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經樂道
-
黃耀民稚幼獨自出外開展冒險逐夢的逆轉人生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沙鎮西園村 現住地:新北市中和區 學 歷:述美國小,金沙國中,東方高商 經 歷:中華民國紅十字會中和救生隊隊長,新北市搜救協會常務理事,南勢角夜市黃家麵線負責人,金門西園旅台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 在西園旅台公共事務協會成立大會的場合初次結識黃耀明,感覺上是位非常年輕的社團領導人。從相關自傳資料中瞭解到,他自認從小就是一個野孩子,因為他的阿嬤常說:「出去像丟掉,回來像撿到。」他,就是有著那種成天向外跑的基因,總是想要向外探索這個世界新奇的事物。 第一次離家是小學五年級下學期時,那是國內棒球正在持續瘋迷的民國68年,當時金門雖然處於戰地政務時期,但無論如何也不能在這項全民運動中缺席。他先是在體育館住了一年半,雖然操練非常辛苦,但也感覺格外的充實,最大的收穫就是以金門少棒隊的一員,代表赴台參加全國少棒選拔賽。 當他踏上台灣的土地,一路從台南、高雄、台中、新竹,最後轉戰到台北,對於一個鄉下來的孩子來說,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的新奇與鮮亮。似乎,大家口中遍地黃金的寶島台灣,看起來一點也沒錯,連空氣都是這麼的香甜富足。在球賽結束即將打道回府之際,他的小小心靈不禁暗自吶喊著:「有一天,我一定要再回來!」 一向就是運動好手的他,國中一畢業就帶著打球時存下來的獎學金六千元,搭上「開口笑」展開冒險逐夢之旅,那是他第二次離開家鄉。然而,進入都市叢林後始才驚覺,現實生活跟所想像的並不一致,為了學業跟生活能夠自給自足,只好選擇半工半讀,在那之後的四年他居無定所,所有的家當就是一個包包,因為這樣才好搬家。 當完兵後,黃耀民先在從事不銹鋼生產和買賣的公司上班,一個月的薪水收入三萬元,心想創業沒有本錢,不知何時才能成家立業,而平常為了省吃儉用,三餐大部分都在路邊攤隨意解決,想著想著何不從路邊攤做起呢?民以食為先,那就做吃的呀! 那時,小學同學、也是拜把兄弟楊定華的姊夫在賣大腸蚵仔麵線,生意非常之好。然而剛開始時,兄弟的姊夫並不想教他,他為了創業便硬賴著不走,再辛苦都肯什麼都做,終於師傅被他的誠意感動,把秘方告訴了他,從此也就展開了二十年賣麵線的生涯--那已是民國80年的事了。隔年,在同樣鍥而不捨的精神感召下,又是贏得了美人歸│他的夫人何斐婷畢業自東吳大學英文系,兩人是國中同學。 但他提到:「俗話說『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萬事起頭難,一點也沒錯。」因為徒有秘方,做生意是沒辦法教的,所以初始也曾跌跌撞撞了好些年,換過中和忠孝街等幾個地點,業績都不見起色。但他從不輕言放棄,且深信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的,便時時鑽研、檢討,從錯誤中學習、改良,用較貴的手工麵線和更好的材料,力求料多、味美又實在。 後來,在一個契機下搬到興南夜市口,生意才開始穩定成長,接著再遷移到夜市口附近的店家。而在辛苦工作一整天之後,游泳就成了愛運動的他最好的潤滑劑│這得話說從頭,他的泳技是國小時在西園鹽場的蓄水池練就出來的,當時游的還是狗爬式。 92年春,黃耀民進入紅十字會中和救生隊擔任志工,經歷救生員班、高級班、十式班等三個教練班,服務至今已滿十個年頭。他強調,志工團隊的成員都有顆為社會奉獻的心,願意犧牲自己寶貴的睡眠時間到游泳池邊帶班,願意犧牲自己的假日到溪邊、海邊投入救難,而從中他也更加懂得惜福、懂得感恩。 現在每年回鄉過春節,他認為小時候年味比較濃,以前還曾裝扮過舞獅陣裡持扇的大頭「肖家婆」,自己也會在年十五那天做幼年時興的地瓜燈,夜裡村內同學以四甲分掛持火把、拿沙包互尬鬧元宵,但卻越年長越感覺不出太多過年的氛圍,所幸島內黃姓子孫長期已粗分為五股,於大年初三遶境迎奉紫雲始祖守恭公至各自宗祠,才多少增添了一些熱鬧氣氛。 話說,西園村在台北生活的宗親不少,85年經黃國民、黃天助等人居間聯繫組成聯誼會,串起旅外鄉親間急難救助、婚喪喜慶等等事宜的協辦工作,並例行於農曆年後的第二週假台北餐廳聚會喝春酒,收費採臨時性繳交方式,結餘則充當會務處理公積金。 99年,黃耀民接任聯誼會會長,曾經建議正式登記社團法人未果,隔年再作提議時始經表決通過籌組西園旅台公共事務協會,並於101年10月21日召開會員大會宣告成立。他表示,今年由英坑輪值奉祀始祖,協會訂製了一批背心供巡安時穿搭,也已在元宵節通過獎助學金等會務處理辦法,並預訂在年底會員大會時正式頒發獎學金。並強調,未來經費若能更為充足,將會繼續擴大辦理聯誼、參訪和教育訓練等活動。
-
【異鄉鬢影】
▉為歡度母親節,臺中浯江金門同鄉會11日於豐原儷宴會館席開四桌,邀請該會理監事的母親及夫人共同參與節慶活動,並贈送每位與會人員一朵康乃馨表達心意;藉由此次聚會,亦同時召開了第十三屆第五次理監事聯席會議。 該會理事長王展文致謝詞時表示,在理監事會中有多位女性理監事人員,像是常務理事洪秀瓊、理事涂瑄瑀、張燕秋、王明燕、洪慈麗、童麗梅、林秋黎、劉淑如、黃慧珍、監事陳秀足,都需要扮演著許多的角色,不但要做好一位慈祥的母親、嫻淑的妻子、稱職的職業婦女,還要撥出時間來為鄉親服務,參與同鄉會會務運作,對家庭、鄉親所做的付出與貢獻,令人動容。 在所召開的第十三屆第五次理監事聯席會議中,決議通過《臺中市浯江金門同鄉會獎學金申請辦法》,並預計在102年9月開始實施,申請辦法及表格可向同鄉會索取或到同鄉會全球服務網站(http://www.kinmen-clan.org.tw/)下載填寫後,再向同鄉會提出申請。另為爭取金門人交通上行的權利,反對台金機票漲價,該會也將組團參加在六月份於台北舉辦的「金門交通嘉年華活動」,共同向交通部及航空公司發聲,為鄉親爭取應有權利,屆時歡迎全體鄉親來共同參與。 ▉為強化我國海域執法之應變與執法能量,並呈現海洋安全與災害應變資源整合協調能力,海岸巡防署特會同中央及地方等相關單位,於11日上午假臺中市臺中港四十三號碼頭舉行「海安七號演習暨海洋文化活動」。 此次活動,馬英九總統親臨視導及校閱海上分列式、船艇性能操演及海上應變綜合演練,縣府方面亦由副縣長吳友欽代表率團列席,並責由縣府中部主任李淑睿個別電邀中部鄉親一百人共同與會,身歷其境體驗和感受我國海事安全單位捍衛海疆及保護漁民的訓練成果。 活動結束後,適新北市金門同鄉會近五百位鄉親參與辦理的「102年度生態、藝術、文化研習」會員一日遊活動正在台中午餐,吳副縣長亦轉往用飯餐廳向鄉親問好。是日,金門烈嶼公共事務協會亦舉辦母親節感恩研習活動,計有三百多位鄉親、八台遊覽車出行遊歷新竹以北景點,中午在內灣電影院席開32桌全包場享用豐盛午餐;協會會長孫國欽表示,雖然天公不做美致霪雨霏霏,但烈嶼協會全體理監事及鄉親會員仍然風雨無阻、全程參與,在熱情分享與祝福偉大的母親快樂、平安健康和幸福美滿的氛圍中,活動順利圓滿成功,因此除了要感謝同仁的努力付出,更要謝謝大家堅持到底,永不退縮。金門人、烈嶼人打死不退的精神,著實讓人感動。
-
沈中玄無怨無悔長期照顧患腦性麻痺症的寶貝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城鎮北門里 現住地:台東縣卑南鄉 學 歷:金城國小,金城實驗中學 那天初次去到台東,理事長黃白明第一位推薦筆者採訪的對象就是沈中玄。為什麼?原因或許與家庭弱不弱勢無關,主要應該是沈中玄近20年來含辛茹苦撫養從出生即罹患腦性病變的二兒子,其整體不離不棄的過程令人動容。再者,黃理事長本身也有著類同的遭遇,自然更能以同理心看待沈中玄鄉親。 談起自己的娘家,沈中玄表示她的父親沈清地是位已退休的校長,既疼小孩且不時會幫忙縫補衣服,不過因為大房不能生育又娶了她的生母,大媽也因此重男輕女且對她們不甚友善,她坦言這對她的人生觀有極大的影響。他的母親則是生了四男六女,平常替人幫幫傭、洗洗衣服,也負責831營房地板的清理工作,營房裡的阿姨在她陪同前去時,總會窩心的翻出許多餅乾給她。 年少叛逆的她,在國中畢業後未再升學,而是進入文化工作隊的服務行列,那是還未招收金門籍男性隊員的時代。話說當時,組長盧志輝經常帶領他們到全省各個大專院校表演,但該工作隊卻約僅維持了兩年即告解散,之後除了參與臨時組團赴大、二膽勞軍外,她先後還去過清早的市場賣水果,也做過理髮師、餐廳服務員等工作。 80年,在卡拉OK店任職的沈中玄認識了隸屬海軍、服務於太武山雷達站的台東籍職業軍人袁專裁。經過一段期間的交往,由於海軍依例都是金門、台灣屆年輪調,沈中玄於是在袁專裁回調時跟著赴台,兩人並進而結成連理。 然而,令人羨慕的日子總是來得太匆匆。83年回金門待產時,當第二胎懷孕約八個月之際,花崗石醫院主治醫生在產檢過程即已發現胎位有所異常,進一步再到三軍總醫院檢查,也被告知健康狀況不會很理想,但也說可以生下來再救救看。然後,竟在兩個月後的生產階段接連收到病危通知三次,而於急救過程中造成腦部病變,後來終宣告嬰兒呈現腦性麻痺狀態。 她提到,一時間宛如晴天霹靂,她當場真想抱著孩子跳樓一了百了。嗣後,孩子又因氣胸插管造成肺部功能障礙,從小就得長期進行拍痰,她也因此必須學會抽痰護理,加上孩子還有肺炎、腸胃炎和不定時發燒的毛病,所以一度再遠都會由先生陪同四處去求神問佛,希望小孩子的病情能夠有所轉機。 由於孩子的狀況遲遲不見改善,又因為先生駐在部隊無法回家,沈中玄的情緒曾經有過一段期間低落到了極點,經常胡思亂想別人會因此看不起她,於是便成天緊閉門窗不與他人交往。後來,從台東馬蘭老家搬遷到豐年眷村,村內的老人們既有愛心且也熱情,孩子上機構復健出巷子時都會主動過來幫忙,不時讓她感受到世間仍有溫暖,才漸漸地從谷底裡走了出來。 88年,她的第三個小孩健康、正常地出世,而先生也深深內疚於不能時常在家協助,此時正好聽軍中同袍提及可以報考公職就近轉任公務體系,經過在軍中努力讀書備考,終於在89年如願上榜,90年正式以少校階級退役,並轉到台東泰源監獄擔任管理員。她說,雖然階段、薪俸差了不少,但畢竟可以天天回家,也不像在軍中有那麼多的束縛。 至於老二的病情,一如既往的在醫院進進出出,台東馬階醫院的病例檔案一疊又是一疊,且更因逐漸成長而伴隨了脊椎側彎的問題,但卻又因本身體質而不能復健得非常徹底,因此她總是在入夜後得隨時起床幫忙抽痰。但是,常年照顧操勞且歲數漸長,她自己也因負荷能力漸減而萌發了肌腱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等等毛病。 父親於86年過世,其後直到96年因想念家鄉的媽媽,且台灣醫師也認為金門的環境或有利於小孩的病情,又適巧金門監獄也有空缺,全家因此曾經舉家回金住過兩年。那段日子,她有一年八個多月的時間都住在醫院裡,但最終還是發現金門的氣候和醫療品質,都對小孩產生了不少負面的影響,於是全家又再搬回台東住居。 一路走來,日子在無瞑無日照料病兒中銷蝕,沈中玄始終無怨無悔。她並表示,小孩子也帶給他們一些無形的資產和影響,除了消磨掉他們過去倔強的脾氣,因為疼愛這個小孩,夫妻倆也都能平靜的協同他日漸成長,卻也從來不敢多去預想他終將離開的事實,上個月因為呼吸急促和發高燒上醫院插管,還真不能接受的又哭了好幾天。她說,時間到了就算是還光了過去積欠的一筆債,總之現在還是盡己所能的好好照顧他吧!
-
陳越新總給人笑容煦煦與溫馨滿滿的慈母感受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城鎮南門里 現住地:新北市永和區 學 歷:金門縣金城鎮示範中心(中正國小),金門中學初中部,花蓮商職,空中商專,空中大學企管系 經 歷:台灣產物保險公司花蓮分公司、總公司財務部出納員,台灣土地銀行會計人員,新北市金門同鄉會常務理事兼活動組組長 無論何時、何地,她總是那麼的笑容可掬、溫馨和煦。 她,陳越新;於民國38年7月出生,卻在不到三個月間的一個清晨8時,身為家中長子的父親隨著國軍抽調進入大陸,下午2時兩岸即告隔絕而困於匪區。其後,母親於她8歲時改嫁,她便跟著祖母、叔叔一起生活,然而在民風保守的那個年代,她卻因此常在學校裡被其他同學欺負,所幸讀過私塾的祖母總能適時地給予她應有的呵護和溫暖。 她提到,人稱「也好姑婆」的祖母學過中醫,也懂得接生。老一輩的金門人大都知道也好姑婆是位樂善好施的「先生嬤」,也是位言必稱孔孟的佛教徒,所以一向認為捐款、布施非常的重要,經常夜半出門問診卻還不收醫藥費,遇到窮困人家甚至更會倒貼營養補充費用。 她說,曾經得過「模範母親」榮銜的祖母,總是諄諄教誨她待人處事要彬彬有禮、理直而氣「和」,同時祖母也是生活中最疼愛她、對她影響最大的人,因此她一直便將祖母的話當作座右銘,直到現在都還深深的感念著祖母。 而家鄉的老師對她人格的養成也是多所助益。小學時的導師邵水龍教學認真,對學生既盡職又照顧周到,特別是與祖母極為熟識,所以到現在都仍經常有所互動和聯繫,邵老師娶媳婦和長孫彌月時,陳越新還特地由先生陪同南下參與慶典。她補充,初中時代的董能昭老師也是位負責任、視學生如同己出的好師長。 她的先生羅武是台灣嘉義人,民國58年通過普考後原應分發台銀左營分行,由於未曾到過前線而自請調來金門服務,並透過在台銀總行總務室擔任主任的叔公保證而終成行。而那時她正初中畢業不久,因在剛開辦的台灣保險公司擔任外務員,又由於業務上的往來需要而相互結識,兩人進一步交往後於59年結婚。 60年,因為先生領過外島加給而只得選調回台灣花蓮,她便隨夫調任遷居於台灣後山。在花蓮居住、生活的12個年頭裡,她的前8年都是專心一意在家帶養小孩的家庭主婦,難得的是晚上還會利用時間到空中商專充實自己的知能,俟至68年台灣產物保險公司花蓮分公司人事出缺才又回到職場。 73年,二度金門擔任襄理的先生再奉調回台北時,一家人才從花蓮搬遷至永和,她則申請回調台北總公司。74年經商調至台灣土地銀行永和分行服務,經歷82年調入總行後,84年再調台北分行迄今。她的先生則於89年3月三度金門晉升擔任經理,而於94年12月辦理提前退休。 陳越新與先生羅武膝下一男一女。兒子羅允忠自國立中正大學會計與資訊科技研究所畢業,曾服務於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和資策會,現於某上櫃民營公司擔任經理職務;女兒羅姍姍在日本留學、工作,住居日本已有5、6年之久,遇有長假才會回來台灣;兒子已婚,媳婦目前在從事手機充電器製造的全球化外商公司擔任採購專職,且已為兩老育有一對孫子女,全家其樂融融。 她並提到,先生常說能夠家庭和樂與娶到習於刻苦耐勞、勤儉持家的金門籍老婆有直接的關係。而她在料理家務之外,不僅重返職場工作,還成功的走進了社團活動。93年加入新北市金門同鄉會,95年受黃獻平力邀參選理事職務,99年接任常務理事兼該會活動組組長,並從中結識了許多來自家鄉的賢能之士。 擔任活動組組長以來,協助辦理每年各項研習旅遊活動,比如環境生態、文化藝術、古蹟參訪和101年12月理監事幹部馬祖行研習營等等。而又由於家鄉的同學現在都還常常保持連絡,作為活動組長的她也常邀請姐妹淘們前往參加新北市金門同鄉會的活動,同時間為活動的熱度和同學情誼增進了可觀的分值。 她強調,要特別感謝同鄉會秘書張國森的鼎力相助,以及理事長黃獻平的充分授權與領導,方能使每次活動都能辦得有聲有色、佳評如潮,從而也使新北市金門同鄉會的總體能見度,自地方到中央、乃至兩岸均逐步地堆砌升高。 對於家鄉的建設,陳越新認為現在台灣有的,金門也差不多都有了,尤其治安方面所提供給民眾的安全感,讓生活其中的人們有著實際「家」的感覺,加上乾淨、空氣好和無污染………,最幸福城市的成就實際是屬於大家的,如此便可以帶動人潮,有人潮就可以帶來錢潮。所以,退休後她將會經常帶著兒孫回到金門,也計劃將持續積極投入志工工作,參與社會服務。
-
【異鄉鬢影】
▉彰化縣金門同鄉會為慶祝創會週年,5日假彰化員林昇財麗禧酒店召開第1屆第2次會員大會,會場嘉賓雲集、熱鬧非凡,蒞臨嘉賓有彰化縣政府社會處長陳治明出席代表卓縣長致詞,金門縣政府社會處長方天局亦代表李沃士縣長親臨指導,此外立法委員林滄敏、金門縣議會議員陳滄江、社會處李文堆課長、中部辦公室主任李淑睿及旅台各地金門同鄉會理事長、總幹事暨代表們都出席與會,令會場倍感溫馨感人,並增色不少。 會中理事長莊煒煌特別指出,「關懷互助、和諧互信」是該同鄉會成立的宗旨。他同時代表該會鄉親針對該會自去年5月13日母親節當天成立以來,承金門各級長官的愛護與照顧表達崇高的謝意,同時也感謝認真服務鄉親的理監事幹部及促使會務日益精進、讓同鄉在彰化更具凝聚力與影響力而默默奉獻的鄉親們。 他表示,該會自創立以來所舉辦的家訪、把鄉親找回來、中秋聯誼餐會、重陽敬老、獎學金、專題講座及返鄉參加金門運動會、慰勞來台國語文競賽金門同學、成功嶺每月兩、三次勞軍來自金門家鄉入伍受訓的新兵及替代役、台中機場服務台設置,以及參與各旅台金門同鄉會的各項活動,都一一展現了豐碩的成果。 展望新的一年,該會將在作好鄉親「關懷互助、和諧互信」工作的基礎上,賡續學習、檢討和調整步法以力求進步,對下將落實會員之照顧,對上緊密與上級指導、支援單位連結,橫向則強化同鄉會與會間之連繫,使同鄉會更能取得友會之合作支援,而這一切都有賴理、監事及會務人員盡心盡力,甚至更多鄉親共同參與。就此,莊理事長乃當場廣徵志工人員,俾求落實該會服務鄉親宗旨及擴大對鄉親實質服務,並使鄉親更能貼近同鄉會。 ▉繼4日展開十年來首次會員一日遊│宜蘭地區聯誼活動之後,鑑於中國大陸四川雅安等地發生7級震災,人員傷亡、房屋損失十分慘重,哀鴻遍野,亟待救助,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李台山爰再特別提撥新台幣貳萬元予以救濟,充分發揮了「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人道精神。 ▉為配合5日旅台同鄉會「理事長聯誼會」決議辦理102年「兩岸金門籍青少年夏令營」及組團返金參加農曆四月十二日城隍廟遷治333周年廟會活動,屏東縣金門同鄉會8日晚特假市區阿喜的店召開「第二屆第3次理監事聯席會議」,會中除議決夏令營報名參加層級與資格限制,以及搭乘機、船返鄉參與廟會的交通費補助辦法外,並敲定往後慰問住居該縣資深鄉親的年齡下限及其發放金額。
-
從郵政系統的鄉親視域看對金門未來發展的期待
在「郵政」這一業務場域工作的金門鄉親不在少數,但過去卻也是本版比較偏廢的一個區塊。 中華郵政企業獨家經營中華民國境內的郵政服務,業務涵蓋郵遞、儲匯、保險與金融等。前身為「交通部郵政總局」,為了突破既有的經營限制、並增加市場競爭力,政府在91年7月完成《郵政法》修法,並於92年1月1日起將其改制為中華民國交通部完全持股的國營股份制公司。 今天,就先找兩位郵政系統的鄉親來聊聊。
-
楊建東肯定郵政工作為其一生堅定不移的事業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沙鎮官澳村 現住地:新北市永和區 學 歷:述美國小,金沙國中,金門高中,世界新專編採科 經 歷:臺北郵局郵件處理中心,馬祖第二軍郵局運輸官,中華郵政公司臺北郵局政風室,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政風處,臺中郵局政風室股長 在楊建東的印象之中,童年求學時期的假日都是得下田幫忙家裡農作。他的父親--楊誠約,靠著祖先流傳下來的幾分田地,辛苦耕耘著養活一家十數人口,更常常披星戴月在中共無情炮火下搶收稻糧,因而不時暗自感嘆且期盼「孩子多唸點書,長大後要爭氣點,將來考個公職,不要像他一樣辛苦種田」。 在採訪當下回想的思緒中,他特別提到了國小啟蒙導師陳永言,並曾在郵政社群網站撰文感念恩師的啟發及一路走來的支持與鼓勵。他說,領悟到父親的心思之後,便在國小的週記中寫下自己的願望及抒發對家裡困苦環境的無奈和辛酸,老師得知情況除在放學後召他面談鼓勵,同時立刻安排了一次家庭訪問。 之後,陳老師發覺他的寫作能力不錯,即積極地鼓勵他撰文投稿「金門日報」,老師為了充實他文章內容的品質,更自費訂了一些書報讓他閱讀。他說,當時稿費雖然不多,但對阮囊羞澀的家庭來說不無小補,曾經寫過蔣公誕辰相關文章拿了10來元稿費,比起大人工作一天賺的錢還要多出許多,所以他便更加投入地閱覽群書,包括兄姐們看的勵志書籍、言情小說…等等,大姐還因此幫他訂了一份「國語日報」供其課外閱讀,以充實其國學基礎能力及寫作內涵。 小時其他記憶中比較有趣的是國小參加學校棒球隊,有次揮棒訓練竟然不偏不倚地擊中了教練的鼻子而退出球隊。亦猶記得唸國中之時,有位越南華僑英文老師的某次月考出題,答案除了一題是「1」外,其他的答案全都是「2」,結果一位成績一向不好的同學胡亂猜測而隨意的都填了答案「2」,成績發下時竟是全班最高分,這事一直讓他覺得不勝諷刺。 金門高中階段當過糾察隊的他提到,在那戒嚴時期的住校生都得早上五點半起床,晚上七點到九點則須強制晚自習,軍事管理模式感覺就像生活在部隊裡一樣,那時有位憲兵科教官還會利用空閒時間教導他們跆拳道。耳濡目染之下,高一原本有意轉讀中正預校,但是母親不肯放人,至高二時學校又在調查有意願保送軍校的學生,他選擇了自願保送政治作戰學校就讀。 他說,因為在兩岸軍事緊張對峙的那個時期,從軍不僅能夠報效國家,各項眷補、津貼同時也是幫助窮苦家庭脫離困境的途徑之一,無奈其長兄已然投身海軍士校服役,母親不忍兄弟皆投身軍旅,於是他就死了心,專注準備參加大學聯考。 民國68年,楊建東考上世界新專,並開始半工半讀。當時他的四叔楊裕常介紹他進郵局當臨時工,工作滿兩年後參加「正班」郵務工錄補考試,於71年6月31日成為郵局正式員工。72年6月從世界新專畢業未久,旋即受徵召入伍服役,74年底退伍後再回郵局上班,並在當年完成了終身大事。 之後,75年參加交通事業郵政人員郵務士考試,79年再參加交通事業郵政人員郵務佐考試,93年復參加內部升資考試業務員。他謙虛的說,雖然屢次考試最後都能僥倖上榜,還派任了主管職務,但是未來的路還很長,他並不因此而自滿。但不變的是,他很肯定「中華郵政」已是他這一生堅定不移的事業。 民國88年以前,他都是在臺北郵件處理中心工作,先後待過國內包裹科、刷件科、國際科等等單位,幾乎是各個部門都曾歷練過。在此之前的一年,他參加了軍郵幹部訓練班第37期受訓,88年應召至馬祖第二軍郵局擔任運輸官職務,隔年解召再回臺北原單位服務,91年底獲遴選進入臺灣北區郵政管理局政風室服務。 民國92年中華郵政改制為國營公司,下設23個責任中心局。94年11月他先被調回中華郵政公司政風處,95年奉調鳳山郵局政風室派任股長職務,97年再調臺中郵局政風室迄今。他說,郵政系統中李甘祥、陳樹東、楊肅芳等鄉親前輩的成就,一直都是他服務過程中激勵自己不能耽於現狀、而要加倍努力的力量。 此外,他也希望大家年輕一輩鄉親有機會可以報考郵局的工作,並認為郵政系統的人事公開透明,工作穩定且環境優質,尤其現在營業項目有所擴充,在此等環境中工作很能激勵人心。但他也以系統中的某些長官從不吝於提拔自己鄉親為例強調,金門鄉親出外打拚更要互相照顧、團結一致,才能光耀鄉里。 一直以來身在異鄉,但同鄉會經常會寄送資料給他,而他也經常上金門縣政府及議會官網瀏覽,所以總能適時掌握金門發展的脈動,且偶會投書反映自己的建設性意見。譬如,他曾致函議會與縣長盼擴大「金酒回饋案」的發放對象,建議擴及於早年辛苦離鄉背井赴台求學、就業及成家而如同「浮萍般」的遊子,內容直指有朝一日終將落葉歸根的「根源」,擲地而有聲。 楊建東並表示,對於縮短城鄉之間的差距,縣府應該組織一個「城鄉發展委員會」,並由建設局聘請專家設計數種符合閩南風情的現代化新穎造型房屋圖樣,供有建屋需要的村里民眾選擇,同時給予適當的補貼以鼓勵採用,如此除能整齊劃一地美化環境,並能充分呈現地方特色,這方面日本及新加坡某些地方特色建築,都有值得我們取經效仿的地方。 他另提到,金門冬季氣溫較低,主要道路可以考慮種植適合生長的櫻花品種,提供大陸觀光客一個阿里山賞櫻之外的旅遊選擇,同時也應促請中央及早開放夜航、招商投資興建高級飯店、購物商場,為金門的觀光事業打通一條活路,進而促進金門全面的經濟發展。
-
梁長慶同鄉會產生的職務應是用來服務鄉親的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沙鎮山后村 現住地:屏東縣萬丹鄉 學 歷:安瀾國小山后分校、萬丹國小,萬丹國中,潮州高中,國防管理學院企業系,空中大學 經 歷:陸軍上尉經理官,中華郵局馬祖北竿、小金門郵局局長,中華郵政(股)公司豐田、建興、來義郵局經理,國民黨萬丹鄉黨部第1、2屆主任委員、常務委員 早年,梁長慶居留金門的時間不算長,讀過海珠堂兩旁的廂房,那屬於安瀾國小的山后分校,清楚記得總有南洋帶回來的糖果和番仔餅可吃,晚上家裡點的是煤油燈,最喜歡的是把玩「鐵突」(鼓風機)推炊爐火。他傲然地說道,家中祖上在日本長崎也有事業。 823砲戰之後,父親帶著全家赴台而被分發至屏東萬丹,住進了有100多年歷史的老房子,不過那時當地居民住的卻都還是草厝。他表示,當時地方上的人都將他們視為是「死豬」,也有人叫他「大陳仔」,於是一直就對這種地域觀念感到生氣,到現在仍覺得甚不平衡。 或許是吞咽不下輸人不輸陣的一口氣,國小5、6年級時即便家庭再為拮倨,家人都會幫他交個30元「惡性補習費」給學校老師。但潮州中學畢業後,當時的家境已不允許讓他上台北補習,於是他便報考國防管理學院(財務經理學校),讀了兩年書後再服務了五年。 65年退伍後,梁長慶通過招考進入郵政體系,那時郵務人員薪資普遍比一般行業高些。他先在萬巒郵局,接著待過潮州、萬丹,然後在69年調往馬祖南竿擔任局長。回台後,便一直在竹田郵局,直到82年才有機會調往小金門出任局長,再回台後又待過西勢,接著於恆春郵局升任管理員,中間經調林邊後再調懇丁郵局擔任局長,改制後又先後在豐田、建興、來義等地郵局擔任經理。 他提到,在小金門時曾協調駐軍師長,並疏通施志樂等三名地主,成功的將小金門郵局從湖下遷到東林,也協同鄉長開辦了小金門快捷業務。他說,小金門有位823砲戰的英雄吳萬雷,其兒子吳信立及其在水上工作隊服務的親家,曾經過他的推薦一起接受總局的表揚。之後三年一調即將屆期時,他告訴吳信立:「兄弟,我要走了,所以還要提拔你當局長。」因為他認為無論天時、地利、人和,沒有人比吳信立更適合當局長的,也足見他對鄉親可謂照顧備至。 經過社會的歷練,梁長慶已經從一名「死豬」完全融入了屏東的生活。現在,萬丹鄉的巡守隊即是由他一手籌劃成立,當下他仍是顧問團的團長,此外他也參加義警、游泳協會等組織。他說,參與這些活動主要也是需要老婆方錦淑的相挺。 而於83、84年間,萬丹鄉黨部有間私底下喝酒的「酒店」,在一次喝酒的場合,鄉黨部主任力邀他出任常務委員,之後遇上選舉時他便出錢出力,並對外主導業務。原內定接後備組織主任的他指出,萬丹鄉當地約有5萬人口,現任鄉長郭寶聯便是由他充當「催生婆」催出來的;他說,當地人最怕被勸進兩回事:當鄉長和娶細姨,所以他當時還得請考試院副院長吳錦霖出來背書。 他指出,宗族社會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所以鄉親間才會有聚會和社團的成立,而成立的目的應在於把鄉親「摳」(圍攏)起來,產生的服務性職務是用來協助鄉親的,而不是爭權奪利。據瞭解,曾任高雄金門同鄉會理事長的陳龍玉是其堂叔,但他認為理事長個人每屆均需捐輸五、六十萬的做法,並無如此必要。 對於屏東市金門同鄉會的成立,原先他基於人口數的條件限制而不感樂觀,卻沒想到「軍系」竟能給撐起來了,成立後他也經常參與活動,並認為仍可以考慮作些改變。而他基本每年至少都會回鄉一次,「越有印象,對金門就會越有感情」。因為也算衣錦還鄉,他因此還曾高興地設宴邀請全村吃飯。 然而,梁長慶的叔叔過世時,他特地回金分了一半田地給嬸嬸,母親過世時(其父更早已仙逝經年),他又把全家的財產依照兄弟姐妹平分,代書還告訴他:「金門山是沒人在分財產給嫁出去的查某子的!」但他仍堅持持分平均繼承。對於馬祖已通過「博弈」公投而金門卻撤了案,他只反問:「金門人不愛博嗎?」一直關心家鄉整體建設的他認為,金門絕對還有空間可以發展,但不僅要固守既有優勢,更得開發優勢。
-
【異鄉鬢影】
▉為辦理自民國72年分香奉祠以來例行配合金門城隍遷治廟會活動,高雄浯島城隍管理委員會於四月廿日假漢王洲際大飯店三樓召開恭祝102年浯島城隍聖誕千秋籌備會議,高雄市各區鄉親聚集討論農曆四月十二日的活動配合事宜,會中決議高雄浯島城隍爺金身將依例由隨行團員恭送回鑾返鄉參加活動,並於國曆五月卅、卅一日(農曆四月廿一日及四月廿二日)連續兩天假高雄市金門同鄉會會館四樓舉辦建醮慶典,同時俟卅一日犒軍儀式完畢後,預訂於漢王洲際大飯店五樓席開30桌設平安宴宴請會員,屆時亦將進行擲筊選出新任值年爐主。 ▉中華民國金門西園旅台公共事務協會102年第一次理監事聯席會議1日下午五時假中和區上海宴餐廳舉行,會中決議了如下事項:一、6月16日(星期天)舉辦與南投金門同鄉會交流活動,聯繫鄉親情誼,增進會際交流;二、為促進與旅台各同鄉會、宗親會相互交流,並配合金門縣府政策推動,決議加入金門旅台理事長聯誼會及參與相關活動;三、敦請幹部對會員充分宣導獎助學金辦理要點及其有關申請事宜。
-
洪志生對用敵(彼)而不用於敵(彼)之剖析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烈嶼鄉黃厝村 現住地:桃園縣中壢市 學 歷:黃埔國小,烈嶼國中,金門高中,陸軍軍官學校,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博士 經 歷:成功嶺904、905旅上校副旅長、戰訓組組長,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副處長兼軍史館館長 坦言國二之前成績平平、惟獨鍾愛閱覽偉人傳記的洪志生,因就讀黃埔國小時經常擔任升旗的值星,無形之中磨礪出站在台上發號施令的膽識。國二以後開始用心讀書,高二時更下定決心研究兵法,並立志投考陸軍軍官學校,也因為官校需考理組科目,所以在高三時便從原本的文組轉到理組就讀。 不過,那時他卻有著一個很理想化的念頭,即在進入官校前需先自我充實與經過社會的歷練和洗禮。因而,他在高中畢業後是先負笈台灣,前後從事過貨車捆工、分裝瓦斯、遞送台農牛奶等工作,並利用時間研讀兵法戰史及有關報考軍校的書籍。 隨後,67年1月以義務役身份入伍,在7月部隊調駐金門之際報考陸軍官校,8月進入官校正51期就讀。嗣除學校的課程外,他對古今中外有關的兵學、經史子集文獻均廣泛研讀,官校四年級時曾以《兵法二十二篇》參加國軍軍事著作金像獎徵選,雖未得獎但已厚實和奠定了軍事研究的基礎。 洪志生表示,目前研究兵法的軍事專書大都見樹不見林,或者是很局部性的個案研究,因此觸發他想以推理的方式進行整合,寫一部5000年來人類如何作戰的全套專書,他後來的著作《對用敵(彼)而不用於敵(彼)之剖析》,只是其中屬於次概念的一部,未來還要向更全面性的內容挑戰。專注於這一方面的研究,自己坦然形容是個「狂人」。 他在71年官校畢業後留校擔任排長一年,隨即調往金門284師擔任副連長,此其間至79年曾先後再出任連長、訓練官、作戰官等職務,並利用休假日的時間勤讀報考研究所的書籍,79年終於考取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班。然後,81年畢業至83年時接任國防語文學校後勤經補官時,又再考進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博士班就讀。 87年6月畢業後,他再回到陸軍體系擔任營長,89年8月1日佔上校缺,90年元旦晉升上校,而自90年至98年退伍的期間,陸續出任了參謀主任、成功嶺904、905旅上校副旅長、戰訓組組長,國防部史政倫理室副處長兼國軍歷史文物館館長等職。 多年來,洪志生不斷研究軍事兵法和推出《兵法二十二篇》、《政治戰略:對美國越戰評析》(碩士論文)、《間接路線戰略:對李德哈達戰略基礎剖析》、《用兵主動之道:對知敵與料敵之剖析》、《用兵主動之道:對攻敵而不攻於敵之剖析》、《共軍對臺各種可能作戰之剖析:比較的觀點》(博士論文)、《對用敵(彼)而不用於敵(彼)之剖析》等學術著作,這其中有不少榮獲國軍軍事著作金像獎項獎勵的佳作,當然還有不再一一列舉的期刊論文。 就後來他所出版的《對用敵(彼)而不用於敵(彼)之剖析》一書來說,他解釋所謂「用敵(彼)」即在探討戰時或平時各國如何使用敵方與盟國之人員、科技、經驗、資金、領土(海、空)、糧油武備、軍民設施或其他項目等等鉅細靡遺的資源;而「不用於敵(彼)」則意指探討不使敵(彼)方使用我方、其本身及敵我盟國這些資源而言;且所謂「彼」可以擴大到指公司、企業或選舉等等。 他強調,一般人描寫兵法通常是籠統地集合過去著作彙編而成,但他則是有規劃地提出核心概念,並根照相關兵學著作、重要戰史、文獻和媒體資料為依據,進行歸納、推理和濃縮,相對是目前同類書籍中較好的一本著作。 洪志生的這本著作已於96年12月由「戰略與戰爭出版社」印製,並交由三民書局負責上架銷售。他說,這本書另已分別郵送總統馬英九、美國總統歐巴馬、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國家重要部會、大英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等等人員與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