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星期人物》李瑩映-新北市瑞濱國小校長 為偏鄉學子播希望種子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永富。
點閱率:8,362
字型大小:
李瑩映108年8月10日接任瑞濱國小校長。(李瑩映提供) 李瑩映108年8月10日接任瑞濱國小校長。(李瑩映提供)

本籍:金寧鄉古寧頭人
現居:新北市蘆洲區
學歷:中正國小、金城國中、臺北師專音樂科、國立臺北師範學院音教系、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輔導20學分班、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
經歷:新北市瑞濱國小校長

李瑩映在金門聞名的戰役村落古寧頭出生,身為教師之女,她承繼父志投身杏壇到接任新北市瑞芳區瑞濱國小校長,有著相當具啟發與勵志的故事。
庭訓嚴謹 教職連連獲獎
李瑩映念古寧國小附設幼稚園大班時全家搬家到金城,就讀中正國小和金城國中。其父李天送續任古寧國小教職,每天通勤到校。
自幼生長在金門傳統的大家庭,家人互動緊密,家教嚴謹;其母王招桂說,瑩映從小就是一個非常自動自發的孩子,三歲時就會把玩具收拾整齊,讀書求學都不必父母督促操心;李天送說,瑩映身為長姊,很會幫忙照顧弟弟妹妹,國小的時候,就會講睡前故事給小弟聽,家中大掃除時,弟弟妹妹的工作也都由她統籌分配,弟弟妹妹都很聽她的話,現在回想起來,也是領導能力的展現吧!
李瑩映說,父母重視孩子的教育,常常說「只要你們想讀書,家中一定會支持到底」;國中畢業之後,非常幸運獲得保送的機會,就讀臺北師專音樂科,而步上教師之路。
民國80年臺北師專畢業,她返鄉任烈嶼鄉卓環國小教師1年,再轉任金城鎮賢庵國小教師4年,期間她利用暑期進修臺北師院音樂教育學系。85年申請調職新北市中和區積穗國小,並於86至105年蘆洲區仁愛國小期間,歷練學務處、總務處、輔導處及教務處四處室主任,嫻熟學校行政事務,她處事秉承「待人誠懇,做事認真,不亢不卑,是非分明」的庭訓,獲得歷任校長與同仁肯定。
101至104年,李瑩映表現傑出,先後榮獲全國內政部火炬計畫績優學校獎、教育部友善校園卓越學校獎、教育部全國中輟復學輔導績優學校獎、教育部友善校園績優輔導人員獎及教育部生命教育績優人員獎。
106年通過新北市候用校長遴選及儲訓,儲訓結束,因公教人員年金改革影響,校長退休意願降低而少出缺,有2年的時間在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特殊教育科任輔導員待用。108年新北市校長出缺8名,24名候用校長參加遴選,依成績排序前8名填志願,新北市校長首任要分派到偏遠地區,李瑩映派任的瑞芳區瑞濱國小算是偏遠地區較大的學校。
接任瑞濱國小校長 在孩子心中埋下希望種子
108年8月李瑩映接任瑞濱國小校長。她在FB臉書寫下自勉座右銘--「今日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顆種子,明日就會長成花團錦簇的美麗園子。」這與瑞濱國小校門口牆上「一切為了孩子的未來」的石刻文若合符節。她也兢兢業業的全心投入,在海濱偏鄉的瑞濱國小辛勤播種,等待歡喜收穫。
瑞濱國小位於臺灣東北角瑞芳海邊,學區內有聞名的海中大象「象鼻岩」,意指「水象」,校區地形俯瞰也似一隻大象,意指「土象」,校園內的大象溜滑梯,由臺藝大學生帶領學生彩繪而成,名為「藝象」,校內新修建圖書館命名「萬象館」,希望孩子透過閱讀看懂「人間萬象」,「大象」成了學校代表性標誌。
瑞濱國小全校一至六年級學生108人,幼兒園學生52人。相較李瑩映曾待過的新北市中和區積穗國小以及蘆洲區仁愛國小學生二、三千人,瑞濱國小有如迷你學校,但其規模又與她曾任職的金門烈嶼卓環國小與金城鎮賢庵國小相當。在大小學校任教經驗兼具的李瑩映到校不到2年,將校園整頓氣象一新,她尤其注重藉由各項學生活動,提升學生自信心與上進心,「在學生心中埋下一顆顆希望的種子!」
李瑩映說,瑞芳早期因開採煤礦吸引甚多外來人口,礦業沒落後,人口跟著外流。該校目前有三分之一學生來自原住民家庭(阿美族居多),新住民家庭(越南、印尼及大陸)約占五分之一,其餘均為在地住民(閩客),從事漁業及打零工較多,全校弱勢家庭學生約占65%,單親及隔代教養情形普遍,展現著美麗的多元文化,同時也面臨經濟弱勢的壓力。
弱勢家庭子女不僅經濟弱勢,地處偏鄉也限制了學生接觸新知及視野,所以校方積極尋求外界資源挹注,為學生安排「新住民計畫」、「太陽計畫」、「藝文深耕」、「周末藝術班」及「夜光班」等免費的專案課程,其中包括因應學生家長在外打工,輔導他們習得基本廚藝,讓家長不在家的孩子,也會煮水餃、煮泡麵、或炒飯等,自己有能力可以餵飽自己。
臺灣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葛傳宇,於民國100年號召幾位教授與學生組織了「國際紅豆社」(紅豆取自瑞濱英文Red Bean的諧音),承諾了10年深耕瑞濱的計畫,以藝術與品格為主軸,邀請韓國及日本的大學生共同參與,在每年寒暑假駐校辦理營隊。除了寒暑假的營隊,並結合中華同舟共濟服務社贊助辦理的「周末藝術班」,由臺藝大國際紅豆社的大學生於周末藝術班擔任小隊輔,小隊輔亦師亦友的長期陪伴,擴展孩子的視野,引領孩子多元學習,提升藝術、品格和國際視野。
瑞濱國小深耕藝文教育,成果豐碩,108年度參加新北市學生美術比賽,榮獲第1名1件,第2名2件,第3名3件,另有佳作13件,共計獲獎19件;109年度則榮獲第1名2件,第3名2件,另有佳作12件,共計獲獎16件,這二年更有3件藝術作品,榮獲全國佳作的成績。學生僅有百人,但在山海相伴及長期的藝術浸潤式課程,展現豐沛的藝術創作能量。
瑞濱國小學生的優勢能力展現在「肢體動覺智能」,學校成立原住民舞蹈社,更希望將舞蹈與文化結合,109年以「日出東方」參加新北市學生舞蹈比賽,榮獲優等獎,嘗試用舞蹈訴說在地「礦坑無常生離死別」的故事,原舞社的孩子要自己唱、自己跳及自己演,透過文化的尋根之旅,讓孩子珍視自己的文化,也不斷挑戰及提升孩子的表演能力,建立「我能」的自信。109年10月,金門縣中正國小合唱團由校長蔡雪芳帶領,特別赴瑞濱國小交流,透過兩校合唱與原住民舞蹈的展演,體驗並學習多元文化之美。
瑞濱國小108學年度起的「偏鄉攝影深耕計畫」,則由志工進到校園,藉由兩周一次的主題攝影教學,透過學生每人手中的小小數位機,針對同一個主題,記錄眼中的世界,孩子們在觀察、捕捉與紀錄影像的過程中,更加認識自己的家鄉。孩子們的攝影作品可看見多元觀點,正好符合瑞濱國小學生來自多元家庭的背景,孩子們也因此接觸更多彩多姿的世界,理解到自己與眾不同的價值。
李瑩映說,孩子的光要被看見,每次攝影志工來,小孩就迫不及待的把作品秀出來,志工老師驚喜的說著「哇!太棒了」,孩子的眼神就為之一亮,那些肯定的語言不斷的讓孩子知道「原來我可以」,這對於學生的學習是一種良善的循環。
自小志願當老師 對教職充滿使命感
「我從小就想當老師!應該也是受到父親影響吧!」李瑩映說。
國中畢業隻身一人到臺北讀書是很大的轉變與挑戰,同學個個成績優異,都是放棄前三志願,選擇就讀師專,一開始的挫折很大,但是戰地兒女,總是有著不服輸的精神,透過這樣的學習歷程,學會了謙卑再謙卑,學習才是王道。
師專時期的聲樂老師趙淑莊對她影響很深,趙老師留學維也納,治學嚴謹,堅持「感冒還是要上聲樂課,不要給自己找藉口」,至今她仍謹遵師訓「不要為失敗找藉口,要為成功找理由」。
「金門的教學生涯對我影響很深」李瑩映說。任教卓環國小時,林水綠校長喜愛唱歌,請她指導合唱團,同時擔任導師及指導學生語文競賽等;任教賢庵國小時,許清堯校長請她擔任導師兼訓育組長,同時指導合唱團、節奏樂隊、童軍團及語文競賽等工作;她現在回想起那段時光,教學、行政與社團指導同時進行,或許就是孔子所說的「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不斷累積全面性的學校工作經驗。
調任新北市前四年擔任音樂老師,因仁愛國小規劃成立音樂性社團,於是在陳芳雄校長的邀請下接任訓育組長的工作,以自身的音樂專長,創立直笛團及弦樂團,一腳踏進大校的行政工作,並無排斥與慌張,建立典章制度,積極溝通協調,有計畫性的完成工作。新北市的教育工作一直是「超前部署」,秉持著終身學習的心態,及「在孩子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不斷的發揮教育的影響力。
幾年前,她的電子信箱收到一封信,一個迷途的孩子在找回人生正道之後,她說「謝謝老師當年沒有放棄我」;去年教師節前夕,她FB的Messenger跳出了一段話「這幾天老家裝潢,終於翻找出當年,老師寫給我們第一屆仁愛直笛團的畢業信,我記得當下真的很感動,因為那是我第一次收到別人寫給我的長信,我現在也會寫信給我班上的孩子們,他們也會露出很快樂的表情」。這是直笛團孩子長大後成為國中老師,在教師節前夕寫給李瑩映老師的心情告白。
李瑩映說「投身教育工作是一件超級幸福的事,小小的給予,孩子會給你大大的擁抱。」瑞濱國小雖屬偏鄉小校,但她認為小校有一種美麗是「看見孩子的亮點」,能夠因材施教,給予最佳支持與協助。
李瑩映的校長之路,有父親的指引,有前輩貴人之助,有師長、同學及職場同儕的相互激勵。尤其做的是自小嚮往的教職,她每天快樂工作,把學校變成溫馨的大家庭,給孩子前進的力量和勇氣,發現孩子潛在的美,彰顯每個孩子的價值。
父親李天送兩度榮獲教育部「教育奉獻獎」
李瑩映父親李天送,在金門縣古寧國小任教長達45年,101年8月1日退休。他功在杏林,又退而不休,持續利用周休時間義務指導學生練習鋼琴,103年及108年兩度榮獲教育部「教育奉獻獎」。102與104年榮獲古寧國小百年校慶教育奉獻獎及傑出校友獎。
李天送民國56年從特師科畢業,分發古寧國小任教,第2年就被推薦為主任,直到94年才卸下萬年主任,轉當低年級導師,101年退休,創下在同所學校任教45年的最高年資紀錄。李天送初任教職僅有特師科學歷,他不斷在職進休,由師專,師院,並完成研究所40學分的學歷。也先後獲得全國特殊優良教師、省級特殊優良教師、縣級特殊優良教師、環保有功教師優等、甲等、教育部教學優良等獎,獲李登輝、陳水扁總統、連戰行政院長、李煥教育部長等接見表揚。
李天送56年初派古寧國小,即被委以帶畢業班重任,為爭取榮譽,他延後放學至黃昏;並放棄假日休閒、晚間點著微弱的煤油燈輔導學生課業,有一次一枚中共宣傳炮彈把隔壁教室屋頂炸破一個大洞,幸好師生逃過一劫。在李天送付出無數心力輔導下,他帶的畢業班在全縣畢業生會考中獲得第一名優異成果。他也組織學校第一支笛鼓隊
94年卸下主任,初次接低年級班時,一度深怕家長不放心,他不停自我學習,用心的指導學生,一年級全縣注音大會考,他任教班級平均成績90餘分,名列全縣一百多班的第8名,滿分學生全縣30餘名,該班就有5人,家長刮目相看。
退休那年,他擔任低年級導師,為提升學生學習音樂興趣,指導學生彈琴、學木琴、節奏樂,組織了班級樂隊,於畢業聯歡活動中演出,贏得好評。退休後,李天送以「增賢基金會」執行秘書及志工身分,繼續在假日指導學生學琴,每年配合增賢書室獎學金頒發典禮,舉辦鋼琴成果發表會。
其實,李天送並未受音樂專科教育,最初以特師科所學的五線譜,在校教音樂課時邊教邊學。後來女兒瑩映80年返金門任教,在她教學生鋼琴時,李天送在旁見習,學會了,再指導學生彈琴,幾個學生的優異音樂天分因此被發掘,也帶動家鄉子弟習琴風氣。歷任專任教師、導師、生輔組長、輔導組長、訓導主任、教導主任的李天送本有意參加候用校長甄試,後因怕公務影響家庭照顧而放棄。
「李天送」取名由來,則有一段民國38年國共兩軍在古寧頭血戰時,王卻治與不到2歲的李天送母子三度死裡逃生的烽火故事。
戰爭結束後,逃難的鄉親先後返家,爺爺向村公所申報戶口,承辦人員問說:「你的孫子要命什麼名字?」爺爺回答說:「劫數真多,幸好祖宗有靈,方得保全狗命,真是如天送的,就取名『天送』吧!」李天送的名字就是這樣取來的。」
李天送在金門縣古寧國小任教長達45年,又退而不休,兩度榮獲教育部「教育奉獻獎」。接任新北市瑞濱國小校長的李瑩映女承父志,表現也亮眼傑出,臺金杏壇傳佳話。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