照片拍攝的構圖相對比較容易,拍戲時攝影機的畫面卻是連續的構圖,但無論是Room In、Room Out或PAN的過程,也一樣是一幅幅畫面的組合,過程中的每一個背景同樣都要加以注意。從事攝影工作30年,訪談中蔡登嶽也提及在公司中做人處事的一些想法;他說,他一直都是薪水階級,但不論節目、案子、角咖或公司大小,他一樣都會抱持著戒慎恐懼的態度把鏡頭做最美的處理。他還強調:「總歸一句話,要把老闆的事當作是自己的事,這樣你就會盡心盡力,無私、無怨、無悔地做好你的工作。否則如果計較太多,隨便拍拍,久了別人就會知道你不過只是在敷衍了事。」他更一再重申,要把別人交付給你的事情當作是自己的事情,也正因為如此,他走到那裡都能累積豐沛的人脈。
筆者朋友的小孩刻正就讀廣電科系,所以最後與蔡登嶽談到「資源共享」的問題--筆者認為,每一個金門人的成功經驗都應該可以是年輕一輩後繼者的資源。對此,他先是提到技術層面經驗累積的重要性,同時提及從事這項工作不祗要能吃苦,而且要能不恥下問(筆者對蔡登嶽這句話的解讀是:「鄉親如有需要,隨時都可來問。」),他強調「摸索三年不如前輩一句話」,並且說道「幕前一分鐘,幕後十年功」,不斷重申從事廣電工作基礎紮根的不可輕慢。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