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貞執手花前共飲鄉情依舊牽縈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新北市永和區(祖籍地:金湖鎮溪邊)
現住地:新北市中和區
學 歷:頂溪國小,永和國中,景美女中,東吳大學中文系,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學分班
經 歷:私立智光商工職校教師,新北市金門同鄉會常務理事暨會刊總編輯
【坪林夜思】星光閃爍月澄明,階下露華清。枝上涼蟬輕訴,水波搖盪煙輕。
玉人綺麗,花前共飲,笑語盈盈。記得坪林春夢,此情依舊牽縈。
——鄭秀貞 吳政謀
在偶然的機會中,驚訝地發現新北市金門同鄉會的會刊《鄉訊》改版了——以前是大紅底色小小的一本,現在的文本則是非常的能「與時俱進」。翻開新版的會刊,欄目分門別類,有條不紊,裡頭文章圖文並茂,題材豐富,比較重要的是這份刊物全都委由出身中文系的國文老師鄭秀貞執筆編輯,難怪能給人知性、感性兼備,豁然一新耳目的感覺。
鄭秀貞的家人於民國47年823砲戰之後舉家遷台,所以她是在台灣——永和出生、長大的。已經退休的她之所以會接下同鄉會這份無給職的編輯工作,主要是因為她和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黃獻平間是姐夫和小姨子的關係,黃獻平推動的會務改革之一即包括《鄉訊》會刊的整編,而改版後的會刊現在已經推出了第四期。
新北市現行版《鄉訊》會刊分為七個單元,每一單元都設計了個別的單元序,其各個單元的主題與內容大致可以臚列如次:【泱泱之風‧長者領航】——收納地區從政人士的文章或講詞,以及其他政治人物與金門有關的論述;【篳路藍縷‧創業維艱】——記述旅居新北市鄉親之中,其事業有成者年輕時辛苦拚搏的一面;【北縣鄉親‧活動花絮】——羅列新北市金門同鄉會的各項重要活動;【台灣囝仔‧金門鄉情】——同鄉會每年頒發兩次獎學金,此一單元係由領獎的學子們供稿,題材基本與個人家庭環境、求學過程或對家鄉的感情有關;【健康休閒‧儲蓄理財】——依旅居鄉親從事的專業,開闢醫療、保健、佛學、餐飲、保險、金融……等等不同專題;【話我家鄉‧仙洲記情】——描寫金門地區相關事物及其有關機構或組織,例如大同之家、紅十字會等等;【生活隨筆‧藝文欣賞】——勾勒生活點滴的文藝創作。
鄭秀貞表示,剛開始時比較辛苦的就是如何訂定這些單元,等大方向出來後便開始邀稿及進行採訪。她提及,大部分邀稿的對象都是從活動時認識的人中去找,而且她比較偏重於強調柔性的一面,而不是個人的豐功偉業。她說,光電話邀稿就花了不少話費,而且每次校稿都得校到半夜,非常的累人。她又重申,這份工作是純粹貢獻、完全沒有薪水的,不過倒是可以從中認識不少的朋友。
鄭秀貞在永和智光商職任教達19年之久,家中孩子(一兒一女)還小時她都教夜間部,等孩子長大了才開始接日間部的課程。在漫漫19年教學生涯中,她總計得過2次永和市優良教師獎、2次中華民國私立教育事業協會模範獎章,並四度通過校內優良教師評比出國旅遊。94年時因僵直性脊椎炎申請退休,次年進入新北市金門同鄉會擔任理事,嗣又先後出任該會會刊編輯與常務理事,以及中華金門同鄉會監事等職務。
她說,她與先生吳政謀——曾膺選政治大學國貿系傑出系友,並曾在全球最大監控數位錄放影機(DVR)上市公司擔任總經理、副董事長等職,現亦處於半退休狀態——如今過的生活甚為悠哉愜意,依鄭秀貞的說法是「要能及時行樂」,因此兩人沒事便會去泡泡湯、打打高爾夫球,夫妻倆還都是「金友隊」的成員(其他鄉親還有莊苓堅、黃平彰、黃昭贊、蔡明智、黃重慶、陳世昌、張延為等)。但她又提到,兩人結婚蜜月旅行時預算只有5000元,住的是屏東鄉下的農場,因為自己的父親是個工人,先生的父親則剛被倒債,所以雙方都各得負擔家計。兩相對照,殊難想像。
筆者翻閱《鄉訊》會刊,發現吳政謀在其中第50期(2010年5月2日出刊)發表的一篇文章《我的金門老婆》中提到,他這位「晚上才上班且以鐘點計費」(註:指早年教夜間部時)的老婆「喝酒的豪氣倒是讓我在同學、同事間聲名大噪」……「從此以後『他老婆很會喝酒』的名聲不脛而走,連我的日本客戶都曾耳聞而下戰書呢!」再聽鄭秀貞說到「很享受那種酒酣耳熱的感覺」時,筆者不禁莞爾一笑,心想:眼前這位出生、長大都在台北的女子,果然有著傳統金門人的純真與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