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經樂道
-
陳呈才識深孚眾望的廈門市金胞聯會長
陳 呈小檔案 出生地:廈門市鼓浪嶼(祖籍:金城鎮南門里) 現住地:廈門市思明區 學 歷:集美小學,集美中學初中部,長沙中學高中部 經 歷:集美學校委員會副主任,陳嘉庚紀念館館長,廈門市攝影家協會主席,廈門總商會經濟聯絡部副主任,廈門市金門同胞聯誼會會長 在古早、古早的時候,陳呈的曾祖父陳達三由於在南門開設「陳寶益」銀飾店,而與金門商會會長傅錫琪成為好友,並與翁同文等地方士紳共同籌建如今的模範街。然而,曾祖父因身體羸弱而英年早逝,離世前將兒子陳村牧(即陳呈的爺爺)託付交予傅錫琪撫養,而傅先生對陳村牧視如己出,全力栽培至廈門就讀。 陳村牧在集美中學的成績愈加優異,因而得以榮膺陳嘉庚「成人之美」助學金,並從而得再進入廈門大學攻讀文學學士學位,也因此傅錫琪更進一步將大女兒傅麗端委嫁於陳村牧。陳村牧於1931年大學畢業,1934年集美中學即聘其為校長。 1936年底,陳村牧原已應聘擔任馬來亞坡中華中學校長,但人至新加坡與陳嘉庚先生多次晤面,經考察決定聘任為集美學校校董,乃折返大陸總理集美學校校務。有了身份、地位之後,金門家族的人士紛紛前去投靠、依親,也因而現今在金門已找不到這個家族的直系親屬。 陳呈雖在鼓浪嶼出生,但不久父母都奉派至東北「支援東北建設」,他乃跟著爺爺、奶奶住在集美,並常聽聞兩老說起金門老家的故舊過往情事,而在持久薰陶之中滋生對爺爺的深厚感情,亦因而熟知金門腔調的口音差異。 他八歲進小學時正值文革期間,當時金門人都被視為黑五類,爺爺更被打成「歷史反革命」,從董事長下放為圖書館管理員,且子女均不得參軍、工作、上學和擔任幹部,唯一的好處是他隨時都能借得到書看,但及至上中學時仍受歧視,各種活動都不准其參加。 初中畢業適值文革結束,本想報考空軍預備役,體檢甲等,視力2.0,但還是因為金門人身份而不讓報到。他說,接著他的人生目標便僅是想要當個月入18元的「工人」,但話說那時當工人屬於領導階級,些許類似現在的白領,亦即不是想當就能當的。其後,發派就讀長沙中學,畢業後隨著插隊下鄉到湖南汨羅村當農民。 當時在汨羅村,他因無房產而只能睡在他人房宅的五角砌(屋簷下),荷鋤下田已是滿手血泡,雨來時早分不清淚水、雨水的一起掉,天天插秧、割稻卻還要餓肚子,因為所有收成的大米、花生都要交給國家,自己則是餐餐地瓜,生活根本不帶任何希望,離18元的「理想」更是漸行漸遠,痛苦絕望到想學屈原跳汨羅江。 陳呈說,幸好當時的生產隊長心好,常會安排他到隊上每個家庭臨時性地輪著吃飯。他更強調,說起那時普遍的難堪境況令人滿腹辛酸。接著,他的足跡再走過浙江、上海等地,89年回到廈門已是改革開放初期,在旅遊公司謀得了工作,日子才漸趨地過得穩定。 他提到,那時金門鄉親陸續從海外輾轉去到廈門,才又漸漸勾起他對家鄉的懷念,進而也突破文革以來不敢認、不敢談而已習以為常的寒蟬效應。在這種氛圍的逐步蔓延之下,住居廈門的金門鄉親開始要求成立金門同胞聯誼會,以為兩岸金門人尋找失聯鄉親的下落來服務。而他就在那時加入了第一屆成立代表大會,並獲選為理事,也負責查找資料和接待鄉親。 1997年,陳呈轉到廈門總商會任職,有了更多接觸工商企業的機會,他乃安排金門和廈門兩地的商會進行溝通、交流,從中做了許多的工作,例如能不能去到廈門及留在當地的一些程序問題,甚至包括如何打破隔閡等等,此舉正式開啟了兩地嗣後經常聯合辦理商展的端口。 2001年小三通正式上路,滯陸的金門鄉親無不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原鄉尋根,原先他也盼能在清明節返金掃墓,結果手續一辦就是半年,回鄉之旅直到中秋節時才告成行。他指出,隨著政策逐步開放,從民間到政府之間的交流多了,近年更是側重在文化面向,尤其是下一代夏令營之類的感情交流,讓鄉親們逐步增進了感情,有了感情才會想到要多做一些事情。 而現在的集美學校委員會即是民國時代的董事會,由於小時候跟隨爺爺長住集美,前些年在籌建陳嘉庚紀念館時,市政府即已屬意時任集美學校委員會副主任的他,出掌陳嘉庚紀念館人員編制和組織架構等等事宜的館長工作,性質上這一紀念館為相當於廈門市政府副處級的事業單位。 此外,陳呈除另擔任陳嘉庚研究會副會長,同時也是集美校友總會與集友陳嘉庚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前者對廈門大學相關項目提供資金挹注,後者負責助學、助教、規劃和安排等工作。他說,在集友銀行長期的支持下,集美校友遍及天下,高度影響國際社會,即連文革後期全世界的船長中,四個就有一個是集美學校出身,在社會各層面都有一定的發言權。 陳呈強調,金胞聯是個人民團體,可有定額的代表參加人民政協或人大開會,這對家鄉群體的發展具有好處。2012年5月,他與縣長李沃士會晤時即談到金門的建設要在穩步中求發展。在他認為,金門看到廈門的發展似乎有點著急了,但回頭看看廈門在發展之際卻也破壞了不少環境,因此他反對興建金廈大橋,主張應保留純樸、神秘、安靜的漂亮特色,同時也要有發展的定位,並考慮外人去的目的在哪?
-
李淑萍廈門金胞聯對家鄉工作的靈魂人物
出生地:新加坡(祖籍:金寧鄉南山村) 現住地:廈門市思明區 學 歷:實踐小學,德化一中,廈門工藝美術學校 經 歷:福建省金胞聯總幹事,廈門市政協12屆委員,廈門市張曉寒研究會會員,廈門市金胞聯秘書長、常務副會長 李淑萍原籍金寧南山,她的阿公早期落番赴新加坡謀求生計,但8歲即隨著家人回歸中國的她,現已對少時星國唐人聚居地區了無概念。當時,父親跟隨顏西岳(前廈門市金胞聯會長顏達成的父親)的腳步回到中國大陸,先是暫居福州接受工作安排,之後奉福建省教育局派令至德化一中擔任英語教師,並在其後進入省僑聯任職。 李淑萍的中小學學程都是在德化完成的。那時,她經常會利用寒假到德化食品廠「勤工儉學」,印象中就是剝剝花生仁之類的工作,有時也會割割芒草、掃掃松樹葉回家當柴火,在暑假的夏令營裡則會參加美術小組,也因老師誇說有藝術天分,而在1983年選擇福建廈門工藝美術學校就讀。 學校畢業後原想隨著父親到福州省僑聯工作,但因認識了同安籍的愛人而續留在廈門。87年-94年,她進入福建省金門同胞聯誼會工作,當時省金胞聯設置於廈門(現會址在福州),由座落金后酒店的僑聯分出一間辦公室辦公,亦即是鄰近中山公園的舊市政府大院處。 那時,她即推動了兩岸美術展、文藝展,也負責協助聯絡金胞從事鄉訊報導、通訊錄編輯或中秋活動辦理,以及東南亞社團相互參訪的開展工作。她說,鄉訊編輯有關的鄉親文章搜集、人物介紹撰擬和海內外活動報導,當時都是由鄉親許文辛、林彥群所創始與主導的。 94年,她轉換到廈門市金門同胞聯誼會工作,曾帶領廈門市宣傳部及文聯8位先進到金門辦過畫展。96年,金門藝文社團到廈門舉辦「金廈風情展」,正式開啟兩地的文化交流,嗣後97、98和2002年又續辦了兩岸風情書畫展。此後,在她的居間籌劃之下,兩岸山水、花鳥、書畫展連續不輟。 96年的同時,高甲戲團赴金演出38場,其間還為因應佳評如潮的盛況,曾規避法令乘坐小船回大陸拿劇本加演;她提到,那時候就已經有金門人在廈門購屋和投資企業。2001年金廈兩地開始直航,元月份陳氏宗親會先去了一趟,2月份廈、彰、泉、福州四處金胞回金探親,8月份廈門市金胞聯成功返鄉,團中還有一位90高齡的老金胞隨行。 李淑萍表示,12年來民間的經濟、文化、宗教、姓氏的交流與日俱增,從而已發展到今日每年例行的海峽論壇,且通過每年廈門98投洽會的推介,金酒、太祖等地區特產在大陸市場上益趨活絡,現在廈門就能買到金門特產,兩地儼然已經成為一個共同市場。 她再提到,廈門金胞聯與26個旅台金門同鄉會組成的理事長聯誼會逐年進行了多次聯誼,更好的達到了聯繫鄉親情誼,造福兩岸同胞的宗旨,而大陸金胞聯也在相互接軌和學習中,已經開始發放獎助學金,現在1947年12月出生的老金胞或因工作、家庭特殊的困難低保戶,每年也可以領取1200元人民幣的慰問補助金。 再者,廈門金胞聯從80年代起就已定期辦理夏令營,一開始通常都在廈門環島路,有時更拉拔到漳州東山島,90幾年以後則常選擇景州樂園的台灣民俗文化村,當時還是以搭營、野炊為主,「廈金情深夏令營」及其以後的夏令營則開始邀請金門和台灣本島的年輕鄉親一起參加。 近年來,由大陸主辦的兩岸夏令營除廈門島內之外,武夷山、泉州閩台緣、寧德白洋水與陳嘉庚紀念館等地,都是曾經舉辦過的地點,活動內容則涵括讀書、徵文、書法等等。現在,夏令營改成隔年度由金門、大陸雙向輪流舉辦,有了更多的機會帶著金胞後代回到金門認識家鄉,先後已在救國團和金門大學辦過了三次。 李淑萍也提到,「世界金門日」依序在金門、馬來西亞、廈門翔安和金門舉辦過四次,通過活動的紐帶不僅聯絡了鄉親的情感,也凝聚了向心力。多年來,翔安金門縣政府遺址、蔡復一、陳化成的古墓,也已經依文物保護規定加以整修,許多金門的姓氏宗親都曾過去掃墓、祭祖。她說,這方面陳洋在文化局上班的老婆幫了不少忙(編按:陳洋為陳呈親弟,現為鄭成功紀念館館長)。 她表示,大陸的金門鄉親有機會都會想要回去看看家鄉,但常礙於手續繁瑣而無法成行,「通行證件是鄉親返鄉最大的障礙」,因此建議台灣或金門政府考慮發放通行卡,以方便原籍台灣或金門的鄉親回家,尤其商務旅行免簽證的問題更亟待解決。她並認為可以先試點做,否則「那哪像個家?所以也就難怪經常會異鄉變故鄉了!」
-
【異鄉鬢影】
▉年前,縣府秘書長盧志輝、社會處長方天吉與承辦團隊,依例赴台前往八里療養院、台北市立療養院、新莊仁濟醫院、樂生療養院及花蓮玉里榮民醫院慰問長期留院療養的金門鄉親,並代表李沃士縣長表達關懷問候和祝福鄉親新年愉快。 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黃獻平、總幹事許志忠、顧問鄭員與秘書張國森,本著關懷鄉親、救濟弱勢之情懷與宗旨,及為祝福鄉親新的一年平安順遂,亦陪同金門縣政府團隊前往新北市新莊仁濟與樂生療養院慰問住院縣籍鄉親,並致贈春節慰問金及家鄉特產。值得一提的是,該會顧問鄭員每年均自掏腰包自金門購買口酥餅、寸棗糖等具家鄉風味之土產送給鄉親品嚐。 ▉南部各同鄉會於春節前七、八、九日配合縣府南區主任蔡忠盼,輪流支援轄下機場金門鄉親返鄉服務,熱忱親切的態度倍受讚賞與肯定。此次犧牲個人時間前往機場服務的鄉親,在高雄小港機場部分計有高雄市蔡水池、許清練、楊意寶及其子女,高雄浯江楊維居、黃國田、陳美金、何家平,屏東王成興、王天賜、蔡志德、楊淑寶、張明安和林文泰夫婦,立委楊應雄亦派團隊到場參與;台南機場部分分別由陳慶才、洪永成帶隊;嘉義機場則有林金鍾、陳宗榮、陳嘉陽等人。 ▉為了歡慶蛇年到來,台中市金門同鄉會舉行第十二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暨102年新春團拜,現場喜氣洋洋,氣氛熱絡,互道年節快樂。 台中市金門同鄉會第十二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暨102年新春團拜於二月十六日(週六) 於花費近3億元新裝修完成的「潮港城國際美食館」盛大舉行,台中山海線各區鄉親出席踴躍,嘉賓雲集,台中市胡志強市長、蕭家淇副市長、馬祖楊綏生縣長及盧秀燕立委等各級市議員與民意代表皆致贈禮品提供摸彩,蔡錦隆、林佳龍立委及旅中聯合同鄉會、旅台金門同鄉會各會理事長與理監事代表,紛紛上台致詞祝福,歷屆理事長與多位資深顧問親臨指導,近五百人陸續報到參加,場面熱絡氣氛歡樂愉悅。 會議開始,周壽海理事長首先向鄉親們祝賀蛇年行大運,並感謝所有出席與會的鄉親及嘉賓,接著感謝福建省政府、金門縣政府、金門縣議會及旅外與旅居大陸金胞聯誼會,長期的支持與愛護,彼此頻繁互訪活動與情感交流,對各理監事平常出錢出力的無怨無悔的付出及參與會務,更是感謝。 新春團拜在全體理監事、與會嘉賓及鄉親,手牽手相互恭賀新年的祝福中拉開序幕,精采的燈光出菜秀、五星級迪士尼表演節目、豐富多樣琳瑯滿目獎項摸彩品及豐盛的美食饗宴,讓所有出席與會的鄉親及嘉賓渡過一個不同以往的新春假期,在金酒催化下,酒酣耳熱,用熟悉鄉音,共敘鄉情,相約共同積極參與台中市金門同鄉會之各項活動,於依依不捨下互道珍重再見。(駐台中區特派員黃政偉/台中報導)
-
黃炳中深入淺出談金門醫療和水資源開發問題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沙鎮後浦頭村 現住地:新北市板橋區 學 歷:金沙國小,金沙國中,成功高中,中原大學化工系,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 經 歷: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第一組科長,立法院資訊中心主任、圖書館秘書、公報處副處長、法制局副局長、總務處處長,中華金門旅台公共事務協進會理事長 在去年11月底獅城舉行的第七屆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這一場合,中華金門旅台公共事務協進會理事長黃炳中不僅全程參與,並且二度撥時間前往「濱海堤壩」瞭解水資源開發技術等相關事宜,深度關切浯土浯民的愛鄉情懷令人感佩。 對他來說,小時候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沒有自來水,放學後除了上山牽牛以外,就是要挑水儲放在自家的水缸,經常還得再擺放些明礬進行殺菌消毒,但四、五十年過去了,金門大部分地區還是沒有可以直接飲用的自來水。也記得暑假時得下田幫忙種花生,他沉緬地說道那是古來經驗的累積,前面的人先踩出畝坑,後面的人在放入兩顆種子後,再順勢播土覆蓋。 國小二年級的暑假,有次在外玩捉迷藏時踩到二樓屋頂的破瓦片摔了下來,更被牆上裝飾用的玻璃碎片割到了大腿,臉色蒼白地回到家後,母親一發現便連忙送去衛生連縫了10針,嗣後由於需要換藥還休學了兩個多月。他說,因為手術縫合時沒有注射任何麻醉藥劑,他從那時開始即非常的重視金門的醫療問題。 有段時間,他們家在沙美街上經營販賣米香、米老、口酥、寸棗糖之類地方小品的長合食品行。那時約為國小五、六年級,黃炳中每每拿到第一名的好成績,進而擔任班長而需要上台喊口令,國中第一次月考又得到全校第一名,二、三名同學的成績都還跟他有段落差。 記憶中,那時還經常到金沙江抓螃蟹。他提到,金沙江是從元朝開始就存在的港口,一直以來可以容納船舶行駛抵達大橋一帶,但圍起來當海埔新生地就讓人覺得很可惜,當時即應規劃作成大水庫。他說,不過現在靠近洋山、田墩一帶的魚池還是來得及重作規劃。他再補充,慈湖同樣的也沒有規劃作為水庫使用。 他因此認為,過去縣府都未曾有過長遠的規劃,而現在「引水」也只是在解燃眉之急。所以,他建議縣府團隊可以安排拜訪立院各黨團,以說帖形塑全面輿論,從而讓馬英九總統得以站得住腳鬆口開發。他並強調,囿於兩岸政治的不確定敏感性,引水可以先用「買水」方式解決。 黃炳中指出,新加坡在1961年向馬來西亞買水,雙方各簽訂了50年與100年兩紙合約,其中前者於2001年到期不再續約,而當10幾年前兩國關係交惡時,新加坡立即作出了水資源全部自給自足的政策決定。他因而質疑,新加坡人口超過500萬,是金門現行實際人口的100倍,國土面積則僅比金門大五倍,人均GDP是台灣的三倍,但為什麼新加坡做得到?因此他重申金門想要自給自足得有長遠規劃。 曾經他以「水到,渠成了嗎?」為題,作為中華金門旅台公共事務協進會所舉辦座談會議的主軸,貼切地形容了大陸引水的相關問題。他說,金門東半島水質欠佳,家庭飲食用水都不是自來水,如果從大陸引水再輾轉接到家戶,首先還是要解決水管、淨水廠等等的水質問題。 黃炳中的女兒黃思穎現就讀台大醫學院牙醫研究所二年級,兒子黃思皓為陽明醫科七年級生,目前已在台中榮總見習。100年10月23日,中華金門旅台公共事務協進會召開醫療問題座談會,針對金門民眾66%不滿意度提出了一些建議,冀期有效提升金門甚有改善空間的醫療品質,並認為應從管理的制度面做起。 他提及,他的哥哥黃炳祥因菌血症在台大醫院住了7、8個月,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加護病房,痊癒後回鄉再住進金門醫院加護病房,兩相比較之下金門醫院的一般管理細節就沒有做得很好,例如乾洗手的酒精已經揮發殆盡2、3天未作補充,而且在台大醫院是嚴禁外帶的,在金門醫院則是要求自己攜帶。 對於後送問題,該會也曾建議後送管理應該制度化,尤其支援醫院絕對不能與後送醫院脫鉤。他說,曾有教授質疑金門醫院可以不用看診的副院長就有好幾位,因此認為站在主管高度萬萬不能有私心,而應從金門鄉親的大局考量其最大的利益所在。 黃炳中的公務員資歷已達31年有餘,13職等也已到頂,他在55歲時即辦理屆期退休。當年考慮到升遷機會,通過考試從藥物食品檢驗局轉進立法院,歷經資訊中心主任、圖書館秘書、公報處副處長、法制局副局長、總務處處長等職。他說,在資訊中心主任任內所負責的工作小組,於90年成功同美國國會圖書館合作,91年便拿到國際站模範獎,他在赴美受獎時竟還遭遇911恐怖攻擊事件。 97年7月,中華金門旅台公共事務協進會在他手中成立,這是由一群金門旅台公教人員所組成的協會社團。不過,事業上表現優異的他也不禁感慨:「職場經營順利,老家卻疏於付出。」他後來是以哥哥生病、需要有人處理老家事務才獲准辭,也相信退休後能更有時間服務鄉里、回饋社會,譬如他目前就身兼夫人潘存蓉成立的「中華外籍配偶暨勞工之聲協會」常務理事一職。 以他在立法院的資歷,他不諱言對府會關係不佳的馬總統應能提供一定助益。再回到水資源開發問題,黃炳中引用了李顯龍的一段話:「新加坡很願意幫各國解決水的問題,但水資源不是技術或經濟問題,而是政治與社會問題。」其概念中所強調「水不僅是民生用水或設施的問題,而且是戰略性必需品」的觀點,值得我們參考。
-
吳根明口才與能力是從挫折之中磨礪出來的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城鎮南門里 現住地:屏東縣屏東市 學 歷:金城、莒光國小,金城國中,金門高中,淡江大學西班牙文系,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政治大學中山所(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 經 歷:淡江大學助理研究員、講師,屏東教育大學校長室秘書、副教授、社會發展學系系主任 食指浩繁,人口眾多,上下八個兄弟姐妹,這是吳根明初期在金門生活時的處境,而再加上家中環境並不算好,小時候的一些負面經驗總會讓他感到社會對不起自己,但也漸漸從中察覺只有讀書這條路可以改善當時的狀況,因此之故在校成績一直都能保持在高檔。 青、少年階段的印象,較為深刻的是在國小五年級時,那年南門里的學子都轉讀莒光國小,但學校教室還沒完全蓋好,有位老師就帶著他們到南門的祠堂上了一學年,老師一邊教書得一邊負責敲鐘上下課。上高中後,覺得自己的記憶力超強,可以把歷史、地理整本給背下來,用來彌補英語、數學成績的不足。 他表示,他的母親經常告誡他們:「再怎麼窮,手心都不能向上!」認為只要努力就能改善家庭生活。他補充說道,在他國中之前最怕的就是交班費和學雜費,通常跟家人要的結果就是被罵,後來索性乾脆不講、不要,而讓老師們去死命地催。 直到國中畢業那一年,他以第七名的成績考進金門高中,而前六名都未報到就讀,這讓他那當理髮師的父親覺得很是光榮,認為應該讓他好好讀書,連學費都肯拉下臉去借來繳,而那是他其餘兄弟姐妹所無法享有的待遇。然而,諸如除此之外不如意的過往雖會刻意忘記,卻也常在不經意之間再被想起。 大學考上西班牙文系,吳根明自覺是考試失常的結果。那時,5月底便趕著辦理畢業典禮,6月初就要赴台應付7月初的聯考,一個未曾出過遠門的學子就這樣被押著參加一場攸關一生的考試。他說,借用高雄湖內東方工專的教室當寢室,吃、住不慣且沒人管,因為教官都住在澄清湖那邊的活動中心。 因此,在校模擬考可以考到420分,實際考下來卻只拿了383分,也搞不清楚什麼是西班牙文系,只能猜想大概是跟英文差不多的學科吧?!他不平地追溯道,後來第一次在金門設立考區,國立大學錄取人數一下從10多人竄升到100多名,足見離鄉背井參加聯考對金門學子多麼不利,但當時竟然還被不明事理的媒體暗指箇中不排除有作弊的嫌疑。 而直到出門在外之後,猛然切身體會了生活實在不是那麼容易。大學1、2年級時,他常是只買一碗飯或一個饅頭,再撈湯裡的菜配著吃,還自我調侃讀的是漁撈系,後來就在餐廳裡打工洗碗,做一餐就能免費吃上一餐。 但學西班牙文始終覺得有著生理及人格特質上的障礙,想想也不能長此以往,便經常翹課跑到圖書館找書看。有次,他翻到幾則有關社會福利內容的資料,提到15歲之前免費鮮奶配給和視力矯正被當時英國政府視為行政責任,登時很震撼地聯想到自己兩者都曾深受其害,想起了自己求學過程因家境清寒而常餓肚子,中學階段還因運動時摔破眼鏡被父親打了一頓。 吳根明因此進一步對社會福利、社會工作等方面的知識產生了興趣,但限於當時轉學、轉系並不如現在這麼方便,他只好常找時間跑到外系旁聽,甚至去過校外的台大、東吳,卻也常因那時教授封閉的觀念給趕了出來。所幸,在大學畢業前如願考取了淡大歐洲研究所,終於可以遂心所願地深習歐洲先進的社會政策思潮。 他指出,由於來自偏遠的離島,世面看得相對較少,口語表達相形不佳,而且又要轉換學習跑道,當時期盼的是選擇只聽不說的課程,卻沒想到歐研所幾乎每週都得作報告,本也想憑藉自己背誦能力強或可應付,第一次報告之前寫了50張稿紙硬背了下來,但一臨場便緊張得只說了「各位老師、同學……」,其他就全忘了,最後則是噙著淚水才把報告給唸完的。 事後,班代鼓勵他:「口才是從挫折之中磨礪出來的!」於是他乃開始學著面對牆面、鏡子,甚或空氣練習報告,慢慢適應提報式的上課方式。他說,如今自己竟然能夠在大學裡任教,且常被學生譬喻為口才幽默的好老師,這便是人生經由努力獲致成功的重大轉折。 那時,同班五名同學共租一棟日式老房舍,約好相互干擾不讓多睡或偷懶,期能全部及時提交論文、按時畢業,結果三個多月之後三人如期畢業、兩人不支病倒,即使畢業的他在入伍時,也是連枝槍都已拿不動了。 而吳根明在研究所階段也曾在研究室裡打工,負責整理資料和「聽」錄音帶,由於默默做事又不嫌苦,所以退伍時原本一心報考公職,一聽說淡大教育研究中心缺助理研究員,而該單位的主管又是當年工讀時的主管,果不其然地基於當年他默默工作的付出,終被肯定而獲優先錄取任用,並身兼分組主任、秘書與講師。 爾後因為大學任教亟需博士學歷,在工作8年後的民國77年,他再進政大攻讀博士班。他認為,社會福利的制訂決定於政策與意識形態,為了不使觀念過於偏向歐美思維,乃選擇就讀中山學術研究所。80年,由於私立學校面臨單位裁撤,吳根明經引薦進入屏東師院執教。屏東師院升格為屏東教育大學後,他在91年至93年間首度接下社會發展學系系主任工作。 96年時二度回鍋擔任系主任,那時候學校有10名金門籍學生,他還邀請同鄉學生們吃飯表達關心,而畢業出去的同學偶爾仍會捎個簡訊請安,也讓他感到非常寬慰。後來即使工作再忙,他總會撥個時間參加屏東同鄉會的活動和餐敘。而這幾年也比較有機會返鄉,99年就曾隨學校組團到金門大學參訪,並經金門赴廈門大學洽談合作事宜,今年暑假也帶過一批研究生回金從事校外課程調研。 他說,金門有文化古蹟、自然生態、戰地遺址、休閒運動,且是全國唯一的盈餘縣市,而常接觸到的金門人極少能有背景憑藉地在外闖蕩,但肯學、肯做且大多數都很爭氣,這些都是金門人的驕傲。
-
【異鄉鬢影】
▉中華民國金門西園旅台公共事務協會於大年初二由理事長黃耀民、常務理事黃天助、黃木全,理事黃思強、黃添水,常務監事黃木財、監事黃水查、黃種植,副秘書長黃坤泉,在西園里長黃志明、社區發展協會黃木林理事長陪同下,拜訪了西園、后珩、吳坑、田墩等處九十歲以上耆老共一十八位。而年初三是金門黃氏宗親會舉辦迎迓黃氏始祖守恭君的日子,該會今年特別號召旅台鄉親返金、並穿著由理事長贊助的背心參與盛會;金門黃氏是金門大姓,分佈于西園、后浦頭、后水頭、前水頭、小浦頭、東店、后壟、尚義、英坑、官澳等地分為六股,活動由各股組成的隊伍向輪值恭奉的祠堂集合後繞行全島各黃氏聚落,也為年節增添了一些熱鬧氣氛。
-
張峰國伉儷砲聲隆隆賀新歲歡歡喜喜接蛇年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沙鎮洋山村 現住地:新北市新莊區 學 歷:何浦國小,金沙國中,金門高職輪機科 經 歷:歌星電子公司燕聲音響QC總品檢,中日合資浩然電子公司領班,震旦企業互盛公司服務主任,集揚國際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小時候過年總是讓人覺得較有氣氛,一年到頭盼的似乎就是那麼幾天,可以穿新衣、放鞭炮、四處拜訪親友,尤其遶境巡遍轄下六村莊的六甲鶯山廟作醮加成,更益使年節的氛圍不勝熱鬧,這是張峰國對小時過年的基本印象。 他說,阿兵哥會到村子裡舞龍、舞獅、踩高蹺賺紅包,或到金門中學操場參加軍民一家春節聯歡比賽,而他則會結伴像擠沙丁魚似的鑽進公車到金城、山外或沙美看電影、蹓躂,及至農曆初九那天便會爬上難得開放的太武山,到海印寺禮佛拜拜,再上「毋忘在莒」勒石前拍照留念。 到了上小學的時候,由於何浦國小校舍尚未完全蓋好,他先是到浦邊的何氏宗祠上了半年課,待遷回校本部上課之後曾當過多年班長,按規定逢值星時都得上司令台當司儀,同時他也經常參與籃球、賽跑或運動會等班、校際活動,而過年仍是一如既往的在期盼中來來去去。 升上國中後,他又被同樣來自何浦國小的何志棟同學「設計」推選為班長,在值星之外還要擔任糾察隊,而寒暑假則會參加學校運動比賽項目集訓,記憶中還常被派公差去車站前「老王」的店買饅頭、燒餅。 高中雖然考上的是金門中學高中部,但張峰國猜想如果唸剛剛開班的輪機科,或許還有機會獲得保送,於是透過關係轉到高職部就讀輪機科第一屆,卻沒料到該班45人或休學、或轉服軍職,到畢業時就僅剩下19人,那年保送資格也便被全部取消了。 他還提到,當時經常有所謂「捐機報國運動」之類的活動,班上小金門籍的班長洪啟明,總喜歡帶頭與女生班比賽捐款名次,大家也都認真而懵懵懂懂的跟著起哄。也記得,一年級時籃球比賽就已狠狠的修理了三年級的電機科,拿到冠軍。他說,畢業考前按例需要到海上實習一個星期,後來即因暈到不行轉而報考中正理工學院。 赴台後雖然如願考上軍校,但後來發現對當兵不真感興趣而未去報到,最終乃選擇到青輔會埔心農場接受視訊電子課程訓練。結訓後,他先到桃園幼獅工業區從事錄放影機、電源機板的電子電阻公司上班,再到從事生產卡拉OK四聲道音響的歌星電子公司燕聲音響部門擔任QC總品檢。 張峰國在歌星電子公司認識了今生的另一半吳麗雪,卻因訂婚前夕逢上公司趕貨致不准假而毅然提出辭呈,接著他找到了中日合資代工SONY零組件的浩然電子公司擔任領班。成家後,他以超齡的身分報考震旦企業技術部門,且在浩然電子收入兩萬,進震旦互盛公司底薪僅有一萬的情況下,意外的被錄取了。 職前訓練一個月後正式上工,部門每三個月的競賽即都被考評為TOP,工作滿一年便升任為服務主任,主要工作包括卡鐘、影印機、傳真機、OA辦公及其他耗材的售後服務,但他可以修的總不捨得要求更換新品,從而與客戶建立了如同朋友般的長久情誼,同時嗣後的年度競賽更令他經常獲得赴泰國、香港、夏威夷等地旅遊的犒賞。 同此期間,他也兼攬營業主任的業務,據他親密愛人吳麗雪的描述│「當時拚到瘦得不像現在的張峰國」。在「震旦之星」檔案中,他這麼記敘了當時的心境:「人生是單程旅行,寧可無所事事,也不願意從事無意義、毫無價值的工作。而在互盛│即是個有意義、有價值的工作」。 天道酬勤!憑藉過去累積的經驗和歷練,他在81年自己設立了集揚國際企業有限公司,之前的客戶也都跟著轉了過來,營業範圍更比先前寬廣許多,幾乎所有辦公、電器設備均有維修和買賣,連同行都會拿來請他幫忙代修。 85年時,同學林勤和打電話告訴他同學會將在台北召開,那是由李振安、張麗蓉、張麗美等位同學負責籌備的金沙國中第八屆第二次同學會。其後,他因為行業之便的關係,向同學陳國愷要了些許材料匯入檔案,並與同學陳金農、蔡慶霖(蔡清德)、蔡天生、蔡昱學(何勝德)一步步厚植相關資料。 其後,除了SARS那年之外,該屆同學會都能如期接續辦理,及至98年又因故遭到延宕,他與陳金農、蔡慶霖兩位同學旋即接了過來舉辦,再之後三人繼續在接辦的班級負責人背後隨時輔導。而在其間,原先所建立的資料曾在94年換屆輪值時遺失,但隔年也在他與陳、蔡兩位同學重建下回復,並利用電腦科技經常性地更新、翻印通訊錄。 沙中第八屆同學年度聚會能夠庚續不墜,張峰國著實功不可沒。而長大以後遇上過年,除非是買不到機票,否則他總一定會攜家帶眷回鄉,100年還曾通過旅行社買黃牛票,轉往台中清泉崗機場搭機;對他台籍的配偶吳麗雪來說,早期搭「開口笑」的經歷倒是滿新奇的,但不會暈船的她也表示,從中能夠感受到金門人那種苦和「可憐」。 他則表示,成年之後過年幾乎都是宅在家裡陪家人的時間多,偶爾會去爬爬太武山,但同學相對比以前少了,鄰里內陸續成長的年輕後輩則互不熟識,自然年的味道也就比不上年少之時,反而是家裡的小朋友喜歡四處串串門子,也好在李沃士當選縣長後時常召開同學會,不過重點還是在陪家中年邁的母親。
-
陳國愷楊麗芬蛇年行大運蛇麼都幸福
陳國愷小檔案 出生地:金沙鎮斗門村 現住地:新北市永和區 學 歷:何浦國小,金沙國中,高雄工專化工科 經 歷:國際牌化學實驗室工程員,培賢幼兒園、郵政幼兒園執行長 楊麗芬小檔案 出生地:金沙鎮官澳村 現住地:新北市永和區 學 歷:述美國小,金沙國中,台北師專(現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教科 經 歷:培賢幼兒園、郵政幼兒園負責人 彷彿那時候的小朋友對過年都有這樣的期待│有好吃的食物、漂亮的衣服,玩「再抽」、放鞭炮、上戲院看電影,楊麗芬也不例外。她還說,媽媽會親手做粿和年糕,以及豐盛的雞、鴨料理大餐,她也會一旁跟著做菜,還會到村子裡的冰果室看人比賽打撞球。 而陳國愷兄妹有六男二女,家境相對是會比較辛苦的,當他的父親帶他們到街上買新衣鞋時,手足們已是非常的滿足;過年時的娛樂應該是彈彈珠或玩童玩。陳國愷小時也算是淘氣、頑皮一族,常因此被老師記上一筆,直到國小三年級時開始懂得用功讀書,也參加棒球校隊擔任投手,最是喜歡到述美國小打友誼賽,因為有熱騰騰的肉包可吃│那年歲想吃到肉真是不容易。 因為家裡兄弟姐妹多,為謀求一份好的工作,他上國中後唸書更是努力,所以畢業時能因成績優異而獲保送高雄工專化工科,但畢竟那年代金門的孩子資源有限,程度底蘊會略遜於台灣本島學生,因而專科階段經常都會自我要求讀書讀到三更半夜。 而楊麗芬的父親楊誠華是名小學教師,對孩子的品德教育和人際禮節互動格外重視,特別是對排行老大的她期待更高,總希望她把書讀好而能有番作為。國中時,父親曾送給她一部錄音機,這在60年代算是稀有之物,但內向的她卻從不敢在教室裡拿出來錄音,父親另外還送過一輛橘色的腳踏車,記憶中這是她國中時最好、最大的禮物,因為當時金門同款色只有這麼唯一的一輛,她更由此看出父親在孩子身上投注的愛與期待。 有趣的是,她小時候的心願是當名車掌小姐,憧憬著指揮公共汽車裡沙丁魚般人群的快樂感覺。總地來說,她的興趣並不在於讀書,而是偏好手工藝類的事務,逢假日都會主動到田裡幫母親的忙。喜歡小朋友的她在讀台北師專時,一方面又在培賢幼兒園半工半讀,這份工作是父親透過好友│當年永和市公所民政科長張輝東介紹覓得的。 原本父親期望能夠進入公立體系服務的楊麗芬,一貫秉承金門人勤奮的特質埋首工作,在進入第七個年頭的76年時,所任職幼兒園園長欲轉任小學老師,而父親的意見也認為如果要走幼教,即應設定有朝一日自籌興辦幼稚園的目標,她幾經考慮便頂下了培賢幼兒園的經營管理權。 但徒有教學的歷練,卻無招生實際的經驗,初始經營得極為辛苦。她表示,抱持著認真、用心在教學與照顧孩子之上,同家長作充分而良善的溝通,自能口耳相傳的信念,且她下有二女二男弟妹,幾位妹妹也陸續過來幫忙,幼兒園營運規模因此得以逐漸步上軌道,乃至再擴張。 陳國愷出社會後進入國際牌所屬松下Panasonic化學實驗室工作,約年餘時派至日本總公司研修。他們倆於國中時期即已相識,畢業後分別赴台就讀南北專校,有次返鄉時再度重逢,嗣後經過10年的愛情長跑,78年決定廝守終生與攜手開創事業。由於幼兒園清晨開園得早,且需要有一位可以放心的人駕駛娃娃車、維修園內硬體和處理一些業務,他於是辭去專業上的工作,全心致力於兩人的幼教事業上。 培賢幼兒園對幼兒的教學及保育工作總是要求細緻完美,各項活動舉辦也都力求富有創意,例如在過年、母親節、聖誕節等等節慶或畢業典禮之前,便會刻意營造出特別而濃郁的節日氛圍和情境,家長都說「要知道接下來有什麼節慶,到培賢就明瞭了!」而這或許也是培賢得以成功永續經營之處。 83年,郵政總局所屬幼兒園欲找三家專業園所委外合作,她於同村同學楊建東的夫人詹秀蓮告知訊息後提出相關報告資料,在郵政主管實地勘察認為培賢幼兒園各項園務評比最優,她又接手了郵政幼兒園的經營權。除了一貫的認真用心外,兩處幼稚園的教學及軟、硬體上皆可互通有無,也讓園所的教保實務得以順暢。 但楊麗芬指出,工作和事業固然重要,然而年齡漸長之後,覺得親情、友情、同學情更為重要。84年,同學張麗美在參加先生沙中第六屆同學會之後,打電話問她有沒有召開同學會的意願,於是便以兩人所讀的和班同學與家眷為主體,約在桃園中壢中原大學附近的一家飯館會餐,同桌還有陳金農、李月娟夫婦參與,此舉乃揭開了沙中第八屆常規性同學會的序幕。 現在,陳國愷夫婦每當年初二都會返鄉回娘家,家裡雖只剩下楊麗芬父母倆老人家,但他們還是覺得金門較有年節氣氛。楊麗芬表示,整個一年裡大家都忙,平時不常見面的親友得以趁此機會聚聚,聊聊以前的過往,小朋友也可藉此認識家鄉和朋友,返鄉過年總有它值得的意義。
-
【異鄉鬢影】
▉屏東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王成興於31日率監事林文泰、總幹事王天賜等人,並在夫人莊淑雅、南區服務處主任蔡忠盼陪同下,專程前往東港海濱國小致贈飲料慰問參加大露營的金門高中、金門高職學子們,並受到露營團隊學子們的熱烈歡迎。此項為全國124所高級中等學校童軍社團所舉行、以「海洋童軍趣 東港歡樂琉」為主題,展現東港漁村多元人文特色的「2013年全國高級中等學校童軍社團暨四健會聯合大露營活動」,1月28日至2月1日在屏東縣東港鎮展開,為期5天4夜。 ▉金門鄉彥陳秀月老師於102年一月二十六日星期六上午十時在南投縣埔里鎮圖書館拼布展隆重開幕,展出日期至二月七日。 開幕典禮盛大隆重,鄉親出席人數約五十名,應邀貴賓包括埔里鎮長周義雄、埔里鎮代表林芳 、台中巿金門同鄉會理事長周壽海。 此次拼布展由南投縣金門同鄉會協辦,蔡理事長表示,鄉親們盡全力協助,也欣逢由金門女兒陳秀月遠征到台灣地理中心碑埔里鎮展出,光耀金門兒女的成就,難能可貴。身為地主的南投縣金門同鄉會動員會員參加,增加人氣,加強邀請南投縣各界的首長、民代、旅台中部四大同鄉會參與,共襄盛舉。並於當日下午於同鄉會舉辦拼布初級班,會員初次接觸拼布課,新鮮感十足,反應熱烈,在陳秀月老師的教導下,收穫良多。 陳秀月老師表示,感謝埔里鎮圖書館提供展出機會,也很感恩南投縣金門同鄉會、金沙國中第十屆同學遠從台灣各地方來支持,而最感謝的是丈夫的包容和體諒。陳秀月說,此次展覽目的為鼓勵婦女藉著欣賞美的作品,激發內心潛在能力,朝著理想方向前進,並能修身養性,有朝一日,每個人也可以像老師一樣,「一個平凡的人,創造出成功的拼布創作者」。 ▉年節將至,南投縣金門同鄉會發揮愛心,於日前前往埔里、國姓兩地慰問探慰多位清寒家庭,以表關懷之意。 南投縣金門同鄉會蔡水棟理事長偕黃總幹事於102年二月三日星期日上午於埔里、國姓兩地慰問本會清寒家庭邱美環、王寶金、邱秀英,致贈每人2000元,合計6000元,並探視資深會員楊雲裳、黃永源,熱心詢問家屬的家庭生活狀況,了解各家庭問題,以適時提供協助。 理事長蔡水棟表示,同鄉會基於服務鄉親和關懷弱勢,秉持「照顧弱勢家庭、救濟矜寡孤獨」宗旨,希望多為鄉親服務,希望鄉親能過個好年。(駐台中區特派員黃政偉/南投報導)
-
金融是價值的流通介紹兩位金融界的高階旅台鄉親
農曆新年近在眉睫,金融業在這段期間應該是和鄉親生活最有緊密聯繫的行業,有些人或許企求在股票市場上加碼博得好彩頭,更多人則是較為頻繁地進出銀行兌換新鈔準備壓歲錢,年節送禮、旅遊消費亦無一不需要和銀行這行業打交道,而從事這一行業的鄉親卻是鄉訊版過去比較少作涉獵的區塊。 在金本位時代,黃金是世人公認的最好價值代表。金,指的是金子;融,指的是融通;所以金融就是金子的融會貫通,也就是價值的流通。如今黃金已很大程度上被更易流通的紙幣、電子貨幣和數位貨幣所取代,但是黃金作為價值的流通依然並沒有改變。離開了價值流通,金融就成為「一潭死水」,價值就無法交換流動,經濟也就無法運轉。 接著,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兩位在金融界服務的高階旅台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