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楊忠雄享受台南黃金海岸駕馭風箏衝浪的快感

發布日期:
作者: 楊瀛谷。
點閱率:1,361
字型大小: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沙鎮官澳村
現住地:台南市永康區
學 歷:述美國小,金沙國中,金門中學
經 歷:吉盛企業社合夥人,台灣風箏衝浪推廣中心教練

那天乘著週日,與南區主任蔡忠盼安排了趟兼具健身與知性的採訪之旅。兩人分騎單車從永康出發,穿過熙熙攘攘的台南市區,來到灣裡的黃金海岸,採訪對象是「台灣風箏衝浪推廣中心」縣籍教練楊忠雄,並從中瞭解到風箏衝浪的緣起及其相關知識。
楊忠雄的綽號就是「金門仔」。他說,在灣裡黃金海岸只要提到「金門仔」,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連他吉盛的上游企業穗高公司裡五、六百名員工也是如此。他表示,其實剛到台灣時都不怎麼敢讓人知道來自金門,因為一方面來自僻壤之鄉,父母怕他因個性單純遭人矇騙而特別交代,二方面也是怕會被歧視。不過他又強調,這種情況只屬於那一個年代的顧慮,隨著金門人在各個領域嶄露頭角,甚而大展宏圖,現在在台灣已經不復存在這種狀況。
楊忠雄在退伍後,因兄姐都住居台南,他便跟著落戶當地,並進入穗高企業工作。他說,穗高企業一直是台灣頂級自行車及相關零組件製造商,產品以外銷歐洲、美國為主,不僅是全球知名的高品質鋁合金製品專業製造公司,多年來也陸續獲得多項國際競賽獎牌及國家精品獎等榮耀。後來,由於穗高業務日趨龐雜繁重,公司乃鼓勵員工自組下游工廠,於是他便與6位同仁出來籌組吉盛公司,並專門承包穗高的焊接業務。
年少時,楊忠雄即酷愛體育運動。而在穗高企業時,由於推廣品牌需要,所以他便加入公司的車隊,並經常參與菲斯達盃(FASTRAX)自行車登山競技比賽。後來因為於比賽時受傷,在膝蓋復健階段他便換到灣裡黃金海岸從事划船(獨木舟)活動,從而接觸了不少外籍人士,並進而玩起這些老外引進的「風箏衝浪」。
據他指出,「風箏衝浪」(美國人叫它 kitesurfing或kiteboarding,法國人叫它 flysurfing),1990年左右由美國人Cory.R發明,後經法國一對兄弟加以改良。風箏衝浪外型與飛行傘型風箏類似,但其翼面及龍骨卻是充氣的,由於形狀固定且風箏內充滿空氣,當它落在水面上不但不會下沉,還能重新起飛。1998年起,在美國夏威夷海灘就常會有人將充氣風箏與衝浪板結合一起操作,自此這個運動在全世界便很快的風行了起來。
風箏衝浪原理相當簡單,就是將充氣風箏用兩條或四條強韌的繩子連接到手持的控制把手上,藉著操作把手來控制風箏的上升、下降及轉向,並結合腳下踩著的滑板,即可以在海面上高速滑行或將人帶到空中做出各種花式動作。他強調,由於風箏衝浪運動的風行,連帶也牽動著北美、環地中海地區,乃至亞洲地區如越南美奈(Muine)、菲律賓長灘島(bulabog beach)、海南蜈支洲島爺影銀灘等地觀光事業和海濱度假飯店的興起。
94年時,楊忠雄與4位台灣同好共組風箏衝浪俱樂部--即「台灣風箏衝浪推廣中心」。他表示,推廣中心成立至今教過的學員約有五、六十人,而目前台灣真正玩風箏衝浪的人不到100人,所以可以說台灣玩風箏衝浪的人大部分都是從「台灣風箏衝浪推廣中心」訓練出來的。他坦言,風箏衝浪運動雖然非常刺激、好玩,但它與飛行傘、滑翔翼、攀岩等運動一樣,也都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
他說,初始在追求風箏衝浪的速度極限時,他就曾被滑板尾鰭(FIN)撞到頭部縫了10針,也曾在重力落水時左肩發生骨折,所以想玩風箏衝浪運動,就必須要接受一些基本訓練,才能安全且愉快地享受此項運動的樂趣。他並強調,無論從事任何運動,都一定要有妥善的安全準備與防護,按照自己對該項運動的熟練度,選擇適當裝備及場地,更重要的是得不斷練習,以避免意外發生。
楊忠雄指出,福建南部風季長、風速高,其中金門一年中東北風長達九個月,所以才有「風獅爺」的設立來鎮風止煞,這是「風害」但卻有利於風箏衝浪運動的推行。他說,小時候騎腳踏車上學,印象裡的風是一種折磨,但現在對他來說--風是「上天的禮物」、「大自然的恩賜」。對於風箏衝浪這項新興的運動,他一再表示很希望能把這項「無煙工業」帶回金門發展。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