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雄義務架設網站凸顯同學會的存在意義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湖鎮瓊林村
現住地:台北市文山區
學 歷:開瑄國小,金沙國中,金門高中,國防管理學院企管科、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
經 歷:國防部作戰次長室上校財務官,台灣電腦股份有限公司專案副理,中華民國電腦教育發展協會副秘書長,財團法人天元文教基金會董事,景文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北台灣科技學院企管系兼任講師
初中時,蔡志雄所就讀的學校級別是金沙國中第10屆,這一屆同學的上課模式,已然跳脫過往班際交流和社團活動極少的封閉窠臼。從二年級起,金沙國中第10屆開始實施「因才施教」的半能力分班制度,一般課目都在原建置的班級,國、英、數三科則依程度的不同採跑班制度,只要是這三科就去各該既定安排好的教室上課。這般調配,讓全校同學有了更多接觸到其他班級同學的機會。
到了三年級時,學校進一步採用「分流教育」制度,先將前一年度每班前五名的同學集中設立一精英班,並規劃男女各一個班級提供給未來選擇往技職方面發展的同學就讀,其他班級再通採常態分班。有著如此特殊的編班制度,造就了第10屆的全體同學,有著多重而緊密聯繫的年少回憶。
蔡志雄表示,一轉眼畢業已三、四十年了,大家從一個十幾歲的小蘿蔔頭、小丫頭,變成一位年邁五十而知天命的中老年人,歲月的痕跡在每位同學的白髮與皺紋中表露無遺。然而,雖然大家心裡都惦記著同學們,但礙於過去通訊科技的開發程度,要作連絡實是有著不少的困難。
他說,離鄉背井來到台灣,住宿舍的、租房子的、在部隊的、寄居親戚家的大有人在,地址、電話號碼經常更換,確實增添連絡的困難性。但是,其中任國民的小吃店「金門廣東粥」、楊誠樂經營的「咖啡工廠」、蔡忠盼現在的「台南縣金門同鄉會」會址一直都是大家重要的聯誼據點。不過,以往的同學會大都是規模小,而以同一班級或地域的形式舉辦。
一直到99年1月10日,才由任國民、葉劍力等多位同學共同策劃、邀約,於新店市成功地擴大舉辦了初具規模的同學會,參加同學來自各個班級將近60人。他提到,礙於場地和預訂桌數,這次邀約啟動時的態度有些保守,但參加人數已佔畢業人數的18%。
在歡樂的氣氛下,黃昭贊同學主動請纓擔任「金沙國中第10屆同學聯誼會」籌備會第一任會長,並當場獲得楊忠貫、楊誠樂、薛美金、何宜婷等同學們附和與熱心贊助,募得經費高達37萬元整,此筆款項其後作為「維繫感情,促進同學之間融洽情誼」、「提供急難救助、喪病慰問暨熱心公益活動」等目的運用。「金沙國中第10屆同學聯誼會」,也就在10日當天宣佈正式成立。
隨後,會長黃昭贊再行指示規劃舉辦一場包納全體師生的大型同學會,經過多次開會討論,從日期的訂定、餐廳的選擇、用餐方式和如何找回失聯多年的同窗等項議題,可以說是工程浩大。其中又以後者最是困難,最後乃決議藉由「網際網路」的力量及採「老鼠會」連絡的方式雙管齊下,並責由總幹事蔡志雄負責網站架設與管理等相關事宜。
數天後,金沙國中第10屆同學聯誼會網站正式起用,網站內容分為最新消息、成立宗旨、組織架構、會議紀錄、同學會相片、畢業紀念冊、通訊錄下載、財務資訊、生活園地與留言版等十大部份。其最大的特色分別為:
1.將書面的畢業紀念冊以網站的方式重新呈現,重拾年少時純真可愛的模樣,帶領同學回到年少的時光隧道。
2.組織的編組,賦予各班召集人負起連絡該班同學的責任,彼此分工合作,以樹狀結構達成聯繫網絡。
3.財務資訊的公佈,將所有活動收支全部公開,以符合公款公用之原則。
4.活動的相片專區,依舉辦活動日期分別整理成電子相簿,一則可以上網觀賞、再則可以下載、保存及沖洗。
5.留言版的設置,使同學間的互動發揮到極限,訊息的發佈、奇文的共賞、意見的交流等,留言版儼然成為同學每天最期待的單元。
6.通訊錄下載檔案,每找回一位同學,就會將通訊錄更新,並設定密碼,讓同學們可以放心的使用,隨時提醒自己,多久沒有打通電話關心同學了。
蔡志雄指出,他之所以出任總幹事一職,乃是由於在國中、高中階段與黃昭贊都有同窗情緣,同時第二次同學會也是藉由他協助邀請到資優班同學參與聯誼。同年11月20日,同學會於台北市議會地下室餐廳再度召開,共襄盛舉的師生已然超過150位。對此成果,蔡志雄激動地表示:「我們全體同學內心有著一股與別人不同的情感,那份情感是如此緊密的纏住著我們,把我們的心聯繫在一起,直到永遠永遠。」
至於網站的實際運作。他表示,上網現在已經是許多同學每天必做的一件事,甚至成為女生和旅居海外同學的感情寄託所在;在金門方面,大大小小事情都由楊祝豐幫忙關注和處理,並協助補充網上資料,包括今年傑出校友的推薦也是。他說,現在最想做的是利用網站成立沙中第10屆基金會,做好照顧學弟妹的傳承工作。事實上,除了金沙國中第10屆同學聯誼會網站之外,金門中學第26屆同學會網站和新北市金門同鄉會網站,也都是由蔡志雄一手義務架設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