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經樂道
-
【異鄉鬢影】
▉烈嶼協會積極籌備二十週年慶系列活動,會長孫國欽在日前的第三次籌備會議中,廣邀故鄉重量級藝術家參與二十週年慶「在地文化│地方藝術家聯展」展出,透由藝術的作品,來表露對於金門故鄉的鄉情。 日前,烈嶼協會假該會中和會館召開「龍騰二十 風雞起飛」第三次籌備會議,由會長也是籌備會召集人孫國欽主持、副召集人馮國樑、副會長洪肇葉、監事洪國興、執行長洪育懷、行政組組長蔡鐵橋、活動組組長孫允理、文宣組組長蔡金塔、監事洪海庭、副秘書長楊建雲、財務組長洪秋玲成員參與。 孫國欽說明該會籌備創會二十週年慶的系列活動,各任務編組組長也就目前執行進度做報告,大家充分表達意見,經驗分享,最後也針對活動內容作局部的修正,確認活動時間及地點為101年11月10日(六)假新北市中和區枋寮活動中心舉行。當日由創會幹部洪和成代表新加坡僑領林長鏢捐助活動費用五萬元。孫國欽期望在鄉親的共襄盛舉下,用心辦好這次週年慶活動。 該會也召開二十週年慶「地方藝術家作品聯展」協調會,由孫國欽主持,烈嶼協會理監事幹部們也參與。該會並設宴感謝這些受邀參與的金門地方藝術家們,包括:張國治教授、呂坤和教授、顧問黃世團教授、陳海贊老師、陳能梨老師、顏國榮老師、洪世國攝影家。除了與會藝術家們,二十週年慶活動當日還邀請陳素民老師、歐陽彥興老師、洪永善等「驅山走海」的金門藝術家,前臺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王水衷更協助該會爭取國策顧問李錫奇大師及李沃源老師各捐贈一幅畫給烈嶼協會,共襄盛舉,實屬難得可貴。 會中,聘請金門參展地方藝術家部分由洪永善老師擔任召集人,旅台藝術家由該會藝術顧問黃世團老師負責召集。孫國欽特別感謝理監事幹部、地方藝術家的大力支持,期許二十週年慶能圓滿完成,凝聚鄉情,讓旅臺鄉親透過地方藝文展、故鄉老照片展、出版刊物展、秋戀烈嶼攝影展、戰地政務展、故鄉主題專題講座、慶祝晚會等活動,重溫舊夢,再續鄉情。 ▉中秋節連續假期將至,為減輕本縣旅台鄉親返鄉經濟負擔,紓解台金航線空運壓力,由縣府包租客船航駛台中-金門乙航次,提供多元運輸服務,臺中市浯江金門同鄉會特發通知請鄉親踴躍搭乘客船返鄉過節,並請儘速向該會或各登記窗口洽詢登記。另該會亦將於9月23日(星期日)舉辦自強活動。
-
蔡木本帶領趨勢科技系列產品漫步雲端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湖鎮瓊林村 現住地:台北市文山區 學 歷:開瑄國小,金沙國中,大誠高中,輔仁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電腦工程碩士 經 歷:東華書局店長,王安電腦公司維護工程師,德鑫科技公司程式設計師,趨勢科技公司研發部協理、副總經理 「趨勢科技」作為網路安全軟體及服務領域的全球領導者--自87年在日本上市迄今,公司市值達美金40億(約合台幣1200億),近年來更持續在國際性商業評價Gartner Group、Computer Reseller News、Nikkei Solution Business等平台屢屢獲得推崇。在這麼一家高成長性的跨國資訊安全軟體公司服務,台灣部門副總經理蔡木本鄉親特別帶我們從其生活週遭來一窺其究竟,也帶我們走進他的成長故事之中。 說起來,蔡木本和張邦育理事長之間是有一些親戚關係的,他的外公黃耀培就是帶領張允中家族下南洋開拓事業的先驅者,目前則只有三舅黃振佈還住在東店。早期他們兄弟求學的經費及豐裕的物質,多數都是由新加坡大舅黃振宇支持的,舅舅、外婆及母親黃秀珍常常由南洋帶回的燕窩,更是他們夜間讀書完後的宵夜點心。 而在學齡前,他即經常隨著叔叔蔡國註騎著腳踏車去開瑄國小打棒球、玩乒乓球,童年記憶對他來說就是「好玩」。他表示,小時也會陪同父親蔡清森上山種高粱和西瓜,從而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也記得,國中曾偷偷進戲院看電影,被老師抓回學校修理的過往,還很崇拜當時第一名的同學,只是國中畢業便舉家遷台,他已經忘了同學的名字,甚至想不起究竟是沙中的哪一屆。 赴台後,他並沒有考上理想的高中,還因此覺得很丟臉,因為其他親友都就讀很不錯的學校。之後,他選擇就讀大誠高中,沒有老同學的好處大概就是可以用功讀書,而他也立志要考上大學,方向是新興的電子科技。上輔大後,則也會利用寒暑假打工來增廣見聞。 役後,蔡木本的第一份工作是到東華書局擔任店長,工作內容主要是將東華書局的銷售書碼電腦化,但由於總是侷限在單一的範疇之中,無法進一步在更具挑戰性的專業電腦領域成長,進而轉至王安安源公司擔任維護工程師,負責的就是當時紅極一時的「Mini Computer」與「Word Process」,從中也學習到有關硬體方面的知識。 後來,王安電腦因PC(個人電腦)興起而致沒落,乃至台灣部分被統一集團收購。蔡木本於是在79年辭職,並自費赴美依托美國的哥哥蔡啟泰(現為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授),又由於對實務的軟、硬體工程都熟,便進入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攻讀電腦工程研究所。完成學業後,本也有意留在美國工作,但因日幣強勢壓迫美國國內產業,以致美國整體經濟甚不景氣,他乃毅然打包回台。 回國後,他先進德鑫科技擔任軟體工程師,專責用C與 Assembly Code軟體寫入印表機固件(printer firmware)。但由於擁有完美主義與追求至善的性格,又因為一則「進趨勢可以到許多不同國家工作」的廣告所吸引,他在83年選擇轉到趨勢科技的QA部門中一展所學,因為畢竟所有軟硬體最終都要通過QA的測試,才能將產品去蕪存菁般的完美呈獻給顧客。 他指出,QA(Quality Assurance;品管)在研發部門中所扮演的是軟體品質的把關者,唯有經過QA部門嚴格的把關,才能將真善美的產品推出,也才能為公司創造品質優良的口碑及高利潤。他說,QA部門中的許多事物是在學校所無法學習到的新挑戰,例如在Quality與Schedule(計劃)中如何取其平衡點、在QA Team(品管團隊)與Developer Team(開發團隊)中如何做最有效的溝通,以及在QA process(品管流程)下如何有效率的將產品推出等等…… 而蔡木本在趨勢公司的第一份工作主要負責PC-Cillin相關電腦病毒軟體,更帶著團隊至美國研發PC-Cillin 95 for Window 95軟體,此一軟體後來同步在美、日兩國上市,當時在日本的銷售覆蓋率更高達50%,而PC-Cillin系列迄今依然佔有公司40%的營收。其後,他又開發Office scan for 企業用戶軟體,且因帶領團隊績效卓越而被擢升為協理,所屬工程師分佈台、日、美、德、大陸等地。 90年,趨勢台灣公司內部裁分成企業事業部與個人事業部,由他全權負責後者的北部業務。97年,他升任副總經理之後,便開始帶著工程師將創新工作從之前的PC-Cillin系列產品,擴展到雲端資訊防毒、資料管理、Home和個人隱私管理等軟體。 他強調,所謂「創新」可有不同的層次,例如研發流程的創新、個人使用介面的創新、從技術提升到雲端的創新、從銷售產品到銷售服務的創新等等,現在全球約有2000萬個正在使用中的消費者(Activition user),總體市場已從店頭拓展到與OEM(代工)的合作,甚至透過ISP(互聯網服務提供商)、ESP(電信運營商)在作銷售。 而談到對於在趨勢科技工作的感想。他指出,喜歡的是公司的自由風,而且可以用自己的創新改變世界,從中也獲得了很大的成就感。他說,趨勢科技是間全球化的公司,所以每年大概會有1/3的時間人在國外,而他也喜於體驗不同國家的文化習慣和使用者的回饋,再針對回饋就產品做最優的改進,但卻由於出差太過頻繁,往往會有從睡夢中醒來不知身處何時何地的迷惘。 至於已有多久沒回家鄉走走了。他表示,從67年赴台到現在,他只在結婚宴客和幫公司老闆娘作嚮導各回來過一次,對金門的期待是很高的,想過科技島的擘劃、台商子弟學校的建置,以及設立分公司吸引大陸人才到金工作等等。喜歡打棒球的他也問起「金門現在還玩不玩手球和棒球」,並認為金門可以當作訓練基地。
-
楊麗雲勇於嘗試開發潛能挑戰自我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烈嶼鄉上林村 現住地:新北市永和區 學 歷:上林國小,烈嶼國中,台南護校,明志工專護理科,台北醫學院護理系,台大醫學院護理研究所、醫務管理研究所學分班第六期結業,政治大學法研所學分班結業 經 歷:恩主公醫院督導長,慈濟大學兼任部定講師,新北市(原臺北縣)衛生局醫政課課長,新北市政府公關室主任、秘書處國際事務科專員、文書科股長兼府會聯絡人、新聞聯絡人 「人生就是要不斷的自我挑戰,要不斷的問自己還有多少潛能未開發?」這是楊麗雲心中一直秉持著的信念。因此,始終堅持「絕不向逆境低頭,一時的困境是對人的試鍊,要想辦法衝破、突圍」,進而「勇於嘗試,挑戰自己潛能」,便一向是她人生的自我期許與生活態度。 她提到,小學四年級時莊西進老師教她如何查字典,還常派她參加演講比賽,對她現在直接面對大場合而不膽怯有很大的影響,當時家裡牆壁都貼滿了她的獎狀,而在李炷烽老師毛筆筆墨諸法的教導下,她也經常參加書法比賽。 但兄弟姐妹多,她也需要幫忙做家事,並且很懂得利用放羊吃草的時間看書。然而,猶如傳統一般家庭的觀念,家人也是認為女孩子不用讀太多的書,她從事理髮業的父親即曾親口告訴她:「除非妳哥哥願意幫忙,否則國中畢業就不要再唸了!」她聽了很是難過,心想:「如果不唸,長大只能在金門當村姑,怎麼辦?」15歲,這話讓她跌坐在石堆上成熟地想著40歲要做什麼?! 後來,基於對花崗石醫院裡的醫生和護理人員身穿白色制服與紅色披肩的印象和感覺不錯,於是選擇了保送護校這一條路。她說,畢業的暑假先上臺北到工廠當女工,經常和哥哥外出吃飯都點涼麵,點稍貴些就會被罵。開學後,離開都在臺北的親戚去到舉目無親的台南,住進台南護校宿舍,哥哥每個月會給她寄上2000元生活費。 那時候,因為嗓門夠大而常常被指派擔任朝會的司儀,也常自己編舞參加表演,同時也會參加書法比賽。但因為當年交通還不算方便,並且對「開口笑」(登陸艇)有深深的恐懼感,逢年過節同學都回家了,她卻總是一個人孤零零地留在宿舍度過。 護校畢業後,楊麗雲先到臺北榮總工作了三個月,不久台中榮總初創被派下臺中,在婦產科門診工作了三年,在那三年的早上集會時刻,督導長除會要求他們背英文,還會教他們彈古箏,而她在那三年也有了一些積蓄,便北上進入明志工專讀書,並在林口長庚醫院工讀。她說,那段工讀時間非常辛苦,加護病房一名護理師要照顧三位病患,每個小時都要量生命徵象,上班就像轉陀螺一樣。 78年,她陪朋友一道去考臺大醫院護理師,結果朋友沒上,她卻反而上了。在台大醫院服務了8年,也同樣利用晚間繼續就讀臺北醫學院護理系。82年,她再參加高普考,正式取得公務人員資格。她提到,當時在加護病房工作很累,回家準備考試時經常會拿針紮腳,強迫自己非得看完每天預訂頁數才能休息。 也是基於不服輸的心理,她在84年又考上台大醫學院護理研究所,那年所考研究所只錄取四人,珍惜來之不易的成果,隨後她便整整有兩年的時間沒有工作,全心跟著指導老師陳月枝當起了研究生。 其後,她研究所的師丈--周照芳老師的先生陳榮基,從台大醫院副院長職務跳槽接下恩主公醫院院長,她隨此機緣跟著到恩主公醫院擔任護理長,受到老師夫婦的提拔,她在一年後又升上了督導長,而當時該院兒科加護病房即是完全由她負責規劃。 另外,楊麗雲也開始利用假日在空大、德育護專和慈濟大學兼課,同時也在輔仁大學擔任臨床指導老師,並在三鶯有線系統台主持《健康衛教》現場Call in節目。而由於已位居管理層次,乃想多接觸管理層級人士,她在92年接任了烈嶼公共事務協會第六屆副會長,並到台大醫學院醫務管理研究所進修學分班就讀。 與此同時,臺北縣衛生局局長許明仁參與的恩主公醫院評鑑考核,對該院的評鑑結果和她的應對表現都感印象深刻,又因她與許明仁夫人為台大醫學院護研所學姐、學妹關係,後經推薦及通過當時縣長蘇貞昌複試,而一舉被提拔為衛生局醫政課課長。 她指出,醫政課在臺北縣衛生局是天下第一課,負責醫院管理和醫療糾紛等相關事宜的處理,經常得忙到把公文帶回家再在半夜起來看。後來,新北市的板橋醫院和三重醫院(即臺北縣立醫院)整併成新北市聯合醫院後,她即被升任為企劃室(現營運發展中心)主任。 而醫政課的預算因都掌握在議員手裡,且醫院方面也普遍認為她的行事風格能夠勝任府會聯絡人的工作,於是在自請免兼營運發展中心主任的條件下,她又兼任了公關室主任的工作。如此經常搬風更換職務,其實和她「不甘常處同一領域,而想嘗試不同事務,也想看看自己有多少潛能」的性格是極為契合的。 擔任府會聯絡人之後,有效地增進了她與議員、議會同仁和縣局處省長的熟稔度,俟周錫瑋就任臺北縣長,其副秘書長兼秘書處處長廖榮清認為她適合秘書處工作,又把她調兼為秘書處股長。新北市於100年12月25日升格暨改朝換代,她再被調兼國際事務課,專案負責市長朱立倫出國行程的安排,其間並曾接待金門縣議會至新北市政府參訪。由股長升任專員後,由於處長希望專員的工作性質應常作輪調以熟悉各課業務,她乃又被調到人事課。 至於最近沸沸揚揚的護士荒、過勞死與愛滋器捐、醫師出走和醫病糾紛等社會議題,對一路從基層護理工作人員走到現在管理階層的楊麗雲來說,她認為應是「病人權益抬頭,醫療從業人員不受尊重」所致。
-
【異鄉鬢影】
▉旅台金門同鄉會理事長聯誼會議九月一日中午在台北市議會金禧餐廳召開,會中建請旅台鄉親也能比照交通部補助離島居民一樣,以七折買機票往返台金兩地。 理事長聯誼會議由基隆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張礽成與桃園縣金烈鄉親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李寧源輪值主席。金門縣政府社會局課長李文堆、台北服務處主任陳永富與楊應雄立委助理洪家豪,以及金門縣議員陳滄江等人應邀列席。 會中討論通過十月中旬將舉辦的「和諧海峽│2012年第四屆兩岸金門同鄉會大會」,如何接待對岸來訪的二十八位金門同胞聯誼會等成員的問題,並決定十一月底組團赴新加坡參加「第七屆福建鄉親懇親大會」。 新北市金門同鄉會總幹事許志忠在會中報告「研商金門推動自由貿易港區」,建議援引民國九十二年立法的「自由港區設置條例」,爭取於水頭港成立金門自由貿易港區。與會理事長熱烈討論,主席李寧源裁定由聯誼會函請金門縣政府與縣議會研究辦理。 台東金門同鄉會理事長黃白明提案,建請旅台金門籍鄉親,亦應享往返離島七折機票。翁氏宗親會理事長翁在龍等人發言支持,並主張早年遷台的金門鄉親身分證英文字號應改回「W」,或由出生地註記證明是金門籍,或可指定旅台金門同鄉會出具證明,方便購買七折機票。 曾任台中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的金門縣旅台鄉親中區服務中心主任李淑睿,在會中為金門鄉親陳國福抱不平,李淑睿表示,陳國福至台中慈濟醫院動手術治療骨刺,卻因故導致兩腿癱瘓,須以輪椅代步,認為有醫療疏失,而院方與病患多次協商不成,家屬決定九日前往醫院大門口舉行記者會控訴。出面協助並關懷的台中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周壽海說,他贊成提告,讓司法查究醫院是否有疏失。 李文堆課長則利用機會,宣導旅台金門鄉親若有需要縣府單位服務、或對縣府有建言,可多加利用〈082〉320225逕轉縣府1999的縣民服務專線,有專人會立即處理或轉接縣府各相關人員辦理。 ▉成立剛滿一年的新竹市金門同鄉會九月二日舉行第二次會員大會,金門縣政府社會局課長李文堆、縣府台北服務處主任陳永富與多位旅台金門同鄉會理事長率理監事前往祝賀。 李文堆課長趁旅居新竹的金門鄉親難得聚集一堂的機會,宣導縣府特設1999縣民服務專線,旅台金門鄉親若有縣政建言,或有奔喪等緊急機位之需求,可多加利用〈082〉320225逕轉縣府1999服務專線,有專人會立即處理或轉接縣府各相關人員辦理。 新竹市金門同鄉會會員大會二日在新竹市公園路華麗雅緻餐廳舉行,由於理事長王文稟公務出國,由副理事長陳詩文主持大會。陳詩文與該會總幹事李丕贊感謝鄉親熱情參與,支持該會會務順利運作,也感謝金門縣政府一年來的經費補助與業務指導。 新竹市金門同鄉會有金門開臺進士鄭用錫的後人等參與,會員大會及餐敘場面熱鬧,除有會員表演精彩的刀舞、還有手語帶動唱炒熱氣氛、卡拉OK更是一首接一首,欲罷不能,大家相約多舉辦鄉親聯誼活動,還有會員倡議組成合唱團或國樂社。 ▉金城鎮一名年僅十六歲的董同學,七月底因頭痛就醫,經署立醫院診斷後發現腦部腫瘤,後送至台中榮總治療,縣府中區服務主任李淑睿立即代表李縣長前往探視病情。由於董家經濟狀況並不理想,李淑睿特別結合中部各金門同鄉會發動捐款,協助家屬度過難關。 據家屬表示,先前董同學常感覺到莫名的頭痛與腳痛,甚至有嘔吐現象發生,今年七月底前往金門縣署立醫院檢查,發現腦部有直徑約五公分的腫瘤,八月一日隨即後送台中榮總。董父表示,歷經十一小時的手術,原本期待一切逐漸好轉,不料就在即將轉往普通病房前,董同學陷入昏迷,且發現已擴散至肺部及腎臟,院方並發出病危通知,家屬們心急如焚。 李淑睿表示,董同學非常堅強,有著金門人的憨厚,流露出一股大人的淡定,知天命並欣然接受,交談過程中,發現他處處為父母著想,是個勇敢又懂事的天使。李淑睿並指出,董父在金門開計程車,經濟狀況並不寬裕,平常生活節儉,僅靠每月微薄收入支付相關醫療費用,董家倍感壓力。 旅居中部鄉親得知此一狀況,對董同學感到非常不捨,當李淑睿發起愛心捐款時,獲得許多鄉親響應,盼協助董家渡過難關,也盼為董同學帶紅、討吉利。據李淑睿表示,此次愛心捐款計有南投縣金門同鄉會與彰化縣金門同鄉會各一萬元;台中市金門同鄉會、台中市浯江金門同鄉會理事長王展文、中區服務處主任李淑睿各五千元;浯江金門同鄉會名譽理事長謝和平、縣政顧問(台中市金門同鄉會副理事長)鄭允全、郭建松、陳水順各兩千元;陳淮壽、呂振成、陳江平、林長生、黃安順、張喜評、蔡尾各一千元,共計五萬元。已由李淑睿、鄭允全、蔡水棟、莊煒煌等人代表將款項送至醫院給董父,家屬感動不已。(駐中區特派員黃政偉/台中報導)
-
碩彥陳德禹修德行仁執教政治學安邦定國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湖鎮陳坑村 現住地:新北市永和區 學 歷:陳坑小學,金門中學初中部,潮州中學初、高中部,台灣大學政治系 經 歷:國立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副院長,考試院研究發展委員會委員,銓敘部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鄉親一般都聽說過陳坑村「一門三傑」的緣起,應該是與渠等父親酷愛讀書有關,但鄉長陳德禹表示家中長輩從祖父時起,就已經很重視孩子的教育,他的堂叔公陳景蘭在村裡蓋住宅大樓,也捐輸款項創設私塾,據說學生背不出經文更是得跪「蚵殼」的。 而他的父親陳維藩在金門的學業告一段落後,落番至新加坡景蘭之成源行管理財務,公務之餘還總跟著老秀才黃藻泮先生讀經書、學佛法。在其後疑似感染肺結核時回到金門,但因金門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俟身體稍好又再去了一趟獅城,後來身體實在撐不住才再度折回,如此再反覆地經歷過一次往返,等日本軍隊入侵南洋,想再過去就已經去不了了。 陳德禹表示,被情勢所迫而非得留在家鄉的父親,把祖產全都讓給了么弟,自己則到村郊「開草園(田)」墾荒地耕種,那時家境是十足的「三級貧戶」,而幾乎手不釋卷的父親即常在餘暇教導他「三字經」,而他在課餘也會下田幫忙,從務農中強烈地感受到當時生活的艱苦。 38年以後,金門每一個自然村都建置了小學,但當時學校的學生不多,一般學齡的孩子都在家幫忙種田或捕魚。村裡街談巷議,每每也有村民勸告他的父親要讓小孩在家幫忙,但他的父親即便生活再苦,仍堅持要讓兒子們上學。後來準備讀高年級時因入學生員不足停辦,他才先休學了兩年,直到鄉長陳金水(陳炳仁之父)向縣府爭取設置高(五)年級後始行復學。 那時候,軍隊正在料羅碼頭和尚義機場構工,他便經常挑著餅酥前去兜售。其後發生了93砲戰,金門中學被迫遷往陳坑,心想吃住的負擔都可免除,那麼就是再往上讀書的機會來了。然後,在模範中心舉辦的金門會考,小學數學很好的他雖因臨考失誤,只取得第六名的成績,但仍在可保送初中的10名內安全名單之中。唸初中之時,陳德禹仍總利用早晨上課前的時間賣油條賺零用。 他指出,47年讀初中一年級的暑假發生了震驚中外的823砲戰,烽火摧毀了陳坑村的金門中學,而政府對金門守不守得住也無絕對把握,於是頒布了遷台政策。另一方面,他的母親也被炮擊重傷,不久經國先生巡視金門時發給了700元慰撫金,家人便利用這筆錢讓他和弟弟陳德昭隨著學校赴台。 船到高雄後,所有的學生都安排在高雄中學打地舖,等待被分發到全台36所省立中學。分發當日,見弟弟陳德昭被分發至潮州中學,他放心不下乃鼓足勇氣向負責分發處請求通融多加一人,手足連心的情懷終於感動校長熊惠民而破格首肯。他說,700元只夠兄弟兩人吃食一學期,後來知道貧戶可比照師範生享受優惠,便經常打報告先向學校預支生活費用。 臨初中畢業時,原本金門政委會擬以金門中學寄讀生名義保送他就讀明星高職,但他仍因陪同弟弟的需要而予婉拒,並自行報考母校高中部繼續就讀,同時選擇乙組│人文社會組就讀,且由於成績常保第一而得以申請各項獎學金。考量到家境狀況的他指出,潮州中學此前歷屆考上大學的學生很少,所以他日也讀、夜也讀,選填大學聯考志願時只要是師範大學的任何科系都填,就是不敢填台灣大學│因為台大沒有公費。 當時老師見狀,便告訴他:「以你今天讀書的精神,將來在台大同樣可以拿獎學金,然後再兼些家教,生活上應該不會發生問題。」再者,想到父親經常提到對外「修德行仁,安邦定國」的家訓,再自忖有著熱心助人的俠義精神,所以第一志願便填報了台灣大學政治系公共行政組。他說,政治系另外兩組的國際關係組,他覺得自己外型不像外交家,而政治理論組太重理論而不切實際,因此就都沒填。 他表示,他平時讀書重視理解和條理分析,任何一科都不放棄而平均發展,又當時的考題都以簡答題為主,準備時也大多側重簡答題,但52年大專聯考卻只出申論題,臨考驚慌但迅即心情平靜下來從容地應考。考完試回到潮州,一段時間後鄰居從廣播中聽到上了台大,自己還有些半信半疑,再過幾天成績寄到學校,果真是以公共行政組第一名成績考進台灣大學。他解釋,當時金門學生還沒有加分的優惠,所以應該是與平常讀書的方法有關,出的狀況自然就會比其他的學生少。 但學費的煩惱也跟著來了,幸好有位學長告訴他可以申請金門戰地學生的學雜費減免待遇。上了大學殿堂以後,他仍為了爭取獎學金而勤於苦讀,以致總是能夠保持該組第一名,每個學期也都獲得「書卷獎」,而得以每月從教育部領得清寒學生獎學金150元及其他獎學金,心境也就隨著安定下來。而他的父親每週一定會捎來一封以文言文書寫的家書,他因而在文學功底上也常受薰陶。 畢業後服役即將退伍之時,有次休假回學校走走遇見一位助教,正要問他有無意願承接本系助教的職缺,也提到系方助教不能兼讀研究所的限制,他心想助教可以協助教授從事研究,且滿四年憑藉著作審核可以升等講師,之後每三年也有資格依序申請晉升副教授、教授等職,於是便選擇了擔任連戰的助教職務,並將父母接到台灣定居。 四年後,陳德禹如願、如期升上講師,開始獨立開課,再過四年又升上副教授,到71年抓緊一個缺額機會正式升等為教授,升等過程都很幸運。另外,他也開始在清華大學、東海大學、文化大學、中央警官學校與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博士班)、國防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班)擔任兼任教授。 75年時,他接下政治學系代理系主任的行政工作,隔年正是羅、馬等學生運動搞得最為激烈的時候,對此他採取的是開放的態度。其間,他還擔任過政治學系(所)所長,也兼任過法學院訓導分處主任。82年,他辭去所有行政工作,也從繁忙的教職生涯中休息了一年(依例,教授工作7年可休一年)。復職後,他繼續以專任教師兼任法學院教務分處主任四年半、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四年半以及代理院長的職務。 學術方面,他的主要專長在於行政管理學、人事行政學、行政倫理學、中國政府與政治、選舉行為研究、政治學方法論等領域,並曾在台灣大學、政治大學、台北大學、文化大學等校擔任政治、行政類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審查口試委員及召集人,指導審查過的博士論文不下30篇。 除了學術地位,陳德禹此時已然在政治界和行政機關之間累積了一定的聲望,政府部門經常邀請他前去提供有關意見,而開始走出學院以外的領域,例如曾擔任過考試院各等公務人員考試典試委員、審查委員及召集人,以及考選部考選工作研究委員會委員、銓敘部人事制度研究改進委員會委員、台灣省選舉委員會委員等職,並從參與中學習成長。 在這個時間點上,他也曾在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台灣省政府、台北市政府、高雄市政府等機關開闢公務人員訓練中心講座,還曾獲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的研究獎勵達20次,也因為已經超越15次而得以享免受教師評鑑的待遇。迄今,他仍擔任考試院研究發展委員會委員和銓敘部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94年8月,他正式從台灣大學專任教授工作退休,不久又經學校學術評審委員會通過聘任為終身職名譽教授,因此他仍然繼續在母校政治研究所和國家發展研究所,同時以兼任教授名義授課。 而從65年起,在國科會的支持之下,陳德禹開始與系中同仁有系統、條理地從事選舉行為研究,進而一舉把研究範疇自國內拉到東亞政治研究的視域。他說,關於選民的投票行為研究,他與國內政治學界唯有的兩位中研院院士胡佛、朱雲漢,以及陳明通、游盈隆等位教授,一直長期間地共同進行著探討。 曾經,新黨有意徵召他出馬參選金門縣長,李炷烽也曾為此向他徵詢,但終底都被他推辭了,因為他一直堅持著一項原則,即「既然出來了,金門有任何利益都不會再去爭奪,而會把機會讓給地方上的人。」深受父親「做事認真,全力以赴」訓誡的他肯定地說道,不過只要是有利於金門的事,他一定都會義不容辭。 77年7月至79年8月間,他曾兼任過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委員,著眼點便是有助於結束軍管後體制的建立,後來因為實在忙得分不開身而沒再兼任。另外,楊肅元擔任國大代表時,他也曾協助訂定修憲條款,讓今日金門得以享有比照原住民的福利和優惠。 他也曾於陳水在時代提過建言,大意是:「金門就歷史、地理的條件來看,未來的重心將在大陸,但現實政治上與台灣幾十年共患難,自然是要靠向台灣,經濟則可著眼對岸。」並表示只要多方發展,先行爭取台灣的資源,要養活金門人口並不難,父母可以在金門住居,子弟則可以在台灣、廈門發展,因而更應與各黨廣結善緣,「而不要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裡」。 喜歡學、喜歡讀、興趣廣泛的陳德禹總結他一生職涯的總體想法。他說,他的父親從30歲開始吃齋念佛,一直到94歲往生離世時,一向自認沒有能力栽培三個小孩成就今天事業,靠的應該是積陰德、留福份給子弟,以及佛祖、菩薩的加持保佑,才能使沒有背景、靠山的三兄弟一路都有貴人扶持,因此他也鼓勵鄉親早晚各念10句「南無阿彌陀佛」(或「南無觀世音菩薩」)迴向給眾生,甚至每餐飯前再加10句,相信一定會對整體人生有所幫助。
-
【異鄉鬢影】
▉基隆市金門同鄉會於8月19日假該市海鮮樓召開第一屆第三次會員大會,會後並舉辦餐敘,場面熱烈,賓主盡歡。據了解,該會成立兩年以來,會員人數已由80餘人迅速成長至現有的230餘人。該會理事長張礽成在會中歡迎居住基隆或在基隆工作的金門鄉親踴躍加入同鄉會,鄉親如有需要同鄉會協助的事項,也可隨時與理事長聯繫,該會會址為:基隆市信義區東美一街57號,聯絡電話:(02)24659511、0910933336。 ▉新北市金門同鄉會7月先由理事長黃獻平會同張慶忠、楊應雄立委助理拜會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處長陳寶瑞,提出建設金門成為台灣「第七個自由貿易區」的建議構想,29日並於該市中和區四號公園舉行理監事聯席會議。 ▉旅台金門珠浦許氏宗親會7月29日舉行了第二屆第二次會員大會與遙祭金門珠浦許氏列代祖妣暨十二世祖鐘斗公大典,氣氛盛大莊嚴。 ▉正受脊髓傷害所苦的縣府中區服務處主任李淑睿,為服務鄉親,仍抱病與中區各同鄉會首腦和幹部8月中前往台中成功嶺營區,慰問炎炎夏日入營的金門籍役男,同時轉達李沃士縣長的關懷之意。
-
【望鄉墅台】
▉金門縣議會101年度訪視旅台金門同鄉會的行程,於8月26日在南台灣展開一連四天訪程,分別是第一站高雄市金門同鄉會和高雄市浯江金門同鄉會,第二站與台南縣、台南市金門同鄉會舉行座談,第三站在墾丁與屏東縣屏東市金門同鄉會共話桑麻,第四站則與甫成立四個月的台東縣金門同鄉會理監事聯誼。議長王再生除感謝旅台鄉親對於金門建設和議政的支持,鄉親所提建議也均將帶回作成提案,同時期許把他鄉成功經驗帶回原鄉,以作為縣府施政的參考。 ▉中華金門旅台公共事務協進會理事長黃炳中一行,依次拜會金門縣長李沃士、福建省政府和金門縣議會,並循小三通赴大陸廈門等地展開四天三夜拜會參訪之旅。 ▉為完備即將於9月29日在馬來西亞舉辦的金門嘉年華活動,楊忠禮酒店集團中餐部總監王偉雄於8月1日率集團成員前往縣府拜會,縣長李沃士特別感謝僑領楊忠禮對於家鄉的支持,並要求相關單位全力配合辦理,他也將率領縣府團隊出席,藉此推銷金門美食與特產,讓僑親都能親口嚐到家鄉的味道。 ▉臺中市浯江金門同鄉會17日在理事長王展文帶領之下,搭機返金展開三天兩夜參訪暨101年自強聯誼活動,並前後拜會縣府、省府和縣議會,完成了一趟親切而溫馨的活動之旅。 ▉金門縣政府、福建省政府於8月11日組團前往泰國、越南拜會泰國福建會館、台灣會館、傑出鄉僑林秀瓊與越南金門會館孚濟廟等處僑胞,此次行程主要活動之一是在參加隔(12)日泰國福建會館成立一百週年慶祝活動,並轉進於15日拜會西貢(胡志明)市越南金門會館孚濟廟。此行,訪問團同時攜帶金門貢糖、高粱酒等名產以及家鄉的書籍和有關地政方面資訊致贈鄉僑,以期拉近海外僑胞與母島金門的距離。
-
翁文爐因從事研究而走上學術界服務之路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寧鄉下堡村 現住地:桃園縣桃園市 學 歷:金寧(鼎)國小,金寧國中,金門高中,台北工專化學工程科,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台科大)化學工程系學士、碩士、博士 經 歷:明新工專(技術學院、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科技系教授、系主任、工學院院長 對翁文爐來說,從小讀書就很崇拜老師,而現在為人師表,能將學生正確導向於某一成就,則是他畢生莫大的心願。 讀小學時,學校老師都是自己村裡的長輩,這使得他得以在窮苦的生活中感受到濃郁的溫馨。翁文爐情深意重地指出,翁文獅、翁福成、翁國防、翁金俊等老師,一直都在用心的教導他們,沒有他們的教導就沒有今日個人的學術成就。 他說,當時父母即使日子艱苦,仍是一路支持著孩子們讀書,因為家裡稍稍種了一些高粱、養了幾頭豬,經常深感收成不易而已無退路,所以縱然學費延到不能再延之時,都不曾想過要放棄學業。還好,當時已經實施國民義務教育,他因此特別珍惜順利升上國中、高中的機會,然後再憑藉著優異的成績保送台北工專。 他表示,當時的想法是早點唸完趕快就業,可以幫忙維持家計。而在台北工專求學期間,他也會利用課餘之暇兼家教、發傳單,只要能夠賺取零用錢貼補家用的機會,他就會想辦法去爭取。又因當時想留在台灣就業就得當兵,他乃考上預官第27期,籤抽的是「金馬獎」。 役後,翁文爐先進到一般人造纖維紡織業當助理工程師,因感覺到學識應再精進,才能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和待遇,於是便考取台灣技術學院半工半讀,後又因著系主任的鼓勵繼續工讀研究所,生活完全依靠研究所助學金和研究計劃助學金勉強度日,畢業後便進入明新工專擔任講師。 除了教課之外,他仍跟著原先的指導教授作研究,且因指導教授認為既然在學術界服務,就應該再繼續深入學術研究,他乃於73年再次報考博士班。那時候,他每天台北、新竹兩地跑,早上6點多先到明新工專教課,然後趕車上台北到台灣技術學院上課,晚上11、12點再踏著星光回到桃園,四年如一日。靠著學校便宜排課和家人的支持,他也自我砥礪地在四年內取得了博士學位。 84年明新工專改制為技術學院時,翁文爐接任了化學工程與材料科技系系主任,一共擔任兩任6年,其間學校又於88年改制為大學。他說,改制過程包括老師和行政主管的聘用與方式,他都付出了許多的心血,幸好皇天不負苦心人,終使該系改造成為辦學績效非常良好的系所。 系主任卸任後,他有三年是屬於純粹教學與從事研究的時間。94年接任工學院院長職,雖然明新大學工學院的系所相當多,但他仍是以最精簡的方式完成整合了院內的行政工作,同時以7個系8單位拿到7個一等,而於99年獲得教育部很好的評鑑成績,並推動參與工程科技教育認證,而使7個系所全都通過IEET認證。 他解釋,IEET認證是指中華工程教育學會( Istitute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Taiwan)所執行的「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中華工程教育學會現任理事長是縣籍雲林科大校長楊永斌,而凡取得IEET認證的畢業學生,到所有參與認證的國家都將被承認該生的學歷。 而除了學校內部事務的推動,工學院平時也需要與產業界合作,並幫助中小企業進行技術的提升,同時也希望所培養的學生能成為企業界重要的人力資源。他說,明新科大在新竹科學園區有很大的優勢,學生就業的情況也相當的良好,學校進修班的生員即主要來自新竹工業區和新竹科學園區及其鄰近的地方。 從事教職生涯20餘年,如今所教過的學生許多已在企業界有著很大的成就,經常也會向學校回饋捐助獎學金或提供產學合作的基金,令他感到相當的欣慰。他強調,教學的成就感不在薪資收入的多少,而是從宏觀角度看待對社會進步的推動力,以及學生們的感恩圖報。秉持著這樣的理念,支持著他一路為國家、社會培養更好的科技人才。 翁文爐表示,家鄉如有需要提供規劃、建言或專業服務之處,有機會定將竭盡心力。現在,每年祭祖或逢年過節,他都會回鄉幾次。平時,從同學、同鄉的連絡和圖書館裡看《金門日報》,對家鄉的事務都會關心,也很期待能為家鄉作出更大的發展。 他說,金門步調算是比較緩慢的,漸漸地就會想要回金門過退休的生活,因此養生島是值得開發的,但文化深度、醫療設施和交通便利性都還有待提升,同樣的在大學島、觀光旅遊等方面,都要有更完整的配套措施來落實。
-
吳明獻內外昆仲合力投入三元闖通關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烈嶼鄉羅厝村 現住地:桃園縣中壢市 學 歷:卓環國小,烈嶼國中,金門高中,淡江大學土木系 經 歷:台絢公司業務代表,三元第國際有限公司負責人 先前訪問長三角金商王來成,王先生本身事業有成,而他只跟筆者推薦一位旅台鄉親--經營「三元第」的吳明獻先生。進行訪談時,吳明獻表示自小在漁村裡幫忙,就已經養成了凡事都要靠自己的習慣,尤其和台灣人的成長背景不同,更是需要「愛打拚」,所以從讀書時起就已經只想要賺錢。 役後的民國70、80年代,他進入從事自日本進口百貨商品的台絢公司當業務員,這家公司係平行進口鐘紡、佳麗寶的紡織類和化妝品的公司,由於學習態度勤快,很快的就升上業務經理,下屬的年紀都要比他大上許多。因此之故,他也常去日本出差,接收了不少日本人做事的觀念和視野,這使得他得以在自行創業後都只做單價高、品質好的日本、歐洲大品牌產品,而他留日的老闆工作嚴謹--「老闆就是老闆,業務員一定得配合老闆」的態度,也讓他從工作中磨礪出更多的耐性。 84年的3月初,吳明獻決心在台北市創業,原本在全錄公司擔任倉儲主管的大哥吳國忠也過來幫忙,初始的訂單即需做到半夜才能歇息。不過,有一得必有一失,中間過程也並不完全都很順利。87年,公司遷移到汐止不久就遇上了89年大水災,損失了800多萬,幸好和三商行公關部透過聯電、中石化與銀行業股東大會做搭配贈品,成本還能回收一半。92年時,他也曾被倒帳一千多萬。 以上二例之外,他一路走來都算稱心如意。他指出,台灣的市場不大,所以他從百貨公司到菜市場的每個通路都做。至於,他的賺錢之道除了在於代理黑白狗、皮爾卡登等名牌外,生產的投入也是競爭的關鍵,同時他極重視與客戶的互動,經常地灌輸對方互利的觀念:「你賺錢,我公司才能賺錢」。 吳明獻在台灣的工廠設於彰化,中壢的辦公室和倉儲中心都屬自購,位於青埔高鐵站附近的倉庫約有450坪左右,而物流中心則設在台北泰山。他說,不同性質各自分工,每年冬天都要進口50個貨櫃,營業額約為1億8千萬。另外,他也接賓漢內衣、遠東紡織、中興紡織的OEM(代工)訂單,並由大姐夫陳水靜負責處理進出貨與台北「漢凱」的對外貿易事宜。 不僅在台設廠,大陸最早原只在廣東、福建、浙江和山東四個省份請人代工,目前於台壇則已有了自己的內衣褲工廠。他的弟弟方世舜在92年退伍後也過來幫忙,主要負責購物台和大陸廠內外銷的管理。起先時,他也有意擴大經營大陸的內銷市場,但礙於本人需常駐在大陸,嘗試了3、4年無法兼顧就放棄了,所以他強調經商的觀念要有三本--本錢、本事和本人。 他提及,公司經營購物台已經近10年,原本僅以東森台為主,最近4、5年來又擴充到MoMo和ViVi台,台灣四家就做了三家(東森和森森只能選一家,後者也做間接代理)。而他的直屬經銷商則都不以「三元第」為名,像台中即以「名峻」的商號直接交由堂弟吳清安在處理賣場。 近年工作趨於穩定之後,他逐漸有了時間接觸且成為「紅磚有約」的一員,目前也是烈嶼公共事務協會與台中浯江同鄉會的理事,同時他也經常會回金門看看父母親,或順道繞境家鄉赴大陸,每年他還會把自己生產的保暖衣褲寄回小金門,通過廣播或由父母送到各村落,以及捐款建廟來對家園作出回饋。 在吳明獻的想法裡,小金門可以參考新加坡的模式經營博弈事業,透過Knowhow兼顧環境的保護來提振觀光,並製造工作機會;而他也贊同地區朝向醫療美容鑽營,以帶動全面發展。
-
楊忠熅南投台電員工的火殤世紀
人物小檔案 出生地:金寧鄉湖尾村 現住地:南投縣埔里鎮 學 歷:金寧(鼎)國小,金寧國中,金門高職電工科 經 歷:台電南投仁愛萬大電廠技術人員,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南投金門同鄉會常務理事 在楊忠熅進入金門高職讀書的前一年(65年),學校開始興辦台電獎學金業務,而他也一直是此項業務的主要得獎人。高職畢業後,他便奉派至新店龜山訓練所受訓,然後分發到仁愛萬大電廠服務。他說,當時霧社還都是泥土路,最多就是再舖上一層砂子,騎車出門再回到公司,往往就是一身灰。還說,假日時員工們大都待在偏處山區的公司裡,偶而星期五留些看守,公司會派車載到台中市區玩個一晚。 75年時,楊忠熅支援金山核二廠作業,在拆卸機組清理開關箱時,因電線短路致火花噴出燃燒,全身遭灼傷面積高達68%,造成了嚴重的職業災害。但他在受傷後依舊秉持著於逆境中不氣餒、奮發向上的精神,閒暇時仍努力學習電腦OA機組儀控操作,進而晉級為極為優秀的電腦工程師,並深受同仁和長官們的賞識。 他從75年起一直到現在,年年考績都維持在甲等,且即使逾時工作也從不領加班費,各方面的優秀表現有目共睹,但卻遲至88年蔡水棟擔任台電工會60分會(萬大發電廠)常務理事時,才為他擬具理由推薦競逐十大青年選拔,同時之後如願上選而接受李登輝親自頒發獎座。同時,今年他又當選模範勞工,出國到江南旅遊。 近20年來,萬大電廠先後計有12名金門籍員工,他們經常與南投附近各行各業的金門鄉親聯誼聚會,並且每年繳交500元會費當作獎學金、傷亡慰問和急難救助之用。921地震發生之際,他便與蔡水棟等人利用這筆長期累積的基金,挨家挨戶發給需要的鄉親1000元。忙於投入救災工作,其實他本身也面臨房屋全倒的窘境,後來是通過無息舉債買下一塊農地蓋農舍,再辛苦揹負著經濟壓力還清借款的。 至於南投縣金門同鄉會創辦的由來,其實也與這次災變有關。楊忠熅指出,當時金門縣政府提撥預算給全省同鄉會統籌全倒6萬、半倒3萬的補助,但因南投一直空有組織而未正式註冊立案,其後雖然透過議員許玉昭協助,縣府始同意給予補助,卻也僅限於對男性鄉親提供補償。 後來,在100年召開的春節聯歡場合,早期聯誼會的會員再度重提縣府此一男女不能平權的舉措,便由55位鄉親發起並共推蔡水棟擔任籌備會主委,再經他居間協助蒐集資料和查詢相關應備成立事宜,南投縣正式的金門同鄉會乃於100年11月13日如期召開了第一次會員大會,而由於他曾經從事過萬大電廠福利會會計工作,也較了解會計相關法規,於是便被推舉擔任常務理事。 沉默內斂的楊忠熅,對於金門觀光發展也有不少自己的看法。他指出,例年都會發生的清明時節遇上重霧,金門機場候機室四處臥地橫躺的旅客,就如同敗戰的難民潮一般,因此建議縣府應蓋棟可置行軍床的建築物,平常時候則可作為藝文展示之用。